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发展中心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谋划

【概述】

水产业发展中心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谋划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快乐美意”为你整理了这篇水产业发展中心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总结和2021年及十四五工作谋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十三五”期间,县水产业发展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目标,扎实做好项目建设、渔技推广、品牌创建,稳步有序推进了东平县渔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为“十四五”规划的确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抓学习,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县水产业发展中心党组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把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党组会、党组理论中心组、周一例会等形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章党规等内容,不断提高中心党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廉洁纪律。

(二)抓转型,打造东平湖大水面生态渔业。投资430万元分别于4月23日—30日、6月17日向东平湖放流1217.28万尾优质鱼苗,扩大东平湖天然鱼类种群规模、改善水质环境、加快渔业资源恢复、促进渔民增收。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以草净水项目,对大湖原网箱网围底片4万余亩区域疯长的菹草集中打捞,并在腾空水底种植莲藕、菱角、芡实等水生经济植物,极大改善了东平湖水生经济植物品质。投资450万元,在东平湖周边实施渔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大数据分析及业务呈现平台、水质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将东平湖管理从传统的靠“肉眼”“驾船”模式中解放出来。9月以来,东平县委县政府开展东平湖(大清河)流域作业渔船综合整治,健全完善渔船作业管理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渔船进湖作业,实施渔船逐步退出机制,引导渔民转产转业,为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扫清障碍。

(三)抓创新,推动湖周池塘提质增效。以水产良种培育为抓手建设各种鱼苗繁育基地,培育名优特水产品种,目前黄河鲤水产种质资源场、青草鲢鳙鱼联合育种推广基地、黑鲈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其中,黑鲈繁育基地总投资3000万元,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反季节鲈鱼苗种繁育基地,可年产鲈鱼苗水花10亿尾,寸片种9000万尾,成鱼100万斤,年产值达3亿元。同时,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在旭丰家庭农场实施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项目,建设10栋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车间及配套设施,将周边水域改造成水源净化区。投资2000万元在州城街道打造11250亩现代渔业示范园,带动了全县现代渔业、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目前,山东绿洲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东平县旭丰生态家庭农场获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东平汶河湾渔业有限公司荣获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四)抓招引,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瞄准先进地区和行业龙头,引进中林森旅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东平湖增殖放流、捕捞生产、水产品交易中心运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东平湖整体渔业生产试运营,把东平湖打造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让一湖秀水造福东平人民。挖深东平县水产资源优势,引入山东广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东平湖水生物提炼营养基,构建原材料(菱角、芡实)加工生产基地在东平、品牌营销和科研在北京的企业运作模式。引进生产台湾烤肠企业落户县经济开发区,目前该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安装完毕,本月即可投入运营。

(五)抓协同,搭建东平水产发展桥梁。中心发起建立东平县渔业协会。该协会以“政策引导、行业自律、维护权益、促进发展”为宗旨,目前已吸收渔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典型养殖户共58家入会。在理事单位、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协会平台,以科学技术推广普及、促进产业优化品种结构调整、打造精品渔业为目标,着力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推广示范、普及、咨询、培训等活动,在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规范标准化生产管理、确保养殖增效渔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十三五工作总结

水产业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十三五时期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平均6.1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平均达到7.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5.6万吨,捕捞产量1.6万吨,渔业总产值实现16亿元

一是渔业重点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东平湖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项目、新湖金岸现代渔业示范区项目、休闲渔业建设项目建设现代渔业发展平台项目、渔业精准扶贫项目、东平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项目、东平湖生态渔业观光平台项目、稳步有序推进。

二是东平湖综合整治成效显著。2017年初在东平湖综合整治指挥部领导下,对东平湖及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拉网式集中整治,腾空水面12万亩,拆除网箱6.7万架、网围8万余亩,调出销售湖内存鱼3000多万斤,实现“人放天养”“还湖于自然”的目的,全面控制住了投饵养殖,东平湖水质进一步改善。

三是渔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走在全省前沿。乌鳢河蟹、大青虾、黄河鲤、甲鱼等品种成为我县水产养殖主导品种,重点推广了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引进鲈鱼、翘嘴红鲍、罗非鱼、黄河鲤鱼等名优品种。省淡水渔业研究院与县政府于2017年签订政产研服用战略合作书,为东平水产业发展注入技术活力。

四是渔业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打响区域优质品牌,鼓励和引导渔业市场主体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三品一标”认证等,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共认证鲤鱼、草鱼、鲢鱼、鳙鱼、乌鳢等无公害水产品8 个,东平湖大青虾、东平湖鲤鱼被登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荣获第二批、第三批泰安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成省级高效渔业示范园区6 个,“三品一标”水产品面积认证率达到全县渔业生产面积的87.7%(无公害产品1.86万亩,地理标志25万亩)。

五是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省专家顾问团指导一县乡渔业科技推广机构主抓一渔业专业合作组织主推一渔业科技示范户带动”的渔业科技服务网络。目前,全县水产专业技术人员达50余人,渔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600余人。沿湖乡镇渔业生产基地集中区建立了渔用药物销售点,饲料加工及饲料营销网络遍布渔业生产区,运销服务组织逐步规范。

六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持续向好。扎实推动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及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药物残留专项整治活动,组织渔业执法大检查,对养殖生产单位、养殖场户进行集中执法检查。严格把关,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将全县的养殖典型场户、标准化养殖基地、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纳入省水产品质量检测数据库。各级各类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确保了上市水产品达到国家无公害标准。

