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培训工作总结精品多篇

新课程培训工作总结精品多篇

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一

在高中阶段实施语文教育的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摸索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摸索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方法策略来。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素的过程中,获得用心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的特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转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把学习的职责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真正的有好处的学习。那么怎样样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潜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优势,保证他们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地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本领呢。

一、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资料,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初步认识。教师参与指导,帮忙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此刻引导,在怎样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而学生可借助教师的提示以及和文本相关的资料,初步感知文本,并在感知的过程中逐步明确目标。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取阅读材料。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的资料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的自学欲望自然会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是否有到达,我的讲解学生是否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思考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质疑。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个性提到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题,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才能拨开迷雾,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仅要善于提问,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大胆质疑,透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多方交流,相互启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辩潜力和口头表达潜力。

四、倡导合作并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

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是这种引导就应是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的。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之外,还就应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种互动过程。师生间要有情感的沟通,要多观察、多倾听、多交流。新课程里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真谛也在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能够是由学生自主组织构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此过程充分了解状况,适当指导,启发学生的思路,辨明方向。这样透过群众交流之后,到达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状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视语文实践潜力的培养。自主运用,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构成技能。我们能够透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能够是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实践形式中,自主锻炼语文实践潜力。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语文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二

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为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日常的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实现:

一、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教学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让他们通过对学习资料,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就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业也就提高不了。总之,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学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新课改下的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变革了教育理念,强调把传统的注重“双基”教学,转变到基础和创新结合上来。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新教材在内容上的特色

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教材还突出一个“动”字,动手实践,重探索,是新教材的又一特色。新课改要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而

数学必修5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与以往教材比较,本书加强了背景素材的挖掘,力求通过一定的生活或数学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解三角形”通过一个测量问题引入:“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明月高悬,我们仰望夜空,会有无限的遐想,不禁会问,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解三角形内容展开的过程中,不断与一些实际测量问题相联系。

“数列”一章,突出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式型”的思想,利用大量实例,如三角形数、正方形数、存款利息、出租车收费、校园网问题、希尔宾斯基三角形、放射形物质的衰变、诺贝尔奖金发放金额问题、商场计算机销售问题、九连环的智力游戏、购房中的数学等,引导学生感受数列是刻画现实事物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本书更加注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努力使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显性化”,在适当是时候即使提醒学生注意函数思想,优化思想,以及类比、归纳等合情推理方法的使用。同时教科书注意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列通过图象揭示与相应函数的联系,“不等式”则更强调图形的意义,强调用图形来解释不等式的意义,特别是线性规划,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直接依赖于“平面区域”。

三、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及分析

与以往的教材比较,本书的三章内容在定位上都有较大变化。

1.“解三角形”一章,强调对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索,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边长与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用这种关系解决一些测量与几何计算的问题。因此本章的教学重点应当放在引导学生思考”确定三角形的条件”,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SAS” “AAS” “SSS”中引出定量刻画任意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问题,并采用“从直角三角形到一般三角形”的研究思路,逐步获得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2.“数列”一章,从基本思想看,要强调“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的思想,重点是研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这两种特殊但重要的数列。因此,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载体,在函数思想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下,研究有关的基本数量关系(如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是本章内容的核心。

在本章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广。如有关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和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可以鼓励学生探索其他可能的解答思路。对教材中有关探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数量关系的题目,也可以有相应的问题拓展,这种已有资源的挖掘和拓广,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3.“不等式”一章不以“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为定位,而是强调不等式作为处理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的意义。因此,本章的着眼点是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以及基本不等式,并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一个“新”字,面向全体学生,重发现和探索,在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素材,众多的研究性学习。为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篇三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春风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中,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力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教学目的的新构想,教学的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素质,。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们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诸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质,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力求达成的目标。

二、提升师德修养

师生关系的新注解,对话与理解、爱与平等。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老”问题必须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师生关系的正确处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新课程要求师生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压迫走向平等,教师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宰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只有在新型师生关系下,学生的素质、教师的智能、新课程的优势才可得到充分的发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这句话来高度概括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些次学习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用自己一颗挚热的爱心去了解学生,公平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关心、爱护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去开启每一个学生心灵的窗户。让教师的爱心成为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原动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不断的付出自己对学生的爱心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每名学生的良师益友,使自己的教学环境自然的形成民主、合谐、平等、愉乐的教学氛围,成为培养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的主阵地。

三、提升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关键词:课程总结。

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四

高中语文新课程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语文新课程的学习中,我颇有收获。

一、在语文新课程中我们应该面向全体同时着眼全面。

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针对一小部分学生安排教学计划。教师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时,既要给优生发展性匹配,即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识和新方法,让学生感知最新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又要给中差生适应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断获得成功,逐步增强信心,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切实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备课包括教材内容的加工,课外信息的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启发性问题和讲解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都要统筹考虑。备课给各层次学生确定的教学目标,上课时还要机动灵活地落实。每节课要通过对学生的质疑、答疑、讨论或练习等判断学情,了解每个学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学有的放矢。依据层次目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或训练题,要遵循以下三个前提:

1、掌握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使设计的问题和训练题与之衔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2、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各层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3、使学生有认识上的困难,值得思考与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证使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全面充分地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争取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读写听说每一方面又有多种方式。读,学生可以朗读、默读、读熟;教师可以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体验和感受。学生也可根据内容略读或精读。学生精读时要在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观点和看法等,并在讨论和训练时,说或写出来。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合作、讨论、互助,排除学生对课文理解、领悟的障碍。在讨论时让学生见仁见智,遇到有价值、有话可说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辩论,活跃学生思维,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辩论双方(或多方)必须要专注地听,听出对方的观点,听出对方的漏洞,还要在听的过程中观颜察色,辨析语气语调等;辩论时,学生必然要快速及时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等。课外语文读物可以略读。略读课外读物后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感写出来,并说出来与人交流,综合训练读写听说能力。还可以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把提高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要求,变成语文教学的具体环节和学生的具体实践。

