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财政部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

我区财政部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1年度***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应用课题研究成果
 
我区财政部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研究
如何围绕全区工作重心,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是我区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总结去年以来财政支持转型发展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当前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并提出今后如何因势利导利用财政政策,促进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办法和对策,以供商榷。
一、我区财政部门支持区域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
2010年,我区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升“项目建设、民生建设、效能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深化财政改革,推进精细管理,服务转型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特色发展、跨越发展、规模发展、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创新举措强征管,全力以赴促增收
区财政部门以服务转型发展为主线,抢抓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发展机遇,切实加强税源培育和收入征管,促进了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推动区域转型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1、收入质效不断提升。2010年我区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77.86亿元、33.88亿元,同比增长40.6%、40.1%,增幅分别为“十五”期末的3.88倍、3.92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原南通六县(市)首位,在全省区级排名第15位,比上年前移2位;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2、镇级财力不断壮大。2010年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72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开发区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川姜、金沙两个镇突破2亿元,平潮、兴仁、兴东、五接四个镇一般预算收入均突破1亿元;全区有21个镇区一般预算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其中,兴东镇增幅高达81.6%,位居全区第一;川姜、五接、先锋3个镇增幅均超过50%。
3、非税征管不断创新。强化对部门非税收入任务的责任考核,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280多项收费项目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区镇两级非税收缴制度改革实现“全覆盖”,全年完成非税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80%,非税入库(户)率达到100%。
4、综合治税不断深入。财税、工商、金融等部门整体联动,研究制定收入征管绩效考评办法,完善个体工商户、个体临时经营户涉税信息联网和数据交换制度,健全良性互动的税源控管机制,立体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综合治税格局逐步形成。
(二)推动转型求发展,凝心聚力培财源
区财政部门始终把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特色、共享”两大原则,集聚财力、整合政策,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着力培育新兴财源。
1、载体建设不断加快。围绕“三大”联动战略,通过预算安排、政府融资、争取补助、引进民资等途径,筹集发展资金120亿元,重点支持“一园三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园区、主城区、重点镇的拆迁工作,完成拆迁面积353万平方米。江海大开发框架全面拉开,滨海新区南区二期吹填、北区1.5万亩围垦、污水处理厂等配套工程全面竣工;滨江新区完成横港沙固沙护滩首期3000亩吹填工程,二期2万亩匡围工程正有序推进,东沙大桥和通用码头已进入规划设计;开发区南区“三横四纵”道路、城东新区“一湖八路”、银河新区“三横二纵”路网全面开工建设;金通二大道、平海公路一期、临海公路、南通东快速干道、通富路北延、青年路东延等重点交通工程全面启动,发展环境和空间进一步优化,重大项目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2、产业扶持更加强化。投入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实施“三大计划”,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升级支柱产业、提速现代服务业,重点扶持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全力打造我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设立大企业(集团)发展专项基金3000万元,支持重点大企业(集团)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规模发展,鼓励企业做响品牌、做大市场,全年申报省级以上名牌19个,新办境外投资企业10家;投入3000多万元,支持推进大企业和企业上市“双培育”计划,2010年全区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企业达16家,江海电容器成功上市;安排人才开发和大学生创业基金2177万元,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应我区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投入科技发展资金2177万元,鼓励企业加快科研机构建设和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年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家。
3、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主动参与制订落实项目奖励、企业上市、节能减排、人才引进、科技补助等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不断激发企业上项目、调结构、促转型的积极性;全年拨付企业发展资金2.2亿元;退付涉企规费3000多万元;办理外贸出口退税18亿元;投入资金1000万元,专项用于中小企业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160户企业提供担保余额9亿元;以重大项目、优势项目为依托,积极争取省市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沿江沿海开发等各类补助资金2亿元。
(三)夯实基础惠三农,统筹城乡激活力
区财政部门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全面小康成果,进一步夯实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础。
1、城市形象日益出新。积极支持城市建设推进年和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投资25亿元,实施绿化提档、夜景亮化、水系贯通等老城区改造提升八大工程,顺利完成人民公园扩建和金桥东路绿化,加快推进银河新区开发、城东新区市政等工程建设,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安排15亿元,有序推进老通掘路改造、新通掘路绕城段、北一环北延等城市交通工程和公交通达工程建设,新开辟公交线路12条,新购公交车33辆,贯通城乡相互的公交网络基本构建。
2、农业发展高效优质。总投入14亿元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引导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可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5万亩;积极向上争取支农项目资金4000万元,支持都市型、生态型、休闲型农业项目发展,着力培育景瑞、嘉安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高效农业产业化规模;安排设施农业资金2500万元,支持新建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73家,新建扩建农业项目20多个。
