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粮节粮解说词

爱粮节粮解说词

爱粮节粮解说词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粮食行业资源,加强对广大中国小生的国情、粮情教育,根据《教育部国家粮食局关于建立中国小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节粮教育的通知》要求,自治区粮食局、教育厅在银川新城国家粮食储备库建立“银川中国小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旨在为广大中国小生提供一个了解爱粮节粮知识、体验粮食储藏作业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是以农业文明著称的国度,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粮节粮的优良传统。进入新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出现了日趋“紧平衡”的新变化。爱粮节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开展爱粮节粮教育,也是中国小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同学们掌握爱粮节粮的基本知识,增强爱粮节粮意识,培养爱粮节粮的良好习惯,而且对于传承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优良美德,全面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粮食知多少

粮食是人的生命能量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

当今,世界每年生产的粮食为24亿吨左右。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小麦生产国。东南亚的中国、菲律宾、越南、泰国、印度等是世界水稻主产区。中国的水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玉米在美洲和亚洲种植较多,美国的产量占世界的一半。    

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为 5.8亿吨左右,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内蒙古、安徽、江苏、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13个省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是粮食销区,宁夏、甘肃等属粮食产销平衡区。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世界20%左右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天下黄河富宁夏——富在粮食。远在4500年前的海原菜园文化遗址的窑穴中就藏有谷子。汉代时宁夏平原出现了“沃野千里,谷稼殷积“的繁荣景象。隋唐时期,宁夏平原开始种植水稻。宋夏时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明末清初引进种植了马铃薯。进入新世纪,宁夏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每年都在360万吨左右,人均占有粮食量居西北之首。

[图片:菜园文化遗址。平吉堡汉墓中出土的陶仓冥器。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籽粒及禾穗,世界粮食产区分布示意图,中国粮食产区分布示意图,宁夏粮食产区分布图等。]

二、饥饿的记忆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因素引起的饥荒比比皆是。由于缺粮,在中华大地上一次次地上演着“饥饿大逃亡”。饥荒袭来,成千上万的人们背井离乡去逃荒,哀鸿遍野,饿殍满地。近代中国,“民国十八年年馑”是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1928-1930年,由于旱、蝗、风、雪、雹、水、疫灾并发,致使北方八省发生大饥荒,死亡1300多万人,难民达五千多万,出现了“人吃人,狗吃狗”的人间悲剧。

新中国成立后,饥饿已渐渐地远离了中国。但当今世界上仍有10亿多人处于饥饿状态中,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或相关疾病死去。由于干旱等原因,非洲已成为一个饥饿的大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有34个国家遭受大旱,1.5亿人受到饥饿的威胁,有上百万人被饥饿和四处蔓延的疾病夺去生命,有上千万人背井离乡,造成了“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目前在非洲大陆,至少有1800万人口面临严重的食品短缺危机,全球因饥饿而死亡的人口中非洲占四分之三。 

【图片:中国历史上饥荒图片,非洲饥荒图片等。】

三、惊心的浪费

一粒粮食种子从田间到餐桌,要经历无数次的“身份转换”,才能成为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而其间的损失浪费也是触目惊心的。

我国农户家庭储粮占粮食产量的50%以上。由于受装具简陋,储粮技术落后,饱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影响,每年储粮损失在400亿斤以上。 

粮食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数次搬运才能实现。我国粮食运输量大,不论是从田间到仓房,还是从农村到城镇,在装卸搬倒、运输中抛洒和包装物遗留造成的损失,每年约100亿斤以上。

“过粗”“过细”的粮食加工也是粮食损失浪费的漏洞。在农村,粮油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粮食加工副产品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在现代粮食加工企业,追求大米过精、面粉过白等过度加工,由此造成的损失浪费100亿斤以上。

“舌尖上的浪费”更是惊人。由于不良的消费习惯,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粮食浪费400亿斤以上。每年倒掉的食物至少可养活上亿人。

如此巨额的损失,每年总计超过1000亿斤,大约是1.45亿亩耕地的产量,相当于宁夏13年的粮食产量。如此可怕的浪费,吞噬的不仅是宝贵的粮食资源,更是稀缺的耕地、水源和能源。

[图片:田野耕耘图,粮食运输图,石磨、石碾加工图,宁夏各类仓房图片等。粮食产后损失示意图,农户家庭储粮图,粮食消费“剩宴”图等。粮食用途结构示意图等。]

四、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粮食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到底要经历多少辛苦呢?

粮食是自然再生产的产物,离不开土地、水和阳光。一粒粮食从农民手中生产出来,要经历耕地、播种、浇灌、施肥、除草、收割、打碾的劳作。有着除草时“汗滴禾下土”的艰辛,有着收割时“背灼炎天光” 的煎熬,有着打碾时“一夜连枷响到明”的劳顿。从“刀耕火种”到“二牛抬杠”,再到农业机械化,粮食作物是永远不会走出季节性的生产周期的,农民的劳作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

粮食也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的产品。新收获的粮食,还要经过运输、储藏、加工,烹饪,才能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古往今来,从人背肩扛,到畜驮漕运,再到汽车、火车、轮船运输,粮食才能走进千家万户;从臼杵礁坊,到石磨石碾、机器加工,粮食才能进入寻常百姓的厨房;从地下窖穴,到地上仓房,防霉变鼠害,人们不停地进行着“粮食保卫战”。时至今日,各种生产方式也还不同程度地运用着,其间的辛苦“一个也不能少”。

[图片:耕作图、收割图,打场图,粮食运输图,石磨石碾、机器加工图。宁夏境内各类仓房,农户科技储粮仓。泾源县出土的宋代砖画像——推磨图、舂米图、挑物图。]

五、节粮的智慧

爱粮节粮是一种美德,也是一门高超的技艺。

粮食是有生命的,它像人一样不断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用来维持生命。科学的粮食储藏,就是减少因“粮食死亡”而造成的损失浪费。在粮库储藏时,现代集成的智能粮情检测、低剂量环流熏蒸、智能控制通风和高效谷物冷却的“四合一”技术,有效地保持了粮食健康的生命。在家庭贮存时,也要干燥通风,防止米面虫害霉变;食用时,要粗细搭配,合理膳食。
    爱粮节粮需从每个人做起,更要全民的行动。为了体验民间的疾苦,300多年前的康熙大帝微服私访,要吃宁夏的糠面窝窝头;为了唤起人们对粮食安全的重视,联合国农粮组织干事迪乌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9年绝食一天。为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为了号召大家节粮,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光盘行动”,倡议在饭店用餐,剩饭打包,“光盘”离开。

[图片:领袖照片,名人画像,拾穗图,“光盘行动”宣传图片,节粮宣传画等。康熙微服私访写意图,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

结束语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做一个爱粮节粮的宣传员,积极向家长、同学、邻里宣传节粮可贵,浪费可耻的意义,传播爱粮节粮的基本知识。做一个爱粮节粮实践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挑食,不剩饭菜;餐饮消费不攀比不摆阔。做一个爱粮节粮监督员,时刻提醒身边的人不浪费每一粒粮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让我们携起手来,爱粮节粮,传承美德,为国家粮食安全做一份贡献,为世界消除饥饿献出一片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