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实习报告

第一篇:瑞典实习实践报告

瑞典实习报告

比起绝大多数同学,我真是幸运的多,第一次真正的实习,就遇上了这么好的机会,既体验了工作的艰辛又感受了异国的文化,所以真的很感谢爱因斯特组织和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由于体会太多,不可能在总结中尽述,只能把感受最深的总结一下。

适应篇

到瑞典后最先感受到的是瑞典人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来接机的是瑞典爱因斯特的志愿者——一个很健谈的瑞典女孩,她把我去实习地的路线安排的妥妥当当,从她拿出来的记事本中可以看出她事先做了很多工作,甚至连飞机晚点赶不上汽车都计算在内(幸好没有发生)。一边坐车,她一边向我介绍瑞典的风俗和习惯,以缓解我第一次出国的紧张,同时也从地图上给我说明行程。并在最后一次转车前,她联系了实习公司的人,让他们可以有所准备。就在这样一个令人放心的瑞典女孩的指引下,我顺利的抵达了实习地。而前来接我的竟然是一个塔吉克斯坦的实习生,交谈后才知道我所去的实习公司接收了7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爱因斯特实习生(中国,塔吉克斯坦,挪威,波兰,芬兰,克罗地亚,爱尔兰),此外加上一个瑞典实习生共8个人住在公司租下的青年公寓里(这种青年公寓在瑞典随处可见,是最便宜的一种,由10几间卧室和公用客厅,厨房,浴室组成),一进去,他们都及其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握手,自我介绍,接下来大家一边交谈一边看球赛(当时正好是欧洲杯期间),距离也一下子就拉近了,我的不适应和担心也就彻底消失了。看完比赛,他们带着我熟悉了一下实习公司所在的地——一个叫hallstavik的小城市,这里要比中国静很多(整个瑞典也才900万人口),不过我们这样一个“小联合国”走在路上也挺引人注目的,不过被人这样注目(第一次体会到被当成外国人的感觉)也不是很舒服。而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可太阳正下山,这就是北欧的夏天,几乎整天天亮,即使后半夜天也微微泛蓝,甚至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午夜太阳!幸好坐了10几个小时的飞机,人也累了,躺下后马上就睡着了,6个小时的时差也就一下子倒过来了!

接下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食物,他们的主食诸如面包,三明治,热狗,pizza,牛排等,最多加上一些马铃薯,同中国有极大的不同,但毕竟在出国前了解过,一段时间后,经过自己的中国化改造也就适应了。

总之,生理上的适应还是很快的,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不过观念上(也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差异要想缩小就不那么容易了,平时只要没什么事大家一般都会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而民族,宗教,政治,文化也就很自然的成了最主要的话题,只不过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普遍比较偏激(说得好听点叫“爱憎分明”)。不过也有比较一致的,对美国的霸权主义都很反感,只是中国的学生表现的比较含蓄罢了。在谈到实习目的时,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出了一个词——money,说到原因,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在西方国家,18岁后(确切的说时高中毕业后),不仅离开父母独自居住,而且经济上也完全独立,他们必须自食其力,为自己的生计而奋斗。这确实也是东西方之间的最大差异。

实习篇

虽然异国的生活着实精彩,旅行,party不曾间断,但实习才是主要目的。说是实习,实际上与真正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也是最让我感到幸运的,能让我真正体会倒工作的艰辛和乐趣。

实习的前两天,以参观,讲座为主,了解了该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参观了整个工厂,了解了整条生产线,由于是化工厂,用水量较大,故依水而建,并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生产废水,同时运输也以船为主(这与这个欧洲铁路运费普遍偏高有关),占了近80%,当然了,安全讲座也必不可少,安全条款共有40条之多,真可谓“安全第一”,也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宗旨,而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也时时体会到这一点,同时也正因为这样,公司的员工也很自觉的为公司着想,效益自然也就高了。

此后,我被安排到了一个工作间,作为实习的一部分。这是整条生产线的一个中间环节,和我一起工作的还有其他两个正式员工——两位极其健谈,和善的女士。由于整条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极高,所以需要人做的并不多,我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所要做的工作学会了,其实只是敲敲键盘罢了。让她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项工作,竟然是“boring”——不过后来我也觉得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因此我们有了很多的时间聊天,从中我更清楚地了解了瑞典,了解那儿的风俗,她们也从我的描述中了解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同时她们也为我的旅行提了很多的建议)。除了她俩,整个工作组还有其他6个人,在工作不太繁重的时候,他们也常来串门,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简直就是一个整体,工作时欢声笑语不断(尽管他们的幽默有时我不是很懂),也让无聊的工作增色不少。在工作之余,他们也带我尝试了许多东西,如golf,speedway,游船(很多人都有私人游艇)等,还有必不可少的party,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情趣,也真正的和他们成了朋友,他们也把我当成了成员之一,真的很感谢他们。

作为实习的另一部分,我也跟着工程师到处转(他们好像没空的时间),这才与我的专业真正的挂起钩来(也让我真正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化学物品和一些常用的理论(很有亲切感),同时也了解了他们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由于选修了竺可桢学院的一些相关课程,故接触起来不显陌生,受到了他们工程师的称赞),从中了解到生产完全是以客户的要求为基础的,在网上实时反映出各种信息,同时每道工序也都以此展开,十分完善。

整个实习下来,最深的感触是——“为他人着想”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不仅体现在员工与公司,公司与客户之间,也体现在员工与员工之间,虽然自己多做了一些,但对他人来说却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而这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观念很容易达到一个结果——双赢!

