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调研报告多篇

机电调研报告多篇

【第1篇】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范本

为了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教育体制改革,我校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快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对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技术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技术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技术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校,如南京巨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七一六研究所、连云港中远造船公司(集团)、连云港市富文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连云港北方变速器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锻压机床制造公司、连云万通机械厂等企业,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我校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技术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等实际技术。它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这一措施适应了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复合型人才特色。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急需机电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市场的份额。

3.江苏省以及连云港市需要大量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广东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技术工人还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4.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技术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设备,访问非常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技师水平的技术工人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5.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苏南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

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中、北部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

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社会需求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应用型的技术工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人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 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

(2) 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

(3) 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

(4) 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

(5)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

(6) 生产一线服务人才;

(7) 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条件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中等职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并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1、培养计划可行性论证

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校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我校的省级示范专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我校师资、实验、实训等条件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教材建设规划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材采用教育部中职规划推荐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我校自编了一批实践实训补充教材,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教材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

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如下:

(1)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2)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采用交叉培训(养)的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3)聘任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尤其是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

(4)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实验实训室建设情况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验实训设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达到了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现有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技术、机械拆装、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技术综合(含传感器)等实验与实训。

五、专业特色

1、专业历史

连云港市大港职业教育中心已有十多年机电类专业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一系列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针对制造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迫切需要,围绕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独立设置的机电类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一线需要的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一支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支撑下,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办学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进一步办好机电技术应用,培养高素质机电技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模式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忠中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我们已经认识到中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专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改革方向。

3.开展产学合作

开展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

资源的有效共享,创新产学合作思路。校、企双方认真梳理产学合作要素,创造性地提出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提供宣传窗口、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 。而企业因此也反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为设置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提供了部分仪器设备并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受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及其它合作项目;在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过程中,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因而产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毕业生充分就业。

4. 双证书培养制度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考查合格,按要求完成毕业实习,颁发毕业文凭。同时应取得教学计划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级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在我校早有实践,并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了很大成效,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100%,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六、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培养和造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和应用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省级示范专业。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校的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

要求基础够用、理论能力强、操作技能宽。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本专业英语技术资料能力。

【第2篇】机电学院大二宿舍调研报告

报告名称:机电学院律委关于学生宿舍综合问题的报告

调查对象:机电学院大二学生

调查方式:进入宿舍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1.3.22

样本量 :179

调查部门:机电律委权益部

报告来源:机电学院律委权益部

报告内容:自开学到现在已经约一个多月了,由于客观原因,一些存在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或者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为了查明一些遗留问题以及寻求解决方案,以期达到同学 们、学校管理和物业公司的责任分明的效果,更加规范宿舍管理,为同学们创造更加舒适的住宿环境,我们律委展开了这次调查。以下为本次的调查表中的问题部分:

1您是否满意现在的住宿环境?

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根据统计,abcd分别占3.4%、16.2%、45.3%和32.9%,,从数据来看,大二大部分学生对住宿环境感觉一般,但还是有将近三成的同学是不满意的,反映宿舍环境依然有待改善。)

2现在的住宿环境与您曾经的期待有多大差距?

a大 b比较大 c不大

(abc分别占20.7%、53.5%和25.9%,数据表明,过半成人对宿舍环境与自己曾经的期待差距比较大,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宿舍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同时也反映学校在营造宿舍环境方面仍有待提高.)

3您觉得您的宿舍卫生怎样?

a好 b较好 c一般 d不好,需要改进

(a:8.0% b:37.9% c:42.5% d:10.3% 从数据来看,九成学生觉得宿舍生活卫生还可以,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宿舍的环境有不时的整理,同时也说明大二学生对生活卫生的注重.)

4您宿舍或其他宿舍有否曾发生过盗窃现象?

a有 b没有

(a: 55.5% b:44.5%) 从数据看出,半成人提起宿舍有偷窃的现象,宿舍财产安全有待管理,以免学生的财物的损失,应加强对陌生人进行管理.)

5有的话,请告诉我们结果:

a向学校反映或报警,得到较好的处理 b向学校反映或报警,结果不了了之

c向学生律委会放映 d没有向任何有关部门反映

(a:17.0% b:52.1% c:11.0% d:20.0% 过半成向学校反映或报警最后而不了了之,只有成半人有反映后并得到较好的处理!说明需加强部门的处理方式,付之行动,也有一成向律委部门反映情况.)

6您觉得您宿舍的门和锁能否足以防盗?

a很好 b一般 c不能

(a:4.8% b:35.7% c:61.2% 六成人认为宿舍锁不能防盗,只有4%觉得锁能防盗,反映应该对宿舍门锁进行更换,保障学生的财物安全.)

7您觉得您的宿舍设备(如床,柜等)怎样?

a好 b较好 c一般 d不好 e无关重要

(a:3.4% b:23.0% c:45.4% d:27.0% e :1.1% 大概有半成人认为宿舍设备一般,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设备不满意,反应出学生对宿舍硬件设施并不是十分满意.)

8宿舍需维修向学校相关部门(如舍管科)反映时,其服务态度如何?

a热情接待 b态度冷漠 c推脱责任 d态度一般

(a:14.9% b:17.2% c:14.9% d:52.9 让人感到满意的仅仅只有15%.这点说明了学校负责宿舍维修的相关部门态度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给与同学们尽可能的帮助,希望学校应该对其作出反映,并督促其改善)

9反映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维修工作效率如何?

a不错 b学校事务多,虽慢点,能理解 c低,令人不快

(a:14.8% b:47.9% c:37.3% 虽然相关部门的态度不是很好,但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却以宽容的心态去接受,但是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地跟进宿舍的维修问题)

10午休和晚休的时候,周围有否吵杂声影响您的正常休息?

a有,难以忍受 b有,但可以忍受 c没有

(a:39.3% b:46.8% d:13.9% 数据表明,87%学生在休息的时候周围还是有杂声,希望学校有关部门能对这个杂音问题做出相关处理.)

11您宿舍电脑影响您的学习吗?

a有,促进为主 b有,在宿舍难以集中精神学习 c没,有与没都一样

(a:26.4% b:53.4% c:20.2% 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电脑能促进学习,二分之一的学生受到电脑的影响而不能学习.说明电脑问题靠的是自制能力的关系.)

12您宿舍学习氛围怎样?

a强 b一般 c差 d很差

(a:11.0% b:67.4% c:14.0% d:7.6%这个数据呈现了大一学生在宿舍的学习气氛还是不错的,希望能继续发扬下去,学习气氛不好的宿舍,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营造出学习氛围)

13对于午餐和晚餐时间有校外的人来我们男生宿舍叫外卖这一情况,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a无所谓 b对此感到反感 c支持其做法

(a:50.0% b:14.0% c:36.0% (数据表明,对于此做法,大二的同学半成都感到无所谓,只有14%的人不赞同此做法,可能是因为外卖比较方便)

14你在宿舍的权益受损时,是否清楚向谁求助?

a:清楚 b:不清楚

(a26.3% b73.7% 从数据看出,四分之三的大二同学在遇到问题时都不知道向谁求助,所以希望学校能注意到这个情况,能主动向学生提供帮助.)

15你觉得机电律委会的宿舍工作开展的如何?

a好 b比较好 c一般 d不好

(a3.0% b18.9 c50.3 d27.8,从数据看出,大部分大二学生对我们律委会的印象不太好,说明我们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律委会成员去反思一下,平时我们有什么做得不足的?有没有真正的帮助到其他人?希望能够我们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改进)

建议:

1) 休息时间有人唱歌或大声喧哗,应对此进行管理.

2) 建义和谐宿舍环境,休息时尽量少杂音.

3) 宽容晚归时间.

4) 少搞活动多做事.

5) 对物业工作效率低反感.

6) 禁止外来人来宿舍.

7) 希望解除限电.

8) 加强对宿舍的夜巡,对违反规定的宿舍严办管制.

9) 提供或创建宿舍投拆维权平台,并不是表面而无实质.

10) 多征集意见.

11) 不清楚律委的职能,希望能对此进行宣传.

12) 热水供应不足.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一、机电学院的大二同学对宿舍总体上时比较满意的,但是认为现在住宿环境与曾有的期待相差大的也还有.

