中国经济史的论文通用多篇

中国经济史的论文通用多篇

高中历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史高中 篇一

;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学术界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提出过多种观点并引发过争论。这些观点和争论,对促进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活跃和深入,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社会环境和主客观条件再一次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有必要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心线索进行再思考。今天提出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很有必要。这种提法,对探讨总结中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对正确理解近代中国和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有密切的关系和现实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内中总有某种规律可循。因此在研究经济史的过程中,找准经济发展中的中心线索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找准这条中心线索或曰主线索,可以有效地联结经济发展中的各个部分,有助于认识经济总体发展的性质、水准和趋势,获得“提纲挈领、左右逢源”之功。这正如一部历史著作,无论是通史还是专门史,在论述中有没有中心线索贯穿其中,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一串项链和一袋土豆的差异,其高下之别,不须赘言。

在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年,并总结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经验,探讨未来可能的走向时,从经济史学科发展和深化研究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有必要重新思考和定位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因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是一个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它对探讨总结中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对正确理解近代中国和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有密切的关系和现实的价值。

为更好的说明此一问题,这里首先回顾学术界过去对此问题的争论和主要观点,然后再谈谈今天笔者对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看法。

因为在研究经济史的学者中,普遍对中心线索所具有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有所认识,因此改革开放之初,学术界在打破思想禁锢之后,就曾多次围绕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问题展开过论争。当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杂志都曾发表过有关论文并推动引导过这方面的讨论。中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专业杂志《中国经济史研究》在这方面更是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引领和组织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问题的讨论深入展开。例如,1988年第2期和1989年第2期在分别发表资深学者吴承明和汪敬虞教授对中心线索问题看法的文章后,1989年第3期又推出一组13篇“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的笔谈文章,使得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热点,并连带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深入开展。

当时,研究者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问题的不同看法和争论,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来的是学者们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问题,也就是近代中国社会到底是一个向上上升还是向下沉沦的问题。鸦片战争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学术界的共识,没有分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这也是共识。但是,她的过渡趋向是什么?贯穿其中的中心线索又是什么?学术界的看法则有所不同。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中,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一问题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个观点在80年代的争论中进一步得到肯定和完善。典型和代表性的表述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史,存在着两个发展的趋向,或者说反映这两种趋向的线索。“反映半殖民地化趋向的线索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反映半资本主义化(按即指半封建—引者)趋向的线索是为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的各种斗争”。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存在着两个而不是一个趋向:一是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趋向,一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向”,“前者是个向下沉沦的趋向,后者是个向上发展的趋向”(注: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丁日初研究员认为,“应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他认为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是新兴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它显著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初步奠定了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并促进了政治和文化方面现代化的进展。他说:“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国民经济中始终不占优势,然而,他影响传统经济,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所以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领导成分。就像工人阶级虽然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他却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一样。”因此他主张:“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注:丁日初:《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与资本家阶级》,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页。)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汪敬虞研究员认为,应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为中心线索。他指出:“贯穿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心线索,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这条中心线索本身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可以推动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问题的深入研究。”他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各种历史现象的分析,都可以而且应该联系到这条中心线索上来。它从方法论上有助于丰富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涵量和内容,会使中国近代经济史上许多问题的讨论,提到理论的高度”。对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既有提纲挈领之功,联系前后左右之力,又有充分发挥、论断和研证的广阔余地”(注: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言”。)。他同时指出,“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不发展的过程中,不发展是主导的一面”(注: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问题的再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因此应对“不发展”及其不发展的原因作重点的分析研究。

与丁日初和汪敬虞教授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线索的看法不同,1988年吴承明教授在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中华民族的经济史是一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其间有严重曲折,以至人口损失三分之一,但即在这种时代,也不是神州陆沉,而有它发展和进步的一面”。他指出,“这正是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他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百年间,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大曲折,但新的力量和运动也在这里开始。无论从人口、移民、农业结构的演变来看,或是从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创建来看,或是从自然经济的分解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来看,我们都没有悲观的理由,而是可以同近代政治史、文化史一样,作为中国近代化开端中的一章”(注: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很明显,吴承明教授主张以近代化为近代中国经济史的趋向进行研究。