3、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安排资金3亿元,实施区域供水及饮水安全工程,新增覆盖人口70万人;投入资金2.4亿元,新增农村公路630公里,新建农村站台25个,全区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100%;安排资金2800多万元,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县工程,新建防渗渠道473公里,新建改造危桥124 座;投入配套资金1000万元,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年实施奖补项目86个,惠及76个行政村;安排专项经费4000万元,全面建成区域性农村垃圾转运站及配套工程,“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得到强化,全区18个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省级验收。
4、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全年以“一折通”形式发放农资综合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各项补贴资金2.4亿元,惠及全区50多万农户;继续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2668万元,赔付金额680万元,提高了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促进共享保民生,多措并举建和谐
区财政部门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及农业、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法定支出,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和谐健康发展。
1、就业富民成效显著。安排1000万元,建立专项扶持奖励及担保基金制度,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妇女创业、残疾人创业、零就业家庭再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城镇新增就业8300人;投入配套资金400万元,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4.5万人,农民创业致富能力明显增强。
2、社保体系逐步完善。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安排3.5亿元,支持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职工失业保险等保障体系,新农合、新农保参合率分别达到了97%和96%,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均超过95%。
3、救助机制不断健全。安排3500万元,支持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康复基地和服务机构建设;投入9000万元,重点用于提高城乡低保以及农村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完善抚恤、补助、优待金自然增长机制,支持实施“百千万扶贫工程”、城乡一体化医疗救助和农村危房改造;安排支出600多万元,支持实施“关爱”工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投入4000万元,完善住屋保障机制,新建廉租房120套。
4、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安排4亿元,用于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和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待遇,支持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和校舍安全工程,高水平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评估验收;安排7000万元,支持深化镇级医院体制与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推进区镇两级医疗机构及标准化社区服务站建设;投入专项资金350万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有线电视主干网改造工程和20万户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任务。
(五)科学管理谋绩效,精细理财推新举
区财政部门以精细绩效为目标,积极推行财政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现代财政管理体系。
1、预算编制科学精细。完善“收支脱钩”部门预算管理模式,强化项目支出论证,细化结余分配办法,积极探索项目定额标准体系建设,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公正性。
2、集中支付规模扩大。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全年实现财政集中支付3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92%;镇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3、项目评审成效凸显。全年财政评审工程概算项目172个,送审金额43亿元,核减金额5.12亿元,核减率近12%;全年完成政府采购10.28亿元,比预算节约资金1.16亿元,节支率达10.2%。
4、财政监督力度加大。深入开展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对28家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及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核查工作,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效益性。
5、资产管理运营有方。建成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统管房屋土地资产的监督管理,通过市场化规范运作,出租房屋40处,实现租金收入350多万元。
6、会计工作水平提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举办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43期,组织10个财政所通过省二星级档案管理达标验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财政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收入增长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由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大财源项目尚未形成,主体税源增长趋缓,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财源基础还不稳固。服务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随着国家信贷环境逐步趋紧,政府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产业发展和服务社会建设的政策手段创新不够,能力有待提升。民生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迅速扩展,财政可用财力的增长难以满足刚性支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与财政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需加快推进。财政改革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快。受财政体制、机制、政策、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财政支出越位、缺位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财政管理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财政部门支持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具体对策
“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家两大战略叠加效应的全面释放,将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也为我们财政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难得机遇。与此同时,我们也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出了预期,外需减弱对我区经济增长和税源建设的影响不容低估;从内部环境看,我区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需求中消费率偏低,工业结构中高新产业比重偏低等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财政收入目标的实现和财政收入结构的优化。在面对困难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有利因素。从宏观经济看,面对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所孕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区域发展规划”、民生和社会建设、收入分配调整与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等举措也将给我区带来强烈的宏观经济刺激效应,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将会继续得到巩固和强化。从内生动力看,我区将迎来国家战略叠加、江海资源联动、跨江通道助推、发展后劲释放、同城效应带动等大好机遇,为我区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大建设带来了极佳时机。同时,随我区产业发展平台、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宏观经济环境得到不断优化,产业转型发展势头向好,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财政增收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机遇与困难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我们要科学谋划,积极应对,抢抓机遇,力求突破。
