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第一篇:赤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总结

赤峰企业文化(精选多篇)

整合社会资源 弘扬创业精神 服务党政大局

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赤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工作汇报材料 赤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于1999年,有会员134人,广泛分布在赤峰市建筑、有色金属、医药、通信、化工、物流等行业。多年来,赤峰市青企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主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断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青年企业家的创业成才和事业发展提供了积极有力的帮助,为会员企业提高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党政大局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招商引资,建立企业经贸合作平台

为搭建广泛经贸合作平台,深化和推动青企协会员企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我市青企协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组织青年企业家积极投身经济主战场,开展和参与了多次招商引资活动,在京津唐地区、(本站向你推荐)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树立了“赤峰市青年企业家”形象,成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对外经贸合作的先锋队和生力军。2014年6月,团市委、青企协会同市对外开放办到广东学习考察,考察了当地几个著名企业,我市青年企业家与广东省团委、广东省工商联、广东碧桂园集团、广东清远市团委、清新县工商联进行

了深入的交流,在企业扩大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学到了很多先进经验。2014年7月,团市委、青企协会同市对外开放办邀请广东省工商界、旅游界企业家到赤峰考察投资,达成意向性协议3项。2014年11月,团市委书记崔景英带领我市青年企业家到唐山、北京考察,与唐山市团委、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建立了友好关系,并达成了多项经贸合作协议。2014年5月,团市委副书记、青企协会长莫锋带领青年企业家赴辽宁朝阳考察,与承德、唐山、锦州、朝阳、锡盟等团委签订了“五市一盟”青年区域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7月,广东省爱心团队到我市捐赠志愿服务基金40万元,市长王中和、市委副书记毕力夫等领导接见了爱心团队成员。爱心团队回去后又募集了300万元,待团市委明确使用方向后捐赠。2014年10月,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行了投资合作对接洽谈暨重点项目推介会,我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同市对外开放办组织了对外经济洽谈会和重点项目推介会,与当地团委、青年商会领导、青年企业家和外商40多人进行了经贸合作洽谈。2014年11月25日,北京市团委、青年商会应我市青企协邀请,组织北京市青年企业家十余人赴赤峰就资源开发等事宜进行专项投资考察。

二、服务青年,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青企协依托企业家等社会资源,打出了见习基地、创业贷款、创业培训一系列促进共青团工作的组合拳,青年企业

家积极响应团组织号召,全面推动了我市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新发展。

一是见习基地工作得到大力推进。赤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中,共建立了33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其中包括赤峰市远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天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赤峰奔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赤峰祥云物美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国际旅行社等,共提供见习岗位169个,吸纳了大中专毕业生见习500多人次,相继建立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成为推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是青年创业贷款工作得到长足进展。团市委与包商银行赤峰分行全面合作,联合下发文件实施了“赤峰市城镇青年创业贷款项目”,今年拟为团组织推荐的青年企业家、城乡创业青年提供不少于5000万元的创业贷款,贷款利率按同期利率的最低标准执行,解决了青年创业资金难题,为创业青年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是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成果显著。开源国际it学校、金远舰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中天教育培训学校、恩源科技赤峰人力资源中心等青年企业家响应共青团的号召,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积极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培训班,培训人数3395余人,实现就业252人。

四是“名师带高徒”帮扶工作全面落实。20名青年企

业家被聘为青年创业导师,并与40名创业青年结成“名师带高徒”帮扶,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经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风险规避和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五是青年创业示范点。团市委将20名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所创建的企业,命名为赤峰市青年创业示范点。

三、培训学习,打造优秀企业家团队

学习是青年企业家的创新之源,更是广大青年的进步之基。一个有理想、有远见的青年企业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仅要加强自身学习,还要推动经营管理层的团队学习,发挥团队协同优势,提高决策能力和工作效能;更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保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赤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立足服务企业的根本宗旨,提高企业家的人文修养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企业家成长成才。2014年,赤峰市青企协联合赤峰市国际会展中心、赤峰市商友教育培训机构成功举办了两次企业经营管理培训。2014年5月,组织青年企业家与内蒙古商报赤峰记者站进行拓展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提高青年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素质,优化企业管理队伍,青企协于7月邀请了著名礼仪培训讲师金正昆为青年企业家授课,得到了青年企业家的一致好评。

