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小卓越课堂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摘要:学习共同体建设,是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展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加强小组文化建设,创设平等、和谐、活跃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谈国小卓越课堂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卓越课堂 学习共同体构建

重庆市教委2012【53】号文件印发了卓越课堂五年行动发展纲要。打造国小卓越课堂,关键一环是加强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这一学习方式。

一、科学分组,组建合作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首先在座位排列上要“形似”。 “形似”可以更好地营造合作的氛围。一般4-6人为一组,面对而坐,每组中均有优等生、中等生、潜能生,这样的排位方式有利于优等生之间的竞争,中等生之间的互助,优等生与潜能生之间的帮扶,更有利于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分组中,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决定谁将要跟谁在一起学习。许多教师最喜欢的方法就是为每位被孤立的学生提供小组的支持,可以要求学生列出三名他们最想在一起学习的同学的名单。从他们列的名单中,你可以计算出每名同学被其他同学所选的次数,从而确定班级中的“被孤立者”,这种学生需要你的帮助。教师可以安排交技能最好、最受欢迎、最愿意支持他人且最细心的学生,与他一起学习。然后你找出第二受“孤立”的学生,依此类推。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尽可能地使被“孤立”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且和同学们建立积极的关系。要保证在班上,没有一个学生被遗弃、被拒绝或者自认为不属于任何团体。

二、明确分工,让学习共同体职责落实

学习共同体内要有明确细致的分工。可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岗位。学习共同体构建离不开一个能领导、善组织、会服务的小组长。教师要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在课堂上要按老师的要求把任务分配给每个成员,并组织本组成员有序完成教师所分配的任务,确保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收获;扮演好“小老师”的角色,督促本组成员参与讨论、汇总、展示、补充;注意本组成员课堂表现,及时调控学习秩序,要帮助本组潜能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

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让学生轮流担当,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强小组文化建设,凸显共同体成员个性

小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缩影。在小组中能形成一种小组风貌,能产生小组独特的文化底蕴,营造能影响小组成员的人文氛围。

小组文化包括小组制度文化、小组精神文化、小组目标文化等。小组制度文化主要指的是组规。组规的制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组长领导组员共同制定。组规的制定要科学,符合自己组的实际并且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小组精神文化主要由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制定有特色的组名、口号、组徽、组歌等,这些都是激励组员相互团结,共同进取的精神文化。小组目标文化是小组成员前进的动力,每个小组都要制定本组的目标,包括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

四、交流展学,让学习共同体不是虚设

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学交流,是体现学习共同体成果的重要平台。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交流技能。例如:使学生参与管理,教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自己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敢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何“提建议”;如何说服别人,评价他人等。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互学、合作未能深入,教师就要求各组派代表汇报,草草收场,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从而丧失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互学展学的内容,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歧义,允许个人探究有困难。学生年幼,思考问题的时间肯定要比成年人长,且思考之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汇报。在展学前,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发言。这样,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他们就会有话可说了。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教研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小组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一定会更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卓越课堂教育改革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