与吴承明先生看法类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赵德馨教授在198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的第一章第一段中,把中国近代时期演变基本趋势概括为:“中国经济逐渐地由独立经济向依附经济,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演变” (注:赵德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并以此作为该书的主线。他把近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发展趋势概括为上述四个主要方面,落脚点是“由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演变”,亦即经济近代化(“近代化”与“现代化”同义)。该书采取了经济现代化的视角,在主线方面与其1958年编写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注:赵德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ⅹi—ⅹii页。)的共同之处在于由独立经济向依附经济,由封建经济向半封建经济的演变;不同之处是提出了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由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变的内涵包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是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亦即生产力性质的变化。

看来在以“经济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视角”时,学者们表达的内涵也会重点不同。

该观点后收入吴承明著《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一书中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史研究》一文(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页)。)。在2001年出版的《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一书的“代序”中,吴承明教授进而明确提出,他主张用“市场和商业来研究现代化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他认为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说是遵循着一种‘现代化即市场经济’的假说。这种假说,解决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说法的矛盾”。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迟早总会由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但是,正像历史上有的国家或民族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有的没有经过封建社会那样,实现现代化也不一定必须经过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就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的。但进入社会主义后,仍然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实现现代化”(注: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代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在这里,吴承明教授没有明确提出,但可以看出,他是主张以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统括中国近现代社会走向现代化这一目标的。

在对以上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论争的情况进行简要回顾之际,需要强调

的一点是:在当时,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这些争论对于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禁锢,引领人们开阔视野,推动学术界重新以科学精神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具有重大作用,直接推动此后的学术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并由此获得了此前难以想象的研究成果。但是,尽管如此,在今天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我们仍然有必要再一次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而且,这个问题在今天来说,更具有需要大声疾呼和刻不容缓的必要性。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社会环境和内外条件变化的需要所致。

我们都知道,1992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性的目标决策。由此,经济学界此前关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等等的争议均被统一到这一新的目标上来。围绕此一目标和课题,催生了经济学界数量众多的新的科研成果。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围绕此一目标也出现了加速的进展,同样由此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经济成果。

但是与此同时,中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项战略决策,实际也向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学者们提出了一些无法绕开的严峻问题。例如: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1992年才开始的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时候?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已经在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演进?如果是,近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如何体现,具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今天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有内在联系?再深入看,中国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是否具有深层次的自身独特的规律?等等。笔者认为,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不容回避。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央作出的这个重要战略决策,能够指导和深化我们对近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同时也能够使我们的研究可以直接为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次,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也有必要再一次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众所周知,我国至今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伟业还没有完成。如果我们不把中国近代经济史和现代经济史从1949年割断,而是联结起来进行考虑和观察,那么从1840年开始至今的中国历史或曰中国经济发展史,其主要内容就是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向近代化和现代化发展前进的历史。尽管这条道路艰险,关塞重重,前人的奋斗,泰半无功,以致失败。但一个半世纪的奋斗史,仍然给我们留下了种种足迹。可以肯定,市场经济绝非在1992年突然出现,也绝非能够一蹴而就。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其前因后果。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破除1949年的人为时间障碍,结合近现代经济史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思考,笔者认为,现在应该明确提出“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

