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某县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对**县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调查报告

对某某县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地区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对近年来农村货币政策效应进行调查分析。

一、农村地区货币政策效应的总体判断

(一)农村地区存贷款总量迅速膨胀,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结构的规模愈来愈大,“三农”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资金成为农业的稀缺资源。几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引导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灵活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给予支持。据统计,2014-2014年6月末,农村信用社、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86564万元增加到315616万元、贷款余额由121669万元增加到210809万元,分别是原来的1.69倍和1.73倍 。涉农金融机构在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发放农户贷款与支持农业产业化基础建设、专业化生产结合起来,着力培植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一批带动力较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基地。自1999年我县实施百万农户贷款工程以来,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2亿元,止2014年6月末,全县农户贷款余额近6亿元,其中90%以上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目前已培植起烤烟、蚕茧、果品、瓜菜、畜牧等支柱产业,带动起了“十二大基地”建设。支持全县形成了15个基地乡镇,800多个专业村,15万个专业户。

(二)贷款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从贷款对象结构上看,各层次贷款对象对贷款的满足程度不同。可从三个层次加以分析,一是农户小额贷款基本得到满足。近几年,农村信用社逐步扩大了小额贷款的范围,由过去较单纯地为农民发放生产方面的贷款,扩大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消费、养殖、加工、运输、经商、助学等方面的贷款需求,同时制定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改进了贷款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全县贷款农户9.5万户,农户贷款面达到33%,农民有效贷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二是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满足程度高。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着力培植龙头企业群体,实施“龙头”带动,积极支持有市场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有规模、实力强、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不论国有、集体、个人,还是私营、合资、外资,只要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效益、诚实守信、能带动千家万户在发展经济中致富,都可谓之龙头,这样的龙头企业就是金融机构支持的重点。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县已建成了食品、烤烟等农字号龙头企业280多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与银行有信贷关系,年完成产值29亿元。逐步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三是小额农户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以外的贷款满足程度低。主要是大额农户贷款、一般农业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资金、水利建设资金和助学贷款业务开拓不够,小城镇建设目前只靠民营资本投入,信贷投入力度不大,由于农村地区民营资本总量有限,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同时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河、库、塘、渠年久失修,治理资金难以落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从贷款地域分布上看,贷款供求旱涝不均。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西部山区驻地农村信用社放贷困难,个别信用社存贷比例不足30%;而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北部平原区驻地农村信用社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有的信用社存贷比例超过100%。究其原因,是西部山区农民世代以农耕为主,满足于土里刨食,靠种几亩薄地维持生计,没有新上项目的冲动,贷款需求较小;而东部、北部平原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在温饱之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本文 来自本站:)热衷于经商办实业,产生了较大的贷款需求。

3、从贷款金融机构分布上看,金融机构单一,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据统计,**在原31个乡镇基础上,形成了31个经济自然带。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机构纷纷被撤消,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经济自然带内,农村信用社、农行机构并存,但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经济自然带内,只有农村信用社能提供贷款。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一农支三农”,难以承担支农重任。据统计,**县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存贷款比例一直徘徊在80%左右,达到了规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的最高警戒线。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信贷授权授信制,贷款审批权限纷纷上收,对县以下机构的授信权控得过死,且为防范信贷风险实行贷款发放终身责任追究制,致使部分信贷人员因惧怕承担风险和责任,推荐上报贷款项目慎之又慎,产生“能不贷则不贷”的思想,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滞和限制了农村地区货币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村资金分流现象有增无减,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据对**县调查,县域经济中资金流出现象日趋严重,资金流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以金融环节流出为最。到今年6月末,金融环节流出县境的资金总额达10亿元之巨,占全县各项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左右,流出资金中80

第二篇:对**县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地区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对近年来农村货币政策效应进行调查分析。

