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精选多篇)

第一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精选多篇)

团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的部署和要求,5月4日至13日,我们调研组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与食品安全"专题,分别在市农林局、新集镇、谢集乡进行了调研,听取了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组织农林、植保、土肥、畜牧、蔬菜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部分村组干部和专业大户进行座谈,并实地视察了市农林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集镇水稻生产现场和谢集乡的茶叶、果品生产基地。通过现场视察和座谈讨论,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基本情况

[找文章到文秘资源-/-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实现供求平衡、略有剩余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恶性事件屡屡在媒体曝光,人们期盼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来满足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和省市的统一规划,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分别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品牌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业投入品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知晓率不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农业部门开始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问题,2014年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进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201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目前许多大中城市都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强了对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检测,没有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而对此"行动计划",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知之不多,不甚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只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知晓,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统一行动。

二是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基地规模不大。目前我市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品种28个,面积15万亩,仅占全部复种面积的1/5,尚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而周边的宝应、高邮、江都都已经通过认定,其中宝应县已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谢集乡2014年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品种"丰优香粘",尽管品质很好,但由于没有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无法在大中城市销售,无法实现优质优价。

三是获得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数量不多。目前全市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品牌共有18个,主要集中在茶叶和小水果,而关乎市民生活的大宗农产品和蔬菜的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数量较少,且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不大,例如获得"无公害食品"称号的"绿篱"牌系列蔬菜产地规模仅300亩,生产能力仅占全市蔬菜总需求量的2%,占地产蔬菜总产量的6%,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不全。发达国家用完整、系统的生产技术标准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内才刚刚起步,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由省级以上部门制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可由地方制定。而我市目前仅制定出风鹅、席草、茶叶、紫菜苔等6个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其它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还未制定,无法推行标准化生产,也不能反映出生态市建设的成效,与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比较丰富的资源特点不相适应。

同时,由于人员、经费不足等原因,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范围不大,种类不多,频率不高,信息发布的渠道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还没有建立,城乡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无法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主要因素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着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体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涉及到环境资源、生产技术装备和政府决策导向等各个方面。具体地说,还受到以下六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形成了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倾向。在农产品市场供应短缺的年代,农业生产一直以增加产量为第一目标,由此形成完整的生产管理方式,时至今日,这种管理方式仍在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种管理方式的主导下,农民们更多地关心成本多少、产量高低、价格贵贱、管理难易,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尤其对"产而不食"的农产品的生产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虫就打药,见病就防治。有时明知甲胺磷、呋喃丹等剧毒农药有害,但因其杀虫谱广、药效时间长、相对成本低、具有"润色"作用,也要在生产中使用,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还没有摆上位置。

二是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组织实施。在现行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下,农业生产组织

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程控制,协调统一所有生产者的管理。分散的生产经营体制,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特点,各行其是的生产管理方式,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难度。

三是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他们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情和畜禽疫情无法弄清。发生了病虫害,有的向相关技术部门咨询,有的凭经验办事,有的跟在别人后面防治,造成错用、乱用、滥用农药及其它投入品的情况屡屡发生。新集镇联盟村有一农户,2014年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时,先后用药13次,比正常防治至少多8次以上,还是未能治住;八桥村一个农户,种植2.8亩水稻,一次防治用了2斤乐果,1斤甲胺磷、2瓶杀虫双,外加6袋井岗霉素,不仅错用农药品种,而且超出适宜用量的5倍以上,结果造成严重药害;联盟村一个外来种植大户,承包50多亩耕地,在秋播种小麦之前,每亩用半斤甲胺磷进行土壤处理,既杀灭土壤有益生物,又加大生产成本,还增加有害物质积累。像这样的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四是开放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降低了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准入门槛。无论是城区的农贸市场,还是乡镇的集贸市场,农产品销售比较自由,既有批发,又有零售,还有转手倒卖。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的多元和质量失控,既使优质农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进而影响到生产经营者创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品牌的积极性;又使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监管难以到位,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仍可上市销售。据农林部门抽检,夏季蔬菜约有60%以上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超标,小青菜几乎100%超标,由于没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菜农照样销售,发生问题无法追踪查源,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个严重问题。