提出“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中心线索,不仅有助于针对上述提出的种种问题作出回答,推进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而且可以使近代与现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接轨。从长时段的角度出发,可以更清楚地发现“中国特色”的国情和特点,发现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几种实际的作用和意义:一是可以呼应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解决此种提法似乎凭空出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尴尬;二是可以打破近代经济史研究和现代经济史研究长期存在割裂,各司其职的缺憾;三是可以开阔眼界,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发掘和研究中国经济发展中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和内在动力,等等。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本联结方式,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达到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式。市场经济以自由竞争为特征,通过市场价格支配人、财、物等资源的移动。这些特性决定市场经济本身需要有相应的条件配合。譬如生产力一定的发展,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近代机器大工业企业的兴起,轮船铁路等新式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银行业证券业等新式金融机构的整备和发展,货币制度的改革和统一,关税的逐步自主和现代财税体制的建立等等,都是市场经济必要的前提和条件。从这些角度观察,近代中国的这些硬件条件尽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水平还很低,很不完备,但毕竟是传统中国从未出现过的新事物,它可以从一个角度证明,近代中国经济具有初步的市场经济条件,或者说是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经济体。

我认为,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为中心线索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最重要的是研究视野的转变和角度的转变。因为,进入市场的要素种类万千,不仅有物质产品,还有货币、信用、人力资本,各种服务和精神产品如信息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还有各种权利如专利权、知识产权,还有未来的产品如期货、期权等等,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线索观察和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除可以打破近代经济和现代经济研究中的隔阂外,还可以发现和注意上述这些过去不注意或注意不够的领域和问题。而且,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线索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还可以观察和研究一向比较发达的历史上的我国商品市场,在近代时期发生的根本性市场机制转变,市场内涵的扩大和支配市场机制原理的演进,以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传统,在近代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变化等等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高中历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史高中 篇二

;

10月初,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向全世界宣称:一年前,人们忧心忡忡,而如今世界已脱离悬崖边缘,至少已走上了复苏之路。

消费、投资失衡加剧

自从1991年开始,imf开始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其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国政府与imf总部之间就宏观经济和经济结构改革等问题所进行的政策性对话提供支持。

早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费达翰就曾担任imf中国部高级经济学家。而自2006年12月开始出任imf驻华代表以来,费达翰的主要职责就是向该组织总部汇总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提供分析、判断和预期。

“中国的复苏十分迅速,这是由于中国政府及时和果断地采取了措施,而这些措施部分抵消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费达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中国政府的措施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来源于多方面经济统计数据,在费达翰看来,公共项目导致强劲的投资增长;消费增长稳健良好;工业生产出现明显反弹;企业家和商业信心乐观情绪逐步恢复是最为主要的依据。他认为,这些经济数据会在第三季度进一步呈现出向好的趋势。

10月22日,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gdp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就达到了8.9%。

不过,费达翰也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恰当的措施,但是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更为稳固,中国政府依然需要面对一些重要的挑战,而这样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其一:如何才能促进居民消费(剔除政府消费外的民间消费),其二,如何才能保持固定投资‘适度’。事实上,这两大挑战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如今这两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似乎变得愈加失衡。”费达翰这样认为。

据imf驻华代表处提供的有关“全球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居民消费在gdp中占比”的统计图表显示: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非常之低,不足40%,这在所有imf统计的近70个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是最低的。

而从该组织的这份统计图表上来看,近十年,外贸出口在中国gdp中的比重却是越来越大,中国的居民消费在整个gdp中的占比在过去十年中不升反降。

政策重心应移出“投资增长”

10月6日,澳大利亚央行率先加息,预示着全球经济正步入企稳反弹的轨道。

此举也引发了全球有关“临时性”的危机救市政策是否应该退出的议论。而中国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伴随着国内经济回暖,中国“救市政策”何时退出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在费达翰看来,明年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应该维持在20%左右,而让财政支出增长维持在24%左右。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着重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通过强化各类社会保障功能,让居民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扩大消费。

根据imf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家庭储蓄比例一直很高,达到30%左右,而能否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的关键是中国政府能否在包括重大疾病医疗、养老金全覆盖、公立教育的财政投入上有更大的作为。

