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9教学设计(合集7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7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十几减9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十几减9教学设计(合集7篇)

篇1: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加和减(二)》中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过程中抽象数的过程,了解加减法的关系,掌握十几减9的运算技能。

2.能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十几减9这一数学问题的大致过程。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学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在他人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故事导入: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鹦鹉弟弟一大早就挎着小篮子上街去了,走着,走着,正好白云姐姐经过,白云姐姐说:“鹦鹉弟弟,你到哪里去呀?”鹦鹉弟弟对着天空说:“白云姐姐,今天是马戏团的小丑刺猬哥哥过生日,我去给小刺猬买礼物呢!”说完,就继续往前走,鹦鹉弟弟来到水果超市,看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开心极了,就对蓝猫先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一些苹果。”蓝猫先生说:“可爱的鹦鹉,我只剩下一箱苹果和这3个苹果了。你想买几个苹果呀!”鹦鹉弟弟说:“蓝猫先生,我想买9个苹果。”(教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故事情节)

故事讲到这儿,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请小朋友想一想,一箱苹果再加3个苹果,蓝猫先生一共有几个苹果?(2)蓝猫先生有13个苹果,鹦鹉弟弟买了9个苹果,求还剩多少个苹果?算式怎样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9

继续提问:那么13-9等于几呢?该怎样计算呢?

[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买苹果”一事,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对买苹果的一些生活经验,带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逐步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二、主动探索知识。体会形成过程

第一层次:个体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操作:先摆10个苹果,再摆3个苹果。

2.教师提问:在13个苹果中去掉9个苹果,该怎么算呢?你能为蓝猫先生想想办法吗?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3.学生独立开始动手操作。

[评析:使每个学生有了较明确的操作目的,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尽量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践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13减9的'计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层次:同桌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同桌开始交流,边操作边说出13个苹果中减去9个的操作过程。

[评析:这一层次的设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同桌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第三层次:师生交流,寻求各种解决方法。

教师提问:你为蓝猫先生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呢?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呢?(边说边演示)

此时,学生感情投入,积极性很高,教师抓住机会,指几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边说边演示操作过程,若学生操作过程说得不完整,教师可作引导。

在学生的回答中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

想法一:从13个苹果里一个一个地去减,1、2、3……9,最后还剩4个。

此时,教师提问:(1)从13个苹果里一个一个地去减,那么13-9等于几?(板书 13-9=4);(2)哪些小朋友的想法是和这位小朋友的想法一样呢?(学生反馈)还有哪些小朋友不是这样想的?那么你们又是怎样想的呢?谁想来说说?

想法二:先从10个苹果里减去9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再把1个苹果和箱子外面的3个苹果合起来是4个苹果。

教师引导:原来你是这样想的,那你能告诉大家,把13个苹果分成几个和几个?也就是把13分成几和几?

(10和3),板书: 13-9=4

/\

10 3

先算几减几呢?再算几加几呢?完成板书: 13-9=4

/\

10 3

那么13-9等于几?

老师了解一下,有哪些学生是用这种方法算的,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想法很好,从13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可以先从10个苹果中减去9个苹果,还剩1个,再把1个苹果和箱子外面的3个苹果合起来是4个苹果,所以13-9可以这样想,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9=1,再算1+3=4(边说边演示)。

想法三:箱子外面有3个苹果,因此先减去3个苹果,然后减去箱子里面6个苹果,这样一共减去9个苹果,最后还剩4个苹果。

教师引导:你真聪明,你的想法很特别,老师喜欢,你是先减去3个苹果,再减去6个苹果,那你们猜猜看,这是把9个苹果分成几个和几个?

也就是把9分成几和几?(3和6)板书:

13 - 9 =4

/\

3 6

为什么要把9分成3和6呢?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那么13-9等于几呢?完成板书:

13 - 9 =4

/\

3 6

想法四:把13个苹果分成9个苹果和4个苹果,因为9个苹果和4个苹果是13个苹果,所以13个苹果减去9个苹果等于4个苹果。

教师引导:你的想象力真好,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他在计算13减9的时候,想了一个什么算式呢?(加法算式)

能说一说是哪一个加法算式吗?(9+4=13)

因为9+4=13,所以你就想到了什么?(13-9=4)

教师小结:因为9+4=13,所以13-9=4。

刚才,小朋友为蓝猫先生想出了好多办法,我们在计算 13减9等于几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减,也可以把13分成10和3,10-9=1,1+3=4;也可以把9分成3和6,13-3=10,10-6= 4;还可以这样算,9+4=13,13-9=4(接着板书,小结)。当然,方法还有许多种,课后可以相互讨论,看看谁还可以想出其他方法。

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评析:教师找准了教学的重难点,运用师生共同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各自发表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把各自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中,学生不仅理清了知识的结构,而且提出了不同的计算13-9的方法。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思路开阔,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完善,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第四层次: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1.出示12-9=□ 16-9=□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指名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引导说出不同算法)

在此,教师有意识地找原来用第一种方法计算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现在为什么不用第一种方法计算了?

