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精选多篇)

目录

大学生寒假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大学生寒假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第二篇:大学生寒假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实习报告第三篇:大学生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第四篇:寒假农村三下乡实践报告第五篇:大学生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报告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大学生寒假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1月24日至1 月31日,我随广西玉林仁东寒假志愿团仁东分团来到玉林仁东镇大棚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就比较娇生惯养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9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大棚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50万,村民每年平均收入 12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甘村长自xx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大蒜田,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潮菜收益可达每亩1000元左右,而大蒜更是达到了每亩xx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罐头厂,在村里投入生 产,但不到3年,罐头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村民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这次社会实践的时间为9天,参加队员有20名。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主要开展了四项较大的活动,下面我就简要的进行一下汇报。

一、“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 主题班会。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上,我们组主持的专题叫“关爱花朵,精彩大棚”,做这个活动我们的初衷是想借我们的行动展示给这些缺乏关爱的山村孩子们的父母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些礼都是村委出钱资助给我们活动的。 我们这个活动是在这期志愿活动里的一部分。当我们给孩子们送去一些糖果和书本文具时,孩子们那种渴望爱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缺爱、纯真、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泪水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一个小孩子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春天在哪里》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我们社会对留守孩子的关爱是重要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们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我们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领导、村委、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走访农民,寻找科技带头人。

为了尽快了解大棚村,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的地点就在村委会,形式很简单,但内容却很充实。

村干部介绍说:“大棚村共一万三千亩耕地,种植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其他还种一些蔬菜,象大蒜,潮菜什么的。养殖业也不算发达,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什么规模,主要品种比较单一,就猪、鸭、鸡等传统品种,特种养殖还没有。”

我们组有个成员是农学院学机械的学生,这次下乡的目的有一个就是调查一下农业机械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机械。但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时,村干部很干脆的回答:“我们村根本不存在农业机械化,一切农活全部由农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东西,不存在什么机械化。”当时我真的很惊讶,问他们为什么不用一些机械代替人来做这些重复性很强有很繁重的工作时,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如果都机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了?”我想农民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许他们就是这么认识的,我们的任务是来调查的,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思想,就没有在往下追问。

于是我们就转换话题,说:“在现在的这种耕作过程中,有没有哪种工作是农民认为比较繁重的,希望由机械代替的?”村干部想了想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水稻田被收割后,翻地再种主要由人力和畜力来完成,又费时又费力。希望有一种耕田的机器代劳。” 我个人认为,市场上应当有这种机器,只不过当地的信息不是很丰富。打算回来在网上或者从别的渠道帮农民们找找。

其他的队员也就他们自己的专业问了些问题,例如,学法律的就比较关心农业的法规政策等问题,像税费改革什么的;学化肥的就问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们问的时候,我就仔细地听,然后认真地作笔记,我想虽然这些跟我的专业不相关,但是多知道一些总没有坏处。

座谈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对旧堡的总体情况有了个整体的认识,但光听村干部讲,是绝对不能完全了解的,所以我们决定下午亲自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一家养鸡的专业户,它是全村开始养鸡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经5年了。我们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她丈夫赶着鸡场去看看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岁的小女儿在,15岁的大女儿今年开学上八年级,放假去学校补课了。

她家养鸡的数目是全村最多的,现在有500只呢;总共有4亩半地,除了一亩地种的是粮食,其余种的都是青菜,每年收获的大米和水稻有一般是用来喂鸡,但据她所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量的饲料。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制定了十六字的访问过程,即“赠送资料、说明来意、了解情况、记录问题”。有了明确的过程,我们访问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三、建立“农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会旧堡农业科技服务站”,与当地进行长期合作。

建立这个服务站的目的或者说是初衷就是使农大的学生与农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在他们的学习当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就更有动力了;

同时,农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实惠,首先,他们所提供的资料、信息都是免费的,没有经济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么欺骗,不像有些种子公司卖假种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却不顾辛苦一年而颗粒无收的农民,他们不会;其次,是长期合作,农民可以随时把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服务站告诉农学院,要是他们能解决、有把握的东西,会毫无保留的告诉农民,如果他们解决不了,或者把握不大,他们也会负责的告诉农民,让他们先等等,他们会替他们去请教学校里专家、教授们。 这次建站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旧堡农业科技服务站”管理制度的暂行办法;