五是缺位的农业技术保障体系,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控制盲区。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体系中,稻、麦、油、生猪、家禽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病虫防治和疫情控制预测预报体系。而小宗农作物,特别是蔬菜,由于生产规模小,零星分散,在省内尚未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未能对蔬菜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其生产处于无序、失控和自发状态。特别是农药品种的选择、安全间隔期的控制等常常因蔬菜生产周期短而无法得到控制。例如小青菜,从播种到上市30天左右,菜农通常在播种前用甲胺磷进行土壤处理,出苗后喷洒一次乐果,10天以后再喷洒一次农药,几乎全靠农药来保,100%超标也就不奇怪了。

六是多头的农资市场管理部门,削弱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已经开放了农资经营市场,允许多种主体进行农资的经销、代销、分销,加强农资销售市场监管显得非常重要。而农资销售市场监管又涉及到农林、工商、质监等部门,存在着执法主体多元,职能重复交叉和相互扯皮现象,给不同的农资经营者提供了"规避"空间,未能形成合力和建立严密的农业投入品源头控制网络,使甲胺磷等剧毒农药不适当的使用成为可能。

三、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市是传统的商品粮、商品油、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品牌,不仅是满足城乡市场销售,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实需要。要把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搞好规划,全面推进。

1、要认真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没有农民的参与难以取得成效。要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投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列入农民教育工程的重点内容,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懂得为什么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怎样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农业生产专业户的作用,建议乡镇农服中心在每个村民小组培育1-2个"头领型"农户,每次重大农事活动之前集中起来进行技术辅导,并给予误工补贴,使他们既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户,又成为农情信息发布的宣传员,同时也成为农资销售的中介力量。只要运作得好,就能较好地解决农情信息难到户,农资销售难统一的问题,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要积极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特别是蔬菜生产,由于近年来城区的不断扩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大量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占用,近城区的菜地面积仅剩800亩,比建区前缩小5倍多。同时城郊蔬菜生产的耕地质量、灌溉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有害物质超标,已不适宜蔬菜生产。要针对生产条件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蔬菜生产控制区域,不适应蔬菜生产的地方退出蔬菜生产。要借鉴邗江区在沙头镇建立万亩蔬菜生产基地,政府投入菜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做法,在我市中后山区建立新的蔬菜生产基地。据检测,我市中后山区耕地质量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月塘、枣林等水库的水质高于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空气质

量也比较好,完全符合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地标准,建议市政府统筹使用土地征用出让金中的菜田开发基金,按照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筹集的有关政策,筹集专项资金用于建立新蔬菜生产基地的补贴,推进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取代城郊零星分散的蔬菜生产。

3、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加强农产品产地论证和销售市场监管,逐步实现农产品销售市场准入,都需要发挥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经通过省级认定,既能进行快速检测,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完全有条件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要进一步加大检测力度,定期进行抽检,并通过专门的信息发布渠道,公告检测结果,让市民知晓市场农产品的质量情况,引导消费。要进一步拓展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思路,发挥检测优势,设立优质无公害农产品销售专柜或专门市场,为全面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做好前期工作。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正常运行,建议市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经费,专门拨付,专项使用。

4、要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工作。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协同动作,加强农资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对现有农资经销情况全面进行检查摸底,不合规范的限期进行整顿,达不到要求的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取缔。要建立农药销售登记备案制度,特别是剧毒农药的进、销、存都要建立台帐,载明进货批次、来源和销售去向,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农业部门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主管部门,要按照"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优质农产品品牌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为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品牌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自2014年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以来,湖北省相继有70个县级和7个市级农产品质检站(中心)获批建设,建设总投资3亿元。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启动的全国首批56个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名单中,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名列其中,国家要求对我市项目建设投资共计1000万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将我市列为首批,进行项目建设投资,说明国家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重视。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以下称我中心)做为国家项目的主体承建单位,更是有责任将项目建设好、把资金利用好,决不能辜负党和国家以及我市七百多万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和信任。

自项目批复至今已半年有余,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工作正扎实推进,为了明确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湖北省整个地市州中所处的位置,我中心对湖北省其他12个省直管地市级城市和县市级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做了问卷调查,现将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做以下分析,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区域范围内,有84.6%的地市州正在建设或是已经建

成,其中包含我市的建设情况。除了获得批准建设的以外,一部分尚未获得国家项目批准的地方,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也争取到当地政府财政投入,先试行建立起检测机构并开展了基本的检测监管工作。

二、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此次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在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日常工作当中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尚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问题。

