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葡萄园之旅作文

第1篇:中秋节葡萄园之旅作文

中秋节葡萄园之旅作文

中秋节葡萄园之旅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葡萄园之旅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因为这一天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又称团圆节。在这一天,我们去了葡萄王国。开车来到葡萄王国的停车场就看见了一条绿树如茵的小路,走在小路上感觉非常的凉爽,还有人坐在椅子上休息、乘凉。穿过这条小路就到了品尝区。

我们先品尝了葡萄和玉米汁,然后又品尝了香甜的葡萄酒。再穿过一道门就到了采摘葡萄的大棚。在大棚里,葡萄架上挂满了紫珍珠般的`紫葡萄和绿水晶似的小蜜蜂葡萄。二姑说:“能被太阳照到的和果粒饱满的葡萄最好。”于是我们就找了起来,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一串既能被太阳照到又果粒饱满的葡萄。于是我拿起了剪子剪了下来……经过了辛勤的劳动,我的小篮子终于装满了葡萄。今天我不但高兴,而且体会到了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

第2篇:中秋节葡萄园之旅作文

本站的中秋节葡萄园之旅作文范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作文素材

希望之旅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是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的雄心。

古希腊马其顿国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波斯国前夕,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了别人。行前,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

“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

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大作家雨果曾说:“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而这精神即希望。

生活于现实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亚历山大正是凭着满怀的希望和毅力,一举歼灭波斯帝国,从而建立了那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希望是世间万物的主宰;而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就将变成一片黑暗。

“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所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林 肯

◎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期待是人生的动力源泉。堂吉诃德尽管让人感觉到有点迂腐,行为不切实际,沉溺于幻想,显得滑稽可笑,但是,他的身上却有一种最可宝贵的精神,那就是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正是因为有理想,有希望,平淡琐碎的现实才显出了光耀:粗蠢丑陋的村姑在他的眼里是高贵美丽的公主,平静安详的家乡也成了他冒险的乐园。他的人生够潦倒落魄的了,一杆破枪,一张烂盾牌,一匹瘦马,一只猎兔狗,他却要凭此走天涯,铲尽人间不平事。他的可贵就在这里,希望做某件事,并充满热情地努力去做,一往无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 森林大火中的逃生

一位记者采访一个因扑救森林大火而牺牲的勇士家属。勇士亲人说大火是从山岗上扑下来的,他看到火势不妙,就从山岗上逃下来,足足跑了100多米,被浓烟呛晕了,如果再坚持三五分钟,他就有可能生存。

但是当记者和一个林业局的朋友说起时,朋友听了认为是瞎扯。人的奔跑速度比大火趁风蔓延的速度要慢得多,加上丛林羁绊及高温、氧气稀薄,生存机会渺茫。

朋友认为勇士没有生产可能,除非面对大火,屏住呼吸,冲进火中——因为只有大火的背面才是安全的。

◎拒绝躲避,直迎挑战。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身处险境,所有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逃,离危险越远越好。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一定是远离,而是跨越,反其道而行,直面问题,击碎它。

◎面对危险忌讳的是自乱阵脚。也许能够泰然处之的人不多,但保有起码的清醒的头脑,能够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是必须的。有一个登山队途中遇到乱石滚下,石头虽然不大,但只有一个生还者。他说石头滚下时所有人都是闭起眼睛听天由命,只有他睁开眼睛抬起头看来石的方向拼命躲避才得以生还,所以面对危险采取主动权才是保全自己的办法。

一则平常的数学等式。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结果是59%.

◎从小到大,无数次应对过各种考试的我们都知道,60分是及格线,100分貌似比较难,而90分是一个可以引经为豪的分数了。工作中也是如此,很多人认为:“把工作做到60%太危险, 1

会被公司炒鱿鱼,做到100%太辛苦,也太不现实,把工作做到90%就很不错了。”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细微的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一个环节都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看起来“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严谨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严谨,切不可当成儿戏,严谨的人总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行动稍有疏忽或是存在细微的差错,科学更需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果你不能严谨对待每个环节,不能对每一个环节及时反馈和修正,不致力于每一个环节的完美,而是想当然地认为“结果不会有太大问题”,那么,最终的结局可能就是这个环节你做到了90%,下一个环节还是90%,在5个环节之后,你的工作成绩就不是平均值90%,而是59%。

