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按照省市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根据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浙江省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就医体验大提升实施方案》(浙卫发〔2020〕21号)要求,围绕“构建规范化的诊疗模式、营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推进智慧化的院内服务、提升便利化的医防服务、深化特色化的集成服务、构建智能化的掌上办公”六个方面,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3年规划、1年突破、2年提升”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围绕“健康临安”建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以提升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重点,以改善医院看病难、繁,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着力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就医环境、提升就医效率,减少人员聚集,努力使医疗健康服务朝着更人性的服务关怀、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信息感知、更深入的智能化方向发展,统筹推进医疗机构服务大提升,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具体任务

(一)门急诊服务更有序。

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进一步强化预约挂号、预约诊疗、预约检查检验等功能,诊疗预约数据与杭州市医养护平台对接,实现患者就医“最多跑一次”。进一步开展分时段精准预约,根据各科室特点和医生接诊时间的不同,分时段合理设置门诊号源,提升按时就诊率。(牵头科室:信息办,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9月底,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口腔医院、昌化中医骨伤医院、临安锦北医院、临安城南医院、临安骨伤医院在“健康e临安”平台上开展分时段精准预约,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预约患者按时就诊率大于50%,分时段预约检查率大于70%。

11月底前,号源纳入浙江省健康导航平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现场挂号高峰期排队时间小于5分钟,12月底前,预约患者按时就诊率大于70%,分时段预约检查率大于85%。

(二)疾病上报更全面。

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平台,拓展平台功能,新增新冠肺炎、糖尿病、冠心病、肿瘤、死亡监测、食源性疾病数据自动采集和直报工作。(牵头科室:信息办、疾控科,责任单位:疾控中心、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11月底,完成与杭州市平台对接,完成新增疾病的报卡工作。

(三)日间服务更高效。

提升日间手术比例,拓展日间手术病种及术式,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手术时间。积极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使日间化疗等服务更加普及。(牵头科室:医政科,责任单位:区第一人民医院)

完成时间:12月底,区第一人民医院日间手术比例达到3%以上,日间手术病种及术式达到10个以上,平均住院日下降到7天以内。

(四)功能布局更温馨。

积极引入连锁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生活服务业态,有条件的可引入咖啡店、面包店、书吧等休闲服务业态,打造舒适、便利的医院生活及人文环境。在候诊区域引入自动售货机,提供饮用水服务,优化一站式服务中心,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捷服务。(牵头科室:财审科,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11月底前,区第一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进一步优化布局;第五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口腔医院至少提供一项生活业态服务;中医院新院区提前做好功能布局规划,确保布局合理、以提供更温馨的服务;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争创示范医院。

(五)公共设施更完善。

在医院内设置母婴室,为母婴提供人性化服务环境。在医院重点科室、重点场所的公共区域提供手消毒剂,进一步降低院感风险。在厕所、走道、台阶等易发生危险的区域安装照明设施、防跌倒装置等以减少院内跌倒事故的发生。针对医院内残疾人通道、盲道、厕所、停车位、电梯等公共区域,规范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为残疾患者提供无障碍就医环境,在厕所等区域安装一键呼叫按钮。(牵头科室:家发科、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区第一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锦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母婴室功能,对母婴室进行规范化管理;中医院新院区、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利用新院区契机,提前规划,合理设置母婴室。12月底前,所有医疗机构进一步完善院内公共设施。

(六)就医环境更美丽。

加强对院内及周边责任区环境卫生管理,建立长效动态保洁维护管理机制,确保院内整体环境整洁无死角。对厕所实施改造提升,增加通风除臭设施,增设免费取纸设备,改进环境卫生巡查频率,确保院内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结合医院实际,按照“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原则,对医院内绿化景观进行整体优化升级,提升院内绿化覆盖率,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放松、休息场所及舒适的疗养环境。(牵头科室:爱卫办、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七)费用结算更智慧。