(一)以强化科学征管为依托,促进财政蛋糕做大做强
认真落实依法征管、公平税赋、均衡入库、持续增长、结构优化的工作目标,运用政策引导、体制激励、征管联动等有效手段,促使财政收入在稳定增长中提高质效。
1、完善收入激励机制。健全动力压力并存、奖罚并举的纳税贡献考核办法,完善财政收入上台阶激励政策,继续加大镇级收入目标管理考核力度,强化收入质量考核,稳步提高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努力实现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结构均衡,促进财政收入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
2、加强税收预测分析。建立完善财税部门联合调查工作制度,定期对重点骨干企业开展税收调研,全面掌握重大项目投资和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分析解决重点税源企业和项目运行中的问题,为组织收入和提高征管水平提供决策服务;健全财税库行信息共享制度,积极支持和配合税务部门做好宏观税负、行业税负、产品税负和重点税源的综合分析和收入预测工作,主动协助税务部门测算下达税收征收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纳税大户的税源排查及税收征管工作,不断提高掌控税源、实现税收的能力。
3、提升收入征管效率。加快财税库信息网络建设,协助税务部门建立完善税收申报、纳税评估、税收监控、税收稽查“四位一体”税收征管体系,逐步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实现涉税信息共享,做到勤征细管、应收尽收,确保经济发展成果及时体现为财政增收效果;加大税源管控和纳税评估力度,重点加强已进入获利回报期的重点企业和三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监管,并继续协助做好综艺等上市企业股份减持税收征缴工作;完善“一企一策”扶持政策,引导税源大户在外投资项目到我区注册纳税。
4、健全非税征缴体系。按照省市财政部门要求,健全非税收入收缴执行信息统计、情况分析和定期上报制度,加强对预算单位非税收入目标任务考核和执行情况分析,努力构建非税收入“征、管、查”一体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核算管理及代理银行综合考评制度,强化财政部门、代理银行、执收单位日常收支对账工作,推进预算单位的非税收入电子缴库系统建设,依靠软件技术支撑,对非税收入增减变化较大的单实施实时预警和监控。
5、深化社会综合治税。在发挥部门整体联动组织优势和区镇村三级协税护税网络功能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社会综合治税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建立“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有效解决征管透明度低和税负不均等问题,为实施快速、有效的税源动态监控和依法打击偷逃骗税行为提供有利条件。
(二)以加速转型升级为主导,促进产业结构调高调强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围绕转型升级工程,强化集约统筹理念,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效应,推进三大联动,破解发展瓶颈,促进经济增长质效不断提升。
1、着力打造推进产业集聚的园区平台。强化片区发展新理念,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实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盘活存量土地,着力推动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协调发展,为产业现代化发展奠定支撑体系;按照高点定位和适度超前的原则,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融资担保、专项奖励等措施,加大开发区南区拆迁力度和“四横六纵”道路建设,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成片开发;加快锡通科技产业园配套建设,拉开道路框架,为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推进滨江新区横港沙综合整治和港口建设,推动深度集约开发;加快推进滨海新区三夹沙围垦、开挖式港池和码头建设,促进港口、产业、新城联动并进,加快融入***湾开发步伐,构筑全省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支持“一园三区”主平台“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沿江沿海集疏运体系、服务平台和城市商务等配套功能,倾力构建江海开发大载体,全力打造全区活力强、成长快的经济增长极。
2、着力培育推进转型升级的产业体系。围绕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落实各种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重点推进综艺光伏二期、中航虹波、通达动力、甬金金属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培植***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围绕支柱产业升级计划,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激发企业技改投入的内生动力,以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动机械设备、现代纺织、船舶海工、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升级改造,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和产品链向高端攀升,努力提高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对全区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的贡献率;围绕服务业提速计划,通过政府补助、财政贴息、财源奖励等方式,推动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着力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促进金融业、商贸业、旅游业等税源型经济向更高层次提升。
3、着力优化推进转型发展的财政手段。完善政策,促进转型。强化政策扶持和激励导向,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快走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三自”创新之路;支持实施专利、品牌、标准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进一步健全财政科技人才资金使用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抵扣,以及鼓励产品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各项政策,重点扶持新兴产业及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制定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保险费补贴、贴息贷款、中小企业风险补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创业投资引导等具体措施,促进资本向科技型产业集聚,形成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整合资金,支持转型。立足财政资金支持产业转型效益最大化,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筹集更多财力支持产业链条长、成长速度快、带动效益好的重大产业项目,发挥其产业升级引领作用,带动整体经济提质增效;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整合完善现有融资平台,组建实体运作公司,构建新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租赁、金融票据等方式,拓展政府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引导、聚集更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服务全区重点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提供资本支撑。
(三)以推进城乡统筹为目标,促进区域发展协同协调
按照“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要求,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城乡一体发展,全力推动“三农”工作在高平台上实现新突破。