90%*90%*90%*90%*90%=59%,这个简单的数学等式之外的意义就是-----在执行过程中要严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巴黎圣母院》的诞生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坚定信念,保持恒心。行百里半九十,在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时,选择了放弃,与成功失之交臂的人,不在少数。 ◎没有后路,才有出路。许多的人会轻言放弃,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还留有后路,随时可以退出。雨果选择放弃出外游乐,甚至将钥匙扔入湖中,这和破釜沉舟是一个道理,先断了后路,才能一路前行。 ◎不受外界干扰。对比《游褒禅山记》中,听从他人之言而放弃前行,退出山洞的诗人来说,雨果的不受玩乐干扰专心著书显然是他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雨果自知自己会受外界影响,先将自己外出玩乐的可能消除了,而后安心写作。这种自知之明,是总想着亡羊补牢的人所欠缺的。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俄]车尔尼雪夫斯基

球王贝利的回答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今后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体育明星。”贝利不假思索地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但决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

◎贫困是一笔财富。穷则思变,要革命,要奋发图强。说它是财富,是因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改变生存环境,自然产生“人十之,已百之”的上进心,有志气者“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封建社会就有“寒门生贵子,白层出公卿”的说法。饥寒交迫可以使人意志消沉,也可使人成就伟业,就看你如何对待,如何利用,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逆境的信心和斗志。逆境又是生活大方而富有的馈赠,它随着年代的推移而自然增殖,时间越久,利润越高。

西方一位哲人说得好:愿意的人,命运跟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历经磨难的人适应性很强,知难而进,不畏艰险,能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事变,摩顶放踵,披荆斩棘,百折不挠,“虽九死其犹未悔”,直至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贫困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和生活的馈赠呢?

然而,并非说富裕是坏事,优越的物质条件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与重要因素,关键是如何对待,如何利用。富贵本身不是坏事,但“富贵易淫”却是人之常情,人富贵了,饱暖安逸之时常常易陷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之中,养尊处优,甚而至于花天酒地,生活作风糜烂。由此看来,富贵岂不成了坏事?孟子谆谆告诫人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就是这个意思。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寒门;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是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的人;丹麦童话家安徒生出身于缝鞋匠家庭,衣不蔽体;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供姐姐读书......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能受天磨真好汉,不经磨难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人,更难当大任,由此看来,幼时贫困何尝不是一笔价值连城的、可观的财富呢?

郑板桥临终教子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晚年得子,不胜欢喜。但他对儿子从不溺爱。他在弥留之际,叫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给他吃。当儿子做好馒头端到床前,郑板桥已经咽气了。儿子悲痛欲绝,突然看到茶几上有一张父亲的字条,上面写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是郑板桥给儿子上的最后一课了。

◎人只有靠自己的实力争取回来的东西才会觉得有意义,有价值。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事业自己干,别人是帮不了你什么大忙的。

◎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事例告诉我们,那些名人都是靠自己去努力的,靠自己坚韧的意志去坚持的。贝多芬就是其中这样的一个人,他自己的耳朵聋了,但他不怨天不怨地不怨人,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努力进取,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去完成了自己所要干的东西。终于成就了自己一番事业。

◎一切事情都应该靠自己努力。自己不努力,一味依靠别人,依赖别人,就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受人气,这是妇孺皆知的,中国有句古语“受人者常畏人,予人者常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种是自己不能独立,三国时蜀国后主刘禅,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生命的从容姿态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一些重要人物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这些囚徒并不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依然密谋起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瞿秋白临刑,在草地上坐下,微笑着说:“此处甚好!”那是一种人生信念的通透;阿基米德在刀斧临颈时大叫:“等一下,这个公式还有另一种解法。”那是远远高于生命的对科学的挚爱;嵇康临行前操琴一曲《广陵散》,那是另一番队世俗高昂的轻蔑,是最后与云天的对话。

◎在走向人生的最后一刻,这些人都是从容的,他们的一生无论长短,都是做好最后准备才离世的。比较完满的人生,无非就是历尽沧桑,从容地与这最后一刻相逢。

◎从容施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精神气质,是先天禀赋加上后天历练而达到的一种境界。 ◎从容原本可以离我们很近,它是看不见的财富,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地去攒积,去感动。当我们以自己的敏感之心,充满希望之灵,去毫微毕现地感受,并且坚信世界美好的时候,我们必

定会拥有积极、宁静与从容的生活。

三个抄写员

黎锦熙(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民国头十年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抄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字、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认真仔细地检查然后才抄写。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

◎人生路上不能一味地追随前人的脚步,而抛弃了自己的思想,对于任何事都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如果总是按着别人的思想,走别人的路,那样只能活在别人的影子中,自己的能力不能得到任何提升。当一个人对待事物都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时,才能做出自己的事,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严谨的态度,并非所有权威都是对的,有时权威也有瑕疵,甚至是谬误,我们要能发现,并加以改正。或者认为有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地方要勇于提出,不能一味地接受。