一是监管队伍综合实力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大。通过调查发现,有53.8%的地市州农产品检测中心取得了资质计量双认证;有53.8%的地市州农产品检测机构能够对农产品实施定量检测;有69.2%的地市州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大队,而我市的检测队伍都不具备这些必备的条件,这给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阻力,造成我市“只检不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监管运行经费欠缺,日常监管工作难以持续开展。通过调查发现,在地市级的检测单位中,除了此次国家项目支撑外,年检测经费超过30万的占76.9%。黄冈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自2014年10月成立以来,市政府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投入的专项监管经费总计不超过5万元,况且国家项目资金至今并未到账,这些可能是造成我市农产品监管工作不能正常持续开展的根本原因。

三是监管能力不足,执法监管活动不能及时有效开展。在农产品综合类、食品类、种植类、畜牧兽医类、水产类、农业投入品类、农

业环境类、农业转基因类、农业机械及设备类等九大检测范围类,我中心检测能力仅种植类1项,并且没有配合其他执法部门开展过正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活动。由于这些软件、硬件配置不足,致使我市农监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对流通领域(请你关注:)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给予监管惩处。

四是多部门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较低,监管信息不共享,监管成本较高。国家项目建设要求将水产、畜牧、植保、环境等检测部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部门合署办公,而我市目前现状是分署办公、独立核算、各行其是。这造成类似项目在不同的部门均有建设,使有限资金分散使用,发挥不出应有效益,造成有些部门经费和不检测设备不够用,有些部门检测设备长期闲置,进而造成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同时,不同检测部门相互独立行使监管责任,使农产品大类被人为分开,出现不同检测机构同时对农产品大类不同品种进行监管,加上检测手段和标准不统一,监管机制不通畅,监管信息不共享,会出现监管体系混乱的状态,容易出现农产品市场监管的“真空”,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本大大提高。

三、 建议及对策

针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际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他地市州反馈的建议,我们提出以下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聘用机制,扩大监管队伍,增强监管力度。建议黄冈市政府放活我市检测机构对大学毕业生或是专业人才的引进机制,增强其选聘所需人才的自主性,满足其岗位需求的特殊性。同

时,建议市政府要加大对引进人才的补偿力度,实行更优惠的“招贤纳士”政策,使人才来的了、留得住。并且建议政府部门或是检测机构的上级主管机构要成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监督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进一步增强检测机构的监管执法能力,加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二是增强对监管机构资金的投入力度,保证日常监管工作连续开展。首先,市政府一定要根据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严格落实,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其截留;其次,完善检测机构正式人员的福利制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个人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最后,监管机构对项目资金要实行专账专户、专项专用、专人管理制度,并且接受其他相关部门监督审计,保障项目资金的高效使用。

三是加快检测机构双认证节奏,增强监管科学性合法性。首先,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白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其次,构件良好的检测平台,提升检测队伍综合素质,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做好双认证考核工作。

四是整合农业部门内部资源,实现部门间的资源信息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首先,将畜牧、水产、种子、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检测部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合并,实现人员编制、资金项目、仪器设备、监管检测统一管理,增强综合办公的效率,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资金使用率,避免项目因重复建设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其次,利用网络实现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信息在纵向和

横向上的互联互动,及时有效的实现全省全国资源信息共享,提高监督监管欧效率、减低监管成本。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提出六点建议。

一、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初步建成了覆盖市、县、乡镇、基地(市场)四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着力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过于分散,监管难度大

种植业方面:我市农产品生产过于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无法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难以真正做到无缝对接。

养殖业方面:我市畜禽水产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养殖户购买劣质苗种、饲料,养殖物有病乱用药等情况时有发生,给我市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健全完善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农技推广中心在行政管理上没有理顺关系,既有县直管,也有县乡共管以乡为主等形式。少数乡镇虽然建立了检测室,但办公用房年久失修,检测设备陈旧落后,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多数乡镇还未建立检测室,监管手段和监管能力有限,监测人员要兼顾乡镇的其它工作,监测效果不尽人意。

(三)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缺乏专职检测人员。市级检测中心在编人员只有4人,六县在编的检测执法人员不到100人,人少事多,超负荷工作;四城区目前尚未设立渔政机构,开展监管工作难度大。

缺乏必要的设备。市级检测中心只能做定性分析,无法开展定量分析。如瘦肉精检测只能进行初步筛选工作,要送到自治区才能确认检测结果;水产品检测则均需送自治区进行检测。

缺乏经费保障。目前我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业务经费为每年一申请一审批,没有形成常态化管理,经费来源缺乏保障。各县区都没有专项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举步维艰。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有待健全完善

