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教案【多篇】

《师恩难忘》教案【多篇】

课时 篇一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恩难忘》教学案 篇二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师生”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主题课文《师恩难忘》记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启 蒙 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主题课文《孔子和学生》记叙了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敬重,使我们明白自己虽有各自的优点,但仍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单元学习目标:

1. 通过本单元主题课文的学习,使我们初步体会师生间情感的珍贵,用积极、热情的态度进行学习,用实际的行动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加深我们与老师的理解与感情。

2. 学认生字20个,学写2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

3. 在阅读中继续学习标注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4. 学习摘录笔记,结合单元主题理解和积累词语、句子。

《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敬师爱师的情感。

2. 在自读课文时,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 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 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5. 学写摘录笔记。

教学重点、难点:

1. 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2. 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3. 学写摘录笔记。

跟老师一起学:

1. 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3. 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

4. 了解课文大意。

5.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6. 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7. 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

8. 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9. 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 田 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

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10. 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11. 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

12. 理解课文第九段。(简介“刘绍棠”)

13. 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

14. 再读课文,赏析课文。

15. 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

16. 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

17. 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

18. 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

19. 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

20. 学写摘录笔记。

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

21. 比较记忆字形,巩固识字。

恍           畔           杖           描

光         伴           仗           瞄

资料:

【刘绍棠】(1936~1997) 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翌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发表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及一些论文,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等职。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中秋节》、《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荇水荷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中篇小说,《春草》、《地火》、《狼烟》、《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我与乡土文学》,《我的创作生涯》等散文短论集,以及《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12卷。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组词

抵(      )(       )                  揭(       )(       )

避(      )(       )                 谋(       )(       )

供(      )(       )                  俊(       )(       )

二、词语搭配

彩虹(      )                  群山(      )                  云海(       )

(       )代价                (     )飞舞                  月光(       )

(      )的文化              (     )的时刻               (     )的杰作

无限(      )                骏马(      )                  (     )的寒风

三、下面带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刹那(chà)         悄然落地(qiāo)             侵略(qǐn)       估量(liáng)

b. 刹那(chà)         悄然落地(qiǎo)             侵略(qīn)       估量(liáng)

c. 刹那(shà)         悄然落地(qiǎo)             侵略(qīn)       估量(liáng)

d. 刹那(chà)         悄然落地(qiāo)             侵略(qīn)       估量(liáng)

四、连线

1. 把文学家和作品连起来

巴金                    老舍                     张天翼                  周而复                  贾平凹

《宝葫芦的秘密》       《月迹》       《上海的早晨》           《家》           《月牙儿》

2. 把诗歌名句和诗人连起来

李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杜甫

五、从(   )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

1. 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   光荣   手段),贫困不是穷人的(专利   品质   耻辱)。

2. 当金钱在人们心中高到(不恰当   很低   很高)的位置时,世界就(颠倒  倾斜   平衡)了。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做题

给予的回报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各种鱼都在不停地寻找食物,直到有朝一日自己变成食物。”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海底世界里,清洁鱼没有鲨鱼一般强壮凶猛的身躯,也没有墨鱼一样巧妙灵活的伪装,亦不似海蜗牛那般剧毒无比。然而,正是这小小的清洁鱼,从来不会受到其他鱼类的攻击和伤害。清洁鱼到底有何防身高招?

鱼如其名,清洁鱼的工作正是用自己的身体将过往的各式鱼类都清洁一遍,就好像自己是开美容店的,认真将每位“顾客”从头到尾彻底清洁一遍。而同时,清洁鱼自己也可以饱餐一顿。每条清洁鱼都有自己的地盘,而且它总是那么忙碌。任何鱼都可以成为它的“顾客”,不管多么奇形怪状,多么渺小,还是多么威严。有些凶悍的肉食鱼类会让别的鱼闻风而逃,而当清洁鱼面对这类鱼时,甚至还会为其提供额外的口腔清洁——深入其大嘴内部清除垃圾,而这“服务期间”从未发生过事故,有时还“免费赠送”清洁鱼鳃的服务。就连凶猛异常的大海鳝,也从不把清洁鱼当成猎物,为的是让小家伙把自己好好清洁一下。

