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教研室人才培养方案

语言文化学院美育教育教研室人才培养方案

美育教育教研室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培养要求

(一)培养目标

语言文化学院美育教育教研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融入,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确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新疆医科大学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学校,美育教育既要遵循一般艺术教育的形式进行,又要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紧扣医学主题来开展教育教学。把课堂教学(理性基础)与美育实践(感性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和内涵,紧密结合医学元素,让医学美育与“医学梦”交融共振,培养具备基本的艺术理论和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高雅的审美品位和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医学人才。

(二)培养要求

语言文化学院美育教育教研室目前设置了影视艺术鉴赏、中外名曲赏析、钢琴实践、中外美术鉴赏、基础绘画技法、合唱实践、基础乐理与视唱、器乐实践八门课程,这八门课程均为任意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选择性的学习。在22年开设深受我校同学喜爱的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基础上,2021年美育教育教研室将申请把《音乐美学》和《艺术概论》开设成为必修课程,以满足我校各个学院、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需求。

通过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医科院校的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能力;其次要能够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 使学生体会日常生活审美化, 引发他们在生活中具有审美的思考方式;最后要培养他们将艺术与医学结合的应用能力。只有这样, 艺术类选修课才能使医学院校大学生审美素质得到真正的提升。

2、知识要求:

总体上把握中外音乐、美术发展的概况,熟悉中外艺术史上重要的作品,并能结合历史、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欣赏艺术作品。

3、能力要求:

通过每周固定课时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某种艺术实践技能。比如;能够较为熟练的演奏某种乐器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器乐团演奏和比赛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舞台经验,演唱歌曲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每周的技能技巧训练在合唱团发挥自己的作用;能够掌握写生、素描等绘画基本技能技法,用艺术的手段表现自我,表达情感……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艺术类选修课程不断提高个人能力。具有欣赏古今中外艺术作品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上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我的能力,通过对各国艺术的学习了解,形成跨文化比较、交流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课程类型及学分分配

课程类型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任意选修课

理论课程

影视艺术鉴赏

36

2

任意选修课

理论课程

中外名曲赏析

36

2

任意选修课

理论课程

中外美术鉴赏

36

2

任意选修课

实践课程

钢琴实践

36

2

任意选修课

实践课程

基础绘画技法

36

2

任意选修课

实践课程

合唱实践

36

2

任意选修课

实践课程

基础乐理与视唱

36

2

任意选修课

实践课程

器乐实践

36

2

对应培养目标要求,艺术类课程属于任意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参照《新疆医科大学公共任意选修课程管理办法》,学生毕业前至少修满8学分的选修课学分,其中至少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获得2学分。

三、教学方法

根据艺术类课程学科特点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艺术理论课程以综合教学法为导向,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开展教学;艺术实践课程主要采用演示法、情景教学法等开展教学。

在艺术类选修课教学中,各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丰富教学内容,灵活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考核及评价

(一)考核方式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地位与教学特点,以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实施学生学业全过程考核评价,增强考试反馈的时效性,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功能。课程总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过程考核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堂作业,过程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不高于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不低于60%。

(二)评价(课程考试)

艺术理论课程采用考察形式的考核,需要学生期末按照要求完成一篇论文。艺术实践课采取随堂考试的形式,要求学生完成部分理论考试,以及实践考试内容。课程考试实行百分制,课程单科总评成绩≥60分为合格。

五、构建科学的美育教育实施办法

1、普遍开设医学美育课

医学院校开设医学美育课,是指在进行一般美育课内容学习的基础上,突出医学审美(即医学美学)的教学内容,并将两者统一起来。医学美育课的基本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思:一是美学知识教育,使医学生牢固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等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学的基本原理;二是医学美学知识的教育,医学离不开美和审美问题,作为医学生必须要认真学习、掌握在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医学美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三是医学美的鉴赏教育,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感受、审美态度、审美经验和审美判断几个方面的内容,使医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美与医学美的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审美实践;四是医学美的创新教育,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之不竭动力。”医学生的美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2l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使全体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医学审美观,培养和增强其审美理想、审美感受、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审美创造等综合审美能力。

2、大力培养美育教育的教师队伍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建设一支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医学院校应组建美育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美育教育课程教师分期分批地进行系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编写医学院校美育课程的教材

美育课教材是实施医学院校审美教育的硬件。为了保证医学院校美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建议由既有从事医学院校美育教学经验又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专家来编写一本通用于新疆医科大学的《医学生美育教程》。教材应根据医学生的特点,注重其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形象性和实用性的要求。4、举办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美育活动

A.人体解剖绘图大赛或展览

近年来,全国及地方医学院校纷纷开展人体解剖绘图比赛,这对弘扬解剖文化、促进学科发展、激发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更加强化了美育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价值。人体解剖绘图将医学与美学衔接,体现作品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引导医学生从人体审美与健康的角度出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美在人体结构、美在科学之真、美在生命之重,领悟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美育教育应积极为医学生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定期组织举办人体解剖绘画比赛或展览,邀请人体解剖学教师从专业角度共同指导学生,倡导医学生用画笔对人体解剖勾勒出新的诠释和解读,并向全国大赛输送优秀作品。

B、健康科普活动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健康科普成为促进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健康科普作品在医学专业知识科学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呈现形式的艺术性、通俗性和趣味性,要求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为例,近年来,由教育部、国家及地方卫健委、疾控中心、各类医学学会(协会)等卫生健康机构举办的大学生健康科普作品大赛备受关注,全国各地医学院校鼓励并指导学生踊跃参与其中。作品形式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如快闪、红歌大赛、文艺汇演、漫画、摄影、微视频(动画)、海报设计等。美育教育应在其中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艺术创作、艺术处理和艺术表现,提升科普主题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视觉效果,促进医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科普能力,积极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

C、主题教育与纪念性美育活动

美育是德育的深化,也是思政教育的载体。医学院校围绕医学生思想政治、专业思想、心理、生命观、学风建设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美育作为教育活动的途径和形式,可以充分反映出学生的情感认同、内心思想和价值观念。同时,以医学纪念日和国家大事件为契机,通过开展主题美育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医学、爱校荣校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奋斗激情。

放眼“健康中国2030”,目前在校的医学生正是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未来人民生命健康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医学使命。医学院校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握做好新时代医学美育工作的着力点,提高站位、强化担当,重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积极发展和发挥美育教育的学科优势,努力促进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堪当人民健康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