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周年庆典致辞精品多篇

三十周年庆典致辞精品多篇

在3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篇一

安托山下凝岁月,红岭桃李有春秋。

今天,是红岭中学喜庆的日子,关心和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朋友、家长代表来了。

今天,是红岭中学欢聚的日子,老教师、校友们回来了。

今天,是红岭中学分享幸福快乐的日子,师生共同追溯品味30年浓郁的教育芬芳。

华诞瑞至,高朋云集。我们满怀喜悦和激情,共庆红岭30华诞,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喜庆的历史时刻。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红岭中学6100名在校师生,对出席今天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家长、各位老教师、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红岭中学发展的领导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30年来为红岭中学发展做出贡献的老校长、老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对红岭中学全体师生表示最美好的祝愿!

30年红岭,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咚咚脚步;红岭30年,伴随着特区发展的雄健步伐。

是特区孕育了红岭,我们和特区同龄;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化育了红岭,我们和改革开放同行;是特区成就了红岭,我们和特区的发展同步。红岭的成长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特区发展的这种息息相关,令每一个红岭人为之自豪,也为之感慨。

30年红岭,沐浴着特区党和政府亲切关怀的阳光雨露;沐浴着各兄弟学校、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的春风。

30年前,改革金风荡南海,教育初日灿鹏城。在特区建设的隆隆炮声与机器轰鸣声中,诞生了特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中学——深圳市第三中学,也就是今天的红岭中学。兴办之初,借址蔡屋围,嗣后毗邻市委市政府,毗邻美丽的荔枝公园,选址红岭中路园岭九街,正式动工兴建,时任市委书记、市长的梁湘先生亲自过问,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周鼎先生几次亲临建筑工地。1982年8月搬入红岭中路园岭九街新校址,增设高中部,开始招高一新生,1984年10月全市中国小统一按地名重命校名,遂名“深圳市红岭中学”。1988年3月划归属地福田区管理。

随着特区的发展,学校迁至玮鹏校区,为品牌提升,满足社会需求,创办全国示范性高中, 20xx年8月建成了石厦校区投入使用,一校两址,学校进入到规模发展时期。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王顺生、吕锐锋等市区领导的亲切关怀下,20xx年,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在市中心区划地10万平方米,斥资数亿元,于郁郁葱葱的安托山麓,新建起钟山之秀、碧水之灵、栋宇嵯峨、气势如虹的红岭中学高中部。至此,红岭中学一校三部,园岭部坐东,石厦部处南,高中部雄踞西北。三部鼎立,横贯福田,环拥深圳中心区。现班级一百一十六,占地三百余亩;集贤师五百,拥弟子六千;遂成福田教育之窗口,特区办学之旗舰。

在红岭新的发展时期,福田区委刘庆生书记两次视察红岭中学,寄语红岭中学追求有和别人不一样精彩的教育,把红岭中学打造成国际化人才的摇篮,打造成福田的世界名校。张青山区长带领各个部门的领导现场办公,解决红岭办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可以说,在福田区历届领导的心中,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关乎未来的大事。正是顺生、锐锋、百泉、庆生、青山这些教育书记、教育区长高瞻远瞩的决策与顶力支持,才让红岭有了不一样的精彩!才成就了红岭今天的辉煌。

借此机会,我提议全体红岭人,用热烈的掌声,向一直以来,关心红岭、支持红岭、为红岭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级领导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红岭,特区精神的光辉沐浴红岭。特区成就了红岭,红岭丰富了特区,红岭为特区的精神也增添了光彩。

学校兴办之初,借址上课,设施简陋;晴天尘土飞扬,雨天道路泥泞,学校创业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张东成先生,1983年到任的首任校长陈达明先生,带领全体红岭的开创者们,凭着特区“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爱国、勤奋、求实、创新”为宗旨,筚路蓝缕,宵衣旰食,共创基业。第二任校长张光华先生,踔厉风气,奋发图强,带领全体红岭人,发扬特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广纳贤才,追求“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受益为本”的教育价值,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学校声誉日隆,顺利通过市一级学校的评估,红岭成为特区名校。

进入新千年,红岭人在校长常炜先生带领下,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实行严格的无缝管理,完善制度,加速学校发展,全面投身课改,规模不断扩大,终成深圳教育旗舰,20xx年通过省一级学校评估,20xx年、20xx年,以全省最高分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验收和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红岭跨入岭南名校的行列。