清洁鱼不懂得攻击其他鱼类,不懂得伪装自己,只默默无闻地为别的鱼服务,且乐在其中,故能在周围凶险的环境中与众生和谐相处,安享太平。

1.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      ,它没有                  ,也没有

,亦不似                 。但它从来不会受到                   。

2. 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海底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

3. “众生”指的是什么?清洁鱼为什么能在周围凶险的环境中与众生和谐相处,安享太平?

4. 读完短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试题答案】

一、二略

三、下面带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b  )

a. 刹那(chà)         悄然落地(qiāo)             侵略(qǐn)       估量(liáng)

b. 刹那(chà)         悄然落地(qiǎo)             侵略(qīn)       估量(liáng)

c. 刹那(shà)         悄然落地(qiǎo)             侵略(qīn)       估量(liáng)

d. 刹那(chà)         悄然落地(qiāo)             侵略(qīn)       估量(liáng)

四、连线

1. 把文学家和作品连起来

巴金《家》                      老舍《月牙儿》         张天翼 《宝葫芦的秘密》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贾平凹 《月迹》

2. 把诗歌名句和诗人连起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

五、从(   )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

1. 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   光荣   手段),贫困不是穷人的(专利  品质   耻辱√)。

2. 当金钱在人们心中高到(不恰当√   很低   很高)的位置时,世界就(颠倒  倾斜√   平衡)了。

六、短文答案:

1.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清洁鱼,它没有鲨鱼一般强壮凶猛的身躯,也没有墨鱼一样巧妙灵活的伪装,亦不似海蜗牛那般剧毒无比。但它从来不会受到其他鱼类的攻击和伤害。

2. 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海底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用“     ”画出相应的句子。

“各种鱼都在不停地寻找食物,直到有朝一日自己变成食物。”

3. “众生”指的是什么?清洁鱼为什么能在周围凶险的环境中与众生和谐相处,安享太平?

(众生指各种鱼类)(短文最后一段)

4.读完短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围绕最后一段谈)

师恩难忘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

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

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

二、新授

(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

4、小结。

(二)详读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1、解决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请一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

(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看法。

(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

板书:入了迷。

(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

(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

2、学习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感激——行礼,终生难忘)

3、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

三、巩固练习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进行编故事,同桌交流,下节课集体进行交流。

五、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3、你想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们说几句话吗?

结语: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多位老师教过我们,我们的成长

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不要

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师恩难忘(刘绍棠)

编故事行礼

让我入迷感念

让我开了窍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

《师恩难忘》教案 篇四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

二、活动过程:

主持甲:四年国小生活年即将过去,我们已收获许多难忘的校园回忆!

主持乙:四年时光即将过去,我们收获难忘的同学友谊!

主持甲:难忘的一切让我们铭记,可是最让我们难忘的却是老师您的栽培之恩!

主持甲: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主持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甲: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

主持乙: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主持合:老师您好!

主持乙:四(4)班《师恩难忘》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甲: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您一生的写照。为了我们,您付出了许多许多,您的爱是真诚的、无私的。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我们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时刻想着您。

请听诗朗诵《老师,您好》:

男:在我们的心目中,您就是一部写不完的故事,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开头。

女:那没有结尾的结尾,总是回味无穷,有时虽然平淡,但平淡也是真,也是美,——如遍布道旁的小花,清香怡人。

男:在我们的记忆中,您衣着很普通,不潇洒也不华丽,很难捕捉到流行的气息。

女:其实,您也在追求一种美,那时智慧与文明的芬芳。每当您的身姿出现在讲台,——比将军还神气。

男:一抬手,一投足,都是那么富有感召力。您瞧,几十双眼睛把您注视。

女:您抑扬顿挫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叮咚叮咚湿润每个人心底。

男:您和蔼可亲的笑容恰似严冬的暖流,带来人生的甜蜜。

合:踏遍千山万水,历经风风雨雨,不能忘记的就是您。

女: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您就像那老练的舵手,带领我们劈风斩浪驶向远方。

男:也许有一天,我们站在一起,我比您高,但我清醒记得,是您把我高高擎起。

合:您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学生心中永不落的太阳。让我们发自内心地问候您:老师,您好!

