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导游词600字作文

赣州导游词600字作文

赣州导游词600字作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__。欢迎来到江南宋城-----赣州旅游。

赣州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简称赣南。赣州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现辖信丰,安远,定南等十五县,瑞金,南康2市和章贡区。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837万。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尤其在宋代最为著名。赣州已成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36座名城之一,是当时东南地区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的商贸重镇,交通枢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赣州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良好的自然条件塑造了赣州如画的山水,悠久的的历史赋予了赣州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这就使得赣州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类型多样。既有风景秀美的三百山,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风光旖旎的翠微峰,人间仙境的龙南武当山等自然景观,又有保存完好的宋代赣州城墙,巍然高耸的八境台和郁孤台等历史文化名胜,更有以瑞金为代表的现代革命史迹群落。由于较好的保存宋文化遗产为特色的人文景观,赣州被誉为宋代博物馆,是江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下面我来介绍下郁孤台。郁孤台以山势高大,郁然孤寺而得名。赣州宋代古城自台下逶迤而过,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郁孤台始建年代距今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台于1984年9月建成,著名书法家,原全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舒同为台题额。郁孤台为赣州一大名胜,文天祥,苏东坡,辛弃疾,郭沫若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当我们进入郁孤台时,就能够看到那些题词。

赣州物产丰富,难得来赣州一场,您可以买到多种名优土特产品。南安板鸭,形,色,香,味俱全,驰名中外,素有辣味之玩美称。麦饭石高级保健茶,是纯正绿茶和赣南麦饭石为原料,采用现在科学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提神益智,消除疲劳等功效。信丰脐橙,肉质脆嫩,风味浓甜并富有芳香味,故有“脐橙进房,香味满堂”之说。被称为华夏第一橙。安远香菇,肉厚朵大,味美香浓,含丰富矿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具有抗癌,防感冒等药物价值,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被誉为,南国香珍。此外,赣县王母渡红瓜子,江口倒菜,龙归茶等土特产品也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赣州导游词600字作文2

欢迎大家来到江西省南大门,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参观游览,不知大家以前有没有来过赣州,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也是赣江的上游,章贡两江在城下汇合成赣江,是赣江源头第一城,也是江西省所有城市当中保存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而且以宋代的文物古迹为主,并且不乏全国宋代文物的精品(通天岩)孤品(宋城墙、福帮沟)是我国当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宋城之一,有关专家学者称赣州是一座宋代历史博物馆”因此又被称之为宋城赣州;1994年,国务院将赣州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是一座设置于西汉高祖六年,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在东晋永和五年(349年)的时候,赣州城成为南康郡的郡治,成为赣州城作为赣南政治、经济、军事中的开端。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南康郡改为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改虔州为赣州,这一名称从此沿用至今。从汉高祖六年设立赣县有了行政建制后,一直到唐代,赣州城都是一个重镇;唐代开通梅岭驿道后,这里成为五岭之要冲”,闽粤之咽喉”。到了宋代,国都南迁,经出境的丝绸之路受阻,中原的货物运往外国改由水路,通过大运河,进入长江,然后过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进章江到达大余,经过梅关古驿道,再到南雄浈江上船,经北江、珠江出海,往南洋,转欧亚各地,因此赣州就有了水上丝绸之路”之称。一时期出现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空前繁荣景象,当时赣州城被列为全国三十大名城行列,成为南方经济、文化的一个重镇。

1949年8月14日,赣州城解放,时至今日,赣州城仍为赣州市人民政府的驻地,赣州市现设一区辖二市十五县,面积为3.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人口有800多万,占全省人口的1/5,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其所辖的面积和人口是江西省地级市中最大最多的城市,境内有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有畲族、回族和瑶族等;赣州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湿润气候,年均温度仅18.5℃;赣州东邻福建,南接广东,西连湖南,北靠本省吉安,抚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重要纽带。

解放初,赣州的城区面积不过3平方公里,之后,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区面积迅速发展到今日的30平方公里,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南移东扩”的发展思路,到2010年,赣州城区面积将扩展到50平方公里,从而进入大城市的行列。

