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关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

【概述】

人大关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本站的会员“boheisaizu”为你整理了这篇人大关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人大关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

陈吕赣

永修县自2016年启动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公共文化事业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有了较好的改观,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阵地服务效能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升, 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永修全民文化素质,构建了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城市风貌。

一、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一)加大文化投入,夯实基础设施

1、县乡基础设施。2016年以来,永修县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除上级专项创建经费外,县本级累计投入近500万元,采取强基础、抓重点、促硬件的办法,重点提升县两馆(文化馆、图书馆)各项文化服务功能建设,其中图书馆22万元用于购置藏书和盲人读本及数字阅读设施;文化馆20万元用于购买乐器和录音棚建设。同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打造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其中8个示范站每个补助10万元,普通站每个补助5万元)、22个示范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各补助5万元)、70%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每个配送2台电脑、19个贫困村每个配送4台电脑)。20个(包括云山经开区管委会)乡镇综合文化站均设置了图书阅览室(配有3000册图书、20人以上阅读桌椅)、电子阅览室(配有10台电脑)、文化培训教室(配有电视机)、多功能活动室(配有音响、投影机)、管理用房;示范站还增设了民俗展示馆;22个示范村设置了图书阅览室(配有1500册图书,10人以上阅读桌椅)、电子阅览室(配有4台电脑)、多功能活动室(配有文房四宝、乐器及棋牌)、乡情记忆馆;2018年,以农家书屋为基础按照“六个一”标准打造完成了70%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永修县通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涌现出了一批富于特色、显见亮点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云山、恒丰、立新、艾城、吴城、八角岭等乡镇站和立新北徐、三溪桥杨垄、云山大源、恒丰红旗、八角岭沙丰、永丰下泥、虬津虹桥、滩溪甘棠等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均打造各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业已成为永修县乡村文化亮丽风景线。

2、文体中心建设。2017年政府投入4.5亿元建设县文化艺术体育中心,新建了集图书阅览、群文活动、文博陈展、艺术培训、书画交流、电影放映、文艺演出、非遗展示、会议报告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永修文化标志性的建筑群落。目前主体工程业已竣工,进入内外装修布展阶段,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

(二)创新职能机制,注重队伍建设

永修县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工作中,采取整合文化资源的办法,尝试破解文艺人才奇缺、文艺队伍力量不足的基层普遍难题。一是针对县文化馆、图书馆严重缺编缺额问题,县政府按照示范区创建要求,将工作职能与文化馆重叠的县非遗中心并入文化馆,剩余编制分转到图书馆,使“两馆”达到了15个规定编制要求,从而解决了编制不足问题。二是全面整合文化、文联人才资源,在县委宣传部领导和协调下,根据文联各协会专业特点与文化单位工作职能,将文学、戏曲、音乐、舞蹈划归文化馆协调管理,合署办公;将书法、美术、摄影、诗词等协会划归美术馆协调管理,合署办公。三是积极培育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全县文学、戏曲、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诗词以及旗袍等各类文化志愿者已达到1500多人。文化队伍建设的加强,盘活了文艺人才资源, 增强了艺术创作活力,有效增加了文化文艺产品的供给。

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情况

2018年以来,永修县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的职能作用,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项目,延长服务时间,为城乡居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从而使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有力,效能建设提升明显。

(一)强化服务保障,做到“文化为民”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永修县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工作方案》《永修县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永修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永修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一览表》等文件。二是明确服务标准。县两馆(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时间和服务项目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乡、村根据不同的服务人群,因地制宜、因事而设,制订了免费开放时间和具体服务项目及公开文化管理员手机号,并上墙公示,所有文化服务活动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提供财力支撑。为促使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常态化,第一批创建的全县70%行政村(社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专设了文化管理员岗位,由县财政和乡镇每人每月各配套400元发放工资,有条件的村每月补助200元,专职文化管理员和人员工资的配套到位,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村级文化服务场所“铁将军把门”的尴尬局面,做到了有人开门、有人管理,有人活动。

(二)丰富服务内容,达到“文化乐民”

我们始终坚持文化为民思想,自觉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弘扬主旋律,守好主阵地,不断丰富城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提升节庆文化。每年举办春晚、元宵、七一、八一、国庆等重要节庆文艺演出。二是做强“旅游+”文化。每年举办凤凰山桃花节、易家河采橘节、吴城国际观鸟节、江上云居山度假山庄登山赏花季、虬津荷花节、艾城艾草节等文艺演出,让“诗和远方”紧密融合。三是传承红色文化。组织文艺轻骑兵在全县19个乡镇(场)学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红色接班人”主题教育文艺巡演,开展“永修县2019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文艺演出活动。同时,积极联合县委政法委、县扶贫办等部门开展“扫黑除恶、脱贫攻坚”专题宣传文艺活动。四是弘扬特色文化。联合江西电视台拍摄马口镇“小港李板凳龙”活动;举办了“让文物活起来——主题宣传诗歌朗诵会”;每年举办一场谷雨诗会,以及“书香永修”全民阅读讲座等群众文化活动。五是培育休闲文化。每年开展广场市民消暑晚会、广场中秋晚会等文艺活动。六是壮大数字文化。帮助山水国际影城、越幕、乐视等单位启动疫后数字影院放映,为市民提供喜闻乐见的影片。在不断拓展服务内容的同时,坚持抓好“文化三下乡”活动,每年送电影下乡3430场。每年送戏下乡150余场,指导乡镇开展各类自办文体活动近百场。