2、经过走访农户,对农民进行了解,确定农业科技服务站站长以及旧堡村科技带头人;

3、 向农业科技服务站捐赠图书、光盘等资料,其中部分留在服务站作为保存本;

4、由于怕耽误农民的时间,我们决定为农民送书到家,加强对服务站的宣传。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四、农事实习。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活,就是给大蒜地锄草。

虽说这不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干这种活。但一开始乱锄一气,草没锄掉几棵,手上倒磨出了几个泡,后来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锄的快多了,不一会我就把一垄锄完了。大蒜地里风很大,我这才亲身体会到了农民们的不容易,作为农大的学生应该给农民办点实事,更坚定了我们把农业科技服务站建下去的决心。

以上是我对主要活动进行的简要介绍,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面我要对整个活动谈一些感受:

1、“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相互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2、宣传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都被人说烂了,可只有经历以后才能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你要开展一项活动,如果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没有人来参加,活动怎么能开展下去呢?即使你准备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给谁看呢?如果你前期准备的不够充分,观众或者说参与者一多,你准备的不够充分,肯定就会手忙脚乱,更别提发挥水平了。 从这次活动中,我充分认识到准备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3、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请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第二篇:大学生寒假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实习报告

1月24日至1 月31日,我随广西玉林仁东寒假志愿团仁东分团来到玉林仁东镇大棚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就比较娇生惯养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9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大棚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50万,村民每年平均收入 12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甘村长自xx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大蒜田,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潮菜收益可达每亩1000元左右,而大蒜更是达到了每亩xx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罐头厂,在村里投入生 产,但不到3年,罐头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村民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这次社会实践的时间为9天,参加队员有20名。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主要开展了四项较大的活动,下面我就简要的进行一下汇报。

一、“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 主题班会。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上,我们组主持的专题叫“关爱花朵,精彩大棚”,做这个活动我们的初衷是想借我们的行动展示给这些缺乏关爱的山村孩子们的父母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些礼都是村委出钱资助给我们活动的。 我们这个活动是在这期志愿活动里的一部分。当我们给孩子们送去一些糖果和书本文具时,孩子们那种渴望爱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缺爱、纯真、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泪水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一个小孩子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春天在哪里》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我们社会对留守孩子的关爱是重要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们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我们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领导、村委、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走访农民,寻找科技带头人。

为了尽快了解大棚村,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的地点就在村委会,形式很简单,但内容却很充实。

村干部介绍说:“大棚村共一万三千亩耕地,种植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其他还种一些蔬菜,象大蒜,潮菜什么的。养殖业也不算发达,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什么规模,主要品种比较单一,就猪、鸭、鸡等传统品种,特种养殖还没有。”

我们组有个成员是农学院学机械的学生,这次下乡的目的有一个就是调查一下农业机械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机械。但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时,村干部很干脆的回答:“我们村根本不存在农业机械化,一切农活全部由农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东西,不存在什么机械化。”当时我真的很惊讶,问他们为什么不用一些机械代替人来做这些重复性很强有很繁重的工作时,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如果都机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了?”我想农民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许他们就是这么认识的,我们的任务是来调查的,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思想,就没有在往下追问。

于是我们就转换话题,说:“在现在的这种耕作过程中,有没有哪种工作是农民认为比较繁重的,希望由机械代替的?”村干部想了想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水稻田被收割后,翻地再种主要由人力和畜力来完成,又费时又费力。希望有一种耕田的机器代劳。” 我个人认为,市场上应当有这种机器,只不过当地的信息不是很丰富。打算回来在网上或者从别的渠道帮农民们找找。

其他的队员也就他们自己的专业问了些问题,例如,学法律的就比较关心农业的法规政策等问题,像税费改革什么的;学化肥的就问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们问的时候,我就仔细地听,然后认真地作笔记,我想虽然这些跟我的专业不相关,但是多知道一些总没有坏处。

座谈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对旧堡的总体情况有了个整体的认识,但光听村干部讲,是绝对不能完全了解的,所以我们决定下午亲自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一家养鸡的专业户,它是全村开始养鸡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经5年了。我们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她丈夫赶着鸡场去看看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岁的小女儿在,15岁的大女儿今年开学上八年级,放假去学校补课了。