与积极财政政策相比,中国的货币政策走向似乎更受各界关注。费达翰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猛增。即使按照通常年份和国际标准来看,中国依靠投资的gdp占比达到44%,也是相当高的,这样的增长实际上并不能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更造成了包括水泥、粗钢、汽车、电脑等在内的众多领域的产能过剩。

“中国实际宽松的货币政策应该在出现明显复苏迹象之后进行收缩调整。伴随着年初的增值税减免,实际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使融资成本降低,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如果把资金投向本来就产能过剩的行业,那么这就会增加信贷扩张的风险。”费达翰说。

由于今年央行已经放出了大量信贷资金,而中长期贷款又占其主要部分,因此费达翰认为,货币政策的退出需要寻求“平滑”的机制,以免过于猛烈致使风险加剧。除了提高利率之外,提高国定资产投资企业的能源、水等生产要素价格,并要求国有企业扩大上缴财政利润比例也应该列入考虑。

考虑到防微杜渐,费达翰认为,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首先,外需能否在短期内恢复尚不确定;其次,短期的财政刺激政策能否使得长期低速增长的居民消费有强劲增长;第三,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和收益仍待考察,银行应该对信贷质量下降做好充分的准备;第四,由于受到上述各类挑战,中国经济改革的日程表可能会推迟,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不过,“中国政府既然有能力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同样也有能力寻求到一种较为合适的退出机制,以最终实现国内经济协调均衡发展。”费达翰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相关热词搜索:;

高中历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史高中 篇三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史实,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其中还包括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

农业方面: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以租佃制为主的生产关系。

手工业方面: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民间手工业在明中叶以后不仅占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且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商业方面: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但始终处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发展艰难。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中历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史高中 篇四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2、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3、商周:少量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4、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5、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后发展成二牛一人,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犁评,标志我国传统歩犁的基本定型,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2、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人力)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单位)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领域)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生产目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1、耕作方式: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①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井田制

②春秋战国,个体耕作。

2、形成: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获得一定的土地。

(2)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3、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4、评价:

积极: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具有生产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较长时间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推动古代经济发展和中国文明发展的基础。

消极: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高中历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史高中 篇五

;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国和南非高中历史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对历史教材内容、形式等进行分析,指出了两者在体例、内容编排、习题处理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异同;就中国、南非两国在教科书中对他国历史内容的体现,浅析当代两国间的国际政治层面的互动和交往。

关键词:中国;南非;高中历史教材;异同;关系互动

迈克尔·欧克肖特曾说:“每一个社会,都通过在其历史书中做出的强调,建构了它自己命运的学说,它将其保持至今,其中隐藏着它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对这传说的历史研究必定是政治教育的一个突出部分[1]。”通过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可以理解各国在教材编写方面的异同,而且能够分析出各国的政治理念与国家间的政治互动和交往情况。在选择历史教材时,考虑到当前两国的教材编写形势:新课程改革在两国均逐步开展,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逐步走向多元化,由全国统一版本、统一教材发展成为多个版本、多种教材已成为两国共同的趋势。面对繁杂的教材版本,南非方面,笔者选择了开普省使用率最高的《焦点历史》(focus history(caps))①版本,该书由马斯库·米勒·朗文(maskew miller longman)出版社出版,中国方面选择了岳麓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下面笔者将对二者进行具体分析和对比。

一、体例

岳麓出版社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将高中历史教科书分为三册,分别是《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文明发展历程》,也就是说将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独立介绍。而南非历史教材则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三册,在每册课本的叙述中,注意将政治、经济和文化看作统一的整体,彼此之间并不分离。此外,中国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是中外分编,将历史知识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彼此之间照应较少,同时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就冷战从起源到结束的历史书写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与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中21~27课提到相关内容,中国在此阶段的历史参与占4/7;《经济成长历程》中第四单元与第五单元8课内容中涉及冷战期间的各国经济建设进程,其中介绍中国相应历史的内容占到5/8;《文明发展历程》中第五单元与第六单元共有6課内容涉及冷战期间的历史,中国相应历史的内容占到2/3。由此可见,中国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体例安排偏重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参与。