目前我市还没有建立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水产品既无标识,经营者又未建立台账,对于问题水产品,其溯源调查的难度很大。同时,由于人力不足,部分县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未能正常开展,导致一些不免疫、不佩戴耳标的畜牧产品流向市场,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三、加快推进xx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建议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市农业局和县、乡镇农业执法机构分别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监管站,在乡镇设立渔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在村级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明确各自监管职责,落实办公场所、编制人员和经费,配备检测设备,完善管理制度,形成监管长效机制。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推行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药制度,种植业以蔬菜为重点,开展蔬菜、水果、茶叶等用药专项监督抽查,严厉打击高毒农药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畜牧业加大“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专项整治力度,强化兽药和饲料生产、使用环节监管。渔业以禁用药物为重点,强化用药执法检查,完善养殖档案,建立严格的产地检查和准出制度,形成监管工作常态化。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建议把监管工作经费、检测设备购置及更新经费、产品检测经费和技能培训经费等列入市、县财政预算,并保证这些经费每年不低于5%的增长比例,做到经费常态化、制度化管理,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

(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不断扩大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设比例和规模,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创建,并强化“三品一标”监管,严把产品认证准入门槛,完善认证制度,严格认证程序,强化认证审核,提升认证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强化证后监管,加大证后抽检力度,严格执行退出机制,确保认证产品质量。

(五)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建立健全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制度,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认真落实养殖档案记录和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畜禽免疫、畜禽标识和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动物入场和动物产品出场登记制度,进一步规范动物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监管工作。建立健全产地检疫制度。严格按制度要求开展产地检疫,出具产地检疫证明。

(六)加大培训力度

深入开展检测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加强对基层检测人员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我市基层执法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果蔬有机磷农残检测

罗正莉

摘要: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虽然已经明显提高,但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作为食品生产基础的农产品,其质量安全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 ,而农药残留量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永恒话题之一,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任务越来越重,现在谈谈果蔬中有机磷农残留量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农药残留前处理检测方法

正文: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政府和国家形象。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社会关注和举世瞩目的热点。随着农产品基地建设进度的加快以及规范、标准化管理进程的推进和监测体系的完善。农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

1面临问题

1.1 农民的农产品质安全意识淡薄

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 ,没有完全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违规使用高毒 、高残留农药 [1]。多数农民沿袭过去农作物生产管理方法,导致其不清楚禁用、限用农药和化肥的种类及使用方法,致使农药和化肥使用方法不当,施用次数过多,剂量过大,进而引起安全间隔期延长,化肥、农药等残留增大,污染严重。

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中滥加化学添加剂。为争取果蔬早上市大量使用催生剂和激素、滥施化学剂,使农产品质量下降,造成水果、蔬菜和肉类口感和安全性较差,有的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1.2 监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体系不健全 、技术人员不足、交通不便、检测手段薄弱和投入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需要,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2]。许多地方都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工作难以开展。许多蔬菜生产基地、各大超市、果蔬批发市场的监测点没有全面建立起 1

来,农残监测网络体系不够完善[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标准化进程较慢

农业标准化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规和制度。 尽管在农产品

生产基地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技术培训工作,指导农民标准化生产,科学合理用药,农业执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受我国国情所限,以一家一户为生产主体,没有按照具体规程 (规范)操作 ,生产技术参差不齐 ,不能形成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很难得到控制。

1.4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农产品进入市场没有制约机制 ,质量安全难以控制。入市农产品分类查验和检验制度、市场自检制度、质量安全结果公示制度、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和处罚制度、标识和包装管理制度及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实施不彻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存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力度不够,农产品市场准入服务工作不到位 。

1.5 由于质量安全问题导致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面临挑战。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使我国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中遭受巨大损失,对国家产

负面影响,不仅损失产品及其运输费用,而且影响了未来货物的价格。某些国家和地区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施限制,往往形成扩散效应,在其他出口市场形成连锁反应,降低了对我国农产品的信任度。

2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指由于施用农药而存留在环境和农产品、食品、饲料 中的农药及