此外,还有一点心得,由于身处异国,且是第一次实习,什么经验都没有,所以“问-学”就成了很常用的词组,瑞典人问很友善,不过答案的针对性很强,也就是说,你不问,他绝不答,他们完全把你当成一个有独立处事能力的人,而不仅是一个实习生而已。同时有两不找——下班前不找,放假前不找,因为这两个工作段他们的工作效率最低,找他们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要不就提前,要不就推后,并且作为北欧的习俗,这时去找他们是很不礼貌的。

第二篇:瑞典实习记

比起绝大多数同学,我真是幸运的多,第一次真正的实习,就遇上了这么好的机会,既体验了工作的艰辛又感受了异国的文化,所以真的很感谢爱因斯特组织和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由于体会太多,不可能在总结中尽述,只能把感受最深的总结一下。

适应篇

在出国前,既兴奋又紧张,有太多的期待和担心,但随着贸痰慕校庵值p模ń踊娜嘶岱褡际保鸬淙耸欠裼焉疲桓鋈寺眯惺欠裼欣眩欠袷视獾奈幕拖八祝ぷ骰岱衲岩杂ω丁┮苍谥鸾サ南а?nbsp;

到瑞典后最先感受到的是瑞典人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来接机的是瑞典爱因斯特的志愿者——一个很健谈的瑞典女孩,她把我去实习地的路线安排的妥妥当当,从她拿出来的记事本中可以看出她事先做了很多工作,甚至连飞机晚点赶不上汽车都计算在内(幸好没有发生)。一边坐车,她一边向我介绍瑞典的风俗和习惯,以缓解我第一次出国的紧张,同时也从地图上给我说明行程。并在最后一次转车前,她联系了实习公司的人,让他们可以有所准备。就在这样一个令人放心的瑞典女孩的指引下,我顺利的抵达了实习地。而前来接我的竟然是一个塔吉克斯坦的实习生,交谈后才知道我所去的实习公司接收了7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爱因斯特实习生(中国,塔吉克斯坦,挪威,波兰,芬兰,克罗地亚,爱尔兰),此外加上一个瑞典实习生共8个人住在公司租下的青年公寓里(这种青年公寓在瑞典随处可见,是最便宜的一种,由10几间卧室和公用客厅,厨房,浴室组成),一进去,他们都及其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握手,自我介绍,接下来大家一边交谈一边看球赛(当时正好是欧洲杯期间),距离也一下子就拉近了,我的不适应和担心也就彻底消失了。看完比赛,他们带着我熟悉了一下实习公司所在的地——一个叫hallstavik的小城市,这里要比中国静很多(整个瑞典也才900万人口),不过我们这样一个“小联合国”走在路上也挺引人注目的,不过被人这样注目(第一次体会到被当成外国人的感觉)也不是很舒服。而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可太阳正下山,这就是北欧的夏天,几乎整天天亮,即使后半夜天也微微泛蓝,甚至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午夜太阳!幸好坐了10几个小时的飞机,人也累了,躺下后马上就睡着了,6个小时的时差也就一下子倒过来了!

接下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食物,他们的主食诸如面包,三明治,热狗,pizza,牛排等,最多加上一些马铃薯,同中国有极大的不同,但毕竟在出国前了解过,一段时间后,经过自己的中国化改造也就适应了。

总之,生理上的适应还是很快的,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不过观念上(也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差异要想缩小就不那么容易了,平时只要没什么事大家一般都会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而民族,宗教,政治,文化也就很自然的成了最主要的话题,只不过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普遍比较偏激(说得好听点叫“爱憎分明”)。不过也有比较一致的,对美国的霸权主义都很反感,只是中国的学生表现的比较含蓄罢了。在谈到实习目的时,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出了一个词——money,说到原因,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在西方国家,18岁后(确切的说时高中毕业后),不仅离开父母独自居住,而且经济上也完全独立,他们必须自食其力,为自己的生计而奋斗。这确实也是东西方之间的最大差异。

实习篇

虽然异国的生活着实精彩,旅行,party不曾间断,但实习才是主要目的。说是实习,实际上与真正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也是最让我感到幸运的,能让我真正体会倒工作的艰辛和乐趣。

实习的前两天,以参观,讲座为主,了解了该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参观了整个工厂,了解了整条生产线,由于是化工厂,用水量较大,故依水而建,并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生产废水,同时运输也以船为主(这与这个欧洲铁路运费普遍偏高有关),占了近80%,当然了,安全讲座也必不可少,安全条款共有40条之多,真可谓“安全第一”,也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宗旨,而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也时时体会到这一点,同时也正因为这样,公司的员工也很自觉的为公司着想,效益自然也就高了。

此后,我被安排到了一个工作间,作为实习的一部分。这是整条生产线的一个中间环节,和我一起工作的还有其他两个正式员工——两位极其健谈,和善的女士。由于整条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极高,所以需要人做的并不多,我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所要做的工作学会了,其实只是敲敲键盘罢了。让她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项工作,竟然是“boring”——不过后来我也觉得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因此我们有了很多的时间聊天,从中我更清楚地了解了瑞典,了解那儿的风俗,她们也从我的描述中了解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同时她们也为我的旅行提了很多的建议)。除了她俩,整个工作组还有其他6个人,在工作不太繁重的时候,他们也常来串门,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简直就是一个整体,工作时欢声笑语不断(尽管他们的幽默有时我不是很懂),也让无聊的工作增色不少。在工作之余,他们也带我尝试了许多东西,如golf,speedway,游船(很多人都有私人游艇)等,还有必不可少的party,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情趣,也真正的和他们成了朋友,他们也把我当成了成员之一,真的很感谢他们。

作为实习的另一部分,我也跟着工程师到处转(他们好像没空的时间),这才与我的专业真正的挂起钩来(也让我真正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化学物品和一些常用的理论(很有亲切感),同时也了解了他们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由于选修了竺可桢学院的一些相关课程,故接触起来不显陌生,受到了他们工程师的称赞),从中了解到生产完全是以客户的要求为基础的,在网上实时反映出各种信息,同时每道工序也都以此展开,十分完善。

整个实习下来,最深的感触是——“为他人着想”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不仅体现在员工与公司,公司与客户之间,也体现在员工与员工之间,虽然自己多做了一些,但对他人来说却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而这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观念很容易达到一个结果——双赢!