反观南非的高中历史教材,在目录安排上,共有6个专题。其中专题三“1950-1970年间的民间抗议活动”,有3/4的内容与南非历史紧密相连,分别是对南非国内的妇女运动、黑人争取权利的运动以及该时期民间抗议的总结进行阐释。专题四“1970-1980年间南非的民间抵抗”,共有6章内容,皆与南非内部的种族隔离运动有关。专题五南非国家民主的到来,包括2个章节,第一章讲述了1990年后南非民主进程的开辟,第二章详细阐述真相与和解委员会(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对种族隔离时期余留的种族歧视所做出的评判。与此同时,专题二“独立的非洲”中涉及冷战中的非洲与安哥拉的两节内容与专题六“1989年至今冷战的结束与新的世界秩序的出现”中涉及曼德拉总统的和解政策时,将南非历史一笔带过,着墨不多。由此可见,南非高中历史教材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其体例安排也采取了内外分编的方式,将本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划分成两大部分,彼此之间照应较少。但在历史内容的比例分配方面,南非历史教材对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安排较为均衡。

中国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是中外分编,将历史知识分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彼此之间照应较少,同时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所占比例要远远高于世界历史。此外,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将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分裂。内外分编的情况也存在于南非,其对本国历史和他国历史内容的比例安排较为合理。

二、内容

在历史内容书写方面,中国的高中历史教材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的作用。脉络清晰,逻辑简洁,将政治、经济、文化分割成独立的三部分,将教材分为三册,分别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政治、经济和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文明发展历程。这一内容安排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合起来思考,对历史进行较全面的认识。就中国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来说,中国历史教材的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的第六单元讲述了该时期的政治状况;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四单元讲述了相关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第六单元中阐明了该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发展状况。也就是说,三册历史教材必须全部学习后才会对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拨乱反正时期的历史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南非将冷战这一专题下的中国单独列了一章,即“1949年之后,中国如何崛起为大国”,并分列7小节详细阐述中国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期的历史,清楚地讲述社会主义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跃进”运动,1949年后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国际关系的变化,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并且分析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和交往。由此可以看出,南非历史教材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历程作整体介绍,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整体理解。

在目录安排方面,中国将历史教材依据时间,将政治、经济和文化按照章节进行排布,每章之下一般有3~6节进行详细阐述。而南非方面,按照时间顺序将历史事件分列专题;专题之下设章,一般为3~6章;每章分若干小节,一般为2~7小节。单从目录来看,南非的目录排版更为精细,专题突出,章节明确。学生从目录里就可以大体了解章节的重点内容。

在文章内容排版方面,中国教材每一章的开始都有对章节内容的概括,每一节由导读引入,进一步对历史内容进行书写。而南非教材在每一专题开始之前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专题内容进行概括,然后配以本专题的知识背景和介绍,接下来对课本内容进行书写,最后在专题结束后,附以专题之下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内容清晰,结构明确,便于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回顾和总结。

从字体和图片设计看,中国版的历史教材采用彩色的图文设计,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南非版的历史教材,采用的是黑白图文设计,通篇是黑色的的文字和图片,且文字间的距离较小,课本内容略显单调。

从所引用的历史文献来看,中国的历史教材重点突出,辅以解释性或者通识性的内容,但对所用图片和历史文献的出处都缺乏明确的标注。而南非教材将图片来源和文献出处标注,为该领域的文献考证工作提供方便。同时,教材中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在空白侧进行标注和解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从课本附录来看,中国教材附以大事年表,方便学生形象化的记忆;而南非教材则附以词汇表、考试得分标准、索引、参考书目与图片信息,方便学生进行自学和自我评估。