赣州还是客家人主要集散地和聚集地之一。全市有八百多万的人口,其中客家人就有700多万,占总人数的90%以上;赣南是接受自北南迁移民最多的地区,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八千多万,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而我们赣南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人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这里的18县市,除章贡区和信丰嘉定以及其他少数居民点的世居居民外,其余都属客家方言区。

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一个说法,比较贴近实际:客家民系,形成于赣南,成长于闽西,成熟于梅州,发展于海外。赣州曾是个掀起过历史风云的地方。中华苏维埃共各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工农红军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未,四十年代初,蒋经国先生也曾执政赣南五年多时间。

赣州导游词600字作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观光的景点是通天岩风景名胜区。通天岩风景区位于赣州市西北郊6.8公里处,总面积为6.0平方公里。

通天岩是一处发育十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具有“状若瓜瓠石峰屏列,窍可通天”的特征。通天岩又是一座开凿于晚唐繁盛于宋代的江南最大的石窟,保存着宋代以来的题刻128品,造像358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天岩风景区主要包括古代石刻区和现代休闲区两部分。古代石刻区是景区的核心和精华,它主要由观心岩、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和翠微岩五个岩洞组成。

下面,我们将依次带领大家游览五个岩洞和有关景点。

团友们,前面豁然出两年一僻静的洞窟,就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讲学之处。此处大洞套小洞。小洞内,阳明先生正给其弟子陈九川、邹守益讲授他的“致良知”,要求学生强调自我修身,并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心明就是天理”,所以后人题其讲学之处为“观心岩”。“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圆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支秋未扫”。这就是明代理学大师王阳明在观心岩讲学时留下的手迹。

沿石级而行,山腰有一岩层,因凹片状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穿洞,夏时节,游人行至此外,但觉清风徐徐,疲惫顿消,令人乐不思归,这就是我们来到的“忘归岩”。从古至今,赣州城就是一个山灵水秀的好地方,但却一直没有出过一个有名的人物,这是为什么呢?按照风水家的说法,就是在于下游赣江的泄口太大,好风水留不住,都随滚滚的江水北流而走了,而赣州城下游的吉安一带倒出了不少名人。古时曾有一位大仙想保住赣州城的好风水,他在蓬莱仙境挑选了两座十分漂亮的仙山,用扁担挑起,想把这两座山放在储潭西岸和储山东岸一起锁住水口。当这位大仙挑山走到通天岩附近时,不料被这时的土地公公发现了,土地公公便学公鸡叫,神仙是不能在白天做事的,因为他们怕被凡人看破,回不了仙界,这位大仙正挑山行走,忽闻公鸡报晓,以为天就要亮了,但慌忙将两座山撂下就走了,以后,这两座仙山便留在了通天岩。

至今,通天岩景区的忘归岩和礼佛岩,各有一个贯彻的山洞,这就是当年那位大仙挑山时用扁担空出来的。

这品篇幅最大的题刻,出自南宋李大正之手,其如斗的大际,镌刻于数十米高的绝壁之上,李大正与辛弃疾交往深,曾在赣州任提坑治(管铸造钱币的官)一职,当时,赣州是全国铸造钱币的一个点,由此可说明,早在八百多年前,赣州的冶金业就很发达了。

穿过山洞,沿右边小路,我们将游览“龙虎岩”。

龙虎岩是一处丹霞洞穴,长约100米,因为金龙和双虎石雕而得名,这尊造像叫龙树王,他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金龙和双虎是其护卫神,此岩是景区中保存摩崖题刻最多的岩穴。通天岩天岩景区历代名人题刻,其年代上起北宋,历南宋、元、明、清、民国未曾间断,其文体形式有题名、题记、诗词、造像记、吉祥文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

这品题刻是通天岩文最多的题刻,全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是当时任赣州之州留兀刚的友人或僚属,其文作于嘉定十年(1217年)。

这品宋代陈世雄的题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这篇游记作于南京绍兴年间。其时,赣南山区多次发生农民起义,而这篇游记的前半部分记载的就是朝廷派兵镇压发生在大余县境内的一次农民起义,其时间、地点、人物都确凿可信。对于农民战争史和赣南地方史的研究,都是一份难得的史料。