二、宿舍被盗现象有55.5%同学反映遇到过,而得到较好处理的有17.0%,这说明学校在保护学生财物方面是不足够的。然而,显然,同学们是希望自己的财物能得到更大的保障,这从有35.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宿舍门锁一般和有61.2%的同学选择自己宿舍的门和锁不足以防盗这一点可以看出。然而,学校有自身的财力和人力方面不足原因,不可能对所有门锁去一一加强加厚,所以最实际的做法是,加强同学们的防盗意识;加强保安巡逻,以及对盗窃现象的打击力度.

三、就宿舍维修问题,有17.2%的同学反映学校相关部门服务态度冷漠,14.9%的同学反映学校相关部门推脱责任,有14.9%同学反映学校相关部门服务热情,52.8%的同学反映学校相关部门进行维修态度一般:在效率方面,只有14.8%的学生对些感到满意.这说明学校维修服务态度及质量还是有待提高的。这是很有利于去构建属于我们的和谐五邑校园的!

四、有五成同学反映午休和晚休有吵杂声影响休息,也希望有关部门能跟进一下,为学子们营造一个好的休息环境。

五、67.4%的学生对在宿舍的学习氛围感到一般,只有11.0%的学生宿舍的学习氛围较为强烈。由此可见,在加强宿舍学习氛围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啊。实际上,在营造宿舍学习氛围方面,同学们是缺少学校的引导和理论指导的,这应该是目前这项工作的难点所在吧。

六、对于宿舍叫卖问题,有五成同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三成多的同学是持支持态度的,因其确实方便的问题,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但是长期吃快餐会使得同学宅在宿舍中,不利于同学的身体健康,具体的度还是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平衡。

【第3篇】机电市场调研报告模板

引导语:做好市场调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相关的机电市场调研报告要怎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机电市场调研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为了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教育体制改革,我校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快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对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

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技术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技术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技术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校,如南京巨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七一六研究所、连云港中远造船公司(集团)、连云港市富文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连云港北方变速器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锻压机床制造公司、连云万通机械厂等企业,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等主导产业。

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我校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技术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等实际技术。它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这一措施适应了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复合型人才特色。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急需机电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市场的份额。

3.江苏省以及连云港市需要大量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广东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技术工人还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4.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技术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设备,访问非常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技师水平的技术工人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5.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苏南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

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中、北部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

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社会需求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

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应用型的技术工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人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 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

(2) 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

(3) 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

(4) 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

(5)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

(6) 生产一线服务人才;

(7) 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条件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中等职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并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1、培养计划可行性论证

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校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我校的省级示范专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我校师资、实验、实训等条件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教材建设规划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材采用教育部中职规划推荐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我校自编了一批实践实训补充教材,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教材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

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如下:

(1)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2)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采用交叉培训(养)的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3)聘任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尤其是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

(4)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实验实训室建设情况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验实训设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达到了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现有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技术、机械拆装、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技术综合(含传感器)等实验与实训。

五、专业特色

1、专业历史

连云港市大港职业教育中心已有十多年机电类专业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一系列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针对制造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迫切需要,围绕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独立设置的机电类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一线需要的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一支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支撑下,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办学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进一步办好机电技术应用,培养高素质机电技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模式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忠中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我们已经认识到中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专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改革方向。

3.开展产学合作

开展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

资源的有效共享,创新产学合作思路。校、企双方认真梳理产学合作要素,创造性地提出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提供宣传窗口、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 。而企业因此也反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为设置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提供了部分仪器设备并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受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及其它合作项目;在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过程中,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因而产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毕业生充分就业。

4. 双证书培养制度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考查合格,按要求完成毕业实习,颁发毕业文凭。同时应取得教学计划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级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在我校早有实践,并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了很大成效,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100%,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六、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培养和造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和应用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省级示范专业。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校的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第4篇】机电资源市场调研报告

导语:市场调查报告,或称市场研究报告、市场建议书是广告文案写作的一个要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机电资源市场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机电资源市场调研报告

一:三足鼎立 但格局并不牢靠

从品牌关注比例的分布来看,20xx年品牌格局依然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航嘉、长城和游戏悍将的品牌关注度分别以16.5%、14.2%和 12.5%的比重组成第一集团。鑫谷、安钛克和先马处于第二梯队,其关注比例分别为9.1%、6.5%和6%。振华、金河田、全汉、海盗船以及酷冷至尊等组成了第三梯队,其他品牌关注度都在3%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三个梯队可谓泾渭分明。

从目前的格局看,航嘉、长城和游戏悍将三足鼎立的局面并不牢靠,鑫谷正在对第一梯队虎视眈眈。考虑到20xx年鑫谷将会在超低价白金牌电源方面继续发力,赚点眼球不是难事,其品牌关注有望突破两位数。20xx最全市场调查报告格式范文精选。

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在20xx年之前,电源市场的品牌关注度情况基本都是长城和航嘉的双雄会。之后这两三年时间,游戏悍将开始异军突起,电源市场品牌格局则逐渐形成了游戏悍将、航嘉和长城的三足鼎立的局面。那么,20xx年,随着鑫谷的不断发力,这个市场会不会出现国产四小龙争霸的格局呢?我们拭目以待。

同比去年,20xx年电源市场上前三甲的品牌关注度变化不大,航嘉和游戏悍将呈现下降趋势,长城机电有小幅提升。处于第二梯队的鑫谷表现上佳,其品牌关注从20xx年的4.3%增长至了9.1%,似乎已经威胁到游戏悍将的地位。几家欢乐几家愁,安钛克的关注度则从20xx年的9.8%跌至了6.5%。此外,20xx年有两张新面孔入围了品牌关注度前15名,它们分别是金河田和玛侕斯,被取代的正是骨伽和安耐美。值得一提的是,金河田从20xx年的15 名开外一举入围前10名的。

看产品:航嘉成大赢家 三甲拥两席

二:航嘉成最大赢家 前三甲占两席

航嘉统治级地位难撼 游戏悍将机海战术初见成效

从20xx年产品关注排行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出,航嘉再一次成为了大赢家。20xx年破茧而出mvp500一举打破了自家冷静王冷钻系列对该榜单榜首长达数十年的统治地位,而后者依然在发挥预热,第三的位置也足够抢眼,航嘉在电源市场被广大用户所认可的程度可见一斑。此外,游戏悍将是本届top10榜单中唯一一家入围产品数量达到3款的品牌。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品牌,游戏悍将在产品端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与其入市产品数量多有一定的关系,根据中关村在线产品库的数据,游戏悍将的电源产品型号多达71款。

前文我们提到,鑫谷有望打破品牌关注格局三足鼎立的局面,我们并非没有根据。从产品关注比例来看,鑫谷的gp600g黑金版在本届top10榜单中得到了榜眼之位,这无疑给航嘉等传统豪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看价格:299成分界线 上下各占5成

三:用户更关注哪个价位段的产品?