她家养鸡的数目是全村最多的,现在有500只呢;总共有4亩半地,除了一亩地种的是粮食,其余种的都是青菜,每年收获的大米和水稻有一般是用来喂鸡,但据她所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量的饲料。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制定了十六字的访问过程,即“赠送资料、说明来意、了解情况、记录问题”。有了明确的过程,我们访问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三、建立“农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会旧堡农业科技服务站”,与当地进行长期合作。

建立这个服务站的目的或者说是初衷就是使农大的学生与农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在他们的学习当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就更有动力了;

同时,农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实惠,首先,他们所提供的资料、信息都是免费的,没有经济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么欺骗,不像有些种子公司卖假种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却不顾辛苦一年而颗粒无收的农民,他们不会;其次,是长期合作,农民可以随时把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服务站告诉农学院,要是他们能解决、有把握的东西,会毫无保留的告诉农民,如果他们解决不了,或者把握不大,他们也会负责的告诉农民,让他们先等等,他们会替他们去请教学校里专家、教授们。 这次建站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旧堡农业科技服务站”管理制度的暂行办法;

2、经过走访农户,对农民进行了解,确定农业科技服务站站长以及旧堡村科技带头人;

第三篇:大学生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摘要】xx年7月1日,光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根据校团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围绕建党90周年这一主题,远赴云南开展了集调研、宣讲为一体的“三下乡”之法律援助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法律知识大课堂”、“一对一援助”、“走访调研司法机关”等。实践团历时5天共走访了五个重点乡镇,开展了法律宣讲、调研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此外实践团还走访了当地部分困难学生家庭,为他们送去了法律书籍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实践团最终与大当地县团委共建了实践基地,为后续双方的长期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宣讲 走访调研 关注 合作 贡献

【正文】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学习胡jintao总书记给北大学生的回信中“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根据团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1名指导老师和6名本科学生组建了这支“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实践团将远赴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进行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树立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发挥大学生时代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深入到边远地区的乡镇农村中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深入农村基建,深入了解农村经济、教育的发展状况,普及法律知识,为当地的法制体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xx2年7月1日,经过多天的准备工作,我们这支六人的社会实践队伍踏上了征程,奔赴云南,几经周转,终于在7月3日下午来到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县团委副书记曹桂馥老师迎接了我们并帮我们了解决食宿问题。曹老师目前在大姚县团委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工作,原担任我校基础学院团委副书记,同样是为响应国家支援政策,来到云南进行挂职锻炼,所以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与曹老师有了很好的对接。尽管旅途很辛苦,但队员们深知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在入住旅店后经过短暂的休息调整,我们便在指导老师的安排下对活动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策划,并明确了分工,队员们整理了所有的活动用品,为接下来几天的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7月4日上午,我们到大姚县团委报到,团委的领导给予了热情招待,并就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开展了研讨会,做了详尽细致的安排,大姚县拥有人口数28万,共14个乡镇,考虑到人口分散和团队成员数量有限的情况,我们将实践团分为了两组,分别和县团委及司法局的领导配合同时于当天下午赶往了两个不同的乡镇,5日早上每个小组根据计划分别赶往了下一个乡镇,最后我们在当天下午返回县团委会合开展总结交流工作,完成了第一步宣讲工作;第二部工作以走访调研工作为重点,并结合法律宣传。7月6日上午,我们实践团一行包括指导老师在内的六个人在县团委及司法局领导们的带领下,来到了新街乡进行走访调研和法律宣讲工作,我们分别走访了当地的派出所、司法所和新街乡中心学校,并对有关领导进行了采访,针对新街乡今年来的在法律援助以及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工作做了详尽的的询问和探讨。下午在新街乡新街村委会开展了法律宣讲工作,当地各单位领导和部分群众参加了宣讲活动,在宣讲活动结束后我们又在当地领导的引领下,走访了六家困难学生家庭,为他们送去了学习用品。7月7日我们按照活动计划顺利进入了第三阶段的工作,上午分别走访调研了大姚县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局三处司法部门,对相关领导进行了采访,下午在司法局隆重举办了“上海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县各级领导参加此次仪式,当天下午,县团委与我们签订了共建实践基地协议书,到此,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基本完成。

