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3篇《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相关的范文。

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推荐13篇)

篇1: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有制度、物质、法律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

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

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 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2: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大学联考政治备考技巧

一、基本指导思想

要以课本为主。有些考生认为:课本没什么看的!太简单了!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大学联考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考试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一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我建议:以每两课为一个阶段,复习完两课后做一套试题,自我检测一下。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个前面我们复习进的内容,但时间有限,我们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我的建议是:每进行完一个阶段(也就是两课),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两课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三、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础比较好,那么只要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了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比如,要抽出时间记忆知识点和知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一定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我认为: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 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基础知识牢固了,可以适当地减少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靠考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如果平时没有时间,那么考前更没有时间,也没有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但同时要把功夫放在平时。

四、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步骤有两个:

第一,在平时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作一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要注意各个领域内的重大时政。

第二,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学会自己命题。这一步要求考生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时政,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跟自己提问,同时要注意平时考试中知识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篇3: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以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印刷术的推广。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发明。(区别: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篇4: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民主选举的选举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种选举方式各自优缺点。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各种选举方式优缺点见新坐标46页的“点拨”,理解即可。

(3)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目前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3、公民如何珍惜自己选举权利,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才能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及方式的意义: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利民。

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6、实行民主管理,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篇5: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选择题重点

1.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3. 国体是指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4. 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 国家事务。

5.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6.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7. 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具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特点。

8. 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9. 最真实的民主,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10. 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 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

1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 实、最管用的民主。

12. 今天中国所焕发出的蓬勃活力,就是中国人民真实地拥有广泛自由、民主、人权的生动写照。

1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4.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15.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利来源于人民。

16. 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17. 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

18. 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

19.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0. 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口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21. 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22. 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3. 公民必须履行的政 治义务,即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政治责任。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4.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5. 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26.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7.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 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8.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9.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30.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公民必须自觉地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不能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对立起来。

31.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 家利益。

32.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33. 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34.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5.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36. 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听证制度等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37. 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38.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 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39. 差额选举: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

40. 等额选举: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影响。

41.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42. 直接决策方式(民主协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征求专家的意见);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示,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征求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征求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43.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44.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45.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6.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47.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能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重点工程。

48.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49.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篇6: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1.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3.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权利与义务不可分离(不可能只享有权利不遵守义务,也不可能只遵守义务而不能享有权利)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理解方法:所谓区域自治,也就是一帮人让他们自己选出一个老大,共产党有什么事情需要通知,就告诉这个老大,让老大传达给这一帮人)

6.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记忆方法:民族之间出现关系就像两个人闹矛盾一样,这时候就要解决,让两个人重归于好,首先要把两个人摆在平等的位置看待,团结高于一切,不论是国家还是集体,只有内部团结了才能强大;第三,当两个人意识到合好对大家都有好处,即能共同繁荣,这样劝起来就比较容易被接受)

7.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8.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答:(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2)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记忆方法:意义是多方面的,回答时先把大的方面答出来,再答小的方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先从国家角度叙述意义,国家的对面是少数民族,所以答完国家后再从少数民族的角度去叙述,第三点再从整个民族角度叙述,也就是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关系。第四点自由发挥,想不出来就写)

9. 在我国有宗教信仰自由,即信与不信,是自己的事,别人没有权利干预,想什么时候信就什么时候信,想什么时候不信就什么时候不信,想信哪个教就信哪个教

10.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11. 我国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12. 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并且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3.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即哲学不仅是一种观点,同时也具有研究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我们普通人通常都有自己的观点,普通人之所以不是哲学家,是因为不具备哲学的另一个要素:方法论,也就是说普通人没有研究方法,没有对自己的世界观做更深入的思考。普通人中的一小部分人对方法思考的人就是哲学家)

14.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不可分割

15. 哲学比具体科学范围更广,是对具体科学的升华。具有普遍性

16. 哲学:共性;一般;普遍

具体科学:个性;个别;特殊

即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7.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原因:因为我们一般都是先研究具体科学,掌握规律后才上升到哲学高度,所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8. 哲学为世界观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9.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0.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哪个属第一位,也可等同于意识和物质哪个是第一位

篇7: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最高地位。

2、全国人大的权力:全国人大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人大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4、人大代表的义务:

(1)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2)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活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5、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6、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1)在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7、关于中共的常用知识点:

(1)中共的性质: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共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共的地位:中共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中共的执政方式:中共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5)中共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6)坚持中共领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中共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政协的性质: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9、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1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11、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3、对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问“为什么,怎么做”,答题时常用的知识点:

(1)坚持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5)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

1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篇8: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当代国际社会

1、国家主权的重要性: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国际组织的作用:

(1)积极作用:许多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2)消极作用:有的国际组织受某些大国操纵,限制其作用的发挥,甚至使其成为推行 霸权、强权的工具。

4、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行人道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5、中国在联合国中地位和作用:中国作为临河过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裁军、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7、《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二框 》回答问题时常用的基本观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4)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基本目标 对内: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对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含义 表现)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1)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了时代潮流。

(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中进行。

(4)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

(5)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6)中国有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各种条件。

10、怎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3)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有好合作关系,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国家的团结合作。

(4)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5)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实力。

篇9: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⑤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管理者、经营者的素质;实行“强强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为什么重视就业?解决措施?

(1)重视就业的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2)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党和政府:①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就业总量。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③加强引导,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提供就业的指导和技能培训的机会。

劳动者:①转变观念,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②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③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企业:①追求自身经济利益同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9、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权益?

①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投诉、协调、申请调解、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10、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原因: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②现阶段我国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较大也要求收入分配公平。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④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促进分配公平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

⑤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是什么: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也存在矛盾: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2)怎么做: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出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12、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财政作用

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国家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3、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有那些?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市场经济。

(2)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1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政府:①建立以道德为此支撑以法律为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②加强改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

企业:①自觉遵循市场交易规则;②诚信经营,守法、守德承担社会责任。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管理提高竞争力。

个人: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权。树立诚信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

15、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主要目标和手段是什么?

(1)原因: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行政指示、规定、命令)。

1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①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7、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加强宏观调控,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利: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8、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⑤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必修二《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其表现是什么?——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权利的广泛性和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利益的不断实现;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4、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示威等自由)③监督权(其中,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5、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哪些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7、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意义?

方式: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4)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8、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如何行使监督权?

(1)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是新形式。

(2)意义: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筹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9、民主管理的途径,意义?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民主管理的途径,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政府)

发展基层民主,以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途径。

10、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

(1)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

(3)职能——管理和服务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1、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12、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

(1)关键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2)体系包括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

(3)实行政务公开,政府自觉接受监督

▲主观题涉及政府的知识点整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性质和宗旨;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四个),建设服务型政府;③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⑤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⑥实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⑦坚持权为民多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政府威信。

13、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6、人大制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

①从人大与人民的关系②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看。

③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看。

17、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18、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由党的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的。

(3)意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基本方式是什么?

(1)方式: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2、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机关,不是政府)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2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核心内容:自治权

26、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7、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的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8、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合作和冲突。

29、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0、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和平与发展(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31、(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新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2、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决定因素是什么?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33、我国的外交政策基本内容是什么?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必修三《文化生活》

1、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先进的/落后的)

③(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文化对人的影响?(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来源: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4、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1)途径: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

(2)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作用和特点——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的角度: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

②从“引进来”的角度: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游戏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7、传统文化的特点?

特点:(1)继承性(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8、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9、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0、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④教育。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重要影响。

11、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基本途径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⑤文化创新要依靠人民群众,满足群众的需求

12、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汉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⑴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⑵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⑶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3、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

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意义: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5、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喜”的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2)“忧”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篇10: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篇11: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篇12:大学联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篇13:大学联考政治的知识点总结

大学联考政治的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替代品和互补品、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成功的三个做法、就业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税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必修二政治生活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公民的四种民主参与方式、国家机构的体系、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原则、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方式、政协的职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权国家的各种权、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及其障碍、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

必修三文化生活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文化的力量(一共八大句,来自第一课和第二课)、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在于其坚持了科学的实践的观点)、如何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性质和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的三个性质、实践和认识的五句话关系、认识的三个性质、真理和谬误的关系、联系的三个世界观内容、联系的两个方法论内容、发展的两个世界观内容、发展的两个方法论内容、矛盾的实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和辩证否定的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人民群众观点、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

选修课本经济学常识必须要记的重点是:

劳动二重性、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凯恩斯、以美日德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学们掌握了大学联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在平时的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背会这些知识点,对知识进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的成绩取得提高。政治的学习需要我们花费时间背诵,这是提高成绩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