从文章内容来看,南非教材的一体化历史内容尤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目录排版方面,中国教材层次合理,简洁明了,而南非教材稍显繁冗;但从对历史内容的整体把控来看,南非教材更为提纲挈领。

三、习题处理

三种编排形式呈阶梯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为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路径。偶有历史文献会出现在教材内容中,通过考查学生对文献内容的理解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南非的历史教材在专题开始之前提出问题,明确要求学生与同学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接下来会对文章的图片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设置简答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针对课本中出现的历史文献,也会有相关论述题进行考查。每一專题的内容会包括1~2页的自测任务(programme of assessment:research assignment),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意识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小型论文的写作。且在课本最后提供了试卷模拟题,方便学生进行参考。可见南非不仅注重历史事实的教授和传播,而且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通过对比发现,中国在习题处理方面的考查形式较为单一,教材注重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掌握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思考意识的培养。南非教材的习题处理较为多元化,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培养了他们进行学术思考的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南非教材由于问题设置多样,课本内容繁杂,使得教学时间较为紧张,需要教师注意授课时间的分配。

中国岳麓版历史教材内容除了对本国历史着墨较多外,对1945-1991年世界历史的关注主要围绕苏联、欧美国家展开。而对非洲地区的描述主要是涉及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曾经促成“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决议的国家,对除此以外的非洲国家鲜有着墨,包括南非。中国历史教材传达的主要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曾遭受百年屈辱,经过整个民族的探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但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很大程度上落后于西方强国,进而向西方学习发展自己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历史教材对冷战期间的描述主要立足于苏联和美国的“两极”争霸,以及中国与两国国际关系方面的发展变化,并且十分重视世界秩序重建的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参与以及日本的复兴和发展。中国教科书对世界历史内容的编写更加偏向于吸收和借鉴强国的发展和振兴的经验。

注释:

①caps:课程与评估政策声明,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policy statement的缩写,是目前的通用版本,每五年改版一次,目前正在使用的是2013-2017年版。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高中历史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史高中 篇六

经济的发展是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为加深大家对知识点的理解,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一份关于2017大学联考历史考点训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供参考练习,欢迎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2015南京、盐城二模)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解析:c由材料内容可知,政府赋予商人的依然是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实质上其仍然是实行盐业的专卖制度,故a项错误;此材料主要讲述由西汉时期的专卖制度到清朝时期的专卖的变化,其主要意图不在于说明民营商业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由西汉时期完全由政府垄断经营到清朝时期政府给予经营者发放许可证的变化,体现了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的措施起到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的作用,但清政府的举措势必会使商人尤其是盐商的势力膨胀,故d项错误。

2.(2015江西五校联考)现代的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b.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c.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d.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

解析:d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是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是表述河南辉县魏墓出土了一整套铁农具,不能就此得出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故b项错误;题干中只提到出土的铁器,没有涉及其他随葬品,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一整套铁农具”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故d项正确。

3.(2016邢台摸底)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段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解析:c材料反映出宋代地主与佃户之间租佃关系的变化,与土地兼并无关,故a项错误;地主“本望租课,非行仁义”,没有体现出宋代地主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错误;地主“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因此“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侧面反映出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推测宋代以前是否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且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故d项错误。

4.(2016山东联考)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根本因素是()

a.皇权专制 b.等级观念

c.自然经济 d.社会习俗

解析:c图示信息与皇权专制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无论是“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等级观念,还是“男主外,女主内”“夫唱妇随”的社会习俗,都是建立在以“男耕女织”等为特点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故c项正确,b、d两项错误。

5.(2016洛阳质检)读图,图片记载的是一份关于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由此可知当时()

a.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

b.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

c.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

d.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

解析:c依据材料中“1779年”可知是清朝,此时依然实行盐业专营制度,且仅仅从一张合同不能说明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故a项错误;盐业契约里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体现了近代合同的某些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营企业的问题,故d项错误。