主持甲:感谢两位同学深情的朗诵。同学们,我们的老师平时指导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奉献出无私的爱!你们说,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举手发言)

主持乙:同学们的比喻真是太恰当了!老师,您就是春蚕,就是红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您又是一棵小草,一盆米兰,默默无闻但精神高尚!请欣赏合唱《我爱米兰》。

主持甲:对,教师就像米兰,默默地向我们散发着花香。教师的形象是崇高的,教师的精神是伟大的。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是文明的延续者,他们是灵魂的塑造者,是太阳底下最高尚的人。

主持乙:正因为如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古今中外,就有许许多多伟人,在尊师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哪位同学来讲讲名人名家尊师的故事?(学生讲故事)

主持乙:是呀,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心血,我们就应该像名人名家那样尊敬老师。

主持甲:在此,就让我们用每一个精彩的镜头来回顾我们的校园,回忆真诚的`友谊,铭记老师的恩情,以此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吧!请欣赏图片《回忆》!

主持乙:多少个难忘的镜头,多少个难忘的一瞬,都记载着您对我们那点点滴滴的爱!让我们真挚地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主持甲:您甘愿辛勤付出,那是因为您认为:同学们平时也很尊敬老师,所以老师无怨无悔。谁来说说平时同学们是怎样尊师的?(举手发言)

主持乙: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因为老师对我们实在太好了,说起您的好,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主持甲:老师清贫,却安贫乐教。

主持合: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我们,老师您还将默默地耕耘,您还将无私地奉献。

主持乙:作为百花园国小的学生,我们感到自豪,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师生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主持甲:四年的时间将成为过去,我们思潮澎湃;四年的爱心浇灌,您的黑发泛起点点霜花;四年的呕心沥血,您的脸颊写满了丝丝牵挂;四年的春去春回,您的眼里注满了谆谆嘱托。老师,让我们来夸夸你们吧。

请欣赏快板:夸咱老师好

主持乙:同学记住了老师的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同学们,四年的时光转眼过去,请你写出对老师的心声,写完的同学请你来说一说,说完请把它贴到黑板上来。

主持甲:多么感人的话语,每位同学都是肺腑之言。知道要召开今天的班会课,许多同学早早亲手制作了礼物,想送给敬爱的老师。同学们,拿出礼物,献给可敬的老师吧!(生送礼物)

主持乙:礼物虽小,但代表的是我们的感激之情,热爱之心。老师,您教会我们人生的第一首乐曲,您奏响我们人生的第一乐章,您永远是我们心海那永不落的太阳。让我们为您祝福。

下面让我们齐唱《感恩的心》

主持甲:老师,我们知道,您不需要鲜花和掌声,您不看重享受和金钱……

主持乙:您要的是我们的勤奋和求知,您要的是我们的进步和成长。

主持合:老师,您听吧,我们现在就回答您。

(全班起立,齐读:为了民族,为了中华,为了将来,我们要自尊、自律、自强、自信,刻苦学习、勇于探索,奋发向上,走向辉煌!)

主持乙:最后让我们一起说:

全体学生:谢谢您,老师!