明朝万历年间的唐邦佐,在通天岩留下了三品诗文,其书法艺术具有极高的造诣,他的手迹,是通天岩摩崖题刻中的艺术精品,其书法笔力沉雄刚健,气势飘逸洒脱,溶诸家之长,无论是运笔,结构还是章法,都有独到之处。

通天岩是通天岩石窟的中心,是一天然环形山壁。嘉靖《赣州府志》载:“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通天岩因此而得名。

自唐代以来,风光旖旎的通天岩石窟就被开创为石窟寺。至北宋时期,通天岩石窟的开创达到了高潮,尽管与我国众多的石窟比较,通天岩壁造像的分布范围,石龛的体量、数量以及造像的尺度,及其规模都是很小的,但相对而言,它却是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最大的一处石窟,同时,它又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处石窟,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这是一座珍贵的石窟艺术宝库。通天岩主峰巅有一明代建筑——元武殿,俗称“雷公殿”,1963年重建改成仿天坛形式的三层楼阁,1964年我国,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题为“群玉阁”,游人登阁远眺,但见“赣江如带,群山若瓜,瓠蔓引烟,气迥薄隐”,一派山川秀色,尽收眼底。

这8尊菩萨题材的造像,雕凿于唐代末年,开通天岩摩崖造像之先河。特别是这尊双手合什的观音造像,她头戴宝冠,面象丰圆,披发垂肩,宝缯下垂,佩项圈臂钏,短璎珍,裙带穿环从腰际垂下,足踏莲台,虽经千年风雨剥蚀,仍栩栩如生,沈从文先生称其为价值连城。中科院专家宿白于1991年对通天岩龛造像后曾作诗:“早刊菩萨像,晚补罗汉群,创始云晚唐,千古映赣江”。

在悬崖峭壁中,有一组石龛造像,佛主毗卢遮那(即大归如来)作禅定状,左边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右边是骑象的普贤菩萨,他们面相方圆,神态庄严。由这组造像向两侧延伸的悬岩上刻有层层排列的浮雕五百罗汉像,体态自然,表情各异,形成拱卫格局,气势恢宏,是北宋中期的作品。这里,集中了佛国世界的精华,是佛教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场所。

南宋工部尚书胡榘(时任赣知军)在《游通天岩》一诗中写道“万龛石佛坐观空,安用悬崖架梵宫;纵使风霜窒岩窦,此心元自与天通”。说明通天岩早在唐、宋时期就佛龛遍布,香客不断。

紧邻通天岩的岩洞就是翠微岩,这里有宋代李大正的题“通天岩”三。岩窟下,相传为宋代隐士阳孝本的隐居处。岩壁上刻有阳孝本等三人唱和的诗词,这里还有通天岩年代最早的一品题刻,它雕刻于熙宁六年(即1073年),距今已有九百余年历史了。

位于翠微岩的大肚弥勒佛造像,其题材特异,完成于南宋,是通天岩摩岩造像的终曲。

而沿忘归岩、龙虎岩、翠微岩一线分布的单龛十八罗汉像,是北宋晚期赣州慈云寺僧人明鉴经多方化缘而雕刻的,这具造像刀法精练,个性鲜明,是通天岩摩岩石刻造像的又一精华。

游览完了景区最具代表的五个岩洞后,我们来到广福禅寺。广福禅寺也是石窟寺,它是一种特殊的佛都建筑,从宋代开始这里便是通天岩佛事活动的中心,是江南有名的佛教胜地,总是香火不断。

寺庙后面的穴洞就是当年寺庙的藏经洞。

寺庙的普同塔距翠微岩300米,三重檐四角攒尖顶,设须弥座,全部用红石构件组成,正面青石碑题:“曹洞正宗”、“普同塔”,塔高4.5米,中空,是为寺院僧人坐化升天而建的墓塔。

广福禅林的西侧有一“阳公祠”,原为“广福寺”的禅房,祭祀本地名人阳孝本而立为祠。北宋时期,博学高行的名士孝本,因不愿为官,携蒲宗孟所赠国子学书,归隐通天岩二十余年,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路过赣州时,还专程往通天岩拜访阳孝本,两人一见如故,相处甚欢,日同游览,夜则长谈,遂成至交。阳公祠就是为了纪念苏阳会晤这段佳话所建。阳公祠亦成为后代文人墨客相聚唱和泼墨所在。