6.(2016厦门质检)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所占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c材料所述“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表明是和农业结合的家庭手工业,而不是私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主题围绕家庭手工业展开,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衰落,故b项错误;“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反映了家庭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情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手工工场或雇佣关系的信息,故d项错误。

7.下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解析:c材料中没有体现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经营店铺的商人的民族,故b项错误;在材料中有“常平仓”“市署”“平准署”说明政府直接管理市场,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出现“飞钱”,不能得出它推动商品交易活动,故d项错误。

8.(2015福州二模)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说明了()

a.汉唐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

b.坊市制度的内涵具有时代特色

c.从汉到唐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商业活动开始突破时空的限制

解析:b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不是严格的坊市分离,故a项错误;汉代“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虽有不同,但都是坊市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故c项错误;唐代仍是“坊市制度”,没有“突破时空的限制”,故d项错误。

9.(2016昆明摸底)史载:“(16世纪末)每岁浙、直、湖、湘客人腰缠过梅岭者数十万,皆置货铁而北。近年惠、潮(今广东惠州、潮州)铁罄,告开龙门铁山,迄未准行,客商艰于得铁,多怀空银回家。”材料反映当时()

a.商业通讯渠道不畅 b.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c.长途贩运盛极而衰 d.海禁政策阻碍商品流通

解析:a材料反映出由于广东作为铁的生产地区无法供货,客商却不知情,依然从全国各地来此,导致空费往返巨资,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材料意思不符,排除;海禁政策禁止人民与海外贸易,并未涉及国内贸易,故d项错误。

10.(2016贵阳模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解析:a亚当·斯密“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必能……”一句,指出中国工商业单靠国内市场是不够的,海外市场由于海禁政策而受到阻碍,故a项正确;亚当·斯密并未建议列强打开中国市场,而是建议中国开拓国外市场,故b项错误;材料指出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优点的同时,也指出其不足,并没有“羡慕”“盛赞”之意,故c、d两项错误。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解析:d材料只是讲到农村家庭投资在哪些项目上,没有讲是否和市场有联系,并且“更趋”应该是和之前相比,但题目没有对照物,故a项错误;明末农村依然是铁犁牛耕,并未减少对犁的依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专业化”,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农村家庭主要投资在播种、灌溉、肥料等多个环节,高投入追求高产出,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材料二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曾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朝的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

请运用“史实”“史论”“史识”三个要素对“宋代时的中国”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2分)

(要求:依据材料所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答出“史实”“史论”“史识”三部分,结合材料,紧扣主题)

解析:本题要求按照史实、史论、史识三个要素进行解答,这里的难度在于理解史实、史论、史识的含义。史实比较好理解,史论是指历史结论,史识则是指升华到价值观的认识。两则材料都充分肯定宋代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这就决定了答案的内容,必须选择宋代的“成就”,而不是问题或者局限。

答案:史实:在工业化上,制瓷业发展,出现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纺织业发展,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在商业化上,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货币化上,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在城市化上,出现了汴京等商业大都会。(6分)

史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或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等。(3分)

史识:根据宋代发展的状况我们可以说宋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对于欧洲发展和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3分)

材料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文明转型。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请回答:

(2)材料二中,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7分)

(3)试以明清时期的史实论证亚当·斯密关于中国经济“停滞性”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分别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回答。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结合教材中关于宋朝市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可以得出指的是商品经济;第二小问结合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如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等作答。第(3)问,结合明清时期经济上出现了新的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君主专制加强,对内经济上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海禁”政策,然后阐述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

答案:(1)方面:实现了从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完成了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的转变,郡县制成为我国古代的基本地方行政制度;儒道法思想孕育着道德、哲学、变革思想,形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准。(12分)

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城郊和乡村间允许置市贸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展迅速,外贸港口走向繁荣。(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4分)

(3)论证:明清时期虽然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在局部发达的一些生产部门存在;明清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外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经济没有突破原有经济模式陷于停滞状态。(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