从7月4日至7日,四天的实践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位队员心中都积攒了太多的感动和不舍,每走到一个乡镇,当地的父老乡亲都给予了热情的接待,这是出乎我们意外的,在初到云南的时候,我们便了解到云南共有25个少数民族,在大姚县主要以彝族人为多数,但我们自己对少数民族的乡土风俗了知之甚少,所以下乡镇之前心里便早已做好了受冷落的准备,但真正地去了,却又一下子被那种超乎想象的热情所震撼,一时间竟不能接受。作为团队的一员,我无法忘记第一天下乡镇的情景,我们第一组在4日下午随着团委和司法局的领导去了六苴镇,在宣讲活动结束后,当地政府安排了晚饭,很多领导干部和村民都参加了这次聚餐,席间镇党委书记讲了很多农村基层存在的很多现实矛盾问题,这些都很实际,还向我们解释了很多当地具体的惠民政策,所有这些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却是我们讲不到的也是不了解的,书记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议,的确收获很多,值得一提的是领导干部们和乡亲们并没有隔阂,大家一边聊着家常话一边吃着酒,那种官民互静着实叫人感动。接下来的几个乡镇中我们都同样受到了各乡镇的热情接待,我们根据群众的对讲课内容的反清情况实时做了调整,逐步完善宣讲内容,以农民切身利益为主,收到了当地父老乡亲们的热烈欢迎,前来听讲的有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有叔叔阿姨,也有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们,七八月份正是当地农忙的时候,乡亲们能够抽出时间前来听讲,队员们都很感动也尽自己所能把更多的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朋友们,因为县团委对每日的行程安排都做了详尽的安排,所以我们开展活动特别的顺利。

当你走入云南,走入大姚,那满山的绿色会让你觉得仿佛进入了仙境般的世界,就像宋祖英的那首《云南美》所描述的一样,云南的山美,水美,人也美,灰瓦白墙的房屋点缀在葱翠的山半腰,彰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样美丽的乡镇中,人民生活质朴纯洁,但毕竟作为我国边远地区,经济还是收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走访新街乡中心学校的时候,我们通过校领导的介绍得知学校的很多学生都是贫困子女,每年都要受到政府和学校的资助的情况,在六日下午我们走访了新街乡六户困难学生家庭,并带去了学习用品,那些孩子多是十一二岁,都在当地国小读书,尽管家境不好,但是学习却都很优秀,看着他们接过学习用品高兴的样子,我们内心也有说不出来的欣喜,当地一位班主任老师说,她很期待以后能有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团队去关心他们这些贫困子女,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更重要的是这种关爱给他们幼小心灵带去了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渴望,对他们的成长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此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供开展了五次宣讲,每次宣讲中,我们都派发了部分调查问卷,主要是对农民群众的法律常识进行调查,最终获得有效调查问卷81份,我们对这81份调查问卷做了统计分析,对当地农民群众的法律常识掌握有了基本的了解,结果反映:当地的农民群众对法律专业基础知识概念浅薄,但总体法律意识观念较强,懂得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对司法部门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偏低。近年来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在法律普及工作上的加强,农民群众对法律基本都有了认识,但很多具体的法律概念并不知道,还需要多方不断的努力。在第三阶段的走访调研中,我们切实了解到了当地政府在法律宣传方面所做的工作,干部亲自下乡给老百姓讲解,公安机关和司法局的领导担任学校法律老师等等这措施都逐步强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在当地近年不断下降的各类案件和群众纠纷数量上有了很好的体现。

7月7日下午,我们和大姚县团委签订了关于《共建上海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协议,这此活动至此得到了圆满的结束,共建基地协议的签订便代表着我们成了一家人,为后续双方长久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第一步,我们将会结合活动当中拍的照片做一份大姚的宣传片,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大姚,在未来的很多年里,即便有千里相隔,双方也都会保持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我们将会为大姚的人民提供各方面援助工作,大姚也将为在我校在读大学生提供更多历练人生的机会,力求达到共赢的目的。

