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故事文稿:儿时记忆的木头腿、土豆、梅花坑

家风家教故事文稿:儿时记忆的木头腿、土豆、梅花坑

家风家教故事文稿:儿时记忆的木头腿、土豆、梅花坑

开场白:在我接到家风家教故事会的文稿通知时,潜意识里就出现了这样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我儿时记忆里最特殊的存在,他讲的故事和他后来的故事都如甘露浇灌着我孩童时期的心田。直到今天,过去了大约20年,虽然他的容貌,我已经开始模糊,但他讲的故事依然回荡耳畔,他佩戴的勋章依然熠熠生辉。

一、他乡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位老人叫黄忠富,享年87岁,是我二姑爹的父亲。农村的姑娘都嫁得近,我二姑(万州人喊二姥)也一样,都是在同村,他们家也是我们一群孩子聚集的地方。之所以说他是我儿时最特殊的存在,是因为他是位老兵,剿过匪,经历了抗美援朝,死里逃生,失了一条腿。据说当年与他同被“抓壮丁”的同村邻村青年有三十多个,经历了抗日解放战争、内战,到头来,活着回来的也就他一个人。奶奶也讲到她完全没有想到居然还能等到他活着回来,“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他人家看到自家的儿子连尸首、物件都不曾回来。虽说“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但对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乡亲们而言,他能活着回来,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有奇迹。据说当时在他回来的初几年,家里经常都有来打探消息的,有同村的,其他村的,还有很远地方的,都希望得到最后的线索。慢慢的,日子一长,寻亲者们,遥遥无期许,也最终归于无奈、绝望。到今天,都还有这些为抗战战争、解放战争埋骨他乡的亲人,大多都成老病缠身,郁郁而终。

所以,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缅怀先烈应当世代传承。们要记住那些血泪,那些无奈,那些绝望,还有那些盼子归来的母亲,那死不瞑目的期盼。

二、剿匪锅里掏土豆,不拿群众一针线。

在黄爷爷的戎马生涯中,有两个重要时期,剿匪和抗美援朝。他给我们讲,剿匪期间,土匪很狡猾,知道共产党的政策是保护百姓。土匪常化妆成普通老百姓,专门对巡逻小队小手。巡逻小队一般是两人组,长期有去无回。讲到有次他和他的战友去巡逻,天黑了,肚子饿,摸爬到一户人家里,发现锅里有现成的土豆,想吃,又不敢。想起党的纪律,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要吃了不就违反了嘛。最后,还是抵不住诱惑,吃了土豆,在灶台上放了一块大洋。回来后就报告他们领导,说吃了群众土豆,请求处分。后来调查了确实放了一块大洋,又念及剿匪不易,才算结束。

三、抗美援朝保家国,死里逃生梅花坑。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爷爷讲得最多的有三件事。也是我们最喜欢点明讲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抗美援朝出发前朱德总司令的讲话,说到他们当时忐忑的心情和听了总司令训话后的斗志昂扬。第二部份是急行军时的疲惫和饥饿,最高潮的是关于如何在美军精良武器下规避炮弹。他说美军打炮是有规律可循的,尤其是三角炮、梅花炮,只要他打一个炮后就跳到炮坑里,提前预判,跳到另外一个炮坑就能活命,继续战斗。虽然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学习,在实际的战争中,快速归纳总结,英勇机智。第三个部分,就是死里逃生那次战役,那时候,我还小,到现在已经不记得他说的到底是那次战役。他说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是一场惨烈的战役,他所在的队伍没有守住高地,被敌人围攻了上来。头一天的晚上,还能听到许多战友在呻吟,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凌晨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估计都死了。黄爷爷伤到的是腿,不算致命伤,他晓得战役结束都会有一阵刀刺,以确保没有活口。他把许多尸体重到自己身上,在刺刀所到之处,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尤其是刺刀刚好刺到伤腿,还绞动一下,疼得他差点死去,但为了活命,依然保持不动,直到敌人离去才死人堆里爬出来。

四、黑心奸商黑心棉,将士死了元帅怒了。

在黄爷爷家,他的腿不方便,里面装的是块木头。据说当时医疗条件差,他的腿本来可以治愈的,由于当时国内供应棉花的黑心奸商,因为细菌感染,让当时很多从战场上负伤下来的战士,严重的死了,不致命的残了。也同样的是棉花,在供应物资里,发现棉衣里外面是白色的好棉花,里面是黑黑的坏棉花,也冻死了不少人。据说后来彭德怀元帅知晓了,发了怒,查处了那些投机倒把,发战争黑心财的人。后来全国形势好了,国家没有忘记这些老兵,当然,也包括黄爷爷在内。在他的腿里装了木头,成了木头腿,那仿佛是他大半生戎马生涯的象征,也是我们那一群娃娃最好奇的地方,总想撩开裤腿看哈,到底是不是木头。

五、身残恨难建设志,不为国家增负担。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般像他这种情况的,其子女都会安排工作。但老人不允许,说“我已经残疾了,好不容易把日本人赶场中国,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安定下来了,不能为祖国建设作贡献,每个月都有这么高的退休金,已经很羞愧了,不能给国家添麻烦,对于子女工作安排的问题,还是要子女们自己努力学习和通过正常途径去争取,不能搞特殊化。”即使当时在我二姑爷供销合作社需要分流下岗的时候,老人依然对老四(我二姑爷)说那是国家大势所趋,你要主动退下来,自谋职业,不做国家经济改革的挡路石。但当时没有人理解他,包括他的妻子、子女,都说他轴。但在很久前,他都看到了经济改革的大趋势。不搞特殊,不依赖政府。我们讲社会主义荣辱观,我想这是个好例子。

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对入党神圣而敬畏,对自己严格要求,他早在我儿时,就树立起了崇高标杆,我依然看见他那熠熠生辉的军功勋章,依然看见他把党徽别在了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