此外,还有一点心得,由于身处异国,且是第一次实习,什么经验都没有,所以“问-学”就成了很常用的词组,瑞典人问很友善,不过答案的针对性很强,也就是说,你不问,他绝不答,他们完全把你当成一个有独立处事能力的人,而不仅是一个实习生而已。同时有两不找——下班前不找,放假前不找,因为这两个工作段他们的工作效率最低,找他们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要不就提前,要不就推后,并且作为北欧的习俗,这时去找他们是很不礼貌的。

旅游篇

两个月的异国之行使我强烈体会到计划的重要性,不仅从实习生活中,更从旅游中感受到!因为有一次我和一个挪威实习生,一个瑞典实习生一起去逛一座古城,满以为手中有一张地图就不用怕了,可谁知一天下来竟然没有完成任何有价值的观光,所以以后,在出行前我都会具体的计划一下旅行的路线和时间,就拿stockholm之旅来说吧,由于计划周密,所以行程很紧凑,并且恰好赶上皇宫正门前的卫兵换班仪式。

概括的说,在实习期间的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集体出游,这种形式一般经过事先周密的安排,不需要我自己去操太多的心,只需要整理好装备跟着大家一起玩就可以了,去芬兰那次就是这样,不用自己操心,就可以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第二种——几个人组队出游,和朋友商量好时间,地点,坐着他们的车,说走就走,相对而言,这种形式较自由,费用也较低,只需回来后平摊汽油费即可(门票什么的当然自理了,同时计划也相对重要);第三种就是一个人出行,这种形式最自由,计划也更重要,首先要对目的地有一定了解(这个可以通过旅游手册获得),其次要自行安排住宿,在瑞典一般很容易找到青年旅舍(比起hotel便宜得多),如果有自己的帐篷和睡袋,在草坪,公园里露营也不错,而且警察对此管得很松,即使在城堡外也可以见到露营的团队。同时,一般较大的城市都有72小时旅游卡,包括3天内所有的汽车,地铁的车票(否则每次都花上5欧元坐公交车或地铁,三天下来肯定超过旅游卡的费用)和部分景点的门票,此外如果有国际学生证和青年旅舍卡,在门票和住宿时都可以打对折,极其合算。这种形式时我最喜欢的,因为最有意思,虽然第一次可能有点困难,但尝试过以后,就再也不会担心异乡之旅了。

总结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找到了竺可桢老校长让我们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答案,虽然有些迟,但至少不再迷茫,目标也已十分明确,这是最大的收获,相信这也是学校组织实习的目的之一吧!

而两个月的异国实习生活给我的感觉不是“竟然是这样”,而是“原来真的是这样”!不过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的了解真是少得可怜,不仅从交谈中,更从新闻中了解到,这才让我真正的意识到我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性,同时我也真心的感谢学校和iaeste给了我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也给了那些友好的西方国家的人们一个认识中国的机会。虽然我个人的影响力很有限,但随着这个组织在中国的壮大,相信这个影响圈会不断的扩大,也真心的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这次机会,用心去品味异国的实习生活,给自己的学生生涯添上浓墨重彩!

第三篇:瑞典实习记

比起绝大多数同学,我真是幸运的多,第一次真正的实习,就遇上了这么好的机会,既体验了工作的艰辛又感受了异国的文化,所以真的很感谢爱因斯特组织和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由于体会太多,不可能在总结中尽述,只能把感受最深的总结一下。

适应篇

在出国前,既兴奋又紧张,有太多的期待和担心,但随着旅程的进行,这种担心(接机的人会否准时,瑞典人是否友善,一个人旅行是否有困难,是否适应国外的文化和习俗,工作会否难以应付……)也在逐渐的消失。

到瑞典后最先感受到的是瑞典人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来接机的是瑞典爱因斯特的志愿者——一个很健谈的瑞典女孩,她把我去实习地的路线安排的妥妥当当,从她拿出来的记事本中可以看出她事先做了很多工作,甚至连飞机晚点赶不上汽车都计算在内(幸好没有发生)。一边坐车,她一边向我介绍瑞典的风俗和习惯,以缓解我第一次出国的紧张,同时也从地图上给我说明行程。并在最后一次转车前,她联系了实习公司的人,让他们可以有所准备。就在这样一个令人放心的瑞典女孩的指引下,我顺利的抵达了实习地。而前来接我的竟然是一个塔吉克斯坦的实习生,交谈后才知道我所去的实习公司接收了7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爱因斯特实习生(中国,塔吉克斯坦,挪威,波兰,芬兰,克罗地亚,爱尔兰),此外加上一个瑞典实习生共8个人住在公司租下的青年公寓里(这种青年公寓在瑞典随处可见,是最便宜的一种,由10几间卧室和公用客厅,厨房,浴室组成),一进去,他们都及其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握手,自我介绍,接下来大家一边交谈一边看球赛(当时正好是欧洲杯期间),距离也一下子就拉近了,我的不适应和担心也就彻底消失了。看完比赛,他们带着我熟悉了一下实习公司所在的地——一个叫hallstavik的小城市,这里要比中国静很多(整个瑞典也才900万人口),不过我们这样一个“小联合国”走在路上也挺引人注目的,不过被人这样注目(第一次体会到被当成外国人的感觉)也不是很舒服。而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可太阳正下山,这就是北欧的夏天,几乎整天天亮,即使后半夜天也微微泛蓝,甚至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午夜太阳!幸好坐了10几个小时的飞机,人也累了,躺下后马上就睡着了,6个小时的时差也就一下子倒过来了!