1、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落实“三个高于”支农投入政策,确保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总投入逐年增加。通过预算安排和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的投入,继续推进中央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加快农村桥梁改造和河道疏浚,全面启动农田灌排系统改造工程,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二期工程,夯实现代农业建设基础;加强农民集居区建设,努力构建“农路、河道、绿化、垃圾处理”四位一体的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引导和组织农民共建美好家园。
2、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贯彻落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建立完善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支持以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为引领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区、镇、村三级现代化农业园创建,促进规模化布局、特色化发展;支持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市场份额大的龙头项目,争创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的名牌名标,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支持打造以景瑞为核心的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餐饮业和乡村旅游业,形成新型产业链,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对税收的贡献份额;支持实施“土地换保障工程”,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3、有效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新型农民培训、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各项惠农政策,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增添新的活力;按照防通涨、控物价、保稳定要求,加大粮食储备专项资金补助力度,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坚持以“方便群众、规范管理、保障安全”为着力点,不断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管理机制,确保各类涉农补贴资金直接、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联合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有效保障各类涉农资金安全运行。
4、强势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支持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新型组织,注重提高运行质量,注重放大富民实效,切实增强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完善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村级经费保障标准;进一步扩大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模和范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综合实力;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支持推广龙头指导型、委托经营型、入股分红型等土地流转新模式,加快土地向种养大户、规模基地、农业园区集中,使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得到更多的收入;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工程,努力缓解土地要素制约,让更多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
5、不断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在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规模农业项目、设施农业扶持奖励力度的同时,用足用好上级支农强农政策,加大跑部跑省力度,争取更多的涉农项目和资金扶持;制定完善各类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农村建设和农业开发,构建多主体、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为加快“三农”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建立公平、透明、高效的支农项目竞争立项和资金分配机制,以激励性、绩效化为导向,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土地复垦、项目建设等专项资金,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四)以创新社会建设为根本,促进民生改善提档提速
继续加大公共服务有效投入,优先安排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支出,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1、继续实施创业就业政策。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首要途径,通过优化财税环境,鼓励和引导民资向多领域、多产业延伸发展,努力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成功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提高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把相对充分就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目标,支持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认真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就业的税费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和就业援助制度,引导多渠道自主就业和多形式灵活就业,着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及失地农民就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扩大公益性就业岗位,确保重点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2、继续完善社保救助体系。坚持社保安民,按照公平、效率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同时,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水平,努力实现农村新农保、新农合、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切实保障和提高失地农民、城镇零就业家庭、低保户、五保户、低收入人群、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待遇标准,及时落实尊老金、优扶金及城乡老党员生活补助调标政策,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大力支持保障性住屋体系建设,让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积极实施“关爱工程”,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事业和老年产业;探索建立“普惠型”救助机制,通过临时救助、生活补助、危房改造、物价补贴、医疗救助相结合的方式,真情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着力构筑人员范围广覆盖、保障水平多层次、制度办法可衔接、管理服务现代化、与南通主城区全对接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