班主任发言:现在,我的心情非常激动。看了你们的节目,听了你们的话语,我的心被震撼了。这是你们对老师心灵的倾诉!由衷地赞美!我代表所有的老师真诚地感谢你们。雏鹰展翅,小树成材。矫健的雄鹰们,起飞吧,勇敢地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主持合:

五月的阳光格外灿烂,

五月的天空分外明媚,

又是栀子飘香的季节,

又是热情似火的夏季。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用勤劳和智慧,

开启着下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歌声阵阵,尽情表达我们心中的快乐。

主题班会《师恩难忘》到此结束。

《师恩难忘》教学案 篇五

《师恩难忘》的作者是刘绍棠。课文讲刘绍棠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对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影响。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课文通过对田老师“故事法”教学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听完执教老师上的这第二课时,我在想,这节课落在学生思想、情感认识上的收获究竟有多少?

文眼,这位老师定的是——“师恩难忘”,也是题目。《师恩难忘》中,难忘的是啥?我们的课,能否让孩子们真正感觉到田老师的“师恩难忘”?课听下来,总体感觉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进去。也就是说,没有把文字拆开,把难忘的师恩之感“破译”出来。不然,那些经典的词句,虽读千遍万遍,不知其味,便没了“师恩”。

我想,这篇文章中,由“师恩难忘”引发开去,不是不行,但个人感觉这个“主题词”有些抽象,是一种概括性的词语,大、空。这堂课,从“师恩”出发,仅了解课文情节后,再回到结尾“无心插柳……”,学生还是在文字表面打转转。“恩”太空,于是课就飘了。

如何让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找到具体的“形象”?我看,关键是要找到文字中的具体抓手。我读到了文中“感念”一词。这个词就有一种,一触肌肤,就能摸到体温的感觉。作家刘绍棠的这个“感念”,是全部的感激、感恩,是一辈子的纪念、怀念、感念。如果照这个思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感念”的究竟是什么,最后结合作者抒发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师恩”可知、可感,从而具体化了。

可以先从文中的一个故事入手。

刘绍棠描述了田老师当年,如何引导他们学习一首古诗的情景。现在看来,每一位国小老师都会用这种方法来解释诗的意思,并不稀奇。可问题是,让“我”感念的是,老师能够做到“娓娓动听”(书上的词语),并让“我”“身临其境”(也是书上的词语)——这可不是一般老师能够达到的教学艺术。

我们语文课不是应当积累和理解一些词语吗?像上面这两个成语,用查字典的方法解释,好像也可以,可田老师却用故事法,通过声音传递,体现“娓娓动听”,通过教学效果体现“身临其境”。

而今天上课的胡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两个词语,但对“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没有和文中故事本身的贴在一块儿。“娓娓动听”是田老师教学语言的魅力,身临其境是田老师让教学有了“现场感”。看来,要很好理解这个故事对刘绍棠的影响,必须让当下的学生,也能跟着刘绍棠回到过去,和他一起听田老师怎么“娓娓动听”,而且,也要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这样,既用情景法理解了这两个成语,又体会到当时刘绍棠的激动。

如何把上面的思考转化为教学过程?教者就得想办法,让田老师的故事在我们孩子的心中有声音、有画面、有色彩,仿佛在他们小小的脑子里“过电影”。

可以让学生充分朗读文中的田老师用诗歌改编的故事。之后,再提出要求,书上不是说娓娓动听吗?你就是刘绍棠的老师,再读,看看你怎么娓娓动听地讲给我们。于是,一名学生试着娓娓动听地“讲”的时候,引导其他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田老师改编的故事,是把整首诗的诗意串联起来的。故事比较长,教师可以分段教学。比如第一个学生扮演“田老师”,讲诗的前两句时,教师叫一声“停”,然后引导学生把看到,听到,联想到的说说。之后,顺便让学生用诗句概括刚才所感受到的。诗的后两句也可以用前面的方法。

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这首诗的每句话的意思,更能体会到田老师把诗句变成故事,来解释诗意的妙用。第二个、第三个“田老师”讲的时候,就可以完整体会,并感受其是否“娓娓道来”,以至“身临其境”——你看,这两个成语,就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了。