四、选树典型,奏响青年创业主旋律

近年来,我市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青年企业家,他们锐意

进取,艰苦创业,奉献社会,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赤峰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表彰这些青年企业家,树立先进典型,鼓励青年弘扬创业精神,学习创业技能,投身创业队伍,赤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联合市经委、国税局、地税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开展了“赤峰市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和 “赤峰市杰出青年创业奖”等一系列典型选树、宣传、表彰活动。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了“创业赤峰〃青春建功”赤峰市第六届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暨首届青年创业典型人物颁奖典礼,来自全市各领域的一千多人参加了颁奖典礼,赤峰市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播,内蒙古日报、赤峰日报、红山晚报等媒体也进行了广泛宣传,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全市形成了支持创业、关注创业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创业热情,奏响了青春创业的主旋律。

五、奉献爱心,积极踊跃承担社会责任

我市青年企业家在青企协的引导和带领下,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贸范围不断延伸,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在企业家不断成长、企业不断壮大的同时,青年企业家积极帮扶弱势群体,奉献无私爱心,争做甘于奉献的楷模,成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展现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赤峰市遭遇旱灾的情况下,我市青企协组织青年企业

家赴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开展了“查旱情、访民生、献爱心”活动,为灾民捐款两万余元,并捐赠了大量生活用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向赤峰市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了20台电脑和一万元现金,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2014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频发,群众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我市青年企业家慷慨解囊,捐款13万余元,现场交给市红十字会。

赤峰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是一支年轻的团队,也是一支富有活力、富有创造力的团队。在推动我市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扩大经济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中,必将大放异彩,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企业文化,文化企业

企业文化,文化企业

文化,一个广泛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而文化的定义又有上百种,包括:社会、历史、人文、传统、生活、艺术等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通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何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日益进步的社会需要跟上时代潮流的新时代文化含义,当然企业也不甘落后,一大批企业文化展露出来。出现了更多新颖的文化形式。企业文化的种类有四大类,由表及里顺次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层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个别事例举例:阿里巴巴的“家庭文化”,此企业文化以使员工在企业中工作时感受到家庭氛围为目的的企业文化,与一般企业不同,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注重自由,随性。再有,海尔“品质”文化:由海尔老总亲自创造的企业文化,以产品质量的保证作为稳固的企业文化,曾

一度获得广大百姓的一致好评。还有品牌企业文化,如沃尔沃汽车品牌,大多数人一想到沃尔沃就会立马想到其安全可靠的特点,这就是企业文化的一大作用。物质文化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物质形态表现出的表层文化,它包括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等企业“硬”文化;行为文化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体现在企业员工行为的价值取向、行动目标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与载体;精神文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含生产经营理念、管理作风、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构成企业的“软文化”。

何为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打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管理学院在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提供相应条件,使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能够攻读相关学科专业的双学位和双专业。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包括:建设法规、建筑技术经济学、工程估价、财务管理、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会计学、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建筑结构经济学概论、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等。

专业和文化的交融,如何进行?作为浙江学院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我对自己的专业也有所了解,在校的这段学习时间我们的学习重点在建筑工程试图,力学研究以及建筑法规

等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学习,而在大三初期我们的学习重点会从学习方面转向实际实践的方面发展。而我们的毕业生大多以公司项目经理为奋斗目标进行努力,一般实际工作5年左右即有升职机会。 个人认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大力发扬“管”和“理”的重大理念,“管”即管制企业内部的工作,员工,文化内涵。而“理”则为理解深层次的企业思想和发展道路。一般以精神文化为主,旨在带动企业的成员共同努力。用价值观引导员工,自觉把实现企业价值和实现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使员工和企业间产生价值观的认同和感情共鸣,使员工行为的自我功效得以更大程度的提高,这可称之为“没有管理的管理”,这种管理更具有持久性、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成效。第二,激发与奖励,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它可以调动与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物质激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边际递减现象,来自企业文化提供的精神激励,却是持久的、强大的。

企业文化,文化企业。拥有自身“企业文化”的企业在发展方向,发展前途,发展情况等方面会取得很大的进步。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会使得企业脱胎换骨,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赤峰崛起

赤峰崛起“风电三峡”

本报讯记者罗霄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发改委能源科16日传出消息,截止到12月15日,全市风电在克什克腾旗达里、赛罕坝,翁牛特旗灯笼河、松山区东山等地区已完成风电装机容量93.606万千瓦,基本完成年内百万千瓦风电建设目标,建成全国第一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

全市规化到2014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2014年实现装机装机规模765万千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率团赴赤峰考察产业情况时肯定:“三峡水电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电机基地,赛罕坝风电场是全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赛罕坝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能打创出第一个风电三峡!”

