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业国家领导讲话(精选多篇)

第一篇:校领导在国家助学金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连锁业国家领导讲话(精选多篇)

校领导在国家助学金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到处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氛。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此我首先代表学校领导向亲临本次大会的家长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本次享受助学金的学生表示热烈祝贺。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4―2014)》,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本市制定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暂行)》。此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建立。其中规定: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开支,资助标准分为三等,一等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14元。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家庭贫困生的关心和爱护。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会为大部分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人生追求。

依照国家有关部委通知精神,我校以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来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第一,我校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助学金发放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唐官屯中学国家助学金资助评审细则》,为尽快将这项利民的政策落到实处给予了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

第二,通过班主任向每一名学生宣传国家助学金有关政策,并组织个人申请、班级和任课教师推荐。

第三,助学金领导小组深入81名申请助学金的同学家庭进行了资格审查,通过与村委会、学生家长调查核实,最后确定了69名同学获得本次国家助学金,对符合国家助学金享受条件的学生进行了公示。

第四,本次资助的标准分三等:一等助学金是每人每年2014元,二等助学金每人每学年1500元,三等助学金每人每学年1000元。学校以银行卡形式将钱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

第五,助学金非终身制。学校定期给予审核,因中途退学,开除或其他违纪等原因不再符合申请条件的将取消享受助学金的资格。

根据“国家助学金”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学校将从11年开始,再从事业经费中提取总额的2-3%,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建立健全《助学金发放制度》等制度。

在向本次享受助学金的学生表示热烈祝贺的同时,我代表各位领导以及全校教职工对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受到国家救助的学生和家长能把党和国家的这份厚爱牢记心头。希望这次获得助学金的同学们倍加珍惜国家和社会对你们的关心,倍加珍惜学校对你们的关爱,铭记老师们的愿望和父母的嘱托,抛弃后顾之忧,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勤俭节约,珍惜资助到手的每一分钱。把这笔钱用在关键之处,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第二,受到奖励的同学要再接再励,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家贫不自卑,人穷志不短,树立远大理想,将经济上的困难作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发奋学习的动力。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贫穷面貌和改变家乡状况的决心和社会责任感,可怕的是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三,要常怀感恩之心。这是人格升华一种基本要求。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敞开自己的心路历程,拓展自己的感恩格局。常怀感恩之心,你将赢得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有了这种情怀,你将赢得心灵的净化、良好品德的养成、人生价值的体现和社会的尊重。

同学们、家长朋友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携起手来,一齐推动教育车轮,才能驶向灿烂辉煌的明天,我相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二o一一年一月一九日

第二篇:校领导在国家助学金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城关中小2014年教师捐资助学金发放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到处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氛。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城关二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师捐资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此我首先代表学校领导和老师向亲临本次大会的家长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我代表各位领导以及全校教职工对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受到学校资助的同学能把学校和老师的这份厚爱牢记心头。希望这次获得助学金的同学倍加珍惜国家和社会对你们的关心,倍加珍惜学校对你们的关爱,铭记老师们的愿望和父母的嘱托,抛弃后顾之忧,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勤俭节约,珍惜资助到手的每一分钱。把这笔钱用在关键之处,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第二,希望受到学校资助的学生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家贫不自卑,人穷志不短,树立远大理想,将经济上的困难作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发奋学习的动力。 我认为:家庭生活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没有勇气,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决心、毅力和能力。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贫穷面貌和改变家乡状况的决心和社会责任感,可怕的是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三,希望受到学校资助的学生常怀感恩之心。这是人格升华一种基本要求。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要敞开自己的心路历程,拓展自己的感恩格局。常怀感恩之心,你将赢得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有了这种情怀,你将赢得心灵的净化、良好品德的养成、人生价值的体现和社