对于任何一种商品,价格导向因素都不容忽视,电源自然也不例外。和机箱的情况差不多,从产品价格来看,20xx年用户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100-299元之间,其产品关注度占比达到了50.9%。(产品关注度反映人群关注分布情况)

通过这份调研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00元以下的电源产品已经基本被用户所忽视,由此看见,用户的品质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此外,300-799元的关注比例合计超过了30%,中高端电源的关注比例近年来一直在持续攀升,而且值得注意的是,800元以上价位段的关注比例也超过了一成。和机箱相比,看来用户更愿意在电源上多点预算。

和20xx年相比,20xx年100元-299元价位段的关注度将近提升了4个百分点,而300-499元价位段则下降了将近6个百分点。500-799元中高端价位段的关注比例首次超过了10%,而800以上价位段基本维持在8%。

看功率:500w风水岭 以下跌以上涨

四:功率结构

额定功率是pc电源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也是众多用户选购电源的首要标准。从20xx年的调研数据来看,各功率段的关注比例还是比较平均的,除了300w以下段位的关注比例不足一成之外,其他瓦数段都在20%上下。

和20xx年相比,400-499w功率段的关注度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500-599w段则上升了将近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3013年,用户更关注400-499w功率段的产品,而到了20xx年,500-599w成了香饽饽。此外,300w以下和300-399w功率段的关注比例有所下降,而 600w以上段位的关注比例则有所上升。总体来讲,500w以下功率段的产品关注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500w以上高功率段位的关注比例则普遍提升。

五:pfc类型

事实上,从20xx年开始,采用主动式pfc设计的电源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无论是在产品数量还是市场关注度,主动式 pfc电源都呈现出了井喷式增长。时至今日,主动式pfc的关注比例已经达到了84.9%。相信这个数字还将逐年增加,直到被动式pfc被彻底遗弃。

看细节:模组设计/14cm风扇成趋势

六:硬盘接口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关于电源细节设计的相关数据。首先是硬盘接口数量,目前配备4-5个硬盘接口的电源的关注比例达到了42.8%,2-3个、6-7个、8个以上和2个以下分别以21.7%、19.7%、10.4%和5.4%的关注比例紧随其后。

七:出线类型

首先,和20xx年相比,20xx年关注模组电源的比例由原来的33.3%提升至了37.3%,非模组电源的关注比例则从原来的66.7%降至了 62.7;此外,整体上,模组电源的关注比例只有三成,但是模组电源的关注比例增在增加。由此看见,模组电源将会是未来电源设计的一个趋势。

八:风扇类型

从调研数量看,采用12cm风扇设计的电源的关注比例最高,20xx年和20xx年分别为74%和67.9%,而14cm风扇的关注比例在快速增加,20xx年的关注度已经达到了22.6%。总体来看,14cm风扇将会是未来电源的发展趋势之一。

总结:数读20xx市场现状+趋势展望

足鼎立下去 还是 4 小龙格局出现

时代在变,格局也会变。20xx最全市场调查报告格式范文精选。遥想新世纪的前十年,电源市场俨然就是航嘉和长城的两极世界,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谁想半路突然杀出个程咬金。从20xx 年开始,游戏悍将以初生牛犊的姿态凭借着出色的品质、犀利的价格以及疯狂的市场推广策略,成为电源市场的一颗新星。经过两三年的快速成长,游戏悍将的品牌关注度已经跃居第3位,开始与两位昔日大佬平起平坐,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品牌格局。

但是,这个局面会怎样发展下去呢?这就要看排在第4为的鑫谷表现如何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鑫谷有望继续提升自己的品牌关注度,因为20xx年伊始,凭借着低价格白金牌战略赚足了眼球,而且据了解,今年鑫谷还会有更加强劲的产品登场。如果到了20xx年年初,我们看到国产四小龙大闹电源市场的话可千万不要惊讶。

提到航嘉电源,相信大部分想到的是冷静王。确实,冷静王系列不仅 活 了13年,而且更重要的是 火 了13年。即便是今天,我们在最受关注的产品榜单中依然能看到冷静王的身影,而且是在第3位。再加上排名第1位的mvp500,航嘉再次成为最受关注产品排行的大赢家,市场地位一时难以撼动。

不得不提的是价格因素。从调研报告可以看出,299元成为一个关键的数字 299元以下价格段的关注度和299元以上的基本持平,都在50%上下。不同的是,100-299元段独自挑大梁,100元以下毫无贡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299元以上各段位的关注度可谓全面开花,尤其是300-499元价位段,关注比例超过两成。

说到瓦数段的关注度,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和20xx年相比,500w以下,包括300w以下、300-499w和400-499w三个段位的关注比例分别呈现下降趋势,而500w以上,包括500-599w和600w以上两个功率段的关注比例则都有明显上升。

模组输出和14cm大风扇成发展趋势

根据这份调研报告,模组输出的关注比例虽然相比非模组要低很多,但是却呈现上升的趋势。此外,14cm大风扇设计的关注比例已经超过了20%,而且较之20xx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模组输出设计和14cm大风扇设计将会是后续电源设计的一大趋势。

【第5篇】关于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怎么写?为了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教育体制改革,为此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篇一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技术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技术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技术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校,如南京巨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七一六研究所、连云港中远造船公司(集团)、连云港市富文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连云港北方变速器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锻压机床制造公司、连云万通机械厂等企业,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

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我校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技术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等实际技术。它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这一措施适应了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复合型人才特色。

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篇二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急需机电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市场的份额。

3.江苏省以及连云港市需要大量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广东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技术工人还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4.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技术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设备,访问非常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技师水平的技术工人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5.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苏南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

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中、北部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社会需求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应用型的技术工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人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机电专业市场调研报告篇三

专业特色

1、专业历史

连云港市大港职业教育中心已有十多年机电类专业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一系列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针对制造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迫切需要,围绕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独立设置的机电类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一线需要的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一支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支撑下,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办学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进一步办好机电技术应用,培养高素质机电技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模式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忠中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我们已经认识到中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专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改革方向。

3.开展产学合作

开展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创新产学合作思路。校、企双方认真梳理产学合作要素,创造性地提出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提供宣传窗口、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 。而企业因此也反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为设置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提供了部分仪器设备并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受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及其它合作项目;在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过程中,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因而产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毕业生充分就业。

4. 双证书培养制度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考查合格,按要求完成毕业实习,颁发毕业文凭。同时应取得教学计划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级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在我校早有实践,并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了很大成效,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100%,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培养和造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和应用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省级示范专业。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校的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

要求基础够用、理论能力强、操作技能宽。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知识、机械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本专业英语技术资料能力。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普通机床的加工操作能力。

(3)同时还具备设备安装、调试及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一般故障的检修能力。

【第6篇】关于机电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

导语:市场调研报告是经过在实践中对某一产品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机电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为了适应我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教育体制改革,我校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快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对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研。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技术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技术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

从典型的机电技术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技术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优越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为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电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电技术。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职业学校,如南京巨森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苏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七一六研究所、连云港中远造船公司(集团)、连云港市富文实业有限公司、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连云港北方变速器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锻压机床制造公司、连云万通机械厂等企业,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等主导产业。

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电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电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我校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为着眼点,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电技术设备的使用、制造、维修、检测、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电产品的维修及设备的操作及维护等实际技术。它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这一措施适应了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教改后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以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的具有复合型人才特色。

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机电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我国急需机电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前景一片光明。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电技术人员的需求将会是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在机电技术人才培养市场的份额。

3.江苏省以及连云港市需要大量的机电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苏南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并已成为我国著名的经济区和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广东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技术工人还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4.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技术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设备,访问非常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电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技师水平的技术工人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5.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苏南地区条件好的机电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

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机电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省中、北部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机电技术专业人才

四、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等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社会需求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新的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逐渐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高级人才;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四是应用型的技术工人。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职业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人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从几个单位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激光、通信、各种新型传感器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能适应企业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下岗位人才:

(1) 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

(2) 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

(3) 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

(4) 机电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

(5)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

(6) 生产一线服务人才;

(7) 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

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电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条件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中等职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并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1、培养计划可行性论证

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我校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我校的省级示范专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我校师资、实验、实训等条件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教材建设规划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材采用教育部中职规划推荐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体系。我校自编了一批实践实训补充教材,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教材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

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中职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如下:

(1)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2)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采用交叉培训(养)的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3)聘任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尤其是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

(4)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4、实验实训室建设情况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验实训设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完善,已经达到了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现有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技术、机械拆装、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技术综合(含传感器)等实验与实训。

五、专业特色

1、专业历史

连云港市大港职业教育中心已有十多年机电类专业办学历史,现已发展为包括“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技术应用”等一系列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针对制造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迫切需要,围绕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进行人才培养,独立设置的机电类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掌握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一线需要的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在一支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队伍的支撑下,多年来,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办学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我校进一步办好机电技术应用,培养高素质机电技术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培养模式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忠中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我们已经认识到中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专业设置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改革方向。

3.开展产学合作

开展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

资源的有效共享,创新产学合作思路。校、企双方认真梳理产学合作要素,创造性地提出产学合作办学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提供宣传窗口、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 。而企业因此也反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校外实习基地、为设置在校内的实训基地提供了部分仪器设备并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受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及其它合作项目;在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的过程中,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因而产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毕业生充分就业。

