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夏粮生产技术总结

【概述】

2020-2021年度夏粮生产技术总结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lsyy”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2021年度夏粮生产技术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2021年度,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按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原则,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推广优质小麦新品种,调整品种结构,强化麦田应变管理,狠抓各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通过全县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克服了前期干旱、病虫害偏重发生,后期倒伏、冰雹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县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一、夏粮基本情况

2021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67万亩,与2020年持平。产量结构呈“两减一增”趋势,平均亩穗数43.6万穗,较去年减少0.9万穗;穗粒数33.34粒,较去年增加1.48粒;千粒重42.56克,较去年减少0.92克。实测平均单产525.9公斤,较去年增加1.9公斤,总产35.23万吨。

其中受5月20日大风冰雹影响,我县只乐、望田、陶城等镇受灾,其中倒伏面积7.8万亩、雹灾面积2.6万亩。没有受灾麦田亩穗数43.6万穗、穗粒数33.34粒、千粒重43.61克,单产538.8公斤。倒伏麦田千粒重平均减少3.37克,平均单产497.2公斤,受雹灾麦田平均单产331公斤。

二、夏粮生产特征

(一)麦播面积稳定。今年,全县麦播面积67万亩。套种面积28.6万亩,与去年持平,其中麦烟套种0.3万亩、麦椒套种22.5万亩、麦菜套种0.5万亩、麦瓜套种2.5万亩、小麦与花生等其它作物套种2.8万亩。

(二)适期播种。去年麦播期间我县气温偏高,墒情适宜,广大干群抢抓有利时机,迅速播种,从10月8日-28日基本完成麦播,全县小麦播种时间集中,实现了适期播种。

(三)前期干旱,影响冬前分蘖。去年入冬到今年2月下旬,我县基本没有降水,造成麦田不同程度干旱,影响小麦冬前分蘖,导致春季麦田群体减少,亩穗数降低,平均较去年减少0.9万穗。2月下旬以后,雨量充沛,促进小麦个体发育,为大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平均穗粒数较去年增加1.48粒。

(四)灌浆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快,拔节抽穗期较常年提前5-7天,导致灌浆时间长,籽粒饱满,没倒伏的麦田平均千粒重较去年增加0.13克,对小麦增产起到很大作用。

(五)病虫害防治早、效果好。受气候条件影响,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时间早、发展快,白粉病、麦蜘蛛、蚜虫也较常年发生时间早。4月上旬组织开展群防群治、统防统治,条锈病、赤霉病得到有效防治。县政府又将防治经费从2022年纳入年度预算,对小麦稳产高产、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主要作用。

(六)自然灾害发生严重。5月16日的大风和5月20日的冰雹,造成我县只乐、望田、陶城等镇受灾,倒伏面积7.8万亩,雹灾面积2.6万亩。倒伏麦田影响小麦灌浆,千粒重降低3.37克,导致全县平均千粒重降低0.92克。

三、气象因素对夏粮生产的影响

今年我县小麦整个生育期遭到前期干旱少雨、病虫害、后期大风暴雨冰雹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气象因素有利也有弊。受干旱天气影响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麦田的旺长,使小麦壮而不旺,通过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干旱时期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及时进行了灌溉,虽然后期遭到大风暴雨冰雹的袭击,导致部分小麦产量降低,但没受灾的麦田产量偏高,使我县夏粮再获丰收。根据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表明,气候条件对小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降水:小麦全生育期降水总量231.5毫米,较上年300毫米减少68.5毫米,较常年同期281.1减少49.6毫米。其中去年10月份降水35mm较前年74mm减少39mm,降雨量适宜,10月出现4次降雨,分别出现2-3日、11日、13-16日、31日,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小麦播种,农民抓住墒情好的有利时机,进行抢墒播种,10月底11月初全县67万亩小麦播种圆满完成,实现了适期适播。11月、12月份降水分别为52.8mm、4.4mm,较前年同期8.1mm、15.3mm偏多33.8mm,底墒充足,有利于小麦苗期生长。

2021年1月、2月份降水量0.7mm、39.3mm,较同期52.4mm、43.8mm偏少56.2mm,旱情显现,影响小麦生长。3月降水量30.5mm,较去年同期偏少2.2mm,本月降水量偏少,旱情加大,尤其是南部乡镇旱情严峻,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及分蘖、个别地块出现卷叶、叶枯等现象,广大干群积极行动抗旱浇麦,全县67万亩麦田普浇了一遍,减轻了干旱对小麦生长的影响。4月降水量29.6mm,较同期相比偏少3.7mm。5月份降水量39.2mm,5月20日,我县出现大风暴雨冰雹天气,导致个别麦田出现倒伏,只乐、望田等乡镇遭到冰雹的袭击,部分麦田受灾严重。