第四篇:赤峰市概况

赤峰市概况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东、东南与通辽市和辽宁省朝阳市毗邻,西南与河北承德接壤,西和北部与锡林郭勒盟相连。“赤峰”因城区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总面积90021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41.5万人。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建设得到有效推进。2014至2014年,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约262亿元(其中旧城区投入83.38亿元,新城区投入178.6亿元)。市区道路长度达到311.1公里,面积65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23.16%,人均公共绿地5.54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1510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78%;用水普及率达到75%;用气普及率达到77.2%;污水处理率达到69.48%;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4.32%;中心城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8.51标台。

一、加快新城区建设力度,新区建设不断完善

为加快城市发展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赤峰市于2014年启动新城区建设。新城区建设坚持“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培育产业、聚集人口、扩大规模、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投资力度。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九横、六纵、

五桥”城市道路41公里,铺装面积142万平方米;铺设供热、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等各类地下管线200多公里。二是园林景观工程完成“一场、两带、四园”和14条街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53万平方米;完成7道橡胶坝建设,形成水面70万平方米。三是机关办公楼、写字楼开工面积36万平方米,有22家独立办公单位搬入新区办公。四是房地产累计开工面积达到520万平方米。五是在商业设施方面,建设了2.8万平方米的龙湾特色美食一条街,2.1万平方米的万佳购物广场、7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市内民营企业建设的3.6万平方米的玉龙购物广场;玉龙国宾馆、游泳馆、海贝尔游乐场、大漠绿都生态餐厅、旅游纪念品展销中心、浩瀚汽车城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核心城市框架已经形成,功能初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赤峰的城市品位。

新城区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总投资约1亿元。一是园林绿化方面,新建富河街生态林地绿化工程、玉龙大街西段绿化工程、4条街路两侧行道树铺装工程、交通学院西侧绿化工程,投资3260万元,建成后新增绿化面积11.4万平方米,目前各项工程已陆续开工建设;二是道路方面,新建7条街路,投资3191万元,新建道路长度2543米。三是新城区高区配水厂投资5000万元。

二、加强老城区改造力度,城区功能得到较大提升

自2014年以来,中心城区实施了205多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完成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工程。2014-2014年,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83.38亿元。

加大对老城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建设中心城区河道治理续建工程、中心城区供热管线二期工程等项目共26项,总投资7.8 亿元。

三、实施亮美绿工程,提升城市整体品位

为全面提高城市环境,从北方城市的实际出发,强调城镇绿化多种树、少种草,营造以绿色为主的城市景观。中心城区一方面紧紧抓住道路改造这一契机,加大拆违拆临工作力度,恢复街头绿地建设。另一方面,以广场改造、街路绿化美化、公园建设为重点。同时,又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特城市品位的角度进行建设,哈达街改造成为表现蒙原文化的“黄金大道”,钢铁街改造成为反映辽文化的“镔铁大道”,松山大街改造成为反映夏家店文化及草原青铜文化的“青铜大道”。2014年至2014年,中心城区共投入绿化资金5.46亿元,新建绿地164公倾,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5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3.16%。

四、深化改革,公用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城市公用事业事关市民的生产生活,对于城市建设与发展作用突出而重要,从建设、管理、维护入手,狠抓公用事业建设,公用事业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1、公交事业快速发展,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发展公交事业是解决城市交通、节能环保和保障市民出行的根本途径。从2014年到2014年,中心城区公交运营车辆由153标台增加到420标台,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提高到8.51标台,新增营运线路9条,总营运线路达到34条。新公交场站已正在筹备建设之中。

2、千方百计保障集中供热安全。集中供热是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热源严重不足、热网严重老化、煤价大辐上涨、新增供热面积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式,积极稳妥的解决了中心城区供热问题。一是针对热源严重不足的实际,在2014年积极协调中电投东北分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两公路13.5万千瓦供热机组,可新增供热面积408万平方米。二是针对煤价大辐上涨的不利因素,协调各供热企业挖潜改造,在供热企业大辐亏损的情况下,保证了正常开栓供热。四是为解决今后每年新增200万平米供热问题,市政府与大唐国电签定了建设两台30万千瓦供热机组协议,新增供热能力1000万平方米。同时,市政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市发改委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和落实。截至目前,中心城区有热源企业三家,热网经营企业三家,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51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8%。

3、集中供水更加方便、安全。积极推进水业一体化改革,中心城区供水获得较快的发展。为确保饮用水安全,开

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的通知》和《赤峰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对中心城区集中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全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中心城区供水管道长度达到320公里,用水人口达到42万人,用水普及率达到58.71%。

4、液化石油气供应民营化改革步伐加快。市三区储气能力达到1870吨,用气人口48.51万人,燃气普及率77.2%。新城区建设了管道煤气,老成区管道煤气项目正在积极酝酿之中。