接下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食物,他们的主食诸如面包,三明治,热狗,pizza,牛排等,最多加上一些马铃薯,同中国有极大的不同,但毕竟在出国前了解过,一段时间后,经过自己的中国化改造也就适应了。

总之,生理上的适应还是很快的,虽然花了一些时间,但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不过观念上(也可以说是文化上)的差异要想缩小就不那么容易了,平时只要没什么事大家一般都会坐在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而民族,宗教,政治,文化也就很自然的成了最主要的话题,只不过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普遍比较偏激(说得好听点叫“爱憎分明”)。不过也有比较一致的,对美国的霸权主义都很反感,只是中国的学生表现的比较含蓄罢了。在谈到实习目的时,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出了一个词——money,说到原因,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在西方国家,18岁后(确切的说时高中毕业后),不仅离开父母独自居住,而且经济上也完全独立,他们必须自食其力,为自己的生计而奋斗。这确实也是东西方之间的最大差异。

实习篇

虽然异国的生活着实精彩,旅行,party不曾间断,但实习才是主要目的。说是实习,实际上与真正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差异,这也是最让我感到幸运的,能让我真正体会倒工作的艰辛和乐趣。

实习的前两天,以参观,讲座为主,了解了该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参观了整个工厂,了解了整条生产线,由于是化工厂,用水量较大,故依水而建,并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生产废水,同时运输也以船为主(这与这个欧洲铁路运费普遍偏高有关),占了近80%,当然了,安全讲座也必不可少,安全条款共有40条之多,真可谓“安全第一”,也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宗旨,而在此后的工作中我也时时体会到这一点,同时也正因为这样,公司的员工也很自觉的为公司着想,效益自然也就高了。

此后,我被安排到了一个工作间,作为实习的一部分。这是整条生产线的一个中间环节,和我一起工作的还有其他两个正式员工——两位极其健谈,和善的女士。由于整条生产线的机械化程度极高,所以需要人做的并不多,我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所要做的工作学会了,其实只是敲敲键盘罢了。让她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项工作,竟然是“boring”——不过后来我也觉得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因此我们有了很多的时间聊天,从中我更清楚地了解了瑞典,了解那儿的风俗,她们也从我的描述中了解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同时她们也为我的旅行提了很多的建议)。除了她俩,整个工作组还有其他6个人,在工作不太繁重的时候,他们也常来串门,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简直就是一个整体,工作时欢声笑语不断(尽管他们的幽默有时我不是很懂),也让无聊的工作增色不少。在工作之余,他们也带我尝试了许多东西,如golf,speedway,游船(很多人都有私人游艇)等,还有必不可少的party,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情趣,也真正的和他们成了朋友,他们也把我当成了成员之一,真的很感谢他们。

作为实习的另一部分,我也跟着工程师到处转(他们好像没空的时间),这才与我的专业真正的挂起钩来(也让我真正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此期间,我接触到了各种化学物品和一些常用的理论(很有亲切感),同时也了解了他们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由于选修了竺可桢学院的一些相关课程,故接触起来不显陌生,受到了他们工程师的称赞),从中了解到生产完全是以客户的要求为基础的,在网上实时反映出各种信息,同时每道工序也都以此展开,十分完善。

整个实习下来,最深的感触是——“为他人着想”的观点已深入人心,不仅体现在员工与公司,公司与客户之间,也体现在员工与员工之间,虽然自己多做了一些,但对他人来说却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而这种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观念很容易达到一个结果——双赢!

此外,还有一点心得,由于身处异国,且是第一次实习,什么经验都没有,所以“问-学”就成了很常用的词组,瑞典人问很友善,不过答案的针对性很强,也就是说,你不问,他绝不答,他们完全把你当成一个有独立处事能力的人,而不仅是一个实习生而已。同时有两不找——下班前不找,放假前不找,因为这两个工作段他们的工作效率最低,找他们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要不就提前,要不就推后,并且作为北欧的习俗,这时去找他们是很不礼貌的。&

nbsp;

旅游篇

两个月的异国之行使我强烈体会到计划的重要性,不仅从实习生活中,更从旅游中感受到!因为有一次我和一个挪威实习生,一个瑞典实习生一起去逛一座古城,满以为手中有一张地图就不用怕了,可谁知一天下来竟然没有完成任何有价值的观光,所以以后,在出行前我都会具体的计划一下旅行的路线和时间,就拿stockholm之旅来说吧,由于计划周密,所以行程很紧凑,并且恰好赶上皇宫正门前的卫兵换班仪式。

概括的说,在实习期间的旅游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集体出游,这种形式一般经过事先周密的安排,不需要我自己去操太多的心,只需要整理好装备跟着大家一起玩就可以了,去芬兰那次就是这样,不用自己操心,就可以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第二种——几个人组队出游,和朋友商量好时间,地点,坐着他们的车,说走就走,相对而言,这种形式较自由,费用也较低,只需回来

后平摊汽油费即可(门票什么的当然自理了,同时计划也相对重要);第三种就是一个人出行,这种形式最自由,计划也更重要,首先要对目的地有一定了解(这个可以通过旅游手册获得),其次要自行安排住宿,在瑞典一般很容易找到青年旅舍(比起hotel便宜得多),如果有自己的帐篷和睡袋,在草坪,公园里露营也不错,而且警察对此管得很松,即使在城堡外也可以见到露营的团队。同时,一般较大的城市都有72小时旅游卡,包括3天内所有的汽车,地铁的车票(否则每次都花上5欧元坐公交车或地铁,三天下来肯定超过旅游卡的费用)和部分景点的门票,此外如果有国际学生证和青年旅舍卡,在门票和住宿时都可以打对折,极其合算。这种形式时我最喜欢的,因为最有意思,虽然第一次可能有点困难,但尝试过以后,就再也不会担心异乡之旅了。

总结

两个月的实习让我找到了竺可桢老校长让我们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答案,虽然有些迟,但至少不再迷茫,目标也已十分明确,这是最大的收获,相信这也是学校组织实习的目的之一吧!