4. 双证书培养制度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考查合格,按要求完成毕业实习,颁发毕业文凭。同时应取得教学计划要求的英语、计算机等级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在我校早有实践,并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取得了很大成效,毕业生接受双证书培养的比例达到100%,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

六、制定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

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对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培养和造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毕业后能适应岗位工作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和应用本专业必备的理论和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以转变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办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省级示范专业。

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校的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中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培养成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机电行业中各种技术岗位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3、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

要求基础够用、理论能力强、操作技能宽。

【第7篇】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县是我省唯一的“省农机产业基地”,农机机电产业纳入了娄底市“xx”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全市6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享受全省“xx”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全县现有各类农机生产、经营企业(门店)500家,其中农机机电生产企业138家,,农机机电产业年产值达10.5亿元,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现就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机机电产业优势明显

(一)基础条件较好。全县有138家农机机电生产企业,具备了产业集群基础,经开区规划了1600亩的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是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机电产品集散中心,市场辐射湘、鄂、川、云、黔、豫、赣、浙、粤、桂等20多个省(区)及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年交易额达10多亿元。由于园区和市场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还吸纳了一些配套的轴承、电机、三角胶带及标准件厂家进驻,兴办了一批铸造厂、冷作件厂、塑件厂等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营销网络,拥有一支万余人的农机营销队伍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以及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二)产品门类全。主要产品有微型组合米机、三轮车、拖拉机、水田耕整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粉碎机、磨浆机、压面机、水泵、电机、喷雾器、玉米脱粒机、半轴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全省的拳头产品,已有27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16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购机补贴目录,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近200项。去年,我们又与大学、农业大学、日本东星技研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联合在我县设立了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基地,着力开发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适用范围广的新型农机具。

(三)品牌效应好。农机声名远播,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其中微型组合米机占全国绝大部分米机市场,被誉为“全国米机之乡”,拥有4个“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38个省农博会金奖,1个产品正在申报国家免检产品。特别是自以来我县连续成功举办6次全国性的农机会展,农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购机补贴等政策的连续出台,给我县农机机电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外市场前景也十分看好,据我们了解,包括印尼、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农机化水平还相当低,农机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8月,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的农业部官员和农机专家对我县农机生产企业及农机机电大市场进行了认真考察,他们对我县生产的耕整机、家用组合米机、小型水稻收割机、喷雾器等小型农机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非常欢迎我县的农机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

二、近年来我县发展农机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引导规范,强化行业自律。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针对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和我县农机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适时出台了相应政策,以规范产业的发展方向。,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农机机电产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农机大市场+农机会展+自主创新”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明确走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系列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制订了《县农机机电产业“xx”发展规划》,明确了“xx”期间农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扶持重点及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经过连续这几年的引导、规范以及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县农机机电产业步入良性互动的集聚发展轨道。二是强化行业监管。,成立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农机机电产业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了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的工作,并组建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和《竞争公约》;,针对行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又先后组织成立了农机产业协会铸造分会、组合米机分会、电机分会和运输机械分会,并通过了分会章程,选举了分会组织机构,签署了行业公约,缴纳了履约保证金,较好地解决了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每年从全县推进工业化基金、农机机电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产品研发投入。选择1-2个科技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关;对自主开发或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投产后每年生产经济效益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农机企业,政府一次性奖励3-5万元。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进行校企联姻,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9月,我们与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大学在我县设立第一个县级研发基地;11月,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就农机产业的从业人员培训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12月,我县的农友机械公司、湘源科技集团等企业与农业大学工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月,湘圆技术有限公司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了“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月,省农友机械有限公司与日本东星技研所达成联合开发协议。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县农机机电产业办与农业大学、省农机鉴定站及我县的部分农机生产企业联合制订了组合米机的省地方标准;,主导制订的省组合米机地方标准通过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成功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同时对电机、三角皮带、筛片等主要农机配套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对质量未达标准的不准进入市场,不得进入企业配套,从源头上确保了农机产品质量的提高。四是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大了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从事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农机机电产品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三)打造集约平台,促进聚集发展。一是建设专业园区。率先在县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全省首个农机机电产业园区,规划占地1600亩,并出台了入园的相关税费、土地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机龙头企业进驻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农友,湘源、金峰、韶峰等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相继入驻农机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二是组建农机机电产业集团,搭建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化整合,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组建成一家上市股份制公司,并择机整体上市。目前,行业整合和集团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9月,我们成功将五丰、金三角、五金、正兴等运输机械企业按股份制组建了运输机械集团五丰机械厂,11月,农友、永旺、白碧、远达、恒昌、兴鑫、良华等七家企业组建成省农友机械集团,今年以来又陆续把14家组合米机企业、2家耕作机械企业和2家铸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了兴华、南方、劲松、金峰等有限公司,目前产业整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三是实行专业化生产。严格控制整机生产企业数量,着力发展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目前整机生产企业从最高峰时期的138家降到现在的65家,配套企业从原来的63家发展到现在的125家,初步形成了以三塘铺镇、青树坪镇为主的铸件生产基地,以印塘乡为主的冷作件生产基地,以县经开区、永丰镇为主的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四)突出本地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建好专业市场。1997年,我县建成了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市场的异地新建,其建筑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现有商户200多家,市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其规模、销售收入都比新建前的翻了一番,现已发展成为省有名的农机专业市场,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产品集散中心,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二是打造农机品牌。从起,连续6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区域性的农机会展,每年参展客商1000多家,累计成交金额近40亿元。去年,首次以我县的名义举办了农机机电产品展览会,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协会承办、市场运作的会展举办模式,产生了会展效应,打造了农机品牌。三是提高知名度。积极组织本地农机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全省农机产品订货会及越南国际贸易展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各类专业会展,进一步提升农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促进农机产业出口,推动国际经济合作。近三年来,我县先后有湘源、白碧、永旺、金峰、神手等5家企业已办理好自营进出口权手续,扩大了农机机电出口实体,进一步加大了我县农机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产品大型展会,大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我们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第三、四届越南(胡志明市)国际贸易博览会,第三届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六届亚洲农机峰会等国际性会展,均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今年5月28日-31日,我们组织农友、永旺等农机企业参加了在越南河内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部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展览会,展会期间共接待越南、老挝等国家经销商及客户达200多人次,签订合同30多份,预订组合米机台,耕整机1000台,成交额达70多万美元。我县农友机械集团公司还与越南港越合力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联手共同开发东南亚市场,目前已经在越南的河内、海阳、胡志明市等地建立长期销售网点和维修服务部10多个,计划今年下半年起赴老挝、泰国、缅甸、孟加拉国等国家设立4个以上的分公司,建立2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出口额届时将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大大提升产品在越南及其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引导金峰、神手等已有自营出口权的农机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开拓国际市场,把产品尽快推向国际市场,为今后一段时期“走出去”的高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平台和有效支撑,目前这两家企业均已与国外客户取得联系,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不久即可实现自营出口实绩。

三、我县农机机电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普遍偏小,管理水平落后。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带动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农机生产企业沿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模式,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资本存量不多,发展后劲不足。前段,我县农机机电产业依靠低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走“低价占领市场”之路,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日益困难。同时,企业融资能力普遍较差,很难在银信部门贷款,“滚雪球”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农机产业的发展后劲。

(三)技术含量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农机机电产业的从业人员,虽然一部分是原有集体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的熟练产业工人,但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欠缺,高素质的产品研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引不进、更留不住。由于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开发产品的能力较弱,工艺装备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物流成本高。我县的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尚没有配套的货运配送中心和农机会展中心,并没有统一的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创业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时间长、成本较高。

(五)外贸人才缺乏。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严重缺乏外语和外贸实务人才,特别缺乏既懂外语和国际贸易知识又熟悉生产的复合型人才。

(六)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由于娄底尚还没有海关和商检的办事处,联系与业务办理都十分不便。加上现在出关都要换海关监管车,既费时,又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七)出口退税不到位。受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企业退税不能及时到位,一定程度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继续加大行业整合和分工协作力度,走集团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二)下大力气引进农机产业战略投资者,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省农机产业基地”。

