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式变革在高中物理中的体现

教学方式变革在高中物理中的体现

教学方式变革在高中物理中的体现

摘要:通过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对教学方式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现状,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简要分析,发现其中都体现着教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教学方式变革;物理课程标准;教材

一、引言

随着新时代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家明确提出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想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不在满足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现状,为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教学方式变革在物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强调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标中明确提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从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所要培养的人,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等来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学习要能将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物理观念并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条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物理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达成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在适用于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生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情境的创设,在学习物理概念上时需要创设物理情境,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并不是带着空白的脑袋进入今天的课堂学习,学生在新课学习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前概念,有的前概念来自于国中的知识学习,有的前概念来自于学生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但是学生的前概念有的是正确的前概念有的是错误的前概念,因此,在进行新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来建构物理概念,必需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加工,在诸多客观情境中概括出事物的共同属性,抽象出物体的本质特征,完成从经验性常识向物理概念的转变。例如,针对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一节为例,教师在讲解本节课的概念时,不能只是把概念抛出来,直接将概念灌输给学生。课标强调要注重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苹果下落,树叶飘落发现,好像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也就是重快轻慢。针对这种错误的前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学习用品例如纸张来进行演示,让学生通过老师创设的请境产生认知冲突,认为下落的物体好像不再是学生原本认为的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之后再通过提出问题,那下落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来进行探究实验。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自由落体运动的模型建构过程,从而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想要实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执行和灌输状态,而是在教的过程中,在注重教对学科知识的同时更要达到教会学生学科知识,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不在是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枯燥的文字符号。

三、教学方式变革在教材中的体现

通过对比分析普通高中物理新版教材和旧版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普通高中物理新版教材在进行每一节的新课教学之前,都在开头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栏目,编者并不是通过自己的认识而凭空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而是通过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入手,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大多数是来自于他们在国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和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例如以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摩擦力一节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旧版教材在开篇直接给出了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从开篇就先直接给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新版教材在开篇并不是直接给出摩擦力的概念,而是通过基于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提出了问题“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水平固定木板上的木块,使它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压力,摩擦力的大小也随之改变。”新版教材在开篇冗长的这一段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在国中的教材中发现,并且学生之前做过相应的探究性实验,也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粗糙面的接触程度有关,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定量因素呢?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他的问题是从学生对摩擦力的定性影响因素的认识过渡到学生对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定量的探究。基于奥苏贝尔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之上的,充分体现了教学方式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从教师主导到教师变为引导的过程。充分展现出新课程理论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在普通物理课程标准和2019新版教材的编写中,都体现着教学方式的变革,这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息息相关,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受教育者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都注定了教学方式的变革,然而教学方式的变革必然要求教师的教的变化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物理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想要达成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在适用于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彭前程,黄恕伯等.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彭前程,杜敏等.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祁小梅.奥苏贝尔认知结构与迁移理论及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5):99-100.

[5]彭前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践行——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J].物理教学, 2020, 42(02): 6-12.

[6]刘雯霞. 人教版新旧高中物理教材对比分析与教学思考[D].洛阳师范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