而两个月的异国实习生活给我的感觉不是“竟然是这样”,而是“原来真的是这样”!不过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的了解真是少得可怜,不仅从交谈中,更从新闻中了解到,这才让我真正的意识到我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性,同时我也真心的感谢学校和iaeste给了我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也给了那些友好的西方国家的人们一个认识中国的机会。虽然我个人的影响力很有限,但随着这个组织在中国的壮大,相信这个影响圈会不断的扩大,也真心的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这次机会,用心去品味异国的实习生活,给自己的学生生涯添上浓墨重彩

第四篇:瑞典风电产业调研报告

瑞典风电产业调研报告

2014-1-4 10:44:00点击次数:2439类型:转载编辑:hn

一、瑞典风力发电基本情况

瑞典清洁能源技术应用比较成熟,使用量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较大。近十年来,瑞典清洁能源占其能源市场的份额从1994年的22%提高到了目前的28%。根据瑞典政府的能源发展政策,风能和生物能源是瑞典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首选。

瑞典电力生产基本实现无油、无煤,电力来源中水电和核电各占约45%。其余电力来自太阳能、垃圾焚烧发电、风力发电及生物能源。2014年,瑞典总发电量为1463亿度,其中水利发电量达655亿度,占其总发电量的44.8%,核发电量达643亿度,占44.95%,火力发电达138亿度,占9.43%,风力发电达14亿度,占0.957%,其他还有生物发电等。

目前,瑞典约有90家企业从事风电生产,共有约900台风力发电机在运行。尽管瑞典风力发电量只占其总发电量的约1%,但增长迅速。2014年的瑞典风力发电量比上年增长了45%。瑞典议会确定的目标是到2014年瑞典风能发电量将达100亿千瓦时。

按照瑞典能源署2014年底发布的报告称,瑞典计划到2014年将投资350亿克朗,将其风电年产量提高到300亿度,其中200亿度来自陆地风电站,其余100亿度来自离岸风电站。陆地风电站中的100亿度将在2014年前完成,剩下的100亿度在2014年前完成。据此300亿度推算,瑞典将需要新增风力发电机2014至5000台左右,风力发电的从业人员将从目前的2014人提高到1.1万人。为实现这一目标,瑞典政府采取的促进措施有:明确将风能划为清洁能源类,使其在获得许可证方面更加便捷;政府采取一站式办公对风电站项目加速审批;提高使用包括风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强制性配额要求。

二、我国风电产业正在走向欧洲和瑞典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在22个省(市、区)建设了158个风电场,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90.6万千瓦,居全球第五位,其中2014年新增装机容量为330.4万千瓦,居全球第三位。我国风电总装机规模今年就将突破1000万千瓦,到2014年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到2014万千瓦,到2014年年底,全国的风电可能达到8000万千瓦,甚至可能达到1亿千瓦。江苏、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多个城市将成为100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在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的驱动下,我国风电产业正在飞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各国对风电技术和设备需求的增长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要求,我国风电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与包括瑞典在内的各国企业开展贸易与合作,从以下事例中便可见一斑。

2014年10月,我国金华市电机实业有限公司与全球第二大风力发电设备供应商——荷兰ewt风能科技公司签订了生产180台、价值2.2亿元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协议,2014年又签订了25台、价值3550万元的出口欧美合同,并将在2014年前陆续出口。2014年11月该公司生产的14台、价值1900多万元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又顺利出口到荷兰和美国,这是我国首批出口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机。

2014年10月,中国三峡总公司所属的长江新能源公司与北欧环境金融公司签订了减排量购买合同。合同规定,中国三峡总公司开发的江苏响水201兆瓦风电场cdm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向北欧环境金融公司出售温室气体减排额度,每年可为以煤电为主的华东电网提供43551万度的清洁电力并减少约4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该减排量购买合同期限为项目投产发电开始至2014年12月31日,预计该期间将可以为新能源公司带来约1500万欧元的收益。

2014年6月,中国风电与瑞典碳资产管理公司达成清洁发展机制(“cdm”)合作协议,中国风电将出售旗下5间风电厂的全部碳减排量(“cers”)予瑞典碳资产管理。该5间风电厂包括内蒙古扎鲁特旗阿日昆都楞风电场、辽宁省彰武马鬃山风电场、吉林省镇赉黑鱼泡风电场、内蒙古四子王旗夏日风电场及内蒙古武川义合美风电场,每间风电厂的封装机容量约为4.95万千瓦,每年可生产10万吨cers,即合共50万吨cers。

三、几点建议

1.抓住机遇,扩大我风电设备的出口。有业内人士认为,全球对风力发电机的需求巨大且供不应求,但目前风力发电机价格仍然十分昂贵,包括瑞典在内的欧洲风电企业和客商都在世界范围内寻求质优价廉的风电设备,这将给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厂商出口瑞典和欧洲市场带来很多商机。