(三)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产品升级力度,进一步优化我县农机产品结构。

【第8篇】机电产业结构状况调研报告

机电产品是**出口主要主导产品,近年来出口保持了持续增长,不仅带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也凸现了**经济外向度高的格局。如何保持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增长,并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保持外贸增长面临的长期课题。为此,我局通过对本辖区出口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辖区出口机电产业概况

(一)现状和特点

我局辖区共有18家出口机电企业,产品涉及信息设备(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视听设备(液晶监视器、可视门铃、液晶电视机)、电机(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电池(铅酸蓄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纯水机、按摩器)、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电光源及灯具、其它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金属制品、检验测量器具等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主要特点如下:

1.出口产品基本保持稳定

xx年出口机电产品按照出口货值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机、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轻工机械、电线电缆、通用机械、电气装置、电光源及灯具、其它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金属制品、检验测量器具等产品;xx年出口机电产品按照出口货值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轻工机械、通用机械、电线电缆、电气装置、成套设备、电光源及灯具、其它机电产品、金属制品;xx年出口机电产品按照出口货值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通用机械、轻工机械、非公路运输设备、电气装置、电光源及灯具、电线电缆、金属制品、纺织印染机械。从近年来出口情况来看,前六大类出口商品基本上保持稳定,冠捷集团出口信息设备、视听设备,以及璋南电池出口蓄电池长期居出口前三位。xx年起由于新增电机产业,电机产品异军突起,取代电池占据第三位,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xx年机电产品货值(万美元)

xx年机电产品货值(万美元)

xx年机电产品货值(万美元)

2.出口批次基本稳定

xx年按照出口批次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电机、电池、通用机械、轻工机械、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其它机电产品、电光源及灯具、成套设备、检验测量器具、金属制品;xx年按照出口批次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通用机械、轻工机械、电光源及灯具、其它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金属制品;xx年按照出口批次排序,分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电池、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通用机械、轻工机械、电光源及灯具、非公路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纺织印染机械。从近年来出口情况来看,前六大类出口商品基本上保持稳定,冠捷集团出口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线电缆、电气装置长期居出口前四位。其中电线电缆、电气装置绝大部分属于冠捷集团售后服务出口的配套零部件,尽管批次占据第三、四位,但由于每批次的数量、金额较小,以及本身出口目的的特殊性,对辖区产业结构分析不具备参考性。xx年起由于新增电机产业,电机产品异军突起,取代电池占据第三位,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xx年出口批次

xx年出口批次

xx年出口批次

3.贸易国别/地区基本保持稳定

xx年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按照货值排序分别为美国、欧盟、保税区、日本、印度、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148个国家/地区;xx年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按照货值排序分别为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台湾、加拿大等144个国家/地区;xx年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按照货值排序分别为美国、欧盟、中国、日本、中国香港、印度、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44个国家/地区。从近年来出口情况来看,前六大出口商品基本上保持稳定,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中国香港长期居输往国家地区前六位,特别输往美国、欧盟居前两位长期保持不变,而出口保税区由于冠捷集团出口策略的变化,在出口国别/地区的比例近年来有所提高。同时,我辖区出口国别/地区长期保持在接近150个,涉及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全球五大洲,出口覆盖面较广。

输往国家/地区 美国 欧盟 保税区 日本 印度 中国香港 马来西亚 中国台湾 澳大利亚 加拿大 新加坡 其他

万美元 171565 125329 73352 36023 15206 11694 7957 6850 6770 6212 5516 44927

xx年出口国家/地区

输往国家地区 美国 欧盟 日本 中国 印度 中国香港 马来西亚 澳大利亚 中国台湾 加拿大 其他

万美元 133202 122968 36826 26208 12365 8685 8425 8130 6813 5495 45594

xx年出口国家/地区

输往国家地区 美国 欧盟 中国 日本 中国香港 印度 澳大利亚 新加坡 其他

万美元 157364 124626 24621 22076 9729 6638 5865 5598 47443

xx年出口国家/地区

4、出口主导地位突出

一是出口占我局的比重大。以xx年为例,我局辖区出口机电产品45.9亿美元,占我局辖区出口总金额的89.8%,前两大产品信息设备、视听设备分别占我局辖区出口总金额的71%、17.7%,

其次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大,出口大宗机电产品种类基本上与全省相吻合。以xx年为例,我局辖区出口机电产品占全省出口产品的比重达28%,占全省出口机电产品的比重高达72.8%,前四大产品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机、电池产品出口货值分别为362702.6095万美元、90444.4040万美元、3205.1916万美元、2040.8171万美元,分别占全省的99.30%、87.25%、5.95%、13.32%,基本上与我省前四大产品相吻合。

5.出口产品质量较稳定

近5年来,我局辖区出口机电产品出口批次逐年快速递增,出口产品质量一次检验不合格率基本上控制在较低水平,从xx年起出口产品质量一次检验不合格率逐年大幅下降,显示出出口机电产品质量总体朝好的方向发展。

检验情况

年度 出口批次 一次检验不合格批次 一次检验不合格率

xx年 26297 20 0.08%

xx年 25612 34 0.14%

xx年 32437 34 0.07%

xx年 28348 11 0.04%

xx年 34824 2 0.01%

6.企业的认证率较高。

出口机电企业整体认证水平较高,绝大部分企业均通过了iso9001认证,相当部分企业还通过了iso14001ohsas18001等国际认证,输美、欧相关产品均通过了ce/ul认证。

认证种类 ccc认证 国际安全认证(ce/ul/fcc等) 体系认证iso9001 体系认证iso14001 体系认证ohsas 18001

企业数 7 12 15 8 4

比重 38.9% 66.7% 83.3% 44.4% 22.2%

7.企业信用等级高

已实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的13家出口机电企业,信用等级均为a级,信用等级a级的企业数量占所有出口机电企业的比例高达72.2%,显示出辖区出口机电企业具备较高的信用等级,在遵纪守法、如实、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各方面达到了优秀等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产业规模两级分化严重

除了1家属于年销售额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企业(捷联电子),1 家(冠捷电子)属于年销售额4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2家(泰明电机、璋南电池)属于年销售额4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其余14家均属于销售额4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且年出口货值均低于100万美元。辖区机电企业呈现严重两级分化的现象,即大型特大型企业出口金额遥遥领先且一枝独秀(均属于冠捷集团),中型企业数量寥寥无几,多数企业属于出口金额较低的小型企业。

产业规模两级分化严重的特点,导致整体外贸出口形势取决严重依赖于冠捷集团,xx-xx年冠捷集团出口信息设备及视听设备的比重在我局辖区出口机电产品中的比重均高达99%以上,多年来冠捷集团一枝独秀、占机电产品比重居高不下的现实,对当地乃至全省外贸出口的形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xx年的数据为例,冠捷集团当年出口货值占福建局辖区所有出口产品货值的27.7%,其接近30%的年增长率,使我局进出口货值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福建局辖区进出口也超过了200亿美元;但同时一旦出口受影响,对全省出口的影响就将是举足轻重,例如今年第一季度冠捷集团出口同比跌幅超过50%,受此影响福建局辖区出口同比跌幅即达23.6%。

2.产业结构存在三大隐患

出口机电产品存在三个结构性隐患,一是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档次不高,多数属于贴牌出口,出口产品品种结构安全性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配套产品种类多,整机产品种类少。如发电机、柴油机、电线电缆、可视门铃(室内机)、蓄电池等;二是粗加工产品、作为原料性产品多,如电线电缆、蓄电池外壳等。三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多。由于部分出口产品加工技术和工艺较简单,自主知识产权率低,或者产品产业普及率较高,造成目前出口产品品种结构安全性差,抵御各种冲击能力弱,企业出口效益不高。二是生产与贸易不平衡,集群优势未显现。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冠捷集团一枝独秀,未能形成机电产业自身集群。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规模经济效益差;专业化协作程度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低水平的过度竞争,造成交易费用的增加。三是产品种类覆盖面较窄。从机电产品类别来看,按照检验检疫商品品目类别,我局辖区现有出口类别仅有11种(按照xx年第一季度统计,目前出口类别为信息设备、视听设备、电池、电机、电光源及灯具、电线电缆、通用机械、电气装置、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金属制品、动力设备),仅占所有机电产品类别31种的35%,显示我家辖区出口机电产品覆盖面较窄,容易受产品种类贸易因素而影响外贸出口形势。