进一步改进费用结算系统,提升病区智慧结算比例,优化出院带药流程及带药告知服务,实现出院“最多跑一次”。推进医疗电子票据的扩面、提质,从硬件设施和流程设计等方面为群众使用电子票据提供便利,提高电子发票使用率。(牵头科室:信息办、财务审计科,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11月底,区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智慧结算率达到80%以上,病房智慧结算率达到65%以上;区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门诊智慧结算率达到75%以上,病房智慧结算率达到55%以上;第五人民医院、口腔医院门诊智慧结算率达到50%以上,第五人民医院病房智慧结算率达到5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门诊智慧结算率达到40%以上。6月底前,全区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医疗电子票据全覆盖。

(八)就医更“舒心”。

高质量完成“双月攻坚”任务指标,进一步完善“舒心就医”应用场景,提升“舒心就医”在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应用率,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实现“一次支付”。(牵头科室:信息办,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12月底,全年全区公立医院平均“舒心就医”率达到80%以上,临安家家健康医院、城北医院、锦北医院、骨伤科医院平均“舒心就医”率达到60%以上。

(九)就医停车更智慧。

加强与交通、城建等部门的协调,优化医院周边公交线路设置,方便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就医。使用智能化手段对车位和车辆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车牌识别、剩余车位可视化提醒、智能引导等功能,采用“先离场后付费”的智能缴费方式,缩短收费排队时长。探索利用医院周边楼宇、小区、公共停车场等的闲置车位,开展错时停车试点。探索代泊车、开辟临时停车点等方式缓解医院“停车难”“接送难”问题。(牵头科室:财审科、信息办,责任单位:所有公立医疗机构)

(十)医院就餐更智慧。

推进“智慧食堂”建设,改进用餐服务方式和结算方式,通过手机应用程序(APP)选餐、“人脸识别”付款、移动端结算等方式缩短就餐排队时间,减少食堂人流的无效走动次数。优化住院用餐服务,鼓励推出病区点餐、送餐服务,通过开展自助订餐、电视订餐、患者床边PDA手持订餐等服务,进一步满足住院患者和家属的就餐需求。(牵头科室:财审科、信息办,责任单位:各级医疗卫生单位)

完成时间:11月底前,区第一人民医院、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第四人民医院完成手机端点餐、移动端支付服务等院内智慧点餐服务。12月底前,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临安骨伤医院等有食堂的单位开展智慧服务;区第一人民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创建示范单位。

(十一)疫苗接种更透明。

接入全省疫苗和预防接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成人接种服务功能上线试运行。(牵头科室:信息办、疾控科,责任单位:疾控中心、各免疫接种机构)

完成时间:6月底,完善横畈、天目山、西天目、太阳、岛石5家卫生院的接入;7月底,完成潜川,河桥,湍口,龙岗,清凉峰5家卫生院的接入。12月底,完成所有卫生院接入

(十二)健康档案更实用。

完成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升级改造,通过“浙里办”手机移动客户端,基于居民健康医保卡,逐步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促进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牵头科室:信息办,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8月底,根据省市要求完成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升级改造;10月底,全区所有公立医院完成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

(十三)完善电子病历建设。

公立医疗机构门诊电子病历应用全覆盖,电子病历应用水平二级医院达到3级,三级医院达到4级。(牵头科室:信息办,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8月底前,完成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口腔医院、锦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电子病历试点;10月底,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应用门诊电子病历。

(十四)基层看病更方便。

紧密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共体业务管理垂直化,通过人员统一排班、在基层设立慢性病专科专病门诊或专家工作室、组建全一专联合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等形式,强化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诊治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开展夜间门急诊医疗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适宜手术及住院服务。加强巡回医疗服务,提升服务可及性。(牵头科室:医政科,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8月底,锦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夜间门急诊,实现夜间门急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20项举措》(见附件1)中,基层适用项目延伸拓展到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十五)“两卡”融合集成通办。