其具有毒性的代谢物、降解转化产物、杂质等,还包括环境背景中存有的农药污染物或持久性农药的残留物再次在商品中形成的残留。在国际食品法典中,是指任何由于使用农药而在食品、农产品销售以及加工过程中,用于防治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和动物饲料中出现的特定物质[4]。农药残留的来源有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

3果蔬中的有机磷检测

原理:有机磷类农药用乙腈提取,提取溶液经过滤净化后,用丙酮定容,注入气相色谱仪,农药组分经毛细管柱分离,用火焰光度检测器 (pfpd磷滤光片)

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试剂材料[5]:乙腈,重蒸丙酮,经 140%烘烤4h的氯化钠,滤纸,配制的农药混合液表(1),已配制的农药工作液表(2), 100ug/ml农药标准溶液。 表(1)6种有机磷农药混合液

表(2)6种有机磷农药工作液

仪器设备 :百分之一天平 ;匀浆机;旋转蒸发仪 ;氮吹仪;旋涡混合仪;

瓦里安cp3800气相色谱仪,带pfpd检测器、自动进样器、分流/不分流进样 口,db一17(30m×0.32mm ×0.25um)色谱柱;分析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

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本底、本底添加双平行,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检验方法是否可行[6]。

取适量水果或蔬菜将其切碎,充分混匀放入食品加工器粉碎,制成待测样。

3.1提取

准确称取 3份 25.0g待测样 ,编号分别为甲、乙、丙,其中甲为空白,

准确分别称1ml表(1)中的混合液于乙、丙 ,各样品中加50.0ml乙腈,高速匀浆机 中(约 2r/rain)匀浆 1min后用滤纸过滤纸,滤液收集到盛有约7g氯化钠的 100ml量筒中,盖上塞子 ,剧烈震荡1min,在室温下静置30min,使乙腈相和水相分层 。

3.2净化

从 100ml具塞量筒中吸取 10.00ml乙腈溶液,放入250ml磨 口平底烧瓶

中,将烧瓶接在约40摄氏度 的旋转蒸发仪上,在负压条件下,蒸发近干,剩余液体用洗耳球吹干。

3.3转移定容

用 8ml重蒸丙酮分 3次 (2ml、3ml、3ml)反复清洗平底烧瓶内的干试样,

将所洗的溶液转移到15ml离心管中,放在氮吹仪上 (50℃)吹至 5ml以下,用重蒸丙酮定容至 5.0ml,在旋涡仪上混匀,分别移人2ml自动器样品瓶中,供色谱测定用。

3.4检测条件

色谱柱 db一17(30m×0.32mmx0.25ix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温度

260℃,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50℃,保持2rain,升温速率8℃/min,到250℃保持12min,载气:氮气,流速为2ml/min;燃气:氢气,流速为13ml/min;助燃气 :空气 ,流速为27ml/min。

3.5结果处理

结果计算,组分中有机磷农药含量按公式进行计算[7]xi=v1*a*v3/v2*as*& &:标准溶液中农药的质量浓度(mg/l);

a:样品溶液中被测农药的峰面积;

as :农药标准溶液中被测农药的峰面积;

v1 :提取溶液总体积 (ml);

v2:吸取出用于检测的提取溶液的体积 (ml);

v3 :样品溶液定容体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文献

[1] 赵素影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4( 2)

[2] 张家俊 ,许亚玲.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4(27):12-23

[3] 张欢,陈月丹,章增强.象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建议【j】.宁波农业科技,20l1(3):15—16.

[4]海正中,单飞.健康与农药残留【j】 种子科技,2014(2):32

[5]-[7]钱德花蔬菜中有机磷农残检测前处理方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4,17(23)

第五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钟丽平

(江西财经大学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心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步发生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对策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quality safety in our country

zhong li-ping

(institute of poyang lake eco-econom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 jiangxi 330013)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income levels, consumption concept has changed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consumer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quality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of quality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n proposes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words: quality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the status;problem; measure.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大跨越[1]。随着人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提高农产品质量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于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保障广大城乡居民绿色消费及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意义[2]。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农产品质量方面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控制,农产品质量全水平得到的显著提高。

主要体现下三个方面: 一是总体水平高。根据国家农业部调查,2014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稳定。根据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合格率分别达到99.5%、95.8%和95.9%。根据生鲜作者简介:钟丽平(1986 - ) ,男,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乳质量安全监测结果,29个省的3373批次生鲜乳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全部符合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13个奶牛主产省的903批次生鲜乳样品中皮革水解蛋白检测合格率均为100%。二是发展态势平稳。蔬菜合格率稳步上升,畜产品、水产品主要检测指标合格率已经连续三年多保持在95%以上。三是农产品出口量逐增。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贸易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60.7亿美元,2014年农产品出口额为40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3.73%[3]。