3.自主品牌意识浓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18家机电企业拥有9个自主品牌,如冠捷aocenvisontopview等,永强力加的龙腾、力加,泰明的明辉,冠威的kenwei,宇信电子的hendrx,璋南电池的pasmiko, 自主品牌意识浓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是冠捷集团的aoc品牌经营多年,已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在近几年其内销产市场占有率得到飞速发展,但其占出口的比重一直不高,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在产品质量、产品影响力与品牌价值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国际影响力较弱。因缺乏品牌和专有技术,或虽有品牌但国际知名度不高,出口产品多是外国牌子或外贸商标,总体上还是处于贴牌生产赚取加工费的低级阶段,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产业链低端。而通过加工贸易实际所赚取的仅是不多的加工费,尽管出口规模巨大,但是出口的效益却并不高。

4.一类企业比例偏低

xx年福建局辖区出口值1000万美元以上的机电企业共计45家,我局辖区占4家,但我局一类企业仅有2家且均为冠捷集团,与全省31家一类企业相比,比例偏低。相对于辖区其他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轻纺企业,一类机电企业的比例也是相对较低,我局辖区一类机电企业仅2家,比例仅为11.1%,而鞋类产品一类以上企业高达12家,一类企业比例为 26.7%。

5.主要出口国家技术壁垒高筑,辖区出口产品深受影响

从xx年至今,我辖区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均为欧、美、日,近年来上述地区机电产品技术壁垒高筑,如类似于weee指令、rohs指令、reach法规、eup指令的技术法规。同时,由于因部分机电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从而导致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案件时有发生,出口阻力不断加大。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xx年4月10日宣布337调查结果,裁定冠捷集团侵犯了液晶电视制造商船井电机的专利,将禁止冠捷所制造的数字电视产品进口美国并禁止于美国销售,虽然冠捷集团通过其他渠道其出口未受到实质性影响,但类似案例的后果不容忽视。

二、推进我局辖区机电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转变观念。政府要从过去在政策、资金上的单纯投入,力求多出口多创汇促生企业的政绩观转变到加强指导、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加大软环境建设投入,培育和扶持出口生产企业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生产企业的创新和质量把关能力,促进企业从追求产品单纯“量”的出口到“质和量”的出口并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做大做强等育壮“”企业的科学发展上来。转变观念是个长期、艰巨的工作,为了把转变观念落到实处,可以优先通过完善发展思路,做好产业规划,减少行政行为来促进观念转变。如选择从发展发电行业、信息产品产业集群(包括上下游产业)规划着手,以一地区或若干地区共同计划,形成对产业的管理和被管理者都有一定相互约束力的发展规划。促进产业规模结构合理化,提高产业组织结构水平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形成适度规模经济,发挥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专业化协作程度,形成有效竞争,减少交易费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2.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促进国内企业技术积累的政策,通过强化研究开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源头上培育机电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高企业技术获得能力;同时,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要从建立健全市场微观基础、培育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和调控机制等方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又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干预作用。三是推进产业组织调整。要推动形成有利于优化市场结构的环境,通过提供适当的“激励结构”,促使企业行为的转变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企业由以价格竞争为主向以技术和品牌竞争为主转变,激励企业更多地将资源投入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限制企业通过不正当竞争和价格垄断等行为获取利润。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培育和扶持大企业发展的政策加以调整,对扶持对象、扶持手段、扶持过程等方面进行变革。

3.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意识和品牌战略。

要强化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加强培养技术管理人才,进一步强化企业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水平;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通过贴牌生产借船出海,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实现从oem→odm→obm的品牌战略的升级,使得产品生产从以简单加工组装为主转向以高附加值的深度加工为主,从产业链底端升级到高端甚至顶端,进一步提高产品影响力、品牌价值、国际影响力,全面提高产品效益,全面抢占国内外两个市场。

4.对自主品牌产品及企业实施更加优惠的措施。

——不断帮促企业建立健全自检自控体系。科学运用iso9000等认证技术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帮促出口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自控体系,促进企业提高自检自控质量管理能力;大力促进企业实验室规范管理,提高企业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实验室按照规范的实验室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促进相关企业检测实验室提高检测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提高自检自控能力。

——大力扶持冠捷等自有品牌发展,优先推荐分类考核及试点各类优惠扶持措施,对冠捷集团aoc等中国驰名商标争取出口免验;结合日常监管要求,对辖区出口机电企业提供分类考核辅导等免费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出口;积极推动辖区机电产品品牌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5.加强出口分类管理。充分利用出口机电企业的认证率较高、企业信用等级高的特点,通过专项辅导,力争更多企业进入一类企业的行业。如对璋南电池出口蓄电池,长期居出口前三位,且出口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应加强对企业的分类考核辅导,争取今年列入一类企业管理;对发电行业(发电机组/柴油机)企业,作为我局辖区新兴的机电产品,利用其搬迁前原先在福州局辖区已经具备的管理优势,加强分类管理专项辅导,争取今后两年内龙头企业列入一类企业管理。

6.积极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充分发挥rohs指令、eup指令、reach法规、肯定列表制度、欧盟相关法规等应对小组作用,进一步研究跟踪国际标准法规的制修订动态,跟踪研究出口大宗产品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法规对辖区出口产品的影响,尤其是涉及安卫环新措施,指导企业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帮助企业提高应对能力,有效规避风险,促进我局辖区机电产品平稳增长。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以《检情通报》的形式通报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定期编辑国检信息机电企业版等宣传材料,向辖区机电企业发布相关技术壁垒及国外法规、标准变动的情况,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相关法规的宣传,开展对企业的培训,指导企业积极开展应对。

【第9篇】基于机电一体化背景下的工程机械应用的调研报告范文

一、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早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借助凸轮、机械机构等实现的,这一时期的自动化实际上是机械自动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凸轮、机械机构逐渐被继电器、接触器、电磁开关等机构所取代,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机械机构大大简化,自动化水平大为提高;机电一体化则是生产实践对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计算机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技术。如果说机械系统处理的对象是运动、力、物质和能量,电子系统处理的对象是信息和知识,则机电一体化系统不仅有处理能量和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其发展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

①数控机床的问世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开始;

②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③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④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初期,人们的目的是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那时研制和开发还处于萌芽状态,而且由于当时电子技术水平不高,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广泛和深入。其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个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求新、求异、追求个性是消费需求的一个特征,而柔性化为产品个性化创造了技术条件。所以,在信息时代,机电一体化产品将呈现个性化趋势。与此相适应,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模式及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因此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虚拟制造等得以相继出现。

2、高性能化。高性能化一般包含高速、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新一代cnc系统就是以此“四高”为满足生产而诞生的。它采用多cpu结构,以多总线连接,进行高速数据传递;采用精简指令集机,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并行处理;设置多重缓冲器,故障诊断、自动检错、纠错、系统自动恢复等技术保证该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高性能。

3、智能化。人工智能可使机器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虽然机电一体化产品不可能具有与人完全相同的智能,但依赖高性能、高速的微处理器可使其具有低级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从而达到更精确的控制目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和进步体现在其产品的智能上,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区别之一。它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心理学、生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对诊断过程、人-机接口、自动编程和加工过程等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以取代或延伸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

4、微型化。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在纳米尺度上相融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微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泛指几何尺寸不超过1cm3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并向微米、纳米级发展,其体积小、耗能小、运动灵活,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加工采用精细加工技术,目前已可运用蚀刻技术在实验室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真正应用到实际产品时,其机械部分和电子元件即可完全集成在一起,组成一种体积很小的自律元件。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近年和将来十大关键技术之一。

5、绿色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利用。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绿色化成了时代的趋势,产品的绿色化成了适应未来发展的一大特色。

6、系统化。系统化要求系统体系结构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其中,仿生物系统化就是根据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构造研究某种新型机体,引导机电一体化产品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

7、网络化。机电一体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使家用电器网络化已形成优势,利用家庭网络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能使人们待在家里就可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其产品无疑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8、柔性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控制和执行系统具有足够的“冗余度”,即有较强的“柔性”。

