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信仰问题至关重要——浅谈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

教师的信仰问题至关重要

教师的信仰问题至关重要——浅谈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

——浅谈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

核心素养中的第三大方面是社会参与,社会参与强调责任担当,而责任担当有特别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通过培训我从这两方面谈谈认识。

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着重是指个体在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人品性修为、道德行为规范、社会责任义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是个体参与社会的基础与核心。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个人品行、责任义务、法治观念,环境资源意识等。中国小生应该具备的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1.个人品行:文明礼貌,友善待人,孝敬长辈;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对人对事负责;自律自强,富有同情心。2.义务责任: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具有公德心,乐于服务;坚持公平正义,追求自由平等。3.法治观念: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遵纪守法;能够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4.环境资源:具有生态文明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

如何提升学生社会责任,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但首先考虑教师的信仰问题,教师有正确的政治信仰,才可能正确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在这也是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所要求的。提升社会责任的方式有很多,但对学生而言,这几种方式形成合力效果才会更明显:加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强化社会教育、激发自我教育。学校是学生的主阵地,教师在学校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1.在进行学习动机教育中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责任心不能强迫养成,而是一种自觉行为。2.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责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除去睡眠以外,学生一天在课堂里消耗的时间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50%。在这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时时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交流日复一日,个性在迅速的发展。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的、有机的、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地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这样的责任感培养才能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境界。4.在班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班级活动中,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及时召开班队会进行责任心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热爱袓国一些小事也是我们的责任感就应该从小事做起。教师若无正确的政治信仰,以上所谈都不可能实现。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识、情感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国家认同是参与社会的前提。国家认同主要包括对中国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奉献精神等。一个人怎样做才算是有国家认同呢?我觉得一个具有国家认同感的人至少有这些品质:1.文化认同:理解、欣赏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2.政治认同: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对祖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奉献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有为实现中华民族富强民主不断努力奉献的志向。这同样涉及教师正确的信仰问题。

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把握多元文化的规律,探求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路径。1.优化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对国家认同的引导作用。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中明确指出,人创造着环境,环境也在创造着人。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其生活、学习时时刻刻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因此学校在对中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时,应该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利用校园的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从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热情,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美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同时也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认知认可校园文化所传递的内容。2.增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学生文化自信不同的国家通常会用不同的语言、宗教、习俗等来表示自已特有的文化传统,一国特有的文化传统是国家发展的内在根基和基础。我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民族精神等,这些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绵延,在如今这个复杂多元的世界中仍能不断与当今的社会环境相适应而发展。在各色各样的文化中脱颖而出,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及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基础。因此,要引导中学生去了解这些流传千年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继承我国优秀民族精神,使他们不易被多种多样的文化所诱导,树立中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其对于国家的爱国热情及归属感。4.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传播,学校内外、家庭内外各色各样的信息都充斥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对其产生着影响。因此,国家认同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积极调动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国家认同教育的合力。其中,学校是国家认同教育的主体,学校应不断完善改进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及方式,做好中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工作;家庭则起着基础性的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因此家庭应树立良好的氛围,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社会应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搭建有效的国家认同教育平台,帮助增强学校教育的效果。只有三方相互配合协调,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与功能,才能有效增强国家认同教育效果,促进中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三)培育学生国家认同素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何?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概括。党的教育方针主要从宏观层面对人才培养提出目标和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国家、社会及人自身的角度对学生应该具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从国家角度提出了学生应该树立的国家理想与信念,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中,集中体现在“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核心素养中,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有为实现中华民族富强民主不断努力奉献的志向”,“认识人类发展的相互依赖性与共同价值;积极追求全人类的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从个人角度提出了学生应具有的道德要求,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中,主要体现在“国家认同”、“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中。

总之,我认为教师有了正确的信仰,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教师执教为民的表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