位于通天岩石窟翠微岩附近的山坡上,有一石穴墓。阳孝本葬后曾迁葬黄金村,南宋淳熙年间复葬通天岩旧穴,阳孝本墓是通天岩最重要的遗迹之一。

1939-1945年,蒋经国在赣州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时,年年避暑于通天岩,这就是他当年避暑的小山房,在龙虎岩东南侧,有一砖木结构的俄式建筑,是赣南最早的一家正规舞厅。1946年,蒋介石发现这里三面环山,地势非常险要,且不被外人注意,于是密令江西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将原来方丈室的双桂堂改建成一栋二层的小洋房,将爱国将领张学良转囚于此。该建筑分张学良及赵四小姐卧室、警卫室、卫生间、更衣室四个部分,上下楼都要经过寺内的山洞,警卫室设在山洞口。然而,小洋楼竣工时,解放大军已直逼江南,张学良将军也就没有到此居住,所以,这是一幢“没有住过将军的将军楼”。

团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通天岩的新石刻区,新石刻区有继南宋以来通天岩又一巨型造像——尊长23.66米的卧佛,还有很多名人造像。这些名人在赣州历史上作出过杰出贡献或有着重要影响,他们上起西汉,下至清代。从汉代灌婴筑城、晋代变琰迁城,到唐代卢光稠扩城,有唐代佛教禅宗高僧、马祖、中国风水术祖师杨筠松、历史上唯一到过赣州的皇室要人隆太后、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隐居通天岩二十余载的北宋名士阳孝本、散文名篇《爱莲说》的作者周敦,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赣州籍状元池梦鲤、明代理学家大师王守仁、《菩萨蛮》的作用辛弃疾、《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众多栩栩如生的造像映入你的眼帘,仿佛向你讲述赣州的历史沿革。

通天岩景区景点众多,它的卓约风姿,浓郁的宋城文化气息很值得我们多看、细看、深看。但由于时间关系,这次通天岩风景区的游览只好到此结束了。欢迎朋友们下次再来!

赣州导游词600字作文4

(车上讲解)八境台位于赣州城东北角的古城墙上,是赣州古城的象征。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也就是1056—1063年。因为楼台是建在砖石城墙上,所以古称“石楼”。又因为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遗,所以取名八境台。

主持建造八境台的是当时任赣州知军的孔宗瀚,他是山东曲阜人,是孔夫子第四十六代孙。在他之前,赣州的城墙都是土城墙,是他把当时的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墙,并建城楼在上面,这在当时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受到了朝廷的表彰。

参观八境台,先要经过一段古城墙,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古城墙。

说起古城墙,或许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北京万里长城或者是南京和西安的明城墙,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座历史悠久、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的砖城墙,那就是我们赣州的宋城墙。这也是现在全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砖城墙。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造反起家的客家人---曾任虔州刺史的卢光稠(他对赣州影响深远,有机会说说他,有传说郁孤台都是他建的)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年年冲坏土城,到了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代洪武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

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在谋士的建议下,他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而又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指的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能攻破坚固的赣州城。而到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市政府每年还拨出一定经费维护古城墙。

尤为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主要的是__年、__督造、__窑烧造等,这也就相当于工程记录,出了问题就可以找到当事人。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这块砖就在进入八境台园门后,快到八境台下面的一组台阶处),我们只所以说这是宋代城墙,也是基于这些铭文砖。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大家看的这些砖,大都是清朝和民国年间填补的,所以在城墙上参观的时候,大家不妨仔细注意下。

(八境台下)

宋代的八境台是木结构的,不知怎么回事,跟“火”特别有“缘”,曾三次被火烧毁:第一次是清康熙二年也就是1663年,第二次是1929年,第三次是1976年。1980年胡耀邦同志登上八境台遗址,建议修复八境台,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八境台是1984年重建,1987年落成的,共三层,高28.5米,占地面积574平方米,台基为高7米的城墙。另外还有一组楼群,为附属设施,主要为办公场所,还有一个根雕展厅。现在的楼台是钢筋混泥土仿古建筑。内部装修有天花、藻井、彩绘,整个建筑流金溢采、雄伟壮丽。楼台上悬挂的“八境台”三个题额,是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的。