第四篇:寒假农村三下乡实践报告

寒假三下乡实践报告

作为一名大学生,漫长的暑假自然不能仅仅坐在电脑前面,吹着空调,喝着冷饮,就这么磨磨蹭蹭地荒废掉。我觉得应该要找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做,让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本着了解农村,体验生活,调查社会的原则,为了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精神,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暑假,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暑期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以组队的形式参加社会实践,这个暑假我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难忘的暑期“三下乡”之旅。总的来说,我受益良多。

我们“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在太阳还没醒之前就着手准备下乡事宜了。等到我们全员坐上开往目的地的汽车,太阳已经升到半空。它用他的光辉,照耀着整块中华大地。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下乡活动的代表,我们个个心中都充满了激情。在河源,我们将会用所学到的知识热情地开展社会调查、义教、普法等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经过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这次实践的宣传工作做得比较完善。群众比较踊跃,积极地配合我们活动的开展。这让我们感到更加振奋!

在这次实践中,据自己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镇上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村民的生活水平离小康仍有一段距离,文化水平相对不高,青年的教育还不够完善,对群众的普及教育工作开展较缓慢。人们生活还相对比较安定。

结合党的基本政策,我对现状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整个农民队伍素质的提高与进步,主要依靠青年农民的进步与提高。他们创造力强,生机勃勃,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他们去耕

耘;增加农民收入,需要他们去开拓;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保持农村稳定,需要他们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广大农村青年素质的高低、农村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否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农民的进步就是农村的进步,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我认为:社会、政府有关方面应向农村青年尤其是闲散青年投入更多的关注、关怀和帮助,引导他们学榜样、学技能、学科学、求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找到人生奋斗目标,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新一代农村青年,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这是置身于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世纪、新社会,针对当今农村青年生存发展的现状所做出的必要决定。

要坚持以繁荣文化塑造人。农村青年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政府及社会应在有关方面要对广大青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帮助他们学习党的富民政策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要全面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人的各种行为都受道德水平的极大影响,因此,对青年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重要。我们应当营造和倡导良好的社会时尚风气,引导老埔场村的青年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向有利于该镇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

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些都是我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

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坚实的一步。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务农我更加了解了农民们的艰辛,通过担任班主任这个职责我增强了我的责任感,通过调研活动

我加强了我为人处事的能力,通过合宿我收获了更多友谊,并且看见了朋友们更真实的一面?,通过义教我收获了许多小朋友们的爱戴。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我永远不可磨灭的回忆。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我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学会了很多东西,也了解了一些农村的生活状态。我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也让我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了解到农民现在由于政策好,生活都有很大的改观,但是这并不能一概而论,现在有些地区的农民生活的还不是很理想,特别是有子女在外上学的家庭,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大的经济负担。在外界给予帮助的同时,我想他们也应该自强自立、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最好阵营,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广大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服务祖国和人民,培养了劳动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让我们增长了才干、接受了锻炼、提高了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以充分证明,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促进了我们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想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想尽快地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就绝不能只埋头于书本之中。必须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开拓视野,认识社会,对自己有个清醒的定位,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正确地做人做事,学会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攒了很多相关的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缺点与不足,我们将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最后,我祝愿,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举国上下一片欣欣向荣!!

第五篇:大学生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寒假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活动背景

在放寒假之际,接到省团委发到各高校的关于寒假社会实践的通知,要求团委大学生在寒假里积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为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学业辅导、自护教育、亲情陪护等帮扶;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帮助;为乡镇基层团组织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项目、创新工作载体提供指导与帮助。

我是新闻传播系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接到通知后思量决定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是农村子女,便在本地联系同伴和帮扶对象展开活动。

活动时间

2014.1.19——2014.2.6

活动地点

洪湖市燕窝镇新河村

活动内容

学业辅导 亲情陪护 关爱老人 走访敬老院 赠书孩童

活动体会

一、针对孩童篇

学业辅导

2014年的脚步逼近,村落里的年味也越来越浓,孩子们的兴致也随之高涨。从1月19日开始我和聂青开始对邻居家小孩张赛进行学业辅导。张赛,男,13岁,六年级,现就读于中心国小,其父母都在家农耕。我们以他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为参考,帮他补习数学和英语。补课时间是1月19至1月31日(除过年四天)每天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以寒假作业为主线,以点带面的讲解知识点,我负责数学,聂青负责英语。其父母也积极配合督促他完成规定作业,在给张赛补习之余也和他随意交谈,说读书的重要性,讲学习的方法。这次补习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与赞赏,他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以收获传递知识的快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赠书活动