5、污水处理厂建设、进行进展顺利。紧紧抓住“十一五”国家加大辽河污染治理力度的契机,积极争取将我市11个污水处理厂列入辽河流域污水处理国债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26.6万吨,2014年全年cod削减量25992吨。建成后中心城区和各旗县城关镇将全部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6、垃圾处理厂启动建设进展顺利。赤峰市共有12家垃圾处理厂,其中除中心城区、元宝山区垃圾处理厂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法,其它各旗县区垃圾处理方法均为简易填埋法。垃圾处理厂处理工艺均为简易填埋法。目前,赤峰市中心城区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一座,工程总投资概算9100万元,日处理生活垃圾650吨,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法。同

时,元宝山区大黑山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计划投资2800万元,负责处理元宝山区生活垃圾,处理规模为150吨/日。其它各旗县均已筹备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工程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目前垃圾处理水平低下和垃圾分类处理问题。

第五篇:赤峰市435422

赤峰“435422”发展思路

赤峰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推进会议提出了实现“四个翻番”、“三个提高”,打造“五个基地”,建成“四个城市”,建设“两个示范区”、“两个屏障”的“435422”发展思路。“435422”的提出,既是赤峰市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重大举措,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赤峰市工作的重点方向。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435422”发展思路,结合实际选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找准实现途径,通过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提升,努力推动各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为加快富民强市进程做出贡献。

“四个翻番”、“三个提高”是目标,“五个基地”、“四个城市”是定位,“两个示范区”、“两个屏障”是重点。要实现这一宏伟战略,关键在于抓落实。抓落实要克难攻坚。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谋准发展定位,正视挑战,提振信心。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促发展、出实绩。

抓落实要强化责任。要尽快将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头,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分工,切实负起责任,积极主动地完成承担的任务。

抓落实要统筹兼顾。面对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和千头万绪的具体工作,既要善于牵“牛鼻子”,能够区分轻重缓急,把握工作重点,全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也要学会“弹钢琴”,有序推进整体工作。

抓落实要勇于创新。要确立放眼世界的开放化学习理念,破除求稳怕变的守旧思维,树立敢于超越的创新理念。

抓落实要持之以恒。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难在持之以恒。要有科学的制度和机制,工作中要不断健全完善巡视督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重大责任追究等制度,依靠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思路决定出路。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勤奋学习、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不断开创赤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局面。

克旗“54321”发展思路

克什克腾旗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赤峰市“435422”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任务、找准发展定位,形成了“54321”即“五大基地、四个支撑、三个提高、两条主线、一个目标”发展战略。

五大基地:打造蒙东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国家战略性煤基新兴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驰名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草原地质文化旅游和休闲养生基地。“五大基地”是定位,突出了克旗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表明了克旗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克旗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的位置,与自治区和 四个支撑:建设生态工业、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乡镇。四个支撑是路径,重点解决好生态与发展问题、节能减排问题。工业是强旗产业,发展生态工业,主要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主打绿色矿山、清洁能源、循环园区、和谐企业四篇文章,积极构建“优势更优、多极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最终目的是实现美丽与强旗共赢。畜牧业是富民产业,发展生态畜牧业主要是立足于克旗丰富的草牧场资源、畜牧资源,加快转变靠天吃饭、自然放养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靠龙头和品牌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加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旅游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主要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克旗独特富集的旅游资源优势,实现由观光富民型向高端、富民强旗型转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地区特色产业。建设生态乡镇,是国家级生态旗建设的硬性指标,同时也是发挥新型城镇化这个引擎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个提高:提高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三个提高”是方向,目的是补齐克旗小康社会建设的三个“短板”,通过提高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水平解决三产比重低问题,通过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解决群众收入低问题,通过提高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破解城乡双二元结构、解决城镇化率低问题,最终为建成小康社会肃清障碍、提供保障。

两条主线:加快发展和加强党建。“两条主线”是根本,发展和党建各成体系,同时也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抓并行。抓住发展这条主线,就是要按照“加快发展、增收富民,扩大开放、振兴县域,求实问效、实现小康”的思路,

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统一”和社会和谐。抓住党建这条主线,就是要通过实施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创建工程、务实为民富民增收工程、廉政建设工程等,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个目标:建设生态小康克旗。一方面是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小康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尊重客观规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从发展路径看,分两步走,一是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国家级生态旗,旗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市、全区前列;二是到2014年与自治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从国家级生态旗和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来看,虽然各有侧重,但总体目标同向,思路一脉相承。

“54321”的发展思路、目标和定位,既是对自治区、我市发展战略的落实,也是对克旗已经形成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的归纳、补充和完善,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旗工作的基本遵循,有利于在全旗干部群众中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一致愿望和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