2.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农产品质量在总体上是安全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

农产品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环境,环境污染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生长。目前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这些污染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均有极大影响。大气污染主要针对有叶子的农作物,通过光和作用,使农作物的一些化学元素含量超过标准含量,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还会引发食物链问题,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任何生物体的成长都离不开水,只要水受到污染,那么生物体必然受到影响。植物体通过根部的吸收水分,把一些污染元素输送到了农产品中,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土壤污染往往是通过农作物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直到影响人或高级动物的健康。而且,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污染后极难恢复,将长期对土壤功能产生影响,后果十分严重[4]。

2.2农户组织化程度不高和文化水平低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耕地总面积少,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少,且我国耕地面积主要以山地、丘壑为主,平原少,导致我国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独立经营,无论是购进生产资料还是销售农产品都是一家一户单独面向市场,分散的生产和经营不利于控制投入品的质量,也不容易统一产品质量。另外,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生产的能力,如施肥问题,大部分农户都简单地认为“多施肥,产量就高”,甚至将施肥当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固定程序而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农业生产定式,意识不到化肥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险[5]。还有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撒农药,如何除虫,何时收成等问题,都不能进行科学的操作,对农产品质量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3公司的非法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农产品公司犹如雨后春笋,遍布在各个地方。然而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公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社会的责任,进行非法生产,以获取更多的利益。在生产制作、加工处理等环节中超量、违规地使用食品色素、

激素、防腐剂等成分, 给农产品安全性埋下隐患,如在产品中添加色素和一些可以增加产量但危害生命的元素,以及用甲醛、工业级磷酸钙盐甚至“吊白块”冒充面粉增白剂[6]。

2.4农产品检测制度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不是很完善,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不合格农产品频频进入市场,被消费者购买,危机消费者利益。农产品检测不仅包括产后的检测,还包括农产品产中的检测。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标准的质量检测体系,使得农产品形状和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而在进入市场的时候,由于制度不健全,不合格产品又进入了市场中。另外,在农产品出口贸易方面。由于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不能与国际接轨,形成不了统一的检测体制。有的产品即使达到了国家标准,但是由于各贸易国家的标准不一样,使得我国有些农产品在其他贸易国家成为了不合格产品,严重阻碍了贸易出口量。

3.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社会各个主体的共同参与,本文从农户个人、企业、政府三个方面探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3.1农户个人方面

农户在提高农业与农产品环境质量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要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增强农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户生产水平。首先,农户要增强环保意识和对环保价值的认识,熟悉相关环境保护知识,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和和技术,减少产地环境污染。其次,由于农户受教育水平比较低,难以进行科学的生产,农户应该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培训和技能培训,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技术等,提高农户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3.2企业方面

首先是工业污染企业,工业污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的过量排放,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因此,工业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活动,控制废水,废气的排放量,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农产品生产企业,不仅要注意农业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比如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和不当处理,还要注意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应该严格按照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生产,使得农产品质量达标。

3.3政府方面

从政府方面来说,要想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形成良好管理效果,

就必须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首先,事前应该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土壤修复技术,消减污染物从土壤向农产品迁移积累,提高轻度污染土壤安全生产能力[7];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户的教育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形成统一标准 [8]。其次,事中应该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检测,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政府应该定期派人去企业生产基地考察,监督企业生产过程,对不按要求进行生产的企业,应该给予严厉惩罚,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外发布。最后,事后应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政府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应该经常对农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日常打假与专项治理相结合,整顿规范农产品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产品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

河南农业,2014,(5).

[2] 马爱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与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3] 夏合群.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金融危机背景的

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5).

[4] 吴为,张琰,胡捷.南通市农业环境质量安全现状与防治对策[j].环境

整治,2014,(2).

[5] 林宏程, 李先维.农业污染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产

业观察,2014,(9).

[6] 陈素珊, 余心杰.我国农产品安全性问题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农机化研

究,2014,(3).

[7] 项虹艳,李廷强.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广西农业科

学 2014 ,35 (03).

[8] 杨肖娥,余剑东,倪吾钟等.农业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j].中国农业科技导

报,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