学生讲完了故事,要再追问:田老师的故事中,有的究竟是什么?学生就能用课文的句子说出——“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你看,这句话多概括啊,啥形象?啥情趣?啥思想?如果没有前面的“娓娓道来与身临其境”的讲故事,学生是怎么也不能理解的。

至此,教学还要深入:田老师讲的难道仅仅是这一个故事吗?回到课文,找到文中对田老师教“复式班”的描写。他同时教四个年级,刘绍棠跟着他学习了四年,可以带着同学们算算,四年多少个学期、多少天,会讲多少个这样的故事。可以推理出,太多了。

比如语文课上,除了古诗,还有那么多不同体裁的文章。这就是说,除了课本里据诗的内容改编的故事,田老师还可能讲诗的作者如李白、杜甫等人的故事,以及“诗”以外的更多课文的故事。这不就是文中所形容的——“春雨点点”吗?跟着田老师,听了四年的“故事”,这才会让“我”感到终身难忘。多好啊,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课文后面的一句——“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是田老师培养了刘绍棠成为著名作家的基本素养。因此,刘绍棠发表了那么多优秀作品,成为了当代著名的作家。

以上我们从作者角度体会对田老师的感念。如果说仅一个刘绍棠对老师的感念,还不够。因为,这离“无心插柳”境界还差一段距离。

我们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继续深度阅读,深化主题——田老师是复式班教学,一到四年级都是他一个人教。每一个年级他都这样用心教导。而且,课文结尾写道,田老师执教了40年。算算,他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人,这才叫“弟子三千、桃李满门”。然后回到老师的话——“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在插柳,你说这样的多了不起。原来,让刘绍棠感念的,不只是老师对自己的培养,还有他“面向全体学生”的境界。

回乡的“我”,见到耄耋之年的田老师。想想,田老师四十年用心培育他的所有学生,是“我”经历的四年的十倍。人有多长的寿命?百岁已算高龄,田老师为他的学生们,付出了四十年,容易吗?不容易。什么叫呕心沥血,什么叫百年树人?这才是。因此,结尾作者感慨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才能让学生分明感觉到载一棵树容易,十年长活长成,培养一代人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啊!

如果有可能,可以引用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一定唱)——“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位这样的老师,一位不图任何回报的老师,而因这样的老师,给刘绍棠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放飞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梦想,给了“刘绍棠们”一生的成就。

此刻,作者用自己的笔,记住的终生难忘的“师恩”,上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们,怎能不感念这样的老师?!

到这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名言警句也许才会进入小朋友的“嘴里”,消化在思考的胃中,切实地体会到这些句子、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体会到“感念”的温度与厚度。最[]终,留在灵魂的记忆深处。

一颗感念的心,也许,因对如上语言文字的土壤耕耘,深深地扎下了根。

除了上面的教学建议,还就细节谈几点建议。

1、个人的风格不必刻意改变,人的天性很难改变,上课时如果不是刻意追求避免自己的缺点,教师的注意力就能更好地释放到学生身上。

2、面向全体学生。有些时候,公开课是借班上课,因不了解学生,难免会出现发言不均衡的现象。但正常教学,就要面对全体学生。这个问题要让能力强的回答,作提升;那个问题让中等学生发言,作强调,还有的问题让困难生来重复,作巩固。如果这样教学,讲到哪里卡在那儿,过不去了,你就让它过不去,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教学预设有没有问题,围绕这个坎儿,好好想,为什么学生不搭你的话茬。这才给你下一次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好处。而不能只是找一两个好孩子发言就过去了。

3、学生的“一副好口才”从哪里来?课堂上一定要训练。首先要让学生的把声音放开,落落大方,不是培养学生夸夸其谈,但尽量要达到侃侃而谈。当下时代,说哪个人老实,不爱表达并不是优点,恰恰是弱点。因此,朗读,口语交际,讨论等,都需要好好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4、关于板书,中年级一定要体现中年级的特色,以词句为主。比如前面讲的“娓娓道来”“身临其境”,还有“无心插柳……”“十年树木……”这些经典的词句写在黑板上,既是这堂课的眼睛,也帮助学生实现了潜移默化的积累与运用。