冬日的暖阳格外舒适,新年的氛围也显得格外的和谐,

空气中依然回荡着鞭炮声,充斥着烟火味。1月28日我和聂青把前几日收集、整理的旧图书赠给本村经济较贫困的读书子女。受益人有陈莎、黄江淼、张赛、陈迎傲和陈学炼五位同学,其中陈莎是高二的学生,黄江淼是七年级学生,其余三人皆是六年级学生。此次赠书活动规模虽小亦使我们学到了经验,为以后开展此类活动奠定了基础。

亲情陪护

陈天涯, 男,21岁,大二,现就读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一家四口,姐姐已出嫁,以种田为主要经济来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零工贴补家用。去年晚稻收成之后,其母在武汉餐馆打工,其父在工地上。在新年元旦之际,其父骑摩托往返工地途中突发脑淤血导致发生车祸,把这一家推入痛苦的境地。其父经过治疗调养病情虽有好转但状况仍然不佳,目前半身瘫痪,大脑意识处于半模糊状态,暂不能与他人语言交流,无法进行基本日常活动,生活起居都是在其母的照料下完成。

在得知具体情况后便与他的老同学展开亲情陪护工作,组织活动邀他参加希望帮他早日走出阴霾。在大年八年级老友聚会时,找关系与他较好的和他单独谈心,倾听他的苦恼和内心的悲痛,给他支持与力量。也找开朗健谈的长者给他安慰、劝告和建议。后来在他空闲时也经常小聚,避免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暗自神伤。

2月2号下午,陈天涯和我等四人一同去湖边烤鱼,出发时陈就跟我们说他要四点之前到家,帮家里做饭。但是其过程却很享受。陈少有的笑也让我们感到轻松,他也跟我们倾谈心中的想法,想以后在学校里学好专业知识课余时间多做些兼职,认真的走自己的路。希望他可以一路坚定快乐的走下去。

二、老人篇

关爱空巢老人

人依旧,物依然,又是一年。

大时代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是更多的人走出农村在外打工,是更多的老人成了空巢老人。新年团圆欢聚的时刻里,由于种种原因,使一些外出打工人没能回家过年。这不仅是他们的烦恼更是老人的伤悲,老人只能在内心里期待着、盼望着也幻想着。

在他们追逐身后,我们看到的是天真年幼的孩子,我们看到的是苍桑的老人,我们也看到他们无奈孤独的身影。他们走了,留下的不仅一两个老人或老人和孩子而是一个家,为他坚守的给他们信念的家,而两鬓白发身形佝偻的老人是这家里的擎天柱呢?

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生活、责任与牵挂,而家人特别是家里的老人我们是不是该替他们想想了。新年到,欢聚时,憔悴兮,老人心。

拜访敬老院

1月27日,暖阳高照,和风习习,我和罗裔坤两人结伴去燕窝镇福利院看望本村的老人。燕窝福利院居住着燕窝镇及各乡无亲无故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陈世汉和王珍珠老人,我们都是未毕业大学生能力也有限,买了些老年人能易吃的东西,东西虽少但是却温暖了老人的心,我们也很开心。

三、活动总结

乍暖还春,龙年始作,假期也要准备在二月稍稍停留与告别。我带着寒假的感悟与信念的渴望,收拾行囊开始我新的征程。只是站在假日的尾巴上,收拾自己的心情,整理繁杂的思绪,也不经意间泛起我心中的层层涟漪。

这个寒假我和我朋友们都过的很开心很充实很满足,它的每一天,我都有自己的计划;它的每一天,我都能开心微笑;我也从中慢慢地找到与明白生命赋予时间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去年的寒假我好象与时间躲藏,总在时间里蹉跎时间。也许是自己的承受能力有限,在面对一些突来的‘暴风雨’不知所措,现在风雨过后虽不见彩虹但是我一很开心很感恩了。这些经历让我成长,而今年寒假让我丰富。