3、继续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按规定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继续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中职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助学政策,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助学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支持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巩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社区公共卫生补助政策,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农村卫生环境保障能力;加大对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保障力度,继续实施好血吸虫病防治、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计划免疫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紧紧围绕文化建设工程,大力培育创意设计、工艺美术、体育休闲等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江海文化特色资源,着力打造“文化强区”;支持实施“文化四大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着力构建区镇村三级健身服务体系,促进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不断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加大社会安全稳定保障投入,保障公检法司法定支出,加快法治***建设。
4、继续支持城镇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城东新区、银河新区开发建设,加速推进“湖、河、路、绿”四大工程,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新城市组团的雏形。突出老城区改造,重点实施金沙横河段功能提升工程,加快新建五一桥、翠园桥,横河南路、翠园路等道路建设,增强城区畅通能力。积极支持“绿环水绕”美景建设,多层次打造绿带、绿地、绿景,努力构建“片上绿化成林、河路绿化成网”的生态屏障;全力推动滨河景观带建设,不断优化南山湖及周边环境,着力打响“水韵金沙”品牌。加快城镇开发建设节奏,完善市政道路、管网管线、绿化游园、景观亮化、公共交通等功能配套,进一步提升城镇品味,优化人居环境。有序推进农村集居区建设,努力培育一批乡村风情浓郁、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大交通网络建设投入,重点推进平海大道、先锋互通、金通二大道、金通三大道续建及石江公路扩建、青年路东延、东南绕城和兴东机场改扩建等工程,全力打造覆盖城乡、惠及民生、提升功能的大交通运输体系,为尽早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创造条件。
(五)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促进精细管理增绩增效
遵循统筹兼顾、规范合理、便捷高效原则,创新财政管理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健全财政体制,增强保障能力。按照积极稳妥、简明规范和让利于基层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区镇财政体制,不断规范区镇两级财力分配关系,坚持做到“财权与事权统一、责任与财力匹配、效率与公平兼顾”,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和完善镇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充分考虑税制调整对镇级财力的影响,加大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从体制上保证基层工资发放和正常运转等基本支出需要,切实加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健全统一、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区对镇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
2、完善预算管理,硬化约束机制。按照“保基本、保重点、保民生、压一般”的要求,立足公共财政职能,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部门预算管理机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对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区委、区政府确定重点支出、重大项目和各项惠民政策等方面的资金需要;强化预算执行法制意识,在加大对预算单位运转必要支出保障的基础上,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单位预算追加,切实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探索项目管理社会化、专业化论证制度,强化项目支出的滚动管理,扩大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范围,切实改变“重要钱、重分配、轻管理、轻问效”现象;健全预算决策民主机制,大力推进预算政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预算”、“透明预算”,不断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和公正性;继续加快非税收入收缴改革,不断完善“征收、安排、使用”三分离的征管机制,推进综合预算,提高财政统筹能力;大力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编报范围和质量,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节约财政资金。
3、深化国库改革,提高资金效益。加强财政业务信息系统与财税库银联网系统建设,建立实时动态监控的税收信息共享机制;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健全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资金缴拨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扩大国库集中收付范围和规模,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率;进一步完善国库现金收支基础数据库,强化库款变动趋势分析,提高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水平和运行效益;加强项目预算支出审核,优化支出审核拨付程序,全面推行远程记账和代理记账模式,强化区级部门预算单位责任主体意识;扎实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加快资金运行速度,提高镇级财政监督调控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4、强化资产管理,促进保值增值。制定完善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及公务仓管理办法;升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实物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逐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积极稳妥做好区级公有住屋处置工作,开展破产改制企业及校办企业调研清理工作,查纠无偿占有、使有国有资产等违规行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非转经资产的招拍租管理工作,努力提高非转经资产管理绩效;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加强对各类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形成的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有计划地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专项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5、拓展监督领域,提高管理质效。建立和完善财政大监督体系,加强对专项资金、民生资金、强农惠农资金等重点专项资金和政府基建工程决算、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推进“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建设;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价“四位一体”要求,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和公开制度,提高社会公众对财政分配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扩大评审范围,逐步将评审程序和结果运用向项目申报、预算编制、政府采购等方面延伸,不断提升财政投资评审效果;做好财税政策、会计法规的贯彻落实和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
6、规范政府投资,规避债务风险。充分发挥现有融资平台作用,创新融资机制,扩大融资渠道,加快形成政府融资、企业注资、市场运作等多元化投入的格局;科学选择融资项目,规范办理各项融资手续,努力降低融资成本;强化项目包装,制定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吸引更多的国外战略投资机构、投资者和各级金融机构将资本投向***沿江沿海开发;用足用活国家、省、市沿海开发及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滩涂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扶持;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政府性债务收支预算管理和政府投融资管理,研究政府性债务预警监测机制和控管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