[评析:培养学生在敢于发表自己的观念的同时,能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并能从交流中获益。]

2.口算(出示演示题),直接说得数。

11-9= 14-9= 18-9= 15-9= 17-9=

学生口算后,引导观察:14-9= 12-9= 16-9= 11-9= 18-9= 15-9= 17-9=

你有什么发现吗?

当学生发现第一个数都是十几,减去的数都是9时,揭示课题:十几减9。

[评析:在这里学生已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了,然后引导观察,后揭示课题,真是水到渠成。另外,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自然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巩固深化,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继续以故事引入:聪明的鹦鹉弟弟穿过树林,来到小丑哥哥的家,小丑哥哥家热闹极了,熊猫买了许多蛋糕,小山羊买了许多黄瓜,前来祝贺。那么到底熊猫买了多少蛋糕呢?小山羊买了多少黄瓜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说图意,列式计算。

这一练习先引导学生看图、讨论、体会、交流算法,可以利用加法写得数。

2.小狗买了许多汉堡包,真奇妙,汉堡包上面有奶油制成的题目呢!

小朋友,你们有信心完成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这一练习让学生在计算、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不强求统一算法。

3.小松鼠和公鸡正在玩卡片游戏呢。

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那好,我们和小松鼠、公鸡一起来做游戏。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1)同桌小朋友,一人移动卡片9,一人计算,然后交换。

(2)集体算一遍。

[评析:这一游戏,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调控课堂气氛,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4.海洋上的金鱼也来凑热闹了。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这一练习让学生比较每道题的相同和不同,感知相互间的某种联系,体会可以用相邻的算式推算得数。

5.小丑哥哥捧着生日蛋糕走了出来,小动物一起唱起了生日歌。

小朋友,我们也唱起来吧,一起祝小丑哥哥生日快乐。

师生同唱生日歌。唱完后,让学生同桌说一说题意,互相交流和启发。

[评析:这一练习为后面学习简单应用题作了铺垫。这一层次的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情趣,练习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步步深入,把全课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四、引导总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1.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2.如果鹦鹉弟弟买了8个,那么还剩几个呢?你能运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吗?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先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学习归纳本课内容,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天到底学什么。通过谈感想,谈收获,使学生间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2:十几减9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十几减9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记:

篇3: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 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课件出示小兔和妈妈对话的场景)小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好吗?”妈妈说:“好的,买了东西早点回来。”(课件出示例题情境中小猴卖桃图)集市上可热闹了。瞧,一只小猴在卖桃呢,多么鲜美的桃子啊!(把例题情境图出完整)小兔看到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想买点桃子回去吧。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提问:怎样求还剩几个桃呢?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 - 9)

揭示课题:像这样(指“13 - 9”)十几减9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十几减9)

二、自主探究,确认算法

1. 自主探究。

谈话:你有办法算出13 - 9等于几吗?先想一想可以怎样算,并按自己的想法算一算;再把你的算法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指导。

2. 交流算法。

反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时,根据需要让学生边说边用学具摆一摆。教师及时用课件再演示,相机板书。

学生可能用下面的几种方法计算:

(1) 一个一个地减;(2) 先从10个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另外的3个合起来;(3) 先去掉3个,再去掉6个;(4) 想9加几得13;(5)先从13中去掉10,再用多减的1与3合起来……

3. 比较算法。

谈话: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计算13 - 9的方法。请小朋友比较这些不同的算法,看看你比较喜欢哪 一种?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

4. 教学“试一试”。

出示: 12 - 9 = □

16 - 9 = □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十几减9的算式,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篇4: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一年级下册第10—12页,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问题。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1、多媒体课件;

2、一袋小棒。

学具准备:每生18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材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图。游园中的聪聪和明明分别提问:同学们,这是学校游园活动的场面,从图中你看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相互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游园活动中,老师有15个气球,卖了9个,小华问:“还剩多少个气球?”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还剩多少个气球吗?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的?