二、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动的情景,引起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创设情景这方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学习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充满好奇、疑问和探索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创造力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其实生疑、质疑、讨论、释疑等是思维过程的具体展示,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读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夫子说:疑虑,思之始,学之始。在教学中应该切实地把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真实而有序地展开。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实践中,逐步提高观察、发现、判断、推理、概括、想象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注重过程。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重视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或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讲了两千多年,启发式教学早已写进了语文教学大纲,至今我们也没有很好地落实。这与我们忽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管理和调控不无关系。异步推进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立足于过程的到位与优化。一是引导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对语文教学过程实施有效地调控。二是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使过程到位,每个环节中还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种方式、方法综合贯通,做到教学流程合理。三是分层启动,教师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的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四是使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需要,循序展开。五是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新课程培训工作总结 篇五

经过了四天的新课程培训,我们分别听了连江一中的郑锋老师《在思想方法引领下的高三复习课程设计》、柯跃海老师《大学联考数学复习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国家培训师王光明的《数学教学研究与成果表述》、以及王钦敏《突出思想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等多位专家的讲座,几位专家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解读,深受教育,提升了教育教学的理念,让我对高中新课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不仅了解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还了解了新教材的设计思路、内容、结构和新教材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过去的数学教学以传授知识、提高技能为主,而新课程它更多关注的是人,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终身的发展。

数学新课程实践,既体验了改革的艰辛,也收获了新课程实验的成果,同时,也深切地认识到,从数学课程标准到新教材、从课改目标到教学现实、还是从教师到学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与矛盾也正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经过这四天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

一、使我更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大学联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

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国小、国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有所作为,应当在保证“双基”落实的前提下,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试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积累有益经验。新课程,给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这样才能得到发展。

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六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头班车,参加了暑期数学新课程培训。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活力。

我个人感觉新课程有这它突出优点:

主要体此刻:第一,资料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资料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能够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可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本事,社会就难以发展。大家都明白,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构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构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此刻学生面前,给学生供给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构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理解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本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本事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本事。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忙、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构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忙、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构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理解为主。进入高中后,突然地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难以适从,而教师又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在赶进度,未给学生留以缓冲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在知识的衔接上,“义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可能与新课程的知识结构有必须的断层,新课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在旧的国中教材中没有,或未能真正地讲透。学生在运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吃力,从而出现了编书者认为学生能完成而学生却无法完成的练习、习题,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题都不会做的感觉,欠人性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产生了必须影响。最终,提议在高一数学①的编写过程中,先介绍简单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内的最大(小)值的求法等知识的学习。作为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的过渡。同时也对集合知识的学习赋予了丰富多彩的资料,对函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本次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听了王尚志教授以及其他各位教师的辛苦讲解,使得自我对此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使自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头是我参加培训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进取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怎样作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并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进取源于兴趣,我认为,在新课改条件下,要上好高中数学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趣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欢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进取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进取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十分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进取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进取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贴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本事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本事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我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资料却被教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我的深思熟虑构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教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创造性,为学生供给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明白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此刻,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资料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我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我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要有不一样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确定。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细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简便、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所以,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齐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当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教师。

新课程培训总结 篇七

这次培训,为广大教师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同时调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钻研兴趣,也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这次研修学习开阔了广大教师的视野,净化了广大教师的心灵,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提高的机会,一个充实自我的机会,同时研修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不断得到充分发展。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体味到自觉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应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

1、创设和谐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愉快。

课堂上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平和的语言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人在思想放松、心情愉悦时智力活动的效益才会更好。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中学习尊重他人,也能体会尊重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得到自主发展。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的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大气压这一节时,教师先做一个有趣的实验,酒壶里装满水,用手指堵住壶上的小洞,水怎么也倒不出来,然后把手指移开,水倒出来了,教师问:“你们认为这个壶神气吗?它的秘密是什么呢?”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教师趋势引导:“想不想知道这个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这样,大家可以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

2、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创造性的理解和开发教材使教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檫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时,可以让学生猜想出许多因素,然后指导学生探究实验得出真确结论,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给学生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引导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因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只需听、记,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个交流、合做、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很难把握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例如在物理课上进行探究活动时,学生手里有仪器他们要做实验,由于对器材和过程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易兴奋,教师不加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就会大吵大闹,所以教师的组织能力很重要。

4、完善教学行为,突出教学的个性

教学行为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多样性的教学是艺术教学方法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果一味的追求方法的多样化,会不恰当的占用学生的思维空间与时间,削弱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有一位教师上观摩课时一味的标新立异,搞“花架子”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教学,虽然一堂课花样倍出、热闹非凡但忽略了双基的训练,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电与磁的知识时本来可以板书的内容却用了透影仪结果造成浪费时间和不清晰的事实,有些知识必须讲授给学生,但他用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解决,结果许多学生的讨论变成了优秀学生的个人意见,由过去的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优秀学生的“一言堂”。究竟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必须遵循为教学服务,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任何一堂优秀的教学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使用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本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明白自己前进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这次培训对提高一线教师的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更使我获益良多。我决心以这次难得的培训为契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尽职尽责,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期优秀的教师,使我此生无悔的选择能更加的煜煜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