反馈——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胡兰

也许是心理素质差吧,每次有人听课,课前我都难免紧张,课后也常常口干舌燥、四肢乏力、疲惫得像要虚脱,特别是课上得不好、不顺的时候。今天就是如此。四年级刚开学,第一单元主题为“师生”,两篇主讲课文,第一篇《师恩难忘》,第二篇《孔子和学生》。假期里年组分配备课任务,我负责的正好是这个单元,所以还算精心做了准备,开学后同年组老师听了我的设计思路,也纷纷叫好,于是醺醺然,就请窦老师来听课。

备课时,将主题定为课题“师恩难忘”,然后围绕课文展开,用“恩”字的造字法导入,当人们成功或得救的时候,心里想想原因,于是就会感谢别人的恩。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师恩的词句,重点讲读“娓娓道来”、“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春雨点点”等关键词,体会出田老师用故事教学,启发我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这对于我而言就是师恩的表现。然后用语言训练“我地对老师说:”回顾课文内容,体会师恩难忘。最后齐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结束。——表面上看起来,逻辑还算顺畅,重点词句也都做了解读。

但,课上得很累。学生的朗读总是入不了情境,语言训练没有出现预想的争先恐后的景象,这个课堂变成了我的一言堂,越到后来越觉得没有人愿意举手发言,即使带着学生齐读,学生发出的声音也仅仅是出自他们的喉舌,而不是心灵。下课后没有往日成功教学后,孩子们的前呼后拥、依依不舍,不用听领导评课,看着表情冷漠的孩子们,我就能体会到——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问题出在哪儿呢?整整一天,我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把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头脑里重现。怪自己训练学生不到位、怪自己课堂引导不灵活、怪自己语言训练的设计太难……但是看了您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尽管问题很多,但自己所体会到的那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根本问题在于我的教学是线性的。备课时就盯着教材那一课的一亩三分地,教学的顺序就是课文的顺序,说句不好听的,我的备课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课本里那一篇该学的课文变成40分钟课堂的过程。

的确,我有理由为自己辩护,学校工作忙、事情多,每日的上班时间不由自主地会陷入烦杂的事务当中去。备课,往往在晚间,夜阑人静,蜷起僵直的腿脚,振作疲惫的精神,屏蔽掉许多正常的享乐,甚至要抵御住读书的诱惑。然而这时间还是太有限了,有限得也许只能有时间好好想想眼下就要上的明天的课。——这是教师的真实生态,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这是一个有责任感、有足够良知的教师的真实生态。正是由于这样的目光短浅,每天的教学就没有了课程意义上的引领、没有了对学生年龄特点的足够重视、甚至没有了主题单元的哪怕是小范围的同类文本建构。教学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疲于应付中走向了窄化、走向了视野局限、走向了少慢差费。

假期呢,回想刚刚过去的暑假,不是没有用功,放弃旅游的机会,参加了两个语文教师的培训。听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倡导,一个半月读了19本书。这当中有儿童文学,有文学名著,还有很多的名家课堂实录。就是忘了仔细读一本最该好好读的书——语文教材。我从读过的书中汲取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加上一众名师们上课时的引导方法,作用于我自己的教学,呈现在课堂上,有可能对教材挖掘得到位,教学的引导有一定的逻辑和方法。但那些悬浮在空中的方法、技巧是需要与还留在地面上的我们的孩子做有效的链接的,这链接的媒介就是教材。您说语文老师要把自己当成“用语文教人”的,而不是“教语文的”,但我理解,您的意思恐怕是语文老师,应当通过教语文而达成教人的目的。您评价我功底厚,这着实不敢当,衡量教师的水平,不是看他自己有怎样的能力与素养,而是看他究竟培养了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与素养。