红岭人30年鞭挥日月,黾勉同心,躬耕沃土,追求梦想,谱写了红岭中学大气磅礴的优美华章。红岭人以对国家、民族发展负责的精神,以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积极探索办学规律,形成“求真、和谐”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追求真理,探究真知,崇尚真情,学作真人;追求和谐至善的教育境界,因材施教,雕琢千姿百态的生命。积极稳妥地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学生的成长支持,构建主动探究、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特色。办学经验,广泛辐射,学校成为教学方式转变的示范校,课程改革的特色校。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学校和团体络绎不绝,我们的不少名师应邀到各地讲学、作课,传经送宝。

30年春风化雨,30年春华秋实,30年化育桃李3万3千,30年学子遍及五洲四海。

红岭学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担当,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优异,在各种擂台赛中斩金夺银。学校大学联考成绩连创辉煌,学生成绩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校连续多年获得深圳市大学联考卓越奖。

薪火传南国,成旗舰,创品牌,懋力鹰扬,三十而立,红中求卓越;

桃李笑东风,传捷报,题金榜,春风化雨,卅载其昌,岭外赞名庠。

30年来,在红岭工作过和还在红岭辛勤耕耘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们,你们立三尺讲台,成一生伟业,你们为红岭的发展,洒汗水、献青春,立下了汗马功劳;你们的形象永远铭刻在红岭的记忆里,你们的精神永远融化在学子的血液中。你们是红岭的财富,你们是红岭的功臣!血气方刚的中青年老师们,你们传承红岭精神,在红岭大舞台,展才智,勤耕耘,建立新功。在这庄严时刻,请全体学子用热烈的掌声允许我代表大家,向我们可敬可爱的老师们深深鞠一躬。

30年来,红岭的所有学子们,曾经的你以红岭学子为荣,今天我可以大声地说,你们,只有你们,才是红岭真正的骄傲!是你们,让红岭的精神发扬光大;是你们,让红岭的美名四海传扬!有了你们,红岭才真正有了不一样的精彩!无论你走到哪里,母校红岭都会牵记着你!为你祝福,为你祈祷!

30年如一组史诗,抒振兴特区教育之激情;30年如一首华章,奏时代教书育人之强音;30年如一面明镜,透视昨天,正视今天,远望明天;30年是一条道路,走过昨天,走着今天,走向明天;30年是一个里程碑,预示新的目标,新的起点,新的发展。

触摸红岭三十年历史,让我们感受一股力量,一份责任和一种希望。站在“三十而立”的历史发展新起点上,红岭中学行将登高望远,承载新使命,孕育新希望,创造新辉煌;站在高起点,追求高品质,成就高质量。

建立首善之区,全面建设法制化、智慧型、高品质国际化先导城区,是幸福福田的愿景。对此,我们红岭人要打造的决不是一个甘居现状的红岭,而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红岭,一个出类拔萃的红岭,一个继往开来、高潮迭起的红岭,是一个站在当代国际教育发展前列,站在特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引导素质教育潮流的红岭。

如果说我国基础教育的形势在红岭人的心中,未来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也在红岭人心中,那么,深圳教育的理想更在红岭人心中。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检视现在的所谓“优秀”,用现代教育观来追问这种“优秀”,努力从现有的“优秀”迈向正确教育、本真教育的“卓越”。

有道是“大道致简,追崇神往”,红岭中学对人才培养从来就怀有一种敬畏感。我们要把目光散落到没一个学生身上。我们的教师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多一些严谨实证研究,多做一些真切、深刻、平实、前卫务实探索。我们要让基础的教育回归本真,创新发展,创造出能够代表“深圳基础教育质量”的“红岭质量”。我们要像国家副总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为红岭中学30周年的题词“践行时代使命,培育民族英才。”

我们要培养具有现代素养、精英气质、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我们将以健全人格为核心,培养学生浓厚的中华情怀和国际理解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品格,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自立的能力,以此成就未来的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自强不息,高视阔步,游乎光天博地之间。唯此我们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将以此追求并最终实现红岭教育的卓越!