◎细节中发现个性,细节看出命运。第一个抄写员只会照搬照套,连错误也一概誊录,其个性的死板机械不言而喻;第二个抄写员尊重原作,但对错字、错句却能加以改正,其个性的善加变通而又具有对他人的尊重的态度也很清晰;第三位抄写员则自觉地将不符合自己的意见屏蔽,凡事以我为中心,普天之下惟我为大,则似乎又太有张扬自我之嫌,先不说这种做法是否对原作者的不尊重,就是如西哲所说的“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意见的权利”这种宽容的胸怀似乎也比较欠缺。

海鸥乔纳森的尝试

美国作家理查德·巴赫有一本书叫《海鸥乔纳森》,书中主人翁乔纳森是一只海鸥,海鸥是群居禽类,对飞行高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主人翁一直有个念头,想突破飞翔高度和距离去体会那自由的空气,但它在不断尝试中却听到同伴一直呼喊它回来的声音,每尝试一次它就要付出饥饿的代价和体力透支的折磨。在不断的挫折中它的信念并没有被打倒,终于有一天乔纳森突破了极限,遇到了另一股它从未体会到的气流,支撑着它翱翔在从没有海鸥能体会的天空以及自由的空气中??

◎什么事?——一只叫乔纳森的海鸥练习飞翔,突破局限,飞到了它的族群不曾体会的天空,享受了自由的空气。他的行为受到他的同类的反对与阻挠。为什么要飞翔?——不满足于世俗的命运,不希望像其他的海鸥一样,整天为觅食而忙碌,生活的天地狭小低矮,想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想经历它和它的族群都不曾经历的生活和境界。结果如何?——到达了高远的天空,享受了自由的空气,过程怎样?——历尽磨难和挫折,拒绝同伴的呼唤,勇敢的尝试,不懈的坚持,想要飞出去,飞到新的天地的信念始终不变。不甘平庸,不愿只是活着,心怀高远的梦想,并为梦想而努力,充满勇气地去探索未知的生活,海鸥乔纳森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的象征,展现了人类不愿屈服于物质的禁锢与世俗的束缚的高贵的品格。

关于快与慢的思考

◎速度快比速度慢就一定能是件好事吗?

速度能抢来效益、时间,金钱,可对于想过悠闲日子的人来说,速度并无意义。朝圣者用脚步丈量的虔诚你不能用高铁的速度代替,等待过程的幸福最怕的就是没了过程,一个手指一点就发的短信情话,其价值永远比不上走了几个月才送到手的情书。

如今我们生存的方式完全是竞争似的拼搏了,速度自然有了实际的效应,可速度终究不是目的。如果大家都慢下来,慢得像北宋首都那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好?茶坊、酒肆、庙宇鳞次栉比,街市行人川流不息,商店中有珠宝香料、绫罗绸缎等专门经营,形形色色,热闹缤纷。一个看城门的小卒也可以穿丝鞋,生活水平超过当时黑暗的中世纪欧洲贵族。那时的北宋文化昌盛、艺术繁荣。宋太祖赵匡胤虽为“一介武夫”,却十分重视文化艺术,很懂得文治的意义和文化的重要。由于物质生活富裕,宋朝人生活悠闲安逸,热衷于追求精神生活。那时最快的速度就是快马加鞭,时速也不过60公里,跑上二里地也就没了速度。可没速度的宋朝不比现代人的生存更安逸、幸福得多吗?

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漫天的星斗;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经典中的智慧;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到别人的心声;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和自我的灵魂对白。“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对那些整天处于致命焦虑的芸芸众生来说,以安详作为生命的方向,才是每天疲于奔命的人们尽快摆脱焦虑的救赎之路。”

◎契诃夫只活了四十四岁,但契诃夫用一杆鹅毛管笔写了那么多的剧本与小说,他是戏剧大师,是小说大师。我百思不解,从前的人为什么那么早就已成材?他们在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出头时,就已经在事业上登峰造极。徐志摩只活了三十五岁,但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事业,都已轰轰烈烈。而如今,船也快了,车也快了,通讯工具也发达了,连用钢笔写字都嫌慢而争先恐后地改用了电脑(配臵正越来越高),但我们在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出头时又做出了些什么?都行将就木了,也还是没有什么大名堂。人类仿佛越来越衰老、越钝化,生长得越来越迟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