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教学实际,浅谈品德常态课堂的亮点

品德,谓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国小思品课是实施国小德育的主渠道,在国小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于是我在重视继承思品课传统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思品课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

联系教学实际,浅谈品德常态课堂的亮点

近期,聆听了管晓丽老师关于《探寻品德常态课堂的亮点》的讲座,受益匪浅。从讲座中,我了解了所谓教学课堂的亮点,是指一堂课中最出彩、最引人深思或最大吸引学生目光之处。在亮点之处,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沉浸于课堂之中,神游于师生的互动之间,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所谓常态课,就是“精致的常态课”、“返璞归真的课”、“保持原有的师生交流的自由空间的课”、“体现即时性、自主性、原生性的课”、“一堂扎实有效的课”。

下面联系我的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品德常态课的亮点:

一、营造生活课堂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要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道德知识,就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中。我记得在之前的区品德赛课中,我执教了《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我与小动物》。开课就是以课前的一首《郊游》引发孩子们的兴趣,投入课堂之中,带着饱满的热情去欣赏奇妙的动物世界。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听音辩动物、猜一猜、模仿动物叫声这些环节,把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些动物引入课堂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又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生活的体验。在引导孩子们要去保护小动物环节时,我把我们生活中人类伤害小动物的一些图片串联起来,让孩子们去谈感受,动物是多么的可怜,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有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从而激发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主动去保护小动物。

二、活动化的教学策略

活动化的教学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在执教《 我与小动物》时,我设计了以下活动,活动一:以一个卡通形象-----有礼貌的懒羊羊引入活动,然后由老师带头介绍动物明星,后由学生小组交流,个别上台展示交流动物明星,充分体现了师生的平等性和互动性。通过动物明星卡的展示,旨在让学生找到动物的特征,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能了解更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及享受到的无穷乐趣。活动二:动物小百科知识是以学生喜欢的“AB猜”的形式进行的,是为了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也是对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一次检验。学生在感受比赛激烈性的同时,享受着比赛过程的快乐。活动三:学动物走路这个游戏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富有童趣。活动四:动物受到伤害的图片的播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动物的情感,并且适当渗透了如何去保护动物,以唤醒学生的爱心。

“学动物叫声”、 “动物百科竞技场”和“学动物走路”这些环节中,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了,儿童的自我表现欲望在这些环节中得到了满足,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的平台。有的孩子因模仿能力强,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得意,有的孩子因成为竞猜知识冠军而自豪,所以可以想象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兴趣是多么浓厚!教学目标不仅轻松解决,还恰到好处的渗透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三、善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在执教《我与小动物》时,小动物图片和谜语的出示,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活动环节中,“百科竞技场”这一环节,通过比赛竞猜的形式回答问题,后以视频的方式介绍这些小动物,使得原本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不但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保持了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良好思想品德它需要学生自身的长期努力,和教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终有一日,会水滴石穿,百芳齐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关注课堂,与时俱进,多思考,多研究,多探讨,让我的常态课堂永远充满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