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保科工作总结

耕保科工作总结

耕保科工作总结

一、安排了2019年耕地质量监测任务

协调省农科院土肥所与部耕地保中心签订耕地质量长期定位、轮作试点技术依托协议,结合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安排了34个国家级、800个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和8000个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样点的采样、分析化验工作,健全覆盖全省所有耕地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结合轮作试点项目,印发了2020年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组织项目涉及的7个市州、11个县区开展轮作试点监测工作。编写并上报了甘肃省休耕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报告(2017-2019年度),对连续三年休耕试点成效进行了全面总结。

二、开展了耕地质量评价工作

按部耕保中心要求,完成我省承担的甘新区、协作的西南区、青藏区2019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书稿;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编写了2019年度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公报;编写了《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地环境评价工作方案》,牵头开展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工作。协助修订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试行)(征求意见稿)、《甘肃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方案》,对全省粮食安全考核有关事项进行了答疑,顺利通过了部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目标考核。

三、继续开展中药材标准化施肥技术推广

结合厅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在总结去年主栽中药材标准化施肥的基础上,今年将中药材肥料总养分含量由43%调整为45%,制定了调整后四大主栽中药材配方,分别为党参(22-15-8)、当归(18-17-10)、黄芪(20-15-10)、大黄(20-18-7),亩用量党参、当归、黄芪50公斤,大黄亩用量25公斤,其中钾素为硫酸钾,禁止施用氯化钾。

在广泛开展中药材施肥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在全省药材产区按1万亩1个采样点、对厅里确定的标准化种植万亩核心示范区按1000亩1个样点的标准,开展采土化验工作。

继续与省农科院土肥所、中药材所联合,分别在宕昌、岷县、陇西3个县中药材种植区域安排有机肥、配方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料等用法用量田间试验25项,安排“1+2”即1袋配方肥+2袋生物有机肥、“121”即1袋配方肥+2袋有机肥+1袋生物菌肥、“一站式”即复合微生物肥料、“用养结合式”即有机无复合肥4种标准化施肥模式试验16项次。与中科院化物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联合,选择连作障碍较严重的黄芪、当归安排微生物连作障碍治理试验各3项次。在宕昌、岷县建立中药材千亩科学施肥示范区1处,集中展示中药材标准化施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