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村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关于XX村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关于XX村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担任XX村主任期间,期间通过走访群众,查阅资料,向村两委咨询等方式了解了村里的民情,对XX村的总体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级概况

XX村位于XX东端,地处XX库区沿岸,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东临XX村,南临XX村,西隔XX与XX相望,北临XX。

全村5个村民小组、共有125户526人,其中贫困户21户共90人,目前均已脱贫。现有村两委成员4人,后备干部1人,下派第一书记1人,党员17人其中女性党员2人。村卫生室1个、在建群众文化娱乐健身广场2处。辖区有耕地面积297亩,其中水田面积240亩,经济林2200余亩,山场面积7200余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务工收入以及种植、养殖等。

二、XX村乡村振兴情况

2017年以来,XX村积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文件精神,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和谐发展,推进乡村振兴,2020年XX村集体经济为5.5万元,村级主导产业为小水果种植、民宿产业、武校产业,其中民宿产业和武校产业发展较晚,目前均处于起步阶段,2021年年底可见成效,预计至少可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带动村民就业增收300万元。

(一)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XX村长期致力于紧抓党支部建设,优化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结构,积极打造“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基层党支部,切实把党支部建设成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今年9月XX村按规定将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信息员XX同志吸纳到村两委中,进一步加强了村两委的战斗力。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16字方针发展党员,注重吸收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入党,加大对年轻化、学历高、有思想同志的培养力度,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XX村目前有17名党员,其中40岁以下的党员占比超过70%,高中及以上学历党员10人,占比超过60%。XX村村两委的战斗力在全县村居中排在前列,连续多年在XX镇的年终考核中排名前三。

(二) 经济发展现状

XX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前期以第一产业种植业为主,因为XX村属于环XX水库移民村,需要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包括工业、畜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发展受限制,目前村中没有企业,也没有家庭作坊式的工厂,主要是种植产,目前村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民宿产业及武校产业。

(三) 社会治安与信访工作现状

社会治安和信访工作是关系到人民安全的一项重要事务,维护社会稳定是村级领导干部的职责。XX村村两委高度重视本村的社会稳定工作,近年来,未发生重大严重性群体治安事件。在信访工作上也积极主动化解矛盾,近两年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办事处,全村没有特别尖锐的矛盾需要化解。

三、XX村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村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建议

问题:一般来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般存在于全国、省域之内,但是这一情况却即将出现在XX村。XX村有五个村民小组,目前XX武术学校计划在2组、4组所在的移民点开办一所武术学校,武术学校的开办能有力带动2组、4组的村民;5组目前重点发展民宿产业与生态种植业,目前引进了XX集团与XX团队,这两家企业实力较强,基本上能带动五组发展;目前XX村发展的短板在于1组、6组(3组整体外迁),这两个村民小组因地理位置不如其他三个村民小组,目前基本上以种植业为主,还没有企业有意向入驻,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如其他三个组,随着XX集团、XX团队、XX武术学校的带动,2组、4组、5组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如何补齐1组、6组的发展短板是XX村乃至XX镇需要面对的问题。

建议:XX村1组、6组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村民小组目前没有主导产业。补齐1组、6组短板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1组、6组所在的区域坡度不大、水田较多、灌溉方便,较适合发展中药材、蔬菜等。发展蔬菜可以依靠XX集团提出的对XX县辖区内生产的符合其技术要求的农副产品提供托低价收购的承诺,可以在该区域内的水田发展生态农业,在区域内的坡地及门前屋后的边角地块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榔梅,在坡度较高的地方种植油茶,实现“山上是茶园,山下是果园,路边是菜园”的区域规划。在产业开始发展后推动组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一条高标准的对外通道。

(二)环境治理与村民日常生活的矛盾

问题:该问题是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目前农村一户一宅且宅基地面积有限,除住宅外的农村建筑很难批准,而农民生活的必需品柴禾如何堆放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为了村庄的整体规划、视觉效果,那就需要住宅前后干净整洁、没有乱堆乱放的杂物;如果为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方便,村民就需要有摆放杂物的空间且要把杂物有序摆放,这一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矛盾,但是在有上级领导前来视察时就被无限放大,村干部经常会要求公路沿线的村民需要将杂物有序摆放或者隐藏起来确保视觉效果(类似于大学检查学生宿舍,用半天整理,五分钟检查完毕,检查结束后三分钟回复整理前的样子),极易产生干群矛盾,以上情况不是个例而是在农村普遍存在,如何确保村居环境治理有效且群众满意度高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建议:环境治理需要政府、村组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既要保证治理有效又要保证群众满意,群众反对的不是环境治理而是在环境治理中的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活。破解这一问题,一是需要政府对村庄合理规划,给村民规划堆放杂物、养殖家禽家畜的地方,不能因为环境整治影响群众正常生活,用部分村民的话说就是“连鳖爬的路都不给留”,建议各村可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规划村民集中喂养家禽家畜的区域并统一做好环保工作,村民可以使用但没有所有权以此解决养殖难的问题,同时在村民的住宅周围规划杂货棚堆放杂物,确保村民的必需品有地可放;二是村干部要将工作做在平时,反对环境治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不要有领导检查了才想起环境整治,更有甚者说“领导不愿意看到这些杂物”将领导拉倒群众的对立面;三是做好群众的引导工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群众也喜欢干净的环境,但是如何在不影响群众生活、生产的前提下做好环境治理?这需要各级政府、村干部做好群众的引导工作,不仅仅是提要求,更要找方法,将环境整治与群众生活二者有机结合,引导群众自愿维护环境。

(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无农不稳,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在XX村尤为突出。当前全村主要还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种植业,部分家庭因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无人耕种,很多田地撂荒,将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种植是农村种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土地流转的现状并不乐观。村土地流转难以实施一方面是村民不配合,另一方面是投资商投资规模有限,难以辐射全村村民。另外村中青壮年劳动力也外出打工,发展种植业的基本上全是老人及留守妇女,难以大规模发展第一产业。问题三是农业投入大、劳动强度大,而产出较低,村民不愿意从事第一产业,而第二产业因为XX村所处的大环境也受到限制,第三产业因投入大、回报时间长、风险高而也难以发展,这就导致XX村村民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或者做小本生意。

建议:规模化种养殖是农村发展第一产业的必由之路,但是这一情况在农村却阻力很大,究其原因是流转土地阻力大,难以形成规模。“中华五千年,耕者有其田”生动表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狂热,这也是农民对流转土地持怀疑态度的根本原因。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还是在于尊重农民意愿,不高强制流转,完成从要农民发展到农民要发展的转变,具体做法某一公司要发展某一产业需要用农民土地,以前的做法是把需要的土地流转过来给农民租金,建议转变为给村民技术、苗木(或种子、幼崽等)并提供技术指导,企业对产出物托底收购,条件成熟后成立专业合作社将区域内村民组织在一起生产,形成产业规模,同时企业将部分利润让利于民、村两委引导村民,带动村民支持项目,做到“有钱出钱,有地出地,没钱没地出力气,没有力气多呼吁”,这一思路一是可以减少流转农民资源产生的矛盾,二是可以减少企业前期运作的成本,三是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可谓是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