虽然寒假实践有点硬性要求,但是对着并不象作业般也使我做活动时更轻松更快乐。和邻家小妹一起想些活动,并加以实践如给小朋友补习、关爱孤寡老人、拜访敬老院、河边烤鱼、做团子等等,还有些夭折如宣传自护教育、乡镇管理学习。我们没事时,就坐下来在阳光的温暖下,闲情逸致看看书,随心所欲的(推荐打开范文网)谈天说地。

在做有关社会实践的活动,我们也遇到一些困难,如过年时孩子特想玩,静不下心来学习;辍学的比较多;老人比较陌生等。在做补习时,我们想尽可能多的联系一些孩子,再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和走访之后也只联系到4个孩子,我们想要就这样也要尽全力做好,谁知道到正式上课时只来了1人,面对次情况我们不得不总新调整与再次走访。最后,我们只能和张赛小朋友固定补课。这个活动最大的感受是在走访过程中,深深地印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读书是较好的出路’等等类似的话。每个父母读说会尽一切努力让小孩读书,只要他肯读。在这个时代下一定的知识学历是必须的,而在农村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必须了。可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啊,我们了解到很多上国中的孩子都打工去了,原因都不在其父母而在自身。有一个原因可以参考就是‘风气问题’,很多孩子盲目的跟风,家长也管不住,不得不说农村的教育似乎有点倒退。

所有活动的最终体会就是:爱,最能温暖人,最有力量感,最有快乐感。对小朋友的喜爱,对朋友的关爱,对老人的怜爱,对亲人的疼爱,对他人的友爱,我们自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并引起他人生活的不同或变化。那些刚与家庭出现裂痕的准备离婚的陈莎接触时,感到家的拆散就是用爱来刺痛最直接的人而她也同时渴望着。在和空巢老人谈心时,他们就跟需要亲人的关心、关爱了,外界的爱也像阳光让他们感到温暖。在给爱的过程中,我们先要整理自己的心,把爱看成一种行动,不要让世俗使爱夭折。

给我一些思考是:什么是农村孩子的出路,农民工留守儿童的命运,农村与城市的差距等。其实,我更想说的一个体悟是想做什么时就千万不要等。等,是最大的阻扰。

这个寒假过得很丰富多彩,这个寒假过得很充实快乐,这个寒假成长了。对这个结束我不感伤因为结束亦是开始,are you ready ? go`````````

四、民情日记

2014.2.5 阴雨 星期一

想当初我接到老师的通知《关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看了后结合实际觉得农民工留守儿童类的活动,我可以开展,我是农村的孩子,本村外出打工的也挺多的,留守儿童也会有一些吧,所以我觉得还是没有问题的。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在21世纪如今的大时代背景下,物质生活的保障、精神生活的丰富都完完全全依靠金钱,这使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让其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是这个时代的抹除的印迹。

我们村很多人都外出打工,由于孩子也少,那读书的就更少,村里的国小很早就拆了,现在小孩都是在外村上学。这次我和伙伴聂青想好给农民工留守儿童补课的活动,走访才知道让人感到悲凉的实事,我村读书人几乎无几个,年前部分家长孩子还都在也进行一些劝说工作,年后我们在走访那不是悲凉是悲哀,又走了一些读书的孩子,差不都是国中大就出辍学打工去了。我的感觉是一代农民工带一带代农工,所以我们这里是没有国中以上的留守儿童的,是怎样去理解了?

这是一个从个方面来说都市一般或是差一些的农村乡镇,在这里我看到最美的景是,清晨的日出时的静谧,空气清晰,树木在冬日肃然,房屋也在静静肃然。有时会看到几个忙碌的大人,早起的老人,不然一切就是静静的在阳光下沉睡。或是,傍晚的日落时,红晕的太阳依旧照着这个乡村,一切的景物依旧,不同的是多些人儿,散步的、串门的、有事的等等,但一切是那么安详。在城市读书的我对静更有想法,更有好感,可是回到村里面对此情此景,静却让我困惑了。为什么这个村里看不到生气,看不到更多的身影?

在村里走走看看主要是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小孩。青年基本在外,而其中读书的是少之又少,究竟什么是出路?

新闻传播系1001香杏子

2014冬——2014春

fawng小编推荐访问其他文章:

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三下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李圣勇)

2014年大学生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关于开展2014年大学生志愿者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