一、农村地区货币政策效应的总体判断

(一)农村地区存贷款总量迅速膨胀,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结构的规模愈来愈大,“三农”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资金成为农业的稀缺资源。几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引导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灵活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给予支持。据统计,2014-2014年6月末,农村信用社、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86564万元增加到315616万元、贷款余额由121669万元增加到210809万元,分别是原来的1.69倍和1.73倍。涉农金融机构在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发放农户贷款与支持农业产业化基础建设、专业化生产结合起来,着力培植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一批带动力较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基地。自1999年我县实施百万农户贷款工程以来,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2亿元,止2014年6月末,全县农户贷款余额近6亿元,其中90%以上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目前已培植起烤烟、蚕茧、果品、瓜菜、畜牧等支柱产业,带动起了“十二大基地”建设。支持全县形成了15个基地乡镇,800多个专业村,15万个专业户。

(二)贷款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从贷款对象结构上看,各层次贷款对象对贷款的满足程度不同。可从三个层次加以分析,一是农户小额贷款基本得到满足。近几年,农村信用社逐步扩大了小额贷款的范围,由过去较单纯地为农民发放生产方面的贷款,扩大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消费、养殖、加工、运输、经商、助学等方面的贷款需求,同时制定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改进了贷款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全县贷款农户9.5万户,农户贷款面达到33%,农民有效贷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二是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满足程度高。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着力培植龙头企业群体,实施“龙头”带动,积极支持有市场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有规模、实力强、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不论国有、集体、个人,还是私营、合资、外资,只要产品有市尝企业有效益、诚实守信、能带动千家万户在发展经济中致富,都可谓之龙头,这样的龙头企业就是金融机构支持的重点。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县已建成了食品、烤烟等农字号龙头企业280多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与银行有信贷关系,年完成产值29亿元。逐步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三是小额农户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以外的贷款满足程度低。主要是大额农户贷款、一般农业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资金、水利建设资金和助学贷款业务开拓不够,小城镇建设目前只靠民营资本投入,信贷投入力度不大,由于农村地区民营资本总量有限,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同时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河、库、塘、渠年久失修,治理资金难以落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从贷款地域分布上看,贷款供求旱涝不均。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西部山区驻地农村信用社放贷困难,个别信用社存贷比例不足30%;而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北部平原区驻地农村信用社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有的信用社存贷比例超过100%。究其原因,是西部山区农民世代以农耕为主,满足于土里刨食,靠种几亩薄地维持生计,没有新上项目的冲动,贷款需求较小;而东部、北部平原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在温饱之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热衷于经商办实业,产生了较大的贷款需求。

3、从贷款金融机构分布上看,金融机构单一,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据统计,**在原31个乡镇基础上,形成了31个经济自然带。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机构纷纷被撤消,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经济自然带内,农村信用社、农行机构并存,但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经济自然带内,只有农村信用社能提供贷款。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一农支三农”,难以承担支农重任。据统计,**县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存贷款比例一直徘徊在80%左右,达到了规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的最高警戒线。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信贷授权授信制,贷款审批权限纷纷上收,对县以下机构的授信权控得过死,且为防范信贷风险实行贷款发放终身责任追究制,致使部分信贷人员因惧怕承担风险和责任,推荐上报贷款项目慎之又慎,产生“能不贷则不贷”的思想,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滞和限制了农村地区货币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村资金分流现象有增无减,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据对**县调查,县域经济中资金流出现象日趋严重,资金流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以金融环节流出为最。到今年6月末,金融环节流出县境的资金总额达10亿元之巨,占全县各项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左右,流出资金中80%来源于农村。一是按比例缴存存款准备金,国有商业银行部分资金名正言顺地流出县境。各国有商业银行通常规定基层行将存款的一定比例缴存上级行,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一级准备金、二级准备金等等。如工商银行规定,县支行除缴足6%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外,还要分别按存款的6%和20%的比例上缴总行、省分行,作为一、二级存款准备金。二是以高利率诱惑,鼓励基层行上存资金。各国有商业银行为掌握更多的资金,以实现支持大行业、大产业、大企业的资金需要,以高利率诱惑,鼓励基层行上存资金。某国有商业银行对缴存比例以外的资金,实行优惠政策,其利率高于缴存的各项准备金存款利率,比缴存准备金存款利率高出2.22个百分点。三是邮政储蓄存款迅速增长,加快了资金流出速度。到今年6月,**县邮政储蓄余额已达76978万元,其中80%来自农村地区。由于邮政储蓄不放款,其组织的存款除留足准备金外,以转存款的形式缴存中央银