2.加强风电国际合作,分得应有的一杯羹。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国际间合作日趋密切,加速了新技术的商品化和进一步开拓了市场空间。例如,瑞典和荷兰、丹麦、挪威四国正在合作发展适合民用住宅的太阳能-风能发电组合设备,还有瑞典瀑布能源公司与西门子公司的合作等。另一方面,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兼并、合作等手段力求垄断世界风力发电设备市场。我国风电企业也应加强国际合作,绝不能游离其外袖手旁观而失去应有的国际份额。

3.我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和有关行业协会应加强对我风电设备和技术的对外宣传力度。瑞典公司和商人对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中国风电设备也很感兴趣,驻瑞典经商室2014年多次答复了瑞典客商的各种有关咨询。在答复咨询中发现,我国部分风电设备制造的网页特别是英文网页还急需完善和细化。

4.国际竞争激烈,我企业应加倍重视我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在瑞典和北欧风电市场参与竞争的外国企业也不少,主要有vestas, enercon, bonus, ge wind,nordex, winwind,gamesa 和repower。尽管如此,我国部分风电企业的产品也已销到瑞典等北欧国家,如上海模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的风电设备。在我领区内也有瑞典企业进口和销售我国生产的风力发电机。但与此同时,我经商室也接到该瑞典企业对我风电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投诉。因此,我企业应该特别重视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维护好自己的良好信誉。

随着我国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日趋国际化,我们相信我国风电产业的出口和国际合作机会将与日俱增。

第五篇:波兰、瑞典医疗保险制度考察报告

波兰、瑞典医疗保险制度考察报告

〔作者:〕

〔时间:〕2014-11-01 18:22:53

2014年8月14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医疗保险分会组织、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医疗保险考察团,对波兰、瑞典两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进行了考察。考察团由医疗保险分会、江苏、福建、上海、重庆和北京等省市劳动保障厅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有关同志共8人组成。考察期间,访问了波兰医疗卫生基金会,波兰卫生部和瑞典社会保障署。现将我们所了解的波兰、瑞典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一、波兰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基本概况20世纪30年代,波兰议会就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后几经修改并不断完善,目前,实行的是波兰议会1998年1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分为四类:(1)养老保险;(2)疾病保险;(3)事故保险(包括工伤事故和职业病);(4)意外保险(工伤后丧失劳动能力),该制度覆盖了所有职业和社会群体。社会保险基金统一由国家社会保险公司征收,按照规定,社保公司将基金通过银行分别划给养老保险基金会、医疗卫生基金会、事故保险基金会和意外保险基金会。在社会保险基金框架下,还分别设有意外保险、疾病保险和事故保险储备基金。国家为社会保险赔付提供担保。建立各种保险储备基金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今后社会保险基金有更大的支付能力,最终达到经费完全自理的目的。

2014年1月,波兰议会通过了《成立国家医疗卫生基金及普遍医疗保险法》,并于同年4月经总统批准正式生效。根据新法规,波兰将建立新的、全国性的医疗保险体制,改国家预算方式为建立基金制,其核心是集中管理全国医疗保险基金,使全体参保人员能得到平等的医疗待遇。成立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并实行普遍医疗保险制度是构成新体制的两个重要元素。

新的医疗保险体系的基本原则有:(1)人人免费平等的获得各种医疗保险待遇;(2)自由选择各类医生;(3)在医疗保险服务范围内,所有人享有相同的待遇;(4)从个人收入中强制征收一定费用用于医疗保险费;(5)对没有收入的人员,政府通过预算的方式负担医疗保险费用。

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该基金会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机构,具体负责全国医疗保险业务,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运作。国家设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会工作,管理委员会由13人组成,任期5年,其主席由国家总理任命,基金会总裁由管理委员会任命。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并监督实施国家医疗保险规划,确定并监督实施工作章程,审议基金会的工作计划和经费使用报告。基金会属于非赢利性机构,不从事经营活动,不开办医院和药店,不以任何形式拥有医疗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它的主要任务:一是明确谁是投保人,谁购买了医疗保险;二是与医疗单位签定合作协议。基金会每个季度向国务院提交工作报告,每年向国会提交报告。

基金会总部设在首都华沙,在全国16个省设立了省级机构(分会),全国工作人员约4000人,其中中央一级机构250人。基金会从全国医疗保险费中提取1%的管理费,用于全国各级机构。中央机构不直接参与筛选合作伙伴(医疗单位),全部由16个省级机构负责。国家基金会有权任免分会会长。

医疗保险范围保险对象是所有波兰公民以及合法居住在波兰的外国人,不包括驻波兰的外交人员和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具体为:(1)具有波兰国籍的公民;(2)定居在波兰的欧盟(eu)或欧洲经济区(eea)公民;(3)停留在波兰的非欧盟或欧洲经济区公民,但他们有居住签证;(4)合法居住在欧盟或欧洲经

济区成员国内的非欧盟或非欧洲经济区居民,而且已经加入了医疗保险。

在岗就业人员按收入的8.5%缴纳医疗保险费,以后每年增加0.5%,直到2014年达到9%,以后不再增加。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已包括了用人单位应缴部分(7.5%),故用人单位不需再缴纳医疗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每月代为扣缴。各项社会保险费均缴到国家社会保险公司,再由该公司通过银行转到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1999年,国家规定对退休人员也进行改革,在改革之前,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是由国家预算保障的。改革后,绝大部分人员由医疗卫生基金支付,另一部分继续由国家预算保障。农业人员不缴医疗保险费,而是由国家补贴,他们的医疗保险由农业医疗保险公司专门管理。

波兰总人口3800万人,按规定参保人员应为3738万人。能够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一部分是投保人,另一部分是没有投保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人主要是收入很低,没有能力参保。根据规定,他们向所在的乡政府申请,乡政府可以视同投保并批准他们享受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批准享受时间一次为30天。这样做,主要是基层政府较了解情况,可以把关。对于长期需要依赖酒精、药物生活的人,国家同样为其提供医疗保险,他们认为这样要比提供社会救济便宜些。