(二)气温:小麦全生育期有效积温2493.8度,较上年2632.6度减少138.8度。其中去年10月、11月、12月有效积温度759.9,较前年同期901.3减少141.5度,气温偏少,不利于小麦冬前分蘖。

今年1月、2月份有效积温291.9度,较去年同期211.7度增加80.2度,气温偏高,利于病虫害的发生。3月份有效积温331.7度,较上年同期有效积温减少37.9度,本月气温偏高少雨,小麦发育较常年提前,气温回升快小麦返青后快速生长,苗情转较好、发育进程加快。3月2日出现1次强降温天气,造成部分麦田出现叶片黄尖的现象,对于旺长麦田有一定的影响。4月份有效积温447度,接近上年同期,有利于小麦抽穗、扬花。5月有效积温663.4度,积温偏高,有利于结实、灌浆。

(三)日照:今年小麦生育期内总日照时数1178小时,较上年1240.9小时减少62.9小时。其中去年10月份日照时数96.4小时,较同期偏少44.3小时,有利于小麦的播种。3-4月份日照时数392.5小时,温度适宜,光照长,两级分化快且明显,利于形成大穗。5月份日照时数204小时,较上年同期持平。有利于小麦灌浆,增加粒重。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生产工作,从播种到收获期间,多次召开会议,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麦播期间,为确保小麦适期播种,县委、县政府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部门积极应对高温天气,全力以赴做好抗旱种麦工作。在夏粮生产的各个环节,县领导多次亲临生产第一线,查看小麦生产情况,精细部署,狠抓落实,为我县夏粮生产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优化品种布局。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鄢陵县2020-2021年小麦品种利用布局意见》,以高产稳产品种百农207、百农4199、矮抗58等为主导,扩大示范伟隆169、存麦20、许农7号等品种,推广丰德存5号、西农979、新麦26等优质小麦品种,主导品种与主推品种突出,占全县麦播面积的70%以上,做到了高产与优质兼顾、抗病与广适并提,全县小麦品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提高播种质量。积极推进农机深松整地项目,争取财政补助资金77万元,示范带动深松整地面积41.8万亩,占麦播总面积的55%。旋耕后进行了细耙,达到上虚下实,同时,推广了宽幅播种、种肥同播等技术,提高了耕种质量。

(四)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等手段,优化施肥比例,提高了氮磷钾配合施用面积、钾肥使用率、玉米秸秆还田率,氮磷比例趋于合理。全县共计玉米秸秆还田37.2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97.9%;亩均施用氮肥13.0公斤、磷肥7.05公斤,分别比去年减少0.1公斤和0.05公斤;钾肥亩均施用量4.55公斤,较去年减少0.05公斤;平均每亩减少化肥用量0.2公斤,实现了化肥用量零增长目标。

(五)加强病虫害防治。去年麦播期间,大力推广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技术到位率达到100%,不仅控制了苗期病虫发生,也压低了病虫基数,减轻了中后期病虫为害。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拨付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大力宣传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引导农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小麦全生育期病虫害总发生面积113.09万亩,总防治面积194.6万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虫害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

(六)强化麦田应变管理。根据各时期苗期监测情况,及时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苗期以中耕追肥为主,以促弱转壮,促使苗情转化;中后期以防治病虫害为主,切实保障小麦健壮生长。结合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管理重点,分别编印了《鄢陵县2020年冬季麦田管理意见》《鄢陵县2021年春季麦田管理意见》《鄢陵县2021年小麦中后期麦田管理措施》《鄢陵县2021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卡》等文件资料,进一步加强应变管理。

(七)搞好技术指导与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召开现场会、发放明白卡等农技宣传活动,进村入户与示范主体对接,搞好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切实解决农民们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克服困难,创新方式,以录制短视频、召开广播会等形式搞好技术服务。同时,开展农技人员分镇包村行动,组织70名农技人员下沉到村,做到“人人都包行政村,村村都有技术员”,以镇为单位建立村负责人、农技指导员、镇包区干部组成的农业技术服务群,各村指导员加入行政村群,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农户生产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据统计,自去年麦播以来,共组织农技人员下乡3200人次,送科技下乡240次,解答技术难题260条,夏粮生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今年夏粮生产虽然取得了丰收,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抓紧改进和调整的工作:一是部分群众麦田管理的技能不高。品种混杂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群众不按照小麦品种特性播种,播期不适、播量偏大,群体结构不合理。二是有机肥用量不足,部分地块有机质含量较低且缺乏微量元素;氮肥一次性施用面积过大,不能满足小麦各个生育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部分农户氮磷钾肥施用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为确保明年夏粮丰收,农业农村部门将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一是搞好品种布局,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和钾肥,补施微肥。示范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提高抗旱灌溉能力。加强小麦应变管理措施的研究与推广,制定小麦生产管理预案,进一步打牢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继续搞好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品种展示工作。三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农技人员分镇包村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意识。继续搞好培训,保证关键时期,关键技术落实到位。宣传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降低自然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