结语:

大力发展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改造和武装传统机械老设备的一条新路,而且是推动机械产品更新换代和开辟新领域、发展与振兴机械工业的必由之路。机电一体化产业覆盖面非常广,而我国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因此,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既要抓住传统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使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初步结合;又要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统一考虑机械与电子的融合,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从而使设计、生产出来的新产品真正做到机电一体化。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应合理调配资源要素,对开办、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方便,增大支持力度。同时,严格限制资源消耗较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适时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落后产品强制淘汰,大力提倡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凡涉及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发、应用等项目应优先立项、大力支持。此外,还可以设立机电一体化科研技术专项基金,从经济上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第10篇】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根据学校

课程的需要本人于xx年11月27日前往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半天的专项调研,为本次课程题目提供一份答案。

在这半天的时间我参观了主营工频轴流风机、工频离心风机、永磁低速同步电机及齿轮减速电机的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亲身感受了现代企业清洁环保生产的实际现状与严格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当今机电发展的规模、速度、现状以及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调研的同时我询问了相关企业的主管行政人员,就就机械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量、各岗位需求情况和材料工程技术机电工程专业工作岗位群的组成结构,各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及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进行了交流,现总结归纳如下:

1、通过本次调研

在当今的形式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岗位实际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

2通过本次调研

中国机电通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更是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原来的普通的单作标机床发展到现在的多坐标,智能,带刀库, 的复合机床。同时生产机械的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并且有了很大突破,使设备工作过程真正能符合和满足工艺发展需要。

3通过本次调研,知道了它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四个化”: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即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使其与环境协调的柔性,使生产推向市场的时间最短且使得企业生产制造灵活多变的灵捷化,还有使制造过程物耗,人耗大大降低,高自动化生产,追求人的智能于机器只能高度结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的信息化.

4.通过本次调研,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应当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缩短学生掌握的能力与企业需求差距。

5.通过本次调研和交流, 苏州银通机电人的那种在危机面前敢于自信、勇于创新、不断发展的拼搏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的机电类产品将会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产品之一。

【第11篇】我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是我省唯一的“省农机产业基地”,农机机电产业纳入了娄底市“xxx”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集群、全市6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享受全省“xxx”重点发展的50个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全县现有各类农机生产、经营企业(门店)500家,其中农机机电生产企业138家,,农机机电产业年产值达10.5亿元,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现就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县农机机电产业优势明显

(一)基础条件较好。全县有138家农机机电生产企业,具备了产业集群基础,经开区规划了1600亩的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是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机电产品集散中心,市场辐射湘、鄂、川、云、黔、豫、赣、浙、粤、桂等20多个省(区)及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年交易额达10多亿元。由于园区和市场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还吸纳了一些配套的轴承、电机、三角胶带及标准件厂家进驻,兴办了一批铸造厂、冷作件厂、塑件厂等零部件配套企业,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营销网络,拥有一支万余人的农机营销队伍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以及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能够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二)产品门类全。主要产品有微型组合米机、三轮车、拖拉机、水田耕整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粉碎机、磨浆机、压面机、水泵、电机、喷雾器、玉米脱粒机、半轴等60多个品种,300多种型号,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全省的拳头产品,已有27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16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购机补贴目录,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近200项。去年,我们又与大学、农业大学、日本东星技研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联合在我县设立了农业机械研究开发基地,着力开发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适用范围广的新型农机具。

(三)品牌效应好。农机声名远播,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其中微型组合米机占全国绝大部分米机市场,被誉为“全国米机之乡”,拥有4个“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38个省农博会金奖,1个产品正在申报国家免检产品。特别是自以来我县连续成功举办6次全国性的农机会展,农机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购机补贴等政策的连续出台,给我县农机机电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外市场前景也十分看好,据我们了解,包括印尼、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农机化水平还相当低,农机产品的需求量相当大,8月,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的农业部官员和农机专家对我县农机生产企业及农机机电大市场进行了认真考察,他们对我县生产的耕整机、家用组合米机、小型水稻收割机、喷雾器等小型农机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非常欢迎我县的农机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

二、近年来我县发展农机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引导规范,强化行业自律。一是加强政策引导。针对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和我县农机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适时出台了相应政策,以规范产业的发展方向。,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农机机电产业若干问题的意见》;,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农机大市场+农机会展+自主创新”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明确走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系列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制订了《县农机机电产业“xxx”发展规划》,明确了“xxx”期间农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扶持重点及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经过连续这几年的引导、规范以及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县农机机电产业步入良性互动的集聚发展轨道。二是强化行业监管。,成立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农机机电产业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了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的工作,并组建了“县农机机电产业协会”,制订了《协会章程》和《竞争公约》;,针对行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又先后组织成立了农机产业协会铸造分会、组合米机分会、电机分会和运输机械分会,并通过了分会章程,选举了分会组织机构,签署了行业公约,缴纳了履约保证金,较好地解决了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每年从全县推进工业化基金、农机机电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产品研发投入。选择1-2个科技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攻关;对自主开发或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投产后每年生产经济效益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农机企业,政府一次性奖励3-5万元。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进行校企联姻,加快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9月,我们与大学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大学在我县设立第一个县级研发基地;11月,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就农机产业的从业人员培训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12月,我县的农友机械公司、湘源科技集团等企业与农业大学工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3月,湘圆技术有限公司与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了“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月,省农友机械有限公司与日本东星技研所达成联合开发协议。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县农机机电产业办与农业大学、省农机鉴定站及我县的部分农机生产企业联合制订了组合米机的省地方标准;,主导制订的省组合米机地方标准通过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成功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同时对电机、三角皮带、筛片等主要农机配套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对质量未达标准的不准进入市场,不得进入企业配套,从源头上确保了农机产品质量的提高。四是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大了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从事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农机机电产品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三)打造集约平台,促进聚集发展。一是建设专业园区。率先在县经济开发区设立了全省首个农机机电产业园区,规划占地1600亩,并出台了入园的相关税费、土地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机龙头企业进驻农机机电产业园区。目前,农友,湘源、金峰、韶峰等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相继入驻农机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二是组建农机机电产业集团,搭建出口公共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化整合,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组建成一家上市股份制公司,并择机整体上市。目前,行业整合和集团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9月,我们成功将五丰、金三角、五金、正兴等运输机械企业按股份制组建了运输机械集团五丰机械厂,11月,农友、永旺、白碧、远达、恒昌、兴鑫、良华等七家企业组建成省农友机械集团,今年以来又陆续把14家组合米机企业、2家耕作机械企业和2家铸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了兴华、南方、劲松、金峰等有限公司,目前产业整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三是实行专业化生产。严格控制整机生产企业数量,着力发展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目前整机生产企业从最高峰时期的138家降到现在的65家,配套企业从原来的63家发展到现在的125家,初步形成了以三塘铺镇、青树坪镇为主的铸件生产基地,以印塘乡为主的冷作件生产基地,以县经开区、永丰镇为主的终端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实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生产。

(四)突出本地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建好专业市场。1997年,我县建成了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通过招商引资,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了市场的异地新建,其建筑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现有商户200多家,市场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其规模、销售收入都比新建前的翻了一番,现已发展成为省有名的农机专业市场,中南地区重要的农机产品集散中心,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机专业市场”。二是打造农机品牌。从起,连续6年成功举办了全国区域性的农机会展,每年参展客商1000多家,累计成交金额近40亿元。去年,首次以我县的名义举办了农机机电产品展览会,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协会承办、市场运作的会展举办模式,产生了会展效应,打造了农机品牌。三是提高知名度。积极组织本地农机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全省农机产品订货会及越南国际贸易展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各类专业会展,进一步提升农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五)促进农机产业出口,推动国际经济合作。近三年来,我县先后有湘源、白碧、永旺、金峰、神手等5家企业已办理好自营进出口权手续,扩大了农机机电出口实体,进一步加大了我县农机产品走出国门的步伐,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产品大型展会,大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我们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第三、四届越南(胡志明市)国际贸易博览会,第三届东盟博览会和第八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六届亚洲农机峰会等国际性会展,均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今年5月28日-31日,我们组织农友、永旺等农机企业参加了在越南河内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部分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展览会,展会期间共接待越南、老挝等国家经销商及客户达200多人次,签订合同30多份,预订组合米机台,耕整机1000台,成交额达70多万美元。我县农友机械集团公司还与越南港越合力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联手共同开发东南亚市场,目前已经在越南的河内、海阳、胡志明市等地建立长期销售网点和维修服务部10多个,计划今年下半年起赴老挝、泰国、缅甸、孟加拉国等国家设立4个以上的分公司,建立20多个销售网点,产品出口额届时将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大大提升产品在越南及其周边东南亚国家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引导金峰、神手等已有自营出口权的农机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开拓国际市场,把产品尽快推向国际市场,为今后一段时期“走出去”的高速发展增添了新的平台和有效支撑,目前这两家企业均已与国外客户取得联系,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不久即可实现自营出口实绩。