个人购药,按病种报销药品费用,但报销比例不同,如糖尿病,个人支付16%,基金支付84%;感冒发烧,个人和基金各支付50%。

医疗保险的范围包括各种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例如预防疾病和创伤的发生、疾病的早期检测、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阻止残疾和其生活限制等。以下医疗服务不在医疗保险范围之内:与治疗无关的健康体检(如驾驶证体检等)、无医生处方的疗养院疗养、非基本性的牙科治疗、非义务性的预防接种、患者自费的非常规性治疗、由国家财政支付的医疗服务和在国外进行的治疗等等。

2014年8月,波兰公布了国家医疗保险项目资助细则法规,其附件中详细列举了患者完全自费的诊治项目。

医疗单位医疗单位分为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私人诊所和私人妇产医院。这些医疗单位都要在省级法院注册,并接受卫生等部门的监督。医疗单位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家庭医生,既为初级就诊,一名医生约有2500名患者。二是卫生所,通常情况下,卫生所医生要接到家庭医生的转诊单,才能为患者看病。个别病种即不需要转诊单,医生可以直接看病,如牙科、妇科、眼科、心理疾病等。三是专科和综合医院,主要服务于慢性病、需住院的患者。四是康复治疗中心。五是急救中心。

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要与医疗单位、医生签定合作协议,协议主要包括:服务人数(人次)、服务项目、疾病病种和基金支付数额等,并根据协议向医院、医生拨款,超出部分,基金会当年内不再拨款。医院和医生每月向基金会报告一次经费执行情况。部分私立医院不愿与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签订协议,他们认为基金会拨款太少。因此,参保人只能到签订协议的医院看病,才能报销,急诊除外。

参保人可以自行选择医疗单位、医生。一般情况下,患者都有固定的医疗单位和固定的医生,患者就诊都是找同样的医生,直到该医生说可以转院治疗。原则上,参保人只能到与基金会签定协议的医院就诊。如果转院,患者的医疗费用由原医院负责向就诊医院支付,基金会不再支付费用。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病人可接受直接治疗、护理、诊断或康复训练),有权获得免费的疾病治疗(患者只支付30%-50%的购药费)。医生开出的处方药品必须比同类药物便宜。而对于非协议医疗单位医生开出的处方,药品费用要有患者全部承担。

在发生急诊、疾病导致其不能活动或需要进一步持续治疗情况下,参保人员有权往返免费使用卫生医疗专属的运输工具(包括飞机),从而能在最近的医疗单位接受诊治。除此以外,在其他疾病情况下,卫生医疗专属运输工具的使用是要收取部分或全部费用的。卫生部颁布了使用卫生运输工具的标准和规则。 卫生部长有权利决定国内患者是否需要到国外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在国外所花费的医疗费用通过提前公开预算的方式对其进行支付。

全国医疗费用构成2014年全国医疗费用占gdp的6.1%,近几年此比例逐年下降。2014年全国医疗费用,国家医疗卫生基金占87.3%;国家预算占7.1%,这部分资金由卫生部管理,主要用于高危职业、癌症治疗和部分器官移植等,国家预算在逐年减少;各级政府投入占2.2%,主要用于辖区内的医疗单位的投资;其他占5.4%。另外,内务部、国防部也掌握部分国家预算,用于军队、消防、特种职业等。

2014年,国家医疗卫生基金会支出基金约320亿元兹罗提(约合10亿美元),不包括私人自费购药或到私立医院就诊费用。

二、瑞典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本着为每一个公民提供经济安全网的指导思想,实行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原则,全体公民都有获得基本社会保障的权利,基本内容有养老、医疗、失业、伤残、生育保险等。全国平均寿命男性为77.1岁,女性为81.9岁。瑞典中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在实质性的增加,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瑞典人口中有18%的人年龄超过65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老龄化人口的国家。

医疗保险1955年实行医疗保险制度,1982年通过卫生立法,规定该国公民在生病(生育)时有资格领取由地区社会保险局支付的“医疗费用补助”。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随其父母参加医疗保险。1984年,允许实施私人健康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基金模式采取现收现付制,一般用人单位要按职工工资收入的33%缴纳社会保险税,职工需负担

4.95%的社会保险税(其中医疗保险税2.95%、失业保险1%和年金税1%)。自谋职业者根据收入情况,要缴纳17—30%的社会保险税。但高福利、高消费导致专门的社会保险税已不能满足社会保险基金的支出,国家还必须从税收中拨款给予补充。2014年,全国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总资金相当于gdp的36.5%。社会保险基金由三部分组成: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和国家部分税收。

医疗保险对象为全体公民、在国外工作不足一年的瑞典人和在瑞典工作的外国人。投保人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税后,本人及其家属就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主要待遇有:(1)医疗保健费用。包括医生治疗费、住院费、药费、往返医院的路费等。(2)疾病津贴。投保人生病期间的收入损失,此津贴补偿一般无时间限制,但生病3个月以上者,需要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以确定是否能够继续干原工作,如果不能,需要接受培训并改行。(3)牙科治疗补贴。20岁以下患者,国家承担全部费用,20岁以上国家承担部分费用。(4)药品费用。患者(或家人)可以持处方到药店购买到优惠药品,购买非处方药需要全部自费。在规定时间内,患者购买药品费用达到一定数额后,将有资格在这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免费领取药品。(5)产妇津贴。产妇除享受常规的医疗保险待遇外,还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产妇津贴。