4、指名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数(shǔ shù)的方法知道了还剩多少个气球,还有的.同学通过计算的方法知道了结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15减9的。 二、鼓励探究、建立模型

1、学生独立用学具(小棒)操作探究15减9怎样减,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交流:相互说一说,摆一摆,告诉小组的同学我是怎样摆15减9的,我是怎样想的。

3、各小组汇报探究。(指名上演示讲解。)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估计可以整合成以下几种方法。(板书)

4、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用那种方法呢?为什么?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师:学生们,你们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法到游园活动中去帮助小朋友解决猜谜语和套圈游戏中的问题吗?试试看。(多媒体呈现游园活动图,学生尝试练习,再集体小结。)

2、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12页例1,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3、师:同学们会计算15-9和12-9了。下面,老师再带你们去看一看游园活动中云朵里藏着的问题,看哪些同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帮助小鸟回自己的家。(多媒体呈现练习二第3题的内容, 学生合作完成。)

4、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1、2、4题,再集体小结。

四、自我总结,深化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的题都用什么特点?(生:被减数都是9。)出示课题:十几减9。(板书)

师:我们一起整理一下,十几减9一共有哪些数学问题。

师: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了游园活动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且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每天都像今天一样,快快乐乐地大家一起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吗?

篇5:十几减9的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的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自己谈就出多种计算方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

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9,探索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挂图、小棒等。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新 课 标 第 一 网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15-9=6(个)

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14—9=5(个)

篇6: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20以内退位减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

二、理念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教材将“加、减法”穿插安排,旨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前面的被减法是10的减法和9加几的学习为学习十几减9作好了知识准备。十几减9又是20以内退位减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重要基础知识,并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作好迁移准备。另外,教学这部分内容,还可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策略

1、让学生以好心情接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课始用“举行数学游园会”的形式,自然地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同时,“举行数学游园会”这一形式串联全课,使全课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

2、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识。

教学活动中,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通过“拿一拿”、“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算理,“创造”出多种计算方法。

3、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巩固练习中,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钻山洞”、“白兔搬家”、“蚂蚁找窝”、“大象摘椰子”,学生自由编题,玩中学,学中玩。宽松又富有竞争的活动环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满足,并给学生以知识上(运用知识、巩固知识或再次“创造”知识)的满足。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六、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吧!

学生随着音乐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乘上小汽车。走走走走走,参加游园会。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复习铺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一生一练,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9+7=9+4=9+8=9+5=

9+()=119+()=129+()=159+()=18

师:祝贺你们用智慧赢得参加游园会的机会。请小鸟为我们带路,快点出发吧!(课件:小鸟从公园门口飞至水果店)

【小组长组织组内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培养了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组员的合作能力,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三)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课件)

(课件)猴老板喊:卖桃子啦!卖桃子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课件)小猴来了,说:猴老板,我买9个。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答:小猴在卖桃,我还知道猴子的前面有13个桃子。)

师小结,并追问:一共13个桃子,小猴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然后相互交流。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3个桃子里卖出9个,可以怎么拿?

2、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1)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书上的4种想法:第一种,从13个桃中一个一个减,减9次;第二种,先从10个桃中减去9个,再和其他3个桃合起来,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是把13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种,先减去盒子外的3个桃,再减去盒内的6个桃,这样共减去了9个桃,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是把9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四种,13个桃分成9个桃和4个桃,所以13减去9等于4。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3–9=4。想表扬一下自己吗?(生自我表扬)前面有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这群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呢!(课件:小鸟从水果店飞到聪明屋。)

【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可能会发现多种计算方法,在开放式教学环境里培养开放性思维品质。】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聪明屋里的题目)“试一试”:12–9=()16–9=()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摆,再算。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着班内交流。(自己喜欢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师:做这类题目有很多种方法。做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小朋友,愿意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课件:小鸟从聪明屋飞到智慧宫。)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五)巩固与拓宽

1、“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任选一题:(1)自己说说图意;

(2)想想怎么做;

(3)学生独立圈一圈;

(4)展示圈的过程,并解释相应的计算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计算;

(2)反馈;

3.“想想做做”第3题。

(1)一组一组独立算出结果。

(2)交流算法

4、分组游戏:

(1)钻山洞(2)白兔搬家(3)蚂蚁找窝(4)大象摘椰子。

学生自由编组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教师在尊重学生的意愿的前提下作适当的协调),然后展示与评价各组活动结果。

