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行政执法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概述】

综合行政执法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lalalao236”为你整理了这篇综合行政执法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县综合执法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坚持主动适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市民群众新期待,在管理中找准定位、在规范中严格执法、在改革中坚持创新,在众志成城做好防控疫情任务的同时,全力推进综合执法及城市管理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全面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一是示范引领效益初显。加快“4+1”样板区创建步伐,将精细化管理理念、手段、措施贯穿落实到环境卫生、街容街貌、市政设施等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中。同时,以定塘镇为试点,创新建立“一支队伍联合监管”新模式,协调镇区16个部门共同参与,实现多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环境品质、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常态化管理水平,打造镇区治理现代化“定塘样板”。

二是环境面貌得到改善。推进城市家具、广告招牌2大行业整治提升,对象山港路、天安路、巨鹰路、新丰路、丹河路、滨海大道等亚运主要线路及重要区块、门户节点的城市家具、广告招牌等要素进行全方位整理提升。完成城市家具更新采购,制定户外广告整治方案,累计下发416户,涉及667个点位。深化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完成创建市级街容示范路12条、市级市容环卫责任区示范路段50段,新增城市驿站20个,以示范引领促进精细管理全域化。

三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完善环卫专项规划,充分发挥“智慧环卫”平台功能,推进中心城区道路清爽行动,实行“人扫、机扫、冲洗”三位一体的15到18小时动态保洁,城区总机扫率达65%,主要街道机扫率约87%。对样板区域天安路、丹河路、新丰路、靖南路等四条主干道试点生活垃圾“直收直运”,累计走访沿街店铺655家,签订《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收运处置协议书》655份,发放宣传资料932份,沿街商铺主动分类意识不断增强。持续推进食品摊经营秩序,共下发临时占道证79张。在此基础上,继续落实“疏堵并举”原则,于城区农贸菜市场周边设置3处约430个摊位自产自销疏导点。为管理更加人性化,在汪家河菜场外围店铺试点实行“一米线”管理,有限允许商户合理有序的跨门经营。

四是为民服务不断深入。以服务民生为主导,继续实施食品摊定时定点管理模式,力求从源头上破解占道设摊、占道经营等市容顽疾,截至目前共下发临时占道证79张。推进违停专项治理,共施划非机动车位55处、机动车位6个,修复隔离设施56个,新增隔离设施205个,进一步挖掘更多停车空间。持续推进人行道违停查处,开出违停罚单7785起。将亚运主要线路纳入智慧城管智能化管控,发送车辆违停温馨提示3068次。

五是顽疾问题有效破解。坚持“勤务跟着乱象走,服务跟着民生走”理念,完善基础管理模式,紧扣重点、堵点、难点,落实“定人定岗、定时定责”网格化巡查、“白+黑”错时执勤等举措,持续整治占道经营、餐饮油烟、建筑工程车、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市容顽疾问题,进一步提升问题点位整改效率,努力实现市容环境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的管理目标。截止目前,共开展集中整治行动718次,累计出动9119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543起,劝阻教育跨门经营、流动摊47384起。

二、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强力推进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一是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截至目前,我县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包括居住小区156个、行政村355个,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300余个等,截至12月底我县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包括居住小区146个、行政村355个,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300余个等,1-11月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累计完成撤桶并点小区44个,已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小区30个,破袋投放小区18个,源头分类质量合格小区占比提升至51.4%。以督查促提升,深化垃圾分类常态化检查,共检查居住小区966次、企事业单位563次发布“红黑榜”8期、排名通报7次。

二是高要求推进处理设施项目。县109项目目前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并于年底实现1号炉点火,完成2号炉安装,明年2月2号炉点火。加速静脉产业园规划项目落地,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完成发改核准,并于11月19日发布EPC招标公告,将于12月中旬完成招标,月底前开工建设,对水桶岙填埋场实施现状整治、能力提升。生态化循环改造项目当前完成进度85%,已启动封场计划,将于明年2月完成填埋场封场复绿。

三是高标准推进拆违治违。围绕深化巩固“无违建县”创建成果,加大攻坚力度,抓源头、破难题、促长效,推动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向纵深迈进、向更高水平提升。截至12月底完成“三改”23.73万平方米,拆违28.82万平方米,已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完成“三违”清剿专项行动,完成处置超300平方米影响消防安全的违法建筑29处、面积9.76万平方米。

四是高效率推进智慧建设。抓紧智慧城管提升工程,启用“一中心多平台”管理模式,全面启动县智慧城管分中心(三级平台)运行工作。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制定出台《2020年智慧城管工作考核细则》,详列具体指标,坚持以考促改,今年以来县级协同部门协同力度明显加强,乡镇三级平台运行有序推进,疑难问题高效处置。一年来共受理案件2729件,已处置案件2729件,按期处置2712件,解决率为100%,及时解决率为99.38%。热线受理284件,服务满意率为100%。

三、凝心聚力,全员奋战,坚决打赢防疫战疫攻坚战

一是织密“防控网”。疫情期间,全局干部取消休假,承担起农贸市场、医院等周边区域城市市容秩序管控任务,动员城区11个网格执法力量,加大对沿街商户、城区各主次干道巡查力度,力求主要街面管控全覆盖。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500人次,走访商户1315家,发放《防疫告知书》1330余份,劝阻无证流动摊800余起、跨门占道经营900余起。