行,通过中央银行系统的层层上划,邮政储蓄资金便轻易流出了县境,形成了邮政储蓄增长越快,资金流出速度越快的局面。

二、提高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建议

(一)提升县支行贯彻货币政策的能力。人民银行县支行要全面理解监管体制改革,正确把握职责调整,集中精力做好调查研究,要对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调查研究,履行人民银行职责。一是尽快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载体,是具体化的货币政策,贯彻落实好信贷政策,也即间接地贯彻落实了货币政策。具体到县支行,可以更多地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贯彻执行货币政策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要严格抛弃那种依靠监管权力保证货币政策实施的依赖心理,特别是没有机会成立监管部门的县支行,更应该树立货币政策观念,以更好地履行调整后的职责和任务。二是进一步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运行情况。要善于从错综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县域经济发展中捕捉线索,从信贷投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信贷收支的反映、经济金融的衔接等环节中发现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三是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部门的工作职责,增强传导手段,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县支行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基层人民银行“窗口指导”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农村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整合机构网点设置,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对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整合。农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要保留到乡镇,在农村金融市场实行有条件退出,即每10万农村人口原则上有一个农行营业机构,每3万农村人口必须有一个农村信用社营业机构;从农村撤出的网点,允许其搬迁到中心城镇和县城近郊,完善中国农业银行功能,使其与城区、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信用社一起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肩负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二是作为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下伸营业网点,将营业网点设到乡镇,从组织机构上贴近农村经济。

(三)规范邮政金融管理,确保农村资金“体内循环”。不言而喻,邮政储蓄的快速增长,使资金大量流出农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是异常深远的。一方面,政府不遗余力地大量吸收外来投资,以期缓解资金短缺局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当地资金却以正当或非正当的渠道悄然流出,使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日渐枯竭,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因而,应采取措施解决邮政储蓄增长导致资金外流的问题。可由县市邮政局与农业银行或信用社商谈,以全县统一的转存款利率就地转存农行或信用社,确保农村资金“体内循环”。

(四)整合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一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因地制宜改革农信社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实行全县农信社统一法人,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对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通过免征利息税、适当降低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及减少存款准备金、放松利率管制等途径进行必要的扶持。二是强化政策金融和商业银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是弱质产业,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推动。政策性金融是财政扶持农业的形式之一,必须发挥其对三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农业发展银行要延伸服务对象,由目前的仅支持粮食收购环节向粮食产前、产中领域延伸。还要扩大业务范围,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务。商业金融也要加大支农力度,国家应通过税收等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把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特别是要扭转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出现的“离农”倾向,使其在农村吸收的存款有相当的比例用于农村信贷,切实把农行办成全面支持三农的综合性银行,为三农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强有力的拉动作用。三是鼓励城市各类银行的金融网点向农村延伸、鼓励外资银行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改革农业发展银行等途径,使农村金融主体逐步实现多元化,满足三农对资金的需求。

(五)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维护农村金融秩序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氛围,才能有效打击和杜绝高利贷等破坏信用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村金融秩序,保护农民利益。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工作方法,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贷款,使农民能够从正当渠道得到足够的资金,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要动态地评定信用户,特别是应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考核,及时调整对信用户核定的信用贷款额度,增强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能力,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第三篇:对**县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在农村地区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对近年来农村货币政策效应进行调查分析。

一、农村地区货币政策效应的总体判断

(一)农村地区存贷款总量迅速膨胀,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结构的规模愈来愈大,“三农”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资金成为农业的稀缺资源。几年来,人民银行积极引导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灵活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给予支持。据统计,2014-2014年6月末,农村信用社、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86564万元增加到315616万元、贷款余额由121669万元增加到210809万元,分别是原来的1.69倍和1.73倍 。涉农金融机构在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发放农户贷款与支持农业产业化基础建设、专业化生产结合起来,着力培植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一批带动力较强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基地。自1999年我县实施百万农户贷款工程以来,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2亿元,止2014年6月末,全县农户贷款余额近6亿元,其中90%以上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目前已培植起烤烟、蚕茧、果品、瓜菜、畜牧等支柱产业,带动起了“十二大基地”建设。支持全县形成了15个基地乡镇,800多个专业村,15万个专业户。