5、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

(1)学生用手势表示得数。

(2)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题目都是十几减9。(揭示并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等于号后面的数正好是2、3、4……9、10。

等于号后面的数都多1。……

师:你们的发现太棒了!希望你们以后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在练习中,设计了分组游戏,让学生“玩数学”,代替了课间操,又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最后一个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掀起高潮,同时顺势揭示了课题。】

(六)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该课在展示新课程理念中突出了“三个重”:一是重情景,以故事情境贯穿全课;二是重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实践;三是重交流,有组内、组际、全班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走下座位自由结合进行交流。

当然,在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中,有些地方可能做的并不到位,例如,学生的合作交流在有些环节中并没有完全起到很好的作用,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引导,以期得到很好的效果。

篇7: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采用“做减想加”和“破十减”来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采用点数的办法来计算更不会产生什么困难。但是这时的学生在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多数不会有意识的采用“做减想加”的方法,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鼓励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当然不用强求。教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多鼓励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方法的思考,同时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并努力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是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式题。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3、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意识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破十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四、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策略:借助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用“破十法”,“连减法”,有的学生“想加法算减法”,还有的学生用“14-10+1”。

五、教具、学具及媒体的使用:课件、计算小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境):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水上公园举行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新年游园活动,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教材11-12的主题图)你们看图上为我们提供了那些数学信息?就这样把学生很自然的带入主题图的情境中。并且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教学时,可以用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或者制作成课件出示,更具体地体现出事物的发展情节。让学生找出发现的相关的数学信息。同时培养学生从主题图中发新数学信息的能力。

学生能回答:卖气球的阿姨说:有15个气球,卖了9个,套圈的同学说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学生们把所有的数学信息都找到以后我们可以有侧重的进行教学。

我们先来看看套圈活动吧!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套圈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中小明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并提出问题:

有几个没有投中?(把信息与问题结合成完整的思维过程)(完整性)

师:有几个没有投中,应该有什么方法来计算呢?怎么列式呢?

2、解决问题:

生:14-9=___(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是怎么算出来的。其它的同学想办法算14-9的结果,也可以用你的小棒来摆一摆。

3、汇报:(让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算法,根据情况教师有机的进行引导)

生:我是数出来的,可让这位学生数一数没投中的。

生:我是想9+5=14,所以14-9=5(教师板书:“9+()=1414-9=5”)

师:哦!你是想9加几等于14,所以14减9等于几。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做“想加做减”,(并板书:“想加做减”),谁也是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的?

生:我是把14分成10和4,10减9等于1,1加4等于5。

师:还有哪位同学也用这种方法的,请到前面黑板上用小棒来摆一摆,学生操作小棒。把14分成两堆,一堆10根,另一堆4根。从10根里去掉9根,还剩1根,剩下的和4根合起来是5根。(摆好后让学生口述操作过程,学生说不清的教师可适当引导)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随机板书。10–9=11+4=5

师:这种方法我们就叫做破十减,并板书“破十减”。

这一环节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在头脑里已经能形成表象,主要是让另一部分学生通过演示进一步理解破十减的思维方法,尤其对于加法基础薄弱的学生一开始学,好思考。(因为这是退位减法的第一节课,算理的明确很重要,其实有的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未必有过多的想法,有的可能就是以前做过这道题,记住了结果,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可能根本没有考虑过。在此算理一定让学生明白,方法掌握了会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节课学生如果真正明白了退位减法的算理,其他的退位减法学生就会很顺利的掌握)(发挥)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用数上棒的方法,从14根小棒里拿出9根,还剩5根。

生:我把9分成4和5,14-4=10,10-5=5。这是连减法……

4、拓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接下来咱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卖气球图。

先让学生说出数学信息,在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提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算式:15-9=6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让学生复述、整理自己的方法促进内化,这时有的学生已经在上一道题的学习中通过相互交流和对比吸取了别人的长处,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算法。这时教师再问

师:以上的这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最简单?这时在重点呈现“破十减”和“想加法算减法”。

5、出示12-916-9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6、小结:观察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都是十几减9的……

师:大家的发现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十几减9”的算式。(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做一做1、2、3及练习二第3题。补充了一道练习题。为后面学习利用一道教加法算式来计算两道减法算式做铺垫。

9+()=169+()=119+()=179+()=14

16-9=11-9=17-9=14-9=

四、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4-9=5

9+(5)=1414-9=(5)(想加做减)

10–9=11+4=5(破十减)

14-4=1010-5=5(连减)

15-9=6

12-9=3

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