请大家随我进人第一层参观。这层展示的是一些诗画。孔宗翰建起八境台后将自己在台上看到的赣州八景命画师绘成《虔州八境图》。孔宗瀚在接替苏轼任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知府时,把《虔州八境图》给大文豪苏轼看,并请他题诗。苏轼看画作后欣然题诗八首,并作序一篇。当时的八景就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崆峒山。绍圣元年也就是1094年,苏轼被贬到广东惠州,途经赣州,游览了赣州旖旎的风光后,他亲自登上八境台,觉得原来的诗“未能道其万一”,于是就补作了一篇后序,以表达自己对虔州八景的赞美之情。从此以后,许多文人墨客仿效苏轼对赣州八景唱和不绝。八境台因此扬名海内外。到了清朝,由于历史的变迁,景观发生了变化,赣州八景演变为现在悬挂在这两旁的八幅画所描述的八个景点,那就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马崖禅影、雁塔文峰、储潭晓镜、天竺晴岚。值得一提的是:孔宗瀚的《虔州八境图》和苏轼当年所写的虔州八境并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八景,它比后来的潇湘八景(湖南省境八图)更集中、更具魅力,而被后人模仿,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赣州也就成了中国八景文化的一个发祥地。以后的燕山(北京)八景、泸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都是虔州八景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有趣的是,后来还发展到十景、十二景、二十四景、三十六景,最多的是南京金陵四十八景。八景文化在建筑园林、美术绘画和饮食文化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通过国际文化交流传到国外,明代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凡是有华裔的地方就有八景文化,八景文化已成了一种国际现象。

现在大家随我上三楼,一起去欣赏一下赣州美丽的“八景”。

大家朝北看到的这个壮观的景点就是“二水环流”,左边是发源于南岭山脉的章江,右边是发源于武夷山脉的贡江,这是我们赣江的正源,这两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赣”也就由“文章”的“章”和贡献的“贡”合成。赣江由南向北流入长江,全程758公里。它纵贯江西南北,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也是我们江西的母亲河,所以江西也简称为“赣”。贡江作为赣江的正源,以前称为虔化水,隋唐以后赣州称为虔州,“虔”是“虎”头,又称虎头州、虎头城。南宋绍兴年间,因虔州经常发生农民起义,官府认为是因虔州的“虔”为“虎”头,有杀气而引起的,因此把虔州改为赣州。

再往北看,远处赣江西岸矗立的那座塔,是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取苏东坡诗中一名句“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而叫做玉虹塔。又因为塔身颜色为白色,俗称为白塔。明朝的塔跟宋朝是不同的,象玉虹塔这种楼阁式塔为道家所用,成为镇邪造景的建筑物,而且主要建在河边的山巅上,变成通常所说的风水塔。白塔就是这样一座典型的风水塔,建塔目的是为了留住赣州的风水,另外就是为了镇住赣江水,保佑赣州城免遭水患,而对于现代城市来说,玉虹塔美化了空间环境,还在航运中起到赣江航道上的标志作用。

由白塔再往前,眼睛所能看到的水的尽头就是储潭晓镜。这也是八景之一。因为那里有一座高山叫储山,因江水平如镜面,光可照人而得名。赣江过了储山后,河流湍急,礁石密布,是著名的赣江十八滩,过去是一段非常危险的行船险段,经常发生翻船事故。文天祥著名的诗句“慌恐滩头说慌恐,零汀洋里叹零汀”里的慌恐滩就是十八滩中的一滩。