拓展“电子健康医保卡”的发行和覆盖范围,逐步在患者手机端实现诊前预约挂号、结算、检查、取药、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功能全覆盖,加快从自助机向手机端服务迁移,上线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医院体检报告在线查询功能。按杭州市统一部署拓展“健康码”应用场景,“一码就医”在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应用推广,患者不再需要携带实体就诊卡和纸质病历本,通过“杭州健康码”实现预约、挂号、就诊、取药、电子发票等医院就诊和医保结算居民健康档案查询、就医。(牵头科室:信息办,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8月底前,公立医院和纳入区域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民营医院均推广应用健康医保卡和健康码“一码就医”。

10月底前,全区公立实现患者不再需要携带实体就诊卡和纸质病历本,通过“杭州健康码”就能就医。

12月底,电子健康医保卡覆盖率达到杭州市考核要求,电子健康医保卡的使用率区属医院达到1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达到5%。

(十六)检查检验互通共享。

进一步加快推进区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区域检验、区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等集约化应用建设,减少重复检查检验。区级公立医院的检验检查结果通过“浙里办”手机移动客户端国民医疗健康专区向群众开放自助查询。根据《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互通细则》(附件2),推进检验检查结果数据互联互通。完善社会办医院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接入检验检查共享平台。(牵头科室:信息办,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11月底,区第一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区第四人民医院的检验检查结果接入“浙里办”平台,检验检查信息共享应用和开放率达到100%;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检查检验报告电子化推送。

(十七)全区实现互联互通。

全面升级“驾驶舱”,汇集卫生执法、疾病预防、医疗、健康档案等健康数据。优化页面,提升界面友好度、美观度。开展区域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达到四级甲等。(牵头科室:信息办,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7月底,完成卫监“全诊通”接入数据驾驶舱;9月底前完成数据驾驶舱的升级改造;10月底,完成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前期准备工作,进入国家评估阶段。

(十八)急救服务互联高效。

不断健全区域内急救站点设置和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区域内急救信息系统和医院急诊室及各急救点实时联通。畅通病人转运通道,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危急重症疾病识别能力,提升急救效率。扩大应急指挥平台覆盖范围,将公立医院、疾控、监督纳入应急指挥中心。完善“一键护航”系统,完成与临安区“交通小脑”对接,实现120救护车与交通指挥系统智能联动。(牵头科室:医政科、信息办,责任单位:各急救站点、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9月底前,完成区属医院和疾控、监督10家单位应急指挥平台接入。10月底前,急救平均出车时间不超过3分钟,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小于10分钟。

(十九)提升“浙政钉”应用服务水平。

协同推进浙政钉2.0迭代升级,完成数据迁移。依托“浙政钉”加快开发办公、监管、决策类微应用,推进各医疗卫生单位的政务协同业务通过“浙政钉”电脑端(PC)、移动端办理。(牵头科室:局办公室、法制科、信息办,责任单位:局属所有单位)

完成时间:9月底前,浙政钉用户激活率达到100%,12月底前,信息完整率达到100%、日均活跃率达到80%以上,掌上执法率达到90%以上。

(二十)互联网诊疗更可及。

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化升级,丰富互联网医疗、护理、药事服务内涵,形成“网上看病”“在线结算”“送药上门”的闭环式规范管理和服务。加强部门协调,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落地。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对服务规范性、响应时间、工作量情况定期通报。(牵头科室:信息办,责任单位:各医疗机构)

完成时间:9月底,全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接入全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开通互联网诊疗。12底前,区第一人民医院规范开展互联网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接入全省互联网医院平台,开通互联网医院。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各医疗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任务落实,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实施方案。

(二)机制保障。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纳入各医疗单位重点工作并纳入医疗内部考核。强化改革意识,将推进就医体验大提升与医疗卫生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20项举措、综合医改等工作协同推进、融合提升。

(三)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完善项目监督、指导、核查工作机制,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察考评,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