七是渔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全面落实禁渔区、禁渔期(4月1日至7月31日)和捕捞许可证制度,深入加强“平安渔业建设”,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稠网密箔、绞网等违法作业行为,坚决查处“三无”“三证不齐”渔业船舶,严查渔业船舶非法载客载货货物行为。根据《关于东平县县级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东发〔2019〕1号)精神,渔政管理行政职能划归县农业农村局。

八是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深入开展全县渔业安全生产“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各季度战役暨“专家查隐患”集中行动,确保全年无安全事故。强化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红线意识,普及渔业安全知识。

三、“十四五”工作谋划

(一)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总体思路,以党建为统领,以打造东平湖大水面生态渔业为着眼点,围绕“科技推动,示范引领”两个主线,聚焦“产供销”三个要素,全力推进生态渔业、品牌渔业、健康渔业和平安渔业建设。

(二)指导原则

1.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渔业转型升级。以建设现代渔业为目标,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巩固提升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加强渔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安全发展。

2.突出资源优势挖潜,拓展发展空间规模。注重发挥资源区位优势,合理开发宜渔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优质产品供应能力。

3.突出质量安全管理,构建渔业保障体系。完善制度、加强监管,构建生态安全、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现代渔业发展。

4.突出创新协调发展理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施“科技兴渔”战略,集中优势,整合力量,突出重点,联合攻关,针对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6万亩,水产品总产

量达到7.3万吨,其中养殖产量5.7万吨,捕捞产量1.6万吨,渔业总产值实现17亿元。以项目为着眼点,以推广先进技术为重点,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培植龙头企业和品牌,打造水产苗种繁育工程、池塘升级改造工程、资源增殖工程、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工程、东平湖鱼品牌培树工程;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产学研技术支撑体系、现代加工营销物流体系,壮大富民水产产业。

(四)重点工作

1.实施“人放天养”工程,发展东平湖生态渔业。借助中林森旅公司的资本、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在东平湖内进行增殖放流,捕大留小、生态养殖,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努力走出一条“用资本激活资源,靠科技点水成金,以产业带动农户”的发展路子。

2.实施“池塘精养”工程,壮大湖周水产养殖。一是改造提升池塘。对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完善池塘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水产养殖基地,提高池塘生产能力。二是提升装备水平。加强“三机配套”建设,推广先进高效的渔业养殖机械、水质监测处理设备和设施应用率,提高养殖效益。三是改良养殖品种。积极对接市场,及时调整品种,大力引进市场俏、效益好的新品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和技术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做好名优品种的专养、主养和套养模式的结合推广,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四是开展股份合作。接纳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水产业,群众将池塘水面有序流转,以资本、要素的形式入股经营,分红利、拿回报,实现增收。

3.实施“品牌培树”工程,打响东平湖水产品品牌。坚持“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叫响“吃黄河鲤鱼、品东平刀鱼”口号,在高速路口、重要街道投放广告牌,通过举办县、市、省级美食节,充分利用好手中东平湖大鲤鱼、小龙虾、东平湖乌鳢、东平湖甲鱼、东平湖莲藕等现有资源,鼓励养殖大户、合作社等各类组织争创品牌,加大微信、电商、展销会等宣传推介力度,尽快提升渔业品牌知名度,拓展渔业市场,把东平湖水产品牌做大做强。

4.实施“链条拉长”工程,提高水产产业化水平。一是建设优势主导水产品基地。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原则,各有关乡镇应当结合各自实际,突出抓好1-2个主导品种和特色品种,建设特色水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培植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既可引导扶持现有加工企业改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还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市场开拓能力强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三是搞活水产品流通。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拓宽销售渠道,完善市场网络,力争占领东平周边150公里之内的水产品市场。组织水产企业、营销户加强与大中城市农产品连锁配送企业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供销合作关系。鼓励支持营销大户在大中城市建立水产营销窗口,打响水产品牌,让东平湖水产品走向全国。四是建立水产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提供水产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逐步实现生产经营信息化。五是发展休闲渔业。结合全县旅游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创办一批环境优良、设施齐全、休闲娱乐、生活体验的垂钓基地和渔家村庄,大力发展观赏渔业和旅游渔业,不断拓展渔业功能,使之成为水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重点项目

1.东平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向东平湖投放优质水产苗种600-1000万尾。

2.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联合育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新建生产车间2002.38m2,新建繁育池1296 m2,新建玻璃钢催产孵化设施5套及其配套基础附属设施;购置青、草、鲢、鳙鱼和黄河鲤亲鱼各100组。

3.东平县陆基循环水生态养殖项目。建设封闭式循环水养殖车间10 栋,每栋占地2000m2,内置陆基圆形池20 个、室内水处理系统2套及配套设施;在东平湖建设东平湖生态修复试验区,试验区水域面积约2.6万亩,用脉冲栅栏和大湖面隔开。

四、2021年工作安排

1.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立项和正实施渔业项目,严把资金使用关,确保工程质量,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把项目落到实处,确保群众受益。对上争取新型渔业项目,壮大渔业经济。

2.继续坚持渔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生产,继续加强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开发和引进渔业新品种、新技术,增强渔业发展后劲,确保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3.积极打造品牌渔业

结合我县实际,着力培植在我市有一定市场的东平湖大鲤鱼、乌鳢、甲鱼、刀鱼、大青虾、莲藕等产品成为全省知名品牌,要狠抓产品质量,加大包装和宣传力度,搞好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不断完善品牌创建机制,努力提高我县水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大力推进我县渔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依托中林森旅东平湖合作项目,积极扶持各类水产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形成一批渔业龙头企业集群,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养殖致富的能力。集中连片打造示范园区,提高养殖场所集聚效应,全面提高渔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5.抓好自身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抓好自身队伍建设,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专、工作精准、作风精干的渔业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