二是当好“服务员”。组织开展对全县270家广告个体工商户的疫情防控和复工管理工作,有效助力全县广告业复工复产。落实执法人员组建驻企联企服务小组,深入基层一线,对企业集聚区、社区等地的返象人员开展实地摸排,加速返象人员返工流程,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对城市管理行政审批中涉企的项目,大力推广“微信指导+上门服务”线上线下同步服务模式,以网上办事代替群众跑腿。

三是把好“消杀关”。每日对中心城区65座公厕、5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净化中心、水桶岙垃圾填埋场、140余辆环卫作业车辆,以及分布城区街头的6500余只垃圾收集桶、2000余只果壳箱等环卫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有效地消毒杀菌,杜绝二次传染风险。加大垃圾分类检查指导,累计走访各类企业10余家,强化企业员工生活垃圾分类尤其是废弃口罩等行为的教育和引导,助力企业强化疫情防控。

四、查漏补缺,固本强基,着力提升行政执法队伍形象

一是筑牢思想根基。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统筹用好“周二夜学”、“专家讲学”、“网上自学”等学习载体,累计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10次、“周二夜学”31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与党性修养,增强综合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深化正风肃纪常态化考核机制,督促干部职工转作风、守规矩。

二是提高执法能力。深化“强转树建”行动,全面推行非现场执法方式,试水“移动布控球”重点管控,进一步提高执法成效。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推动执法模式向精细化执法转变。严格履行执法程序,健全执法标准和规范,不断优化行政执法办案流程,积极实施执法办案评议考核、法制审核、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立基层中队精细巡查制度,探索开展“一点通查”,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力争今年完成5个省级规范化中队创建工作,新增系统内公职律师至3名,专职法制员队伍达在编人数的50%以上。

三是创新公众参与。加快拓宽共治共管渠道,深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创建活动,推行小区物业、行业协会、商户联盟等组织自治管理,建立健全“城管+”共建共治模式。拓展城市管理市场化运营路径,吸纳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良性互动,实现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县综合执法局将紧紧围绕亚运城市品质提升这一主线,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亚运城市行动为抓手,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主动乘势而上、破难攻坚,以排头兵的使命与担当,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行业突出问题治理和各项牵头工作提升,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和执法效能,助力我县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一、围绕“两大行动”补短板,实现“品质”城市新突破

一是拆违控违专项整治。对中心城区住宅小区(别墅区)、城中村(城郊村)、其他农村以及影响消防安全的各类违法建筑开展为期8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零违建”承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对违建对象的联合惩戒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出台县住宅小区违法建设处置指导意见,不断完善违法建设防控网络。

二是智慧城管提档升级。加快完成城市综合管理平台、非接触性执法系统、特种车辆监管系统、防违控违平台等建设,并预留端口,将相关网络协同单位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接入、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事部件的实时监管、处置跟踪、考评督查。同时,以此为抓手,加快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城市管理体系,推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二、聚力“三大攻坚”惠民生,实现“洁美”城市新跨越

一是持续深化城乡环卫治理攻坚。加大城乡街巷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及时清运生活垃圾,确保无卫生死角盲区。加快县109项目、生态化循环改造项目、静脉产业园沼气综合利用竣工落地,指导各镇乡(街道)进一步规范设置生活垃圾投放点、中转站等环卫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全县“户投、村收、镇运、县统一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

二是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攻坚。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召开全县推进会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通过机关带头、党员示范、教育先行等措施在全社会形成全面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广“3+1”(撤桶并点、桶边督导、定时定点+破袋投放)源头分类投放模式,同时扩大直收直运、定点收运、定时收运范围。确保到2021年底,全县示范小区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示范单位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60%以上。

三是持续深化城市顽疾治理攻坚。加快推进户外广告专项整治,2021年2月完成大型支架广告、道旗以及象山港路、天安路户外广告整治点位拆除,2021年5月底前完成合同范围内其他整治点位的拆除工作。扩大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环卫秩序服务外包范围,继续强化占道经营、乱停车、乱堆放、建筑渣土及工程运输车、文明养犬等专项整治。在不断提高主要街路精管基础上,将工作重心逐步向背街小巷推进、向城郊城乡倾斜。

三、深化“三大机制”谋发展,实现“精管”城市新变化

一是创新执法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定塘镇试点工作,健全镇乡“一支队伍联合监管”新模式,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环境品质、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常态化管理水平,打造镇区治理现代化样板。探索实施“非现场执法”、“以社会服务代替行政处罚”、“四书合一”、“首违免罚”等一系列新型执法模式,试水“移动布控球”重点管控,推动常规模式向精细化模式转变。

二是创新问题解决机制。加快实施中心城区20个综合型“城市驿站”建设,积极打造十分钟执法处置圈。依托“智慧城管”平台提档升级,完成市县两级智慧停车系统全面对接。推进“全科网格”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微小破损、缺失问题和微小违法行为等落实快速处置措施,促使城市管理各类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

三是创新公众参与机制。加快拓宽共治共管渠道,深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创建活动,推行小区物业、行业协会、商户联盟等组织自治管理,建立健全“城管+”共建共治模式。拓展城市管理市场化运营路径,吸纳多元化社会主体参与,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治良性互动,不断向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目标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