(二)贷款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1、从贷款对象结构上看,各层次贷款对象对贷款的满足程度不同。可从三个层次加以分析,一是农户小额贷款基本得到满足。近几年,农村信用社逐步扩大了小额贷款的范围,由过去较单纯地为农民发放生产方面的贷款,扩大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消费、养殖、加工、运输、经商、助学等方面的贷款需求,同时制定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改进了贷款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全县贷款农户9.5万户,农户贷款面达到33%,农民有效贷款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二是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满足程度高。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着力培植龙头企业群体,实施“龙头”带动,积极支持有市场的“农”字号龙头企业,大力扶持有规模、实力强、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不论国有、集体、个人,还是私营、合资、外资,只要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效益、诚实守信、能带动千家万户在发展经济中致富,都可谓之龙头,这样的龙头企业就是金融机构支持的重点。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县已建成了食品、烤烟等农字号龙头企业280多家,其中80%以上的企业与银行有信贷关系,年完成产值29亿元。逐步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三是小额农户贷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以外的贷款满足程度低。主要是大额农户贷款、一般农业企业贷款、小城镇建设资金、水利建设资金和助学贷款业务开拓不够,小城镇建设目前只靠民营资本投入,信贷投入力度不大,由于农村地区民营资本总量有限,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同时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河、库、塘、渠年久失修,治理资金难以落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从贷款地域分布上看,贷款供求旱涝不均。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西部山区驻地农村信用社放贷困难,个别信用社存贷比例不足30%;而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北部平原区驻地农村信用社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农民需求,有的信用社存贷比例超过100%。究其原因,是西部山区农民世代以农耕为主,满足于土里刨食,靠种几亩薄地维持生计,没有新上项目的冲动,贷款需求较小;而东部、北部平原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在温饱之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热衷于经商办实业,产生了较大的贷款需求。

3、从贷款金融机构分布上看,金融机构单一,影响农村金融服务。据统计,**在原31个乡镇基础上,形成了31个经济自然带。近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机构纷纷被撤消,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经济自然带内,农村信用社、农行机构并存,但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经济自然带内,只有农村信用社能提供贷款。农村信用社“一枝独秀”,“一农支三农”,难以承担支农重任。据统计,**县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存贷款比例一直徘徊在80%左右,达到了规定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的最高警戒线。另外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信贷授权授信制,贷款审批权限纷纷上收,对县以下机构的授信权控得过死,且为防范信贷风险实行贷款发放终身责任追究制,致使部分信贷人员因惧怕承担风险和责任,推荐上报贷款项目慎之又慎,产生“能不贷则不贷”的思想,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滞和限制了农村地区货币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农村资金分流现象有增无减,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剧。据对**县调查,县域经济中资金流出现象日趋严重,资金流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尤以金融环节流出为最。到今年6月末,金融环节流出县境的资金总额达10亿元之巨,占全县各项存款余额的五分之一左右,流出资金中80

对**县农村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调查报告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篇: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背景

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所包念听所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而现代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虎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1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双重目标”进行了修正,确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xx年12月27日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再次确认了这一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两价目要求:第一,不能把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从主次看,稳定值始终是主要的。从顺序来卸,稳定货币为先。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仍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的基本立足点。

2我国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

常用货币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其他政策工具等。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布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近代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间接调近代工具的作用逐步强化,直接调近代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如1998年我国已经放弃了贷款规模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手段的运用与再加市场化。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金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是货币借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三、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

