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鸟教学设计 放小鸟说课稿

放小鸟教学设计 放小鸟说课稿

《放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爱护鸟类,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第一自然段内容)。

小卡片(说一说)。头饰(小鸟和鸟妈妈)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们,想知道我的名字吗?我的名字由两个字组成,“汪”是我的姓,另一个字我们学过,想知道吗?这个字藏在一个谜语里,猜出这个谜语,就知道了。“白肚皮黑皮袄,尾巴尖尖像剪刀,从早到晚忙不停,捉了虫子喂宝宝。”(打一种鸟。)

猜出我的名字了吗?喜欢小燕子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学的故事里也有一个爱鸟的小朋友,他把姑妈送给他的小鸟放回大自然。齐读课题。

评析:

上课伊始,老师采用猜谜语的方法与学生进行“热身谈话”,既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建立轻松、活泼、和协和民主的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情绪饱满、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动画欣赏:

欣赏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的动画片。

1、老师已经把这个故事制成动画片,想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

2、好看吗?想不想再看?这次可以坐得放松一点。你们想不想当文中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读。

3、我发现不少小朋友就是文中的那位小朋友了,我们还可以做文中的小鸟,小朋友们可以站起来,还可以离开座位,可以加上动作。

评析:

此处多次欣赏动画片,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从欣赏到模仿到创造。第一次看动画片,着重让学生欣赏;第二次看动画片,主要让学生模仿,让学生跟着一起读,低年级小朋友善于模仿;第三次看动画片,着重创造,学生可以变成文中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步达到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年级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此,反复播放课文的朗读,不是简单地重复,从听读、跟读到加上动作读,给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成功的阶梯。

三、读文赏析

1、你们愿意像动画片里一样读课文吗?学生自由读课文。

2、汪老师想倾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个小朋友来读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这只小鸟非常可爱。请小朋友们取出自己在家里画好的小鸟在小组中交流。

(2)哪些小朋友愿意在班级给大家展示一下?愿意展示的小朋友把画贴在黑板上。

(3)(老师选择一幅画贴在黑板正中)这真是只可爱的小鸟。谁能将小鸟的可爱读出来吗?一生读,其他生一起读。

(4)老师一边说“于是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他食吃,给他水喝,可他一动也不动,可把我急坏了”一边画鸟笼。

评析:

贴出学生画的小鸟,用粉笔画出鸟笼,引起学生感情的震动,为下面的朗读创设情境。

(5)这是谁的小鸟?你不着急吗?请你来读。

(6)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4、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发生了什么事了?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二小节。

(2)小朋友们听鸟叫。一只鸟,两只鸟。你们听到了什么?(随机放上大鸟的画)

(3)这时候小鸟会说些什么?

(4)大鸟会说些什么?

(5)小朋友会想些什么?

(6)我想请小朋友找自己的好朋友,组成三人小组,商量一下,谁当小鸟,谁当鸟妈妈,谁当小朋友,看哪个好朋友小组合作好,很快就能分配好角色,看谁把刚才小朋友们想象的话都用上。

(7)请1——2小组上台表演。

评析:

此处着重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本身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拿破仑也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三人一组练说,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发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

5、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边说“我打开笼子,小鸟飞向蓝天,飞向大自然”边取出小鸟,放飞小鸟。

(2)小朋友,这时小鸟又会说些什么?小朋友还会说些什么?

(3)多么美好的一幕呀,人和动物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愿意读最后一节的小朋友一起捧起书,齐读。

四、拓展延伸

1、不但我们爱鸟,古今中外的许多诗人、音乐家也十分爱鸟,他们写了许多的诗,谱了许多的曲来赞美鸟。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会背会唱的小朋友一起来。

2、小朋友们随着知识的增多,阅历的增长,还会发现这方面的诗和歌曲以及文章太多了。凡是对小鸟感兴趣的小朋友,回去继续读一些关于鸟类的书籍,说不定,将来,你还会成为研究鸟类,讴歌鸟类的专家呢!

评析:

课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实在太小了。陶行知要推倒学校的围墙,地为床,天为被。我们也要打破语文教学的课堂局限。将学生有课堂引向课外。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由一篇文章引出多篇文章,由一本书引出几本书,甚至几十本书。引导学生走向书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五、放飞“小鸟”

小朋友们,文中的小鸟被小作者放回大自然。请你们到黑板上取回自己的画,晚上希望你做一个梦,梦里让它变成美丽的小鸟,飞回大自然。

评析:

结尾余味无穷,学生深受感染。让小朋友们向文中的小男孩学习,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鸟类。

《放小鸟》说课稿

《放小鸟》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美散文,不但形象生动,充满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生活,而且语言优美,生动活泼,适合学生朗读感悟。文中通过“我”

放飞小鸟的过程,表现出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让学生从中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我”看到小鸟在笼子里不吃不喝,非常着急。第二自然段讲“我”听到鸟妈妈在叫唤。第三自然段讲“我”决心放小鸟回家去。第四自然段讲小鸟飞走时向“我”道谢。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生字。3、情感目标,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爱护鸟类。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爱护鸟类

教学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充分发挥国小生的想像力,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学生非认知能力(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从而使国小莲山课件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开门见山引出课题,随即板书,并就课题质疑,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及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初读课文。每读一遍,都有明确的要求,都让学生有自己练读的机会,再根据学生兴趣指名朗读,有目的性地进行检查,以便接收到学生读书的真实情况。

3.整体感知。通读全文后,就课前质疑的问题再进行解答,也就达到了初步感知课文的教学目标。

4.识字教学。对于生字的识记,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生字,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整段的学习以读为主,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最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

(第二课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应适时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融汇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1.当“我”把小鸟关进笼子里,小鸟在想些什么?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进行想象,关注小鸟的命运,开始走进小鸟的心灵世界,从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2.小鸟与鸟妈妈见面了,小鸟会说些什么呢?鸟妈妈会说些什么呢?当一回动物语言翻译家。通过学生形象逼真的表演,真真切切感受到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的痛苦。

3.小鸟回到了大自然会干些什么呢?课堂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实在太小了。为此,陶行知老先生要推倒学校的围墙,地为床,天为被。我们也要打破语文教学的课堂局限,将学生由课堂引向课外。只有了解小鸟会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才能真正感受到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