会的尊重。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大成就者,大多出身贫寒、生活坎坷。所以,请同学们知道这样一个哲理:困难、磨难其实是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同学们,你们要挺直坚强的脊梁,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顽强拼搏的精神对付暂时的困难。希望受助的同学们,一定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打好基础知识,立志成才,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最后,祝家长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刚才大会对xx-xx年度全市林业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市政府、**县政府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副书记的做了重要讲话。**副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准确分析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全面部署了创建工作任务、措施和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责任,研究各自的创建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xx年的创建工作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下面,就全市林业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xxx”期间,我市各级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改善民生、生态安全的高度认识林业的地位作用,积极探索林业发展的推动机制、运管机制和投入机制,实施以荒山造林、平原林网、绿色通道和退耕还林为核心内容的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造林绿化行动,造林速度、管护水平和投入力度成为全市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到去年底,全市有林面积达到285.6万亩,比“十五”末增加24.9%;林木蓄积量达到966.5万立方米,比“十五”末增长52.8%;森林覆盖率达到30.0%,比“十五”末增长了5.8个百分点,林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生态改善的重要基础、保障供给的重要力量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了林业“四个地位”,即: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提出了林业发展的“四大使命”,即:实现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森林泉城的意见》,提出了我市林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任务目标、政策措施和基本要求,这是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具体实践。刚刚闭幕的市xx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各级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认识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根据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今年我市林业发展的思路是:围绕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着力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在加快造林速度上下功夫,在提高造林绿化质量上上水平,在完善林木管护机制上见成效,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任务是:完成造林19.5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1万亩,新建林木育苗基地1.5万亩,果品产量达到55万吨,森林覆盖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在具体实施推动中,要切实抓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调整优化林业结构,打造现代林业产业。

发挥林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林产加工,拓展林业功能,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本内容。各级要按照《**市林业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统筹造林、营林、管林和用林的相互关系,既要落实全社会的造林绿化义务,又要把造林绿化成果由全社会共同享用。要重点抓好干鲜果品、林木种苗花卉、速生丰产林、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林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完成新育苗1.5万亩,力争全市果品产量达到55万吨,林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一是全面落实林业产业政策。要认真研究和落实林业发展的投入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和经营政策,为林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二是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提高林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加强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以提高林产品加工能力和附加值为核心,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以拓宽林业综合功能为核心,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三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要加快林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标准化基地建设和林下种植养殖推广方面力求新突破。四是强化市场引导。加强林产品市场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准确掌握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发布林产品价格信息,为林农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二、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最大限度提高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核心指标,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充分挖掘现有林业用地资源潜力,通过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疏林地补植和森林经营等项目,完成荒山造林8万亩、退耕还林5万亩和中幼龄林抚育面积48万亩。二是结合实施防风固沙林、用材林和农田林网以及围村林建设,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1万亩,新增3.3万亩,逐步形成城区北部防御风沙屏障,实现林茂粮丰。三是在主要河流两侧、湖泊、水库和湿地周围,以及引黄干渠、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进行水系生态造林绿化4.5万亩。四是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和铁路沿线绿色通道建设,国省干线公路两侧绿化完成至建设总量的90%,穿村镇路段两侧绿化完成至建设总量的60%,县乡路两侧绿化完成至计划的总量的40%,进一步提升道路景观效果。目前全市正遭受60年一遇的干旱,新造林、幼林普遍受灾严重,尤其对今年春季造林影响较大。各级要突出抓好春季造林工作,立足一个早字,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做到规划早制定、任务早分解、政策早落实、整地早实施、苗木早准备,力争春季造林在规模、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同时今年是开展纪念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周年,各级要认真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宣传和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各级领导要带头义务植树,做出表率,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一是要全面实行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各县(市)区要抓紧完成“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定额管理制度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依法加强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和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管理;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着重加大火灾案件侦破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区治安稳定。二是要做好水系生态建设和湿地恢复与保护工作。大力推进湿地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快构建湿地保护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湿地保护工程。重点恢复和保护平阴玫瑰湖、商河大**、天桥鹊山龙湖、济西湿地、济阳澄波湖、华山水景园、遥墙莲藕景观园和章丘白云湖等8处湿地,遥墙莲藕景观园今年要完成晋升为省级湿地公园。三是要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去冬今春天气持续干旱少雨,风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保持在四级以上,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预案,强化措施,建立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有计划地组织实战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切实做好值班备勤、野外火源管理和督导检查等工作,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四是要切实加强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要认真总结往年防控工作的经验教训,做到“早筹划、早准备、早发动、早落实”,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完善测报网络,加强普查监测,落实防控措施,切实做到全面普查、重点监测、措施到位、有效控制。