我相信,今天参加庆典的每一个人都对红岭有特别的感情,我们强调的是更应该有特别的责任。我们红岭人就要为红岭的发展担当历史的使命。我们要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我们将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发扬红岭优良传统,探索现代新型学校管理的新方式。坚持文化立校战略,构建现代新型学校文化。实施课程提升战略,建立开放性、发展性、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实施高效优质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各学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确保教育质量名列全市前茅。我们正在着力提高办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立足深圳,走向全国,融入国际教育主流,创办现代新型学校,提供与中国现代化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理想的教育。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为国为民的情怀,坚持海纳百川的胸襟,坚持敢为人先的气势,坚持争雄国际的追求,坚持自强不息的理念,坚持厚积薄发的学风,红岭的光华必将洒遍大地,红岭的成就必将誉满全球,红岭的声名也必将长留青史。

让我们满怀信心走进红岭历史上的第二个30年吧!

最后,祝校庆圆满成功!祝校友大展宏图!祝各位领导、嘉宾、全体师生幸福安康!祝红岭中学如日之出,如日之光,日上日妍,明天更辉煌!

谢谢!

周年同学聚会发言稿 篇二

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师生欢聚一堂,我的心情很激动。

光阴似箭仿佛是弹指一挥间,我们毕业已经四十年了,回想当时毕业之后,有的同学在蹉跎岁月经历了战天斗地的艰苦生活,有的同学走进了工厂,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火红的年代锻炼成长,有的同学在与旧的。教育制度彻底决裂时期走上了工农兵求学之路,学业有成之后,把学到的知识回报给社会,奉献给人民,有的同学迈向军旅的生涯,穿上绿色军装,保家卫国,在各自不同的战线上奋发图强。

如今,看着我们这些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同学青年。许多人已是两鬓染霜,也许是因为人到了这个年龄,思想也发生了些变化。年轻时拼命追求的许多东西,如金钱,荣誉,事业,现在不觉得那么重要了,年轻时忽略了的一些感情,如亲情,友情,同学情,战友情,现在却格外珍惜起来。在这个浮躁喧嚣,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还能有些或许真的东西,纯的东西,也就是在我们这些年来互相牵挂,互相帮助的同学中间了。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同纪念毕业四十周年,借此机会,是想咱们好好聚一聚,叙叙旧,畅谈一下在这四十年中的变化,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不必在意酒菜的优劣,只要知道在这个城市中,在离你不远的地方,有人心里永远的为你祈祷,祝福,快乐,也就够了。

现在我们已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已经不在,开始步入夕阳,但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我们再活五十年,愿二十年后再相聚。

最后,我祝愿在座的老师和各位同学及你们的家人健康平安,幸福快乐,天天都有好心情。

最新30周年庆典致辞 篇三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三十年前的今天,深圳免税集团的前身——深圳免税店在罗湖桥头正式成立。这个比深圳特区成立还早,没有固定经营场地,只有一辆人力车和不到十名员工的流动摊档,也许不会想到三十年后的今天,自己会成为一个累计创造税利和净资产共计62.5亿的企业集团,也许不会想到三十年后的今天,在这里会有这么多嘉宾这么隆重地为他庆祝三十周岁的生日。

今天,我们请来了免税店成立时第一批的员工。尽管她们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她们是深圳免税成立三十年来所有在这里工作过员工的代表。我们不会忘记她们,不会忘记每一位在深免工作过的人。深圳免税这座大厦上的一砖一瓦都凝结了他们的辛劳和汗水。

今天,我们请来了深免集团历届班子的主要领导。尽管他们已离开深免,但他们是深圳免税成立三十年来所有在这里工作过干部的代表。我们不应忘记他们,不应忘记每一位在深免工作过的干部和管理人员。深圳免税每一座里程碑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智慧。

今天,我们请来了各位深圳免税的新老朋友。你们是忠实陪伴深圳免税走过这三十年的无数朋友的代表。深圳免税会记住大家,记住这三十年及以后日子里每一位真心帮助和关心深圳免税的朋友。深圳免税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你们的关注和支持。

今天,我们请大家来到这里,是请大家和我们一起回首深圳免税这三十年走过的路,一起回顾我们深圳免税这三十年来努力奋斗,不断发展的历程。

今天,我们请大家来到这里,是请大家和我们一起见证深圳免税今天的辉煌,一起分享我们深圳免税今日成功中的喜悦和硕果。

今天,我们请大家来到这里,是请大家和我们一起祝福,祝福三十而立的深圳免税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帆风顺,祝福深圳免税未来有更多更加辉煌灿烂的三十年。

谢谢大家!

