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评课稿—— 生活体验 自主探究 建立数感

生活体验   自主探究   建立数感

数一数评课稿—— 生活体验   自主探究   建立数感

——以《数一数》为例

洪山区张家湾国小 胡婷

《数一数》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数数”是学生接触数学最早遇到的问题之一,很多孩子上学之前就会。“数是怎样产生的?”很多人都会回答:“数是从数数过程产生的”。我们再继续追问:“数数的实质是什么?它有哪些规律?”华罗庚先生在他的《数学的用场与发展》著作中说:“数起源于数,所以‘数'是各种各样不同量的共性,必须通过它才能比较量的多寡,才能说明量的变化”,前者的“数”是自然数的根基,后者的“数”则是表现了计数的规则、方法等。数数就好比是数学大厦的根基,它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数一数”的内容虽然简单,却很重要,它对后面有针对性地教学非常有帮助。

本课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了国小生的行为规范。教材还将图中的人或物抽取到集合圈中,标上相对应的数。让学生经历了用集合图表示事物到与数对应的抽象过程。渗透了自然数的基数意义,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了数学化,同时又将数数与认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节课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激趣建模,建立数感。

《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中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从而发展数感”。开课通过谈话,教师及时给予奖励并让学生上台展示数出个数的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身边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来表示,建立了数学模型。又让学生经历了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数感。

二、联系生活,形成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现实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发展数感。“这美丽的校园中还藏着1-10这些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寻找校园里的数字宝宝。学生这分分秒秒地思考,反映出他们对数的兴趣,“1面国旗、2个单杠……”从情境图中抽象出数,学生自然而然的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了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并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描述生活,解释现实,初步形成了数感。

三、构建活动,发展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本节课教师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平台,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建立有序观察的意识,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课上教师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剩下的数字宝宝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找一找、说一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口头表达能力,形成了合作参与的意识,体验数感的存在,使学生的数感得到真正发展。

四、游戏训练,增强数感。

教师教学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游戏活动如:数字宝宝不见了、寻找身体上的数、数字接龙、寻路等游戏,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受中,增强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激发兴趣--体验生活---合作探究---参与游戏,创设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