四、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总结xx年长清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xx年在全市全面展开。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顺利,现在已进入林权登记发证阶段。但个别地方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集体林改范围确定不够全面、村级林改方案过于格式化、股权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规范操作,扎实推进,确保今年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尚未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以明晰产权、明确经营主体、确权发证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任务。集体林改主体改革任务完成后,各县(市)区都要开展认真自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该完善的要尽快完善起来,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市林改革领导小组按照《**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办法》将组织开展抽查,为此县级自查工作要在4月中旬前结束,5月中旬前完成市级抽查工作,做好迎接省级检查验收的准备工作。另外,要抓好国有林场、苗圃改革与发展工作,创新经营机制,重点解决好职工养老、工资、医疗等问题。

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关键之年,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圆满完成创建工作各项任务,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会议领导讲话

刚才大会对2014-2014年度全市林业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市政府、**县政府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副书记的做了重要讲话。**副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市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准确分析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创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全面部署了创建工作任务、措施和要求。各级各有关

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责任,研究各自的创建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2014年的创建工作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下面,就全市林业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十一五”期间,我市各级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改善民生、生态安全的高度认识林业的地位作用,积极探索林业发展的推动机制、运管机制和投入机制,实施以荒山造林、平原林网、绿色通道和退耕还林为核心内容的一大批林业重点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造林绿化行动,造林速度、管护水平和投入力度成为全市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到去年底,全市有林面积达到285.6万亩,比“十五”末增加24.9%;林木蓄积量达到966.5万立方米,比“十五”末增长52.8%;森林覆盖率达到30.0%,比“十五”末增长了5.8个百分点,林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生态改善的重要基础、保障供给的重要力量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了林业“四个地位”,即: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提出了林业发展的“四大使命”,即:实现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森林泉城的意见》,提出了我市林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任务目标、政策措施和基本要求,这是拓宽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具体实践。刚刚闭幕的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各级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认识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林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根据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今年我市林业发展的思路是:围绕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着力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在加快造林速度上下功夫,在提高造林绿化质量上上水平,在完善林木管护机制上见成效,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任务是:完成造林19.5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11万亩,新建林木育苗基地1.5万亩,果品产量达到55万吨,森林覆盖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在具体实施推动中,要切实抓好以下四项重点工作:

一、调整优化林业结构,打造现代林业产业。

发挥林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林产加工,拓展林业功能,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基本内容。各级要按照《**市林业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统筹造林、营林、管林和用林的相互关系,既要落实全社会的造林绿化义务,又要把造林绿化成果由全社会共同享用。要重点抓好干鲜果品、林木种苗花卉、速生丰产林、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林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完成新育苗1.5万亩,力争全市果品产量达到55万吨,林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一是全面落实林业产业政策。要认真研究和落实林业发展的投入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和经营政策,为林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二是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以提高林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加强以资源培育为基础的第一产业;以提高林产品加工能力和附加值为核心,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以拓宽林业综合功能为核心,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三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要加快林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标准化基地建设和林下种植养殖推广方面力求新突破。四是强化市场引导。加强林产品市场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准确掌握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发布林产品价格信息,为林农提供市场信息服务。

二、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最大限度提高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核心指标,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充分挖掘现有林业用地资源潜力,通过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疏林地补植和森林经营等项目,完成荒山造林8万亩、退耕还林5万亩和

第五篇:温家宝同志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既有紧迫性,又有深远意义。

充分认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

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使我国的外部需求急剧减少,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极为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198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1993年,中央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现在,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结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订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制定规划需要把握的指导方针和总体布局

我们要制定的规划是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规划主要对2014年到2014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这12年也要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得细一些,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但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

指导思想是制定规划的主线,也是灵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我提出若干方面请大家考虑:第一,要坚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三个面向”归根到底就是要赶上时代的要求,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要立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求,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些就要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超前安排。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办事。要把教育的改革发展放在我们正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充分考虑国家现代化总体布局对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国家未来人口发展和学龄人口的结构变化,使规划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二,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国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规划要成为一个改革创新的规划,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第三,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都是国家意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必须在教育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第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充分考虑群众的期盼,把促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作为规划的重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规划的落脚点。第五,要坚持立足基本国情。既要看到我国经济总体实力在不断壮大,又要正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贫富差距大,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既要看到现代经济和城市人口对教育的较高需求,又要重视