在3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篇四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小组同门:

大家上午好!

我是华南农业大学 20__级法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能够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代表小组的20__ 级的华农本科同门进行发言,荣幸之至。在此,我谨代表华农 20__级法学专业的小组同门,恭贺小组六周岁诞辰,致以生日的祝福和由衷的敬意。

有幸结识鄱阳湖读书小组是在 20__年的春天,是在本科二年级的外国法制史的课堂上,当时称为“华农法学读书会”。整节课,唐元平老师断续的提问了三个问题: 1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句话的出处? 2 、于连这一人物形象是在哪部作品中出现的? 3 、古罗马五大法学家分别是谁?即使是面对正确回答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会得到不菲的课程加分奖励的诱惑,课堂上还是鸦雀无声。而我也仅仅是对第二个问题略有了解(于连这一任务形象出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被誉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奠基之作),对于这个问题的记忆仅仅是因为高中的时候粗略地阅读了《红与黑》这本书,内容也已经忘记的七七八八了。而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作为法学专业的一名二年级本科生竟然无言以对,实在羞愧难当。唐老师对同学们的无言以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虽然气氛压抑紧张却句句在理。对于知识的单纯渴望,对于学习氛围的纯粹追求,让我产生加入读书会的想法。

从近代至今,数次的思潮革新、文人志士的主张诉求都是从广东发起。到了今天,广东、珠三角却被有论者称为“文化沙漠”、“淘金场”。这些最基本的文化领域的信息通过读书会让我得以了解,同时激发了自己作为一名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对于岭南文化的认同和学术尊严的捍卫,尽管我是一个山东人,尽管只是一名懵懂青年。 20__年下半年,唐老师在读书会里面提出了“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学风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由化,相反,对于组织纪律和为人处世的要求和标准愈加严格。随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践行在读书会中逐渐开展。《弟子规》、《菜根谭》、《道德经》等国学名著成为大家学习诵读的经典。《法律与宗教》、《大陆法系》、《社会契约论》、《法律的道路》、《论犯罪与刑罚》、《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等佳作名篇尽管晦涩却让我们甘之如饴。 20__年的 11 月,是一个不平凡的月份,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远隔千里的广州,秋高气爽的华南农业大学鄱阳湖畔,人文与法学学院党委书记刘信洪书记、唐元平老师与读书会同门“天为盖,地为席,学习党的xx大报告。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网首页、华南农业大学校报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宣传和报道。于此同时,鄱阳湖读书小组进入人们的视野。

校园的文化是多元的,校园的时间又是转瞬即逝,或许正因为如此,在读书小组的读书时间就愈加显得珍贵永存。走出校园,离开读书小组,没有了师弟师妹的问前问后,没有了老师左叮咛右嘱咐,但是在断断续续的时间流逝中总会收到同学的短信,受到老师的关注。这让自己在工作疲惫之余倍感压力和动力,心存感动和欣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想这种师生爱,同门情,正是一种归宿和凝聚,一种做人的准则和动力,一种氛围的铸就和秉承,于是一代人的价值理念应然而生。

古语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历时六年,活动逾一百期,学子数几上百人。唐元平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鲜为人知的艰辛,我想这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一种“俯仰天地间的个人笃信,”更重要的是一种“传到授业解惑”、“授之以渔”的师德精神。党政机关的各位领导、各高校、院、系,研究机构的老师对于我们的指导和教授,让我们在鄱阳湖读书小组这个平台上有了更广泛的视野和提升空间。毕业工作已两年,职场的两年的经历,在工作中能够得到领导工作上的认可和同事生活中的结交,我想正是自己在华农、在小组中秉承的踏实做人、勤恳做事的实践。在此,要感谢各位老师的身教、言传,感谢唐元平老师及读书小组提供的平台和尊尊教诲,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忆往昔,峥嵘岁月,逢我辈年少;看今朝,百舸争流,恰同学少年”。在鄱阳湖读书小组成立六周年这一承前启后的欢庆时刻,与各位小组同门共勉:读书、做人、共发展。

正所谓:读万卷书、行千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展望未来,祝福各位老师身体康健、万事如意;祝福小组百舸争流、蒸蒸日上;祝福各位同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让我们再聚首,共话青春年少,岁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