八景之一的“玉岩夜月”是指章江以西,水西乡境内的号称“江南第一石窟”的通天岩。

我们看到城西掩映在现代城市建筑当中的飞檐斗拱的楼阁,它就是“三台鼎峙”当中的郁孤台。三台中的“拜将台”在现在的儿童公园,而“章贡台”则被毁,后人便用八境台取代。

“雁塔文峰”是指市区东南部耸立在高楼大厦之间的舍利塔和塔下的文庙。舍利塔位于宋城赣州的宗教文化区,是慈云寺的附属建筑,所以又称慈云塔。因大雁经常在塔顶栖息,俗称雁塔。这座塔的功能与前面讲的明代白塔是不同的,我国宋代以前的这种楼阁式塔是作为寺院的附属建筑而出现的,主要功能是用以收藏舍利子或经卷、佛像等。舍利塔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是有确切纪年可考的珍贵宝塔,也是江西省唯一的一座斜塔。

我们看到赣州城南部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叫峰山,又名崆峒山。那里山势险峻,是赣州市最高山峰,现已开辟为风景游览区,其中宝盖峰海拔1016米,风景秀丽。赣州八景中的“宝盖朝云”指的就是这里。

大家的视线往东移,在水东镇境内的马祖岩,是八景之一的“马崖禅影”,因为唐朝高僧马祖道,曾经居住在这里而得名。马祖岩高246米。现建有寺庙。苏轼、赵卞、文天祥曾游览过并留下诗句。

八景中最后一景是天竺晴岚,是指水东的天竺寺,早已被毁。我们不妨用前面那座古浮桥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八景之一。

有关八景的具体内容,留待我们亲临游览时再作一一介绍。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八境台北面脚下的这个半园型建筑,是一座炮城,为古城墙的一个附属建筑。建于清咸丰年间,是为抵御太平军所建的。当时共有五座炮城,现仅存西门和眼前这座了。这个炮城有上下两层,各层有藏兵洞18个,炮城开有枪眼、炮眼、了望孔,高7米,面积815平方米,中间的平地可供军士休息和进行军事训练。这座炮城从功能上看,是控制章、贡、赣三江江面的要塞。太平军石达开部队曾三次攻城没有攻破。可见其作用非同小可。沿着左边这段城墙,可以通往蒋经国旧居和郁孤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走走,别有一番风味的,愿你们收获多多,快快乐乐!

赣州导游词600字作文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__。欢迎来到江南宋城-----赣州旅游。

赣州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简称赣南。赣州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现辖信丰,安远,定南等十五县,瑞金,南康2市和章贡区。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837万。

赣州历史文化悠久,尤其在宋代最为著名。赣州已成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36座名城之一,是当时东南地区长江流域,闽江流域的商贸重镇,交通枢纽。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赣州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已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良好的自然条件塑造了赣州如画的山水,悠久的的历史赋予了赣州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这就使得赣州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类型多样。既有风景秀美的三百山,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风光旖旎的翠微峰,人间仙境的龙南武当山等自然景观,又有保存完好的宋代赣州城墙,巍然高耸的八境台和郁孤台等历史文化名胜,更有以瑞金为代表的现代革命史迹群落。由于较好的保存宋文化遗产为

特色的人文景观,赣州被誉为宋代博物馆,是江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下面我来介绍下郁孤台。郁孤台以山势高大,郁然孤寺而得名。赣州宋代古城自台下逶迤而过,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郁孤台始建年代距今至少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台于1984年9月建成,著名书法家,原全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舒同为台题额。郁孤台为赣州一大名胜,文天祥,苏东坡,辛弃疾,郭沫若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当我们进入郁孤台时,就能够看到那些题词。

赣州物产丰富,难得来赣州一场,您可以买到多种名优土特产品。南安板鸭,形,色,香,味俱全,驰名中外,素有辣味之玩美称。麦饭石高级保健茶,是纯正绿茶和赣南麦饭石为原料,采用现在科学技术精制而成,具有提神益智,消除疲劳等功效。信丰脐橙,肉质脆嫩,风味浓甜并富有芳香味,故有脐橙进房,香味满堂之说。被称为华夏第一橙。安远香菇,肉厚朵大,味美香浓,含丰富矿物质,维生素和蛋白质,具有抗癌,防感冒等药物价值,是人们喜爱的食用菌,被誉为,南国香珍。此外,赣县王母渡红瓜子,江口倒菜,龙归茶等土特产品也深受旅游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