(三)创新服务特色,实现“文化益民”

我们扣紧公共文化服务主业,创新服务,深挖特色,起到了文化惠民文化益民的作用。一是“以演代培”“种文化”。利用“魅力新永修,百姓大舞台”品牌活动,与各乡镇农村文艺团体同台互动、现场辅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村文艺骨干,有力带动了基层文化活动开展。二是深挖特色展文化。大力打造县图书馆“馆中馆”阅读厅,包括样式雷建筑文化、磨刀李文化、“国学经典”线装书、禅文化主题图书馆,永修籍作家作品陈列室等。三是见缝插针送文化。设立了县武警中队等图书流动点;购置电子阅读机分放到县图书馆、行政审批大厅、铜锣湾大型超市、湖东社区等人流聚集的大型公共场所,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阅读平台。四是兴起公益办文化。坚持每年举办一期“尧昌书法讲坛”——永修县政府公益书法培训班,对前来报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免费分发笔、墨、纸、砚及临帖。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巩固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不断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五是争资争项建文化。2017年,积极争取到文化和旅游部配送价值为38万元的流动舞台车1辆,为送戏下乡带来了便利;2018年,克服困难,顺利完成投资134万元的国家广电总局无线覆盖项目“永修无线转播台”建设。2019年,积极向上级争取50万元资金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城吉安会馆进行维修,使古老的文化建筑重又向游人开放。同时,争取中央资金100万元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居山塔林进行保护规划设计,目前规划文本已报上级文物部门审批。六是文旅融合传文化。2019年,成立了文旅融合采编组,对永修县吴城、云居山、龙源峡、样式雷祖屋、修江书院等主要旅游景点编写了导游词;编纂了《永修旅游故事》,并将国家级丫丫戏、省级吴城排工号子等非遗项目进入景区进行展演,大力宣传推介永修县优秀传统文化。七是“扫黄打非”净化文化。每年开展出版物“扫黄打非”、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非法文化经营清理等行政执法活动,不断净化永修县社会文化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相对不足。除上级部门每年固定下拨的“文化三下乡”和免费开放经费外,县本级安排的可用于开展文化文艺活动的经费严重不足。一是非遗保护投入不足,如,非遗经费10年前是5万元,10年后还是5万元,由于没有采录、培训经费,致使一些珍贵传统文化,如吴城排工号子,可能因经费不足而永远消失。二是购书经费投入不足。县图书馆每年财政预算购书经费不到3万元,远远满足不了读者需求,按照人口折算分配,年购书经费须达到20万元。

(二)基层基础仍较薄弱。虽然所有乡镇、大多数村(社区)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建设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服务中心,但少数乡镇文化站和一定数量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活动面积过小,服务功能无法展开,设备挤占挪用严重,缺乏更新资金和文艺人才,加之“空心村”和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服务效能明显不足。

(三)人才队伍缺乏。一是文化系统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一些关键岗位,只能退休返聘。二是人才流失严重,近几年来,县文化馆招聘7人,流失5人;县图书馆招聘7人,流失5人;县博物馆招聘2人,流失2人,出现了文化单位“有空编,招不到人;招到人,又留不住人”的尴尬局面。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艺人才引进力度,搭建绿色通道,降低进入门槛,建立定向招聘文艺人才机制。为减少人才流失,简化用人程序,设立公益岗位,对本县特殊文化人才,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自主招聘。

(二)谋划文体中心运行管理。县文体艺术中心即将竣工投入使用要加快推进文体艺术中心迁入的前期准备和后续运行管理工作,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文体艺术中心公益性作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让县文化四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馆。

(三)补齐村级文化阵地短板。按照省市要求,到2020年底,实现全县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

全县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由于免费开放经费不足、管理人员待遇低、岗位不稳、群众需求不大,经常“铁将军把门”。为避免公共文化资源浪费,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发挥村级文化阵地作用,要配强村级村级文化专管员、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管理员工资财政补助部分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并每村每年安排适量免费开放经费。

(四)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重点提高县两馆(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文联各协会作用,扩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抓好文化三下乡活动,利用“魅力新永修,百姓大舞台”品牌活动,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带动基层文化活动开展,提高基层文化站所服务效能。

(五)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突出抓好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治理,严厉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在活跃文化市场的同时,减少噪声扰民现象的发生,整顿清理证照不全文化娱乐经营场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扫黄打非”工作,杜绝各类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