医院和基础医疗服务机构(健康服务中心)门诊挂号费标准由各省、市政府根据本地情况自行确定。为限制个人负担,政府规定了最高收费限制,病人累计支付门诊挂号费最高限为900克朗,超出部分从第一次门诊算起的一年时间内,免收以后的挂号费。另外,所有的医疗单位对儿童和20岁以下者一律免费就诊。同时,规定患者支付处方药不得高于900克朗,超过部分享受药品补贴,这就意味着患者在一个年度内就医总支出费用不会超过1800克朗。

瑞典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为三级管理:一是中央政府,包括国会、政府有关部门(卫生和社会事务部、劳动部等),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法律和法令规定卫生医疗服务的基本原则,负责监督与指导。二是省级管理委员会,国家规定医疗保险具体业务由省级机构负责管理与实施,省级政府拥有医院。三是市级管理委员会,承担审核待遇、基金支付、信息反馈和各项服务等工作。它们在瑞典医疗服务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选举产生的这些政治机构有权利通过征税和收取费用来支持它们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大众。卫生服务医疗保健体系的最主要评价标准是衡量其能够为服务的人群提供面对任何健康问题的处理方法的水平。瑞典卫生服务体系分为:

1、基础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健康服务中心)。它的目标是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并向不需住院治疗的公民提供医疗服务。这个部门拥有一系列广泛的健康专家——包括各类专业医师、护士、助产士和理疗医师等。他们在健康服务中心组成团队进行工作。公民有权选择自己的私人家庭医生,一般都是一个全科医生。此外,还有社区护理诊所和妇幼诊所的私人医生、理疗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基础医疗服务还包括向企业和学校提供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

健康服务中心的另一项工作是通过技术辅助手段向病人提供护理住屋或在病人家中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方便了老年人和残疾人接受全天候24小时的护理服务。

2、县级和地方级医院。全国大约有65家,它们为患者提供需要住院治疗的医疗服务,包括为需要入院治

疗的病人提供专科领域的住院或门诊医疗诊治服务。另外,县地级医疗机构也提供精神病方面的护理治疗,而且正以门诊病人护理的形式逐渐增多。

3、较大的地区区域级医疗服务系统。该系统包含9个地区级医院,相比县级医院,地区级医院有更广泛的的专家队伍和诊疗系统,除一般的专科医疗服务项目,还提供包括精神病治疗,以及神经外科、胸外科、整形手术和专业实验室等专业领域的服务。

由于强调院外治疗的理念,住院治疗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现在,日间手术方式和家庭医疗诊治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院外接受诊疗,越来越多的疾病治疗和手术不再需要病人必须住院才能完成。

目前65岁以下瑞典人口中每320个居民有一个医生。

瑞典卫生和社会事务部负责全国各地区医疗服务、社会保险和社会问题的发展。该部门就新的立法问题为政府起草参考条例,为议会起草提案,并起草其他政府有关管理的规定。国家卫生和福利署则是政府在医疗服务、健康保护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中心顾问和监督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和评估各地区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中央政府有关规定。

近几年来,省、市政府在医疗保健领域里引入的一个主要改革就是病人有选择医院和医生的自由。病人可以选择他们就医的健康服务中心(或家庭医生),选择他们希望就医的医院。如果病人希望到本辖区以外的医院就治,医院可以出具转诊证明。

初级基础护理服务必须在病人与他们联系的当天提供服务,而医疗咨询则需要在8天内提供服务。

医疗服务经费2014年瑞典医疗服务经费达到1780亿克朗(包括药品补贴和牙科治疗),这个费用已经占到当年国家gnp的8.5%。由省、市政府提供或支付的医疗服务费用占到这个总费用的80%左右。 各省、区的医疗经费占各地运作费用的89%,各省、市政府有权利对其辖区的居民按照收入水平的一定比例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比率平均在10%。另外费用中的19%来自中央政府拨款,患者个人也需支付4%的费用。由于加入欧盟,瑞典税收基数在逐渐降低,各地政府收入和医疗服务基金也相应的在减少。

三、几点体会

通过对两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考察,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坚持社会保障水平应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上,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应是发展趋势。波兰、瑞典虽然政治结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等有所不同,但两国政府都提出了人人健康和公民一律平等享受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的目标,并认为向公民提供医疗服务和筹措资金支持是政府的责任,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要覆盖全体公民。尽管我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医疗保险制度难以在短时间内覆盖全体公民,从长远看,我们在制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全体公民都应享受医疗保险服务,做好不同人群、不同办法逐步统一的准备,努力实现人人平等享受医疗保险服务。

2、推进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考察期间,我们有一个突出的感受,两国虽然管理手段上有所不同,但面对全体公民,服务细致、周到、详尽,能够掌握每一个人的基本情况,随时随地可以查询,包括服务于他们的家庭医生。优质服务需要有相适应的管理理念、管理标准、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不小差距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

3、社会保险持续、协调发展,需要法制化。波兰、瑞典在医疗保险计划执行前,都要通过国会发布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又要对许多工作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内容很具体,分类很详细。如波兰在卫生服务方面,就有牙科医生诊疗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规章、疗养院管理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复杂多样,利益群体错综复杂,需要通过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保证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目前,我国立法滞后,尚无统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保险法,政出多门,以行政管理取代依法管理,无法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

4、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能有效降低医疗保险费用,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在波兰、瑞典,参保人员都有为自己服务的家庭医生,可以足不出户。在社区还设有卫生所(波兰)、基础医疗服务机构(瑞典),配有一定数量的全科医生,一般性疾病能够就近治疗,对这样的医疗服务,国家还有治疗费用、药品价格等优惠政策。我国还不具备全面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但近期,可以充分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将医疗保

险服务向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延伸,由于街道、社区的特殊性,它能起到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和健康教育等作用,医疗保险管理服务要从单一的经办机构提供向以经办机构为主、社区管理服务和群众性自我管理服务为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