三、我县农机机电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普遍偏小,管理水平落后。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带动能力不强,绝大多数农机生产企业沿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家族式管理模式,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建立和完善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二)资本存量不多,发展后劲不足。前段,我县农机机电产业依靠低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走“低价占领市场”之路,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大幅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日益困难。同时,企业融资能力普遍较差,很难在银信部门贷款,“滚雪球”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农机产业的发展后劲。

(三)技术含量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农机机电产业的从业人员,虽然一部分是原有集体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的熟练产业工人,但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欠缺,高素质的产品研发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引不进、更留不住。由于人才缺乏,企业自主创新开发产品的能力较弱,工艺装备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

(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物流成本高。我县的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尚没有配套的货运配送中心和农机会展中心,并没有统一的检测中心、培训中心、创业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时间长、成本较高。

(五)外贸人才缺乏。我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严重缺乏外语和外贸实务人才,特别缺乏既懂外语和国际贸易知识又熟悉生产的复合型人才。

(六)口岸联检机构不全,通关不便捷。由于娄底尚还没有海关和商检的办事处,联系与业务办理都十分不便。加上现在出关都要换海关监管车,既费时,又增加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七)出口退税不到位。受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企业退税不能及时到位,一定程度影响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继续加大行业整合和分工协作力度,走集团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二)下大力气引进农机产业战略投资者,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省农机产业基地”。

(三)继续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产品升级力度,进一步优化我县农机产品结构。

【第12篇】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形势持续恶化,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并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发展陷入衰退困境。在此全球背景下,机电产品作为湖南对外贸易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为了及时全面掌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我们深入到了我省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骨干企业进行调研,并对40多个骨干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与企业一道共同探讨、制定应对措施。

一、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

根据最近我们对40多家重点企业的调查,结合我省今年1-9月机电产品出口情况分析,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全球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出口额的影响已逐步显现。从今年7月开始,出口增幅出现下滑态势。

7、

8、9月出口额和增幅分别为:7月:2.69亿美元,增长75.79%;8月:2.86亿美元,增长69.25%;9月:2.41亿美元,增长50.57%。

2、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市场需求减小,经营风险加大。由于外商信心不足,出现观望现象,订单减少,对已签订的合同出现违约和拖欠支付货款现象,收汇风险大增。如科力电机发运到乌克兰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到港,外方因外汇管制和缺乏外汇等原因而不提货。

3、全球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不同种类产品影响有所差异。影响最大的为材料类金属制品,价格跌幅大,预计明年出口下降30-40%,其次为:电子类产品,如乐金飞利浦曙光电子:显示器、显像管1-9月出口下降12.86%,维胜科技:多层电路板出口1627万美元,同比下降27.96%;第三是:一些消费类产品:如轿车零部件供应商长沙磐吉奥生产的拉线出口1676万美元,下降26.21%。目前,对机械设备影响小些。

4、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从欧美向亚洲、非洲、大洋洲蔓延。出口增幅下滑从8-9月开始,比较早的如北美,增幅由7月的69.22%下降至8月14.47%,9月为35.02%;9月份开始,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增幅分别由8月的77.86%、162.20%、66.36%下降至54.90%、25.90和-13.55%,降幅分别为23%、136%和79.91%。

5、今后几个月至明年出口预测

对于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都在联手积极采取措施,减少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危害,效果如何,现难以预计。所以说,对于我省明年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现难以作出准确判断。据我们调查,80%以上的企业认为金融危机对出口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调查问卷,认为今年第四季度出口增长的企业占26.48%,其中出口增长20%及以上的企业占17.65%,增长20%以下占8.83%,持平的占20.59%,认为出口下降的占52.94%,其中下降20%及以上的占23.53%,下降20%以下的占29.41%。认为明年出口增长的企业占46.88%,其中出口增长20%及以上的占25%,增长20%以下占21.88%,认为下降的企业占34.38%,其中下降20%及以上占18.75%,下降20%占15.63%,出口持平占18.75%。由于我省机电产品出口主要是具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械设备,这类产品大约占整个机电出口产品的50%,其中工程机械大约占出口机电产品37%。这些产品目前受影响相对来说小些。如果按照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再继续恶化,明年我省机电产品出口仍有可能保持15-20%的增幅。

二、应对措施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来临,各企业都已采取了相应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

1、苦练内功,降低成本。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一些企业都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以控制成本。在当前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建立了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同时,缩短物流链,降低物流环节费用。

2、防范收汇风险,把好货款回收关。随着金融危机来临一些企业把工作重点放在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方面。对国外进口商进行征信调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海外买家的资信状况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即使过去履约纪录良好的老客户,他们现在的信用评级也有可能下降。因此,不仅要对海外新客户进行必要的征信调查,对老客户也要采取类似措施。有的企业通过购买一些国际征信机构的服务,了解海外买家的信用状况。还有的企业委托国内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他们的海外分支机构,了解买方的信用状况。一些企业都采用更加谨慎的结算方式收汇,如要求国外买家开信用证,或者改为跟单托收d/p方式等。避免采用直接面对海外买家商业风险的结算方式收汇。最近,由于欧元以及印度、韩国等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极大影响了我省对 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由于金融动荡,我省一些机电企业采取了各种灵活的外汇结算方式和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同时,企业在与外商签订合同时,采取付款交单或即期信用证方式尽早提前收汇结汇;通过“福费廷”方式和保理业务规避风险;充分利用外汇期权交易降低由于汇率变化造成的损失。由于收汇风险的加大,一些出口企业更加重视了出口保险,正在积极、主动地利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避险工具。

3、对海外市场重新布局,积极开拓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欧美今后一段时间其消费将持续低迷。一些企业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和市场分布情况,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如中东、南美洲、东欧、非洲市场,这些地区我省机电产品销售较少,但实体经济增长潜力大,经济金融泡沫较少,而且这些地方人口也多,是值得我们开拓的新兴市场。

4、加大开发新产品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一些企业认为,在目前国际市场销售出现困难时,更要注重研究开发新的产品,提高本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下一次经济复苏作好准备。如山河智能在继续改进原有产品如小型挖掘机、静力压桩机的基础上,又在开发中型控掘机和叉车等产品,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三、对策建议

1、搞好调查研究

对各种类型有代表性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要继续搞好调研,及时、全面掌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企业的影响,尽早与企业一道共同探讨、制定应对措施。特别是要关注金融危机对我省不同类型机电产品和不同国际市场出口的影响和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加强业务培训,帮助和指导企业增强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应加强对企业进行风险控制及出口保险、外汇结算方式及金融工具方面知识的培训;加强有关外贸实务、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指导企业采用安全的结算收汇方式,积极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我省机电企业的支持,充分利用它们的政策性工具进行风险防范和规避,确保货物和资金安全。

3、支持、组织企业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参加境外知名的专业展览会。要积极组织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轨道交通设备、工业装备、农业机械、煤矿机械、发电设备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参加在中东、东欧、南美、非洲等地区举办的国际专业展览会。

4、积极扶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推动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一是建议国家加大有关扶持政策力度,增加“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资金”,以支持机电出口产品的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科技兴贸创新出口基地和境外销售服务平台建设。二是我们要通过我省区域资金和外贸发展资金,对机电企业出口产品的研发、品牌建设和开拓国际市场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