我国近期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我们从xx年年初到09年10月左右来看,我国家的货币政策是已从紧的。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适当加快人民币的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央行需制定一个适合实体经济稳步增长的货币供应和贷款规模的参照系,适用多种政策工具予以对冲与调控。xx年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并提出2014年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对前一阶段货币政策结果的评估。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出,从国际经济形势的大环境看,是在世界与中国经济失衡的格局还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之前,我们需要制定从紧的货币政策目标,从中国经济本身来讲,“两防“,无非是原来我们经济发展中解决“三过“矛盾的延续。所谓“三过“,就是指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投资增长过快。这种格局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很多矛盾。针对“三过“引起的一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对策,重中之重就是汇率政策。与此同时,我们加快了结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如何把经济结构调整好。央行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应看到,在对外对内经济格局没有出现根本性扭转前提下,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继续,资产价格上升很快,物价上涨压力不减。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xx年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提出,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并且还出现了通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央行在做好结构调整周期性思想准备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坚定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中央提出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并不是万能的。大家都在讲货币多了,价格就上涨。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有时候物价上涨未必一定都是由货币过多所引起的,也就是说并不都是由需求因素引起的。比如,我们所统计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里面,包括了企业购买和农村建房材料支出,如果把这两项减掉,我国的社会消费品增长率的数据会下降不少。因此,很多人认为xx年 年货币供应很多,应该是消费大踏步上升,但是扣除物价因素之后消费增长得并不快,甚至在下降。这一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实际上,当前物价上涨,很多是由供给因素造成的,如养猪的政策、我们的能源价格受世界能源价格的影响、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加大等都在推动物价上涨,此外,还有海外输入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认为物价上涨就是由于货币过多等需求因素引起的。因此,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与其他措施紧密配合。

在看看自09年10月左右到至今,从某种程度上说,面临未来经济下行风险,宽松货币政策更主要是通过“符号作用”来稳定公众预期。要实现此前宣布的2014年17%的m2目标确有难度,对此,只能从扩大基础货币、提高货币乘数两方面着手。一则,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有准备金率、央行再贷款或再贴现、外汇占款、对政府净债权等。在明年外需疲软的背景下,外汇占款的贡献必然有限,除了货币当局运用各类政策工具增加流动性之外,显然财政部门更“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必要的,因为这可以通过降低国库现金余额,间接增加央行对政府净债权,从而扩大基础货币。二则,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现金比率、超额和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定期化程度,可以看到,金融创新对这些因素有显著影响而增加货币乘数,由此,2014年清醒认识我国金融创新不足与美国金融创新过度的差异,适度加速金融创新改革也是有益的。

此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也需要信贷供求因素的支撑。就近期来看,确实出现一定程度的信贷需求不足迹象。主要表现为,虽然近期货币政策不断放松,月度贷款增长也较快,但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局面依然延续,m1和m2增速都不断创出新低,表明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确实不看好,企业的投资需求和生产经营活动都在萎缩。而房地产、汽车等重要行业的低迷,也从整体上降低了信贷需求规模。另外从信贷供给看,虽然近期商业银行为配合中央政策导向,出现了明显的信贷规模扩张迹象,但面临经济下滑的较大风险,其惜贷心理同样不容忽视。当然,只要政府投资扩张力度足够大且有相关政策引导的话,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不难得到缓解。除了增加信贷支持政策之外,还要依靠财税政策、各种融资创新手段来满足其流动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规范和引导民间资本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真正促进创业板市场发展、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都是可考虑的选择。对房地产企业,我们认为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与本世纪初相比已经很有限,而且房地产市场调控还未到位,因此应避免大规模放松信贷约束,但可以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等多种工具来优化房地产金融结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肯定也会增加未来经济反弹时的不确定性,如银行再次陷入信贷扩张的怪圈、银行体系不良率的增加、资金流向此前的限制领域等,当然这些难以归咎于货币政策本身,而是在于中国经济中的某些“痼疾”。

综上所述是我对我国近期货币政策的调查、及看法。

第五篇:关于货币政策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背景

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所包念听所范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而现代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虎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本站范文网[]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1我国货币政策目标

2我国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

常用货币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其他政策工具等。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布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近代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间接调近代工具的作用逐步强化,直接调近代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如1998年我国已经放弃了贷款规模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手段的运用与再加市场化。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金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是货币借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三、我国货币政策近期发展

我国近期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