农村教育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情况,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现阶段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徙和流动的特征。

教育规划要有总体规划,又要有分类规划。总体规划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确定到2014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分类规划主要

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对大学、中学、国小、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都要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

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

第一,关于义务教育的问题。要把义务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我们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学的机会。孔夫子说“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公平。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必须注意的是,我们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2014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达到570.4亿元。自“两免一补”以后,2014年又大幅度增加奖助学金经费。从高中阶段教育到大学教育,过去全国奖助学金加在一起仅有18亿,2014年将达到200亿元左右,今后还要逐年增加。对义务教育,我理解不单是个免费的问题,它从社会学、教育学上来讲,带有强制的含义,就是具有制度性,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公民的义务。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把有限的国家财力多用在最困难的孩子们身上。还要研究如何办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问题。

第二,关于农村教育问题。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教育要重视两点:一是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实行城乡统筹,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必须改善农村的教学条件,包括校舍、设备、远程教育。所有学校的建筑,都要建设最安全的,也就是让群众最放心、让家长最放心、让学生最安心的地方。这就需要加大投入。2014年至2014年,我们用于全国农村中国小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共达268亿元。要认真总结这几年危房改造工程及校舍维修改造机制实施的情况,在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的重大措施时,要制定和完善中国小校校舍建设的规划。二是要下决心解决农村教育缺乏的问题。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农村教师当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待遇问题,一个是素质问题。当然,这两个问题也是相互联系的。待遇问题,工资、职称、住屋这些都应该逐步加以解决和提高。从2014年元月1日起,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这将涉及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37万人,必须及时研究和妥善处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把这项工作认真搞好。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就得号召并有具体政策引导大学生、师范生到农村去任教。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这有多方面原因,要认真分析研究,关键是要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很多名人都是苦出身和从农民中来的。农村学校教育条件差,但是农村的孩子们素质并不差,同样能够成才。我们现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在这次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当中,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第三,关于职业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职业教育很重要,应该搞的更好。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当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特别是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特点,要重视农民工培训。真正重视职业教育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国家确实把它放在重要位置。就拿奖助学金来讲,我们把最好的待遇给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从这一点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职业教育面向的不仅是服务业,还有工业、农业。比如说数控机床的操作,那得需要职业教育的培训。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需要和社会需求相吻合,因为它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所以又应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问题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要转变社会观念。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了一等。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包括加大职业教育投入,逐步对农村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政策。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的比例,做到合理、适度、协调、可持续。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要认真研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第四,关于高等教育问题。从长远看,我们不仅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要对学科布局、专业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引导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效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建成若干国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第五,关于教学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国小、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整体谋划。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要成为规划的亮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第六,关于探索适应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问题。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张伯苓是个教育家,他宁可做校长,不当部长。毛主席讲,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校长和教师。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我们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更需要大批的教育家,他们同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要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第七,关于教师的培养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规划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才来当老师,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创造一种社会氛围,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社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老师面前,做学生的不论走到哪里,做出什么业绩,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永远不会改变。对老师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者必须结合,这和我们的宣传很有关系。按说,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最难忘的应该是老师,特别是启蒙教育的老师。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在艰苦清贫的条件下,恪尽职守,默默耕耘,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当年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想借这个机会,也给老师提几点希望:一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推荐访问范文网)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

第八,关于教育发展的保障问题。在教育投入上要强调政府的责任。这几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增加较快,将来教育投入还要进一步增加。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怎样使教育资金更加合理使用。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财政的钱要用好,惠及更多的学生和群众。

在制定规划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不少。只有把这些重大问题研究透彻,找准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办法,规划才能看得远,同时又有针对性,有现实感,真正成为管用的规划。

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要组建跨部门的工作班子,建立强有力的、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咨询队伍。工作班子和咨询专家的挑选要公开透明,体现规划制定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全社会都很关心。规划的制定要开放,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一类规划和一些重大问题,都可以拿到全社会讨论,在争论中求得共识,得到认同。要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这样,规划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在历史上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