追本溯源,问题还是在于对主题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认识有偏颇,或者说没有自觉贯彻主题教学思想理念的意识,理论与实践分家。所以,庆幸开学初就请您走入了我的课堂,使我的教学不致日错一日、渐渐谬之千里。在下面单元的教学中,我想自己应当集中精力先完成以下一些工作:

1、主题确定

确定主题不能凭感觉,应当建立在反复、深层次地阅读文本之后,而且要将主题的确定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链接。阅读文本的后教师所提取出的关键词不一定是最适合作为教学主题的。要看这个关键词是否是课文的情感、思维与文化的主线,是否是学生在现有年龄阶段能够理解的,是否是能够条分缕析地结合课文内容拆分成可以循序渐进认识的一串相关词语,是否能够利用这个主题带出课文中需要重点讲读的精彩句段,甚至带出一连串的同构文本。

主题一旦确定,特别是定得正确之后,备课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但具体到某一篇课文,课文中出现的那样多的关键词,究竟选择哪一个更适合、更准确呢?这真的需要教者的慧眼,窦老师每次的解读总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所以教学才那样成功。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干脆就用笨办法,将课文中或与课文相关的所有关键词悉数拿来,一一尝试,相信其中总会有一个最佳选择。

2、单元规划

我们应当明确,给学生上课,不是为了呈现一个花里胡哨的40分钟,甚至不必要一定追求教学的热闹活跃、完美无缺。而是要尽一切可能多教给孩子东西,并且让这些教师想教给孩子的东西有效,用您的话所就是长在孩子身上。这次您给我评课特别强调一个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我感觉在《师恩难忘》中我就是没有处理好如何让教学有效的问题。

我想有效的教学就应当是如您所说的具有了“温度”、“广度”、“深度”的教学。由于性格使然,“温度”在我身上不难实现,甚至有时有点激情过渡,以后慢慢修正。最难实现的是“广度”与“深度”的和谐与适度

在教学中,由于自己能力有限、经验不足,主题教学的“广度”总是不能有效的拓宽。不是找不到可以用以拓宽广度的文本,而是教学设计的时候,不知道应当如何取舍。个人认为,每一课的教学都应当有一个情感的基调,保持相对的完整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把课上成大杂烩,那样课文中的意境就没有了。但是恰当的“广度”引入却反而会对理解文章、烘托已经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您上的《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还有上学期您听我上的《我爱故乡的杨梅》。所以,怎样既不破坏教学的完整性,又有效拓宽教学的广度,同构文本应当如何取舍,现在我自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

还有就是深度的延展,我同意您的话“深度不是难度”,甚至我想对于像《师恩难忘》这样清新朴素,没有太多需要思辨内容的课文当中,深度是否可以理解为“情感的浓度”,一节课上下来,学生焕发了对老师的理解、敬爱、感念,而且这些情感不是老师的强势灌输,也不是口号般的流于表面,而是真正发自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与认同,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难的是这样的“情感的浓度”怎样由淡薄,到清浅,到渐浓,乃至最后的漫溢与喷薄。

由此,我想到今后自己的备课,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的实现,我想靠以往的备课方式都是决不可能实现的。以往的常态课教学我是比对着教材备,看看教材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找出那些应当重点讲读。然后就按照从头开始的顺序,用上些从各位名家那学来的技巧,一部分、一部分的写出一篇教案来。教案与教学的顺序基本等同于课文行进的顺序,至多不过是把课文变厚。文章的内容没有结合上下文引申与回扣,课内教学内容没有与课外教学内容有效链接——课堂呈现出一种线性。

下一步我努力的方向,是使我的课堂由一条线,变成一张网,这网由开放与闭合两部分组成。闭合部分,围绕主讲课文,教材中凡与理解主题有关的内容都应当交织在一起,像您所说的“把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撕开又拼拢,摺来叠去。”开放的网是要合理建构单元内容,首先将本主题单元内可以同构到本课教学中的内容结构进去,然后将视角继续放眼到课文之外,有效利用一切有助于理解主题的内容,使我们的课堂能够籍此丰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