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总结

XX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总结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中省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为全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幅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着力清理规范收费项目、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统筹各项社会事业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一)不断优化服务,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

一是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折不扣的落实省政府办公厅陕政办发〔2017〕XX号、陕政办发〔2018〕XX号和省政府令第XX号决定取消、下放或委托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有关精神。取消省政府决定取消涉及我市的XX项行政许可事项,明确不得以任何形式保留或变相审批;承接省政府下放的XX项行政审批事项和省政府委托地方实施的涉及我市的XX项行政审批事项,要求市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省级原审批部门的对接,及时做好受委托相关手续办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努力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方便。二是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在全市范围内从严执行国务院公布的涵盖经济、教育、卫生、司法、环保、建设、交通等重要行业领域的XX项职业资格目录,同时对国务院决定取消的XX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并及时开展了“回头看”。严密组织经济、统计、会计、卫生、教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办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三是建设功能齐全办事高效的政务服务中心。支持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面积逾XX平方米的办事大厅,进驻单位XX家,人员XX余人,事项XX项。截止今年11月,中心累计接待群众超过XX万人,办件XX万件,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除线下办事大厅以外,还同时开通了线上服务热线,依托现有电子政务网和热线电话资源,建设了“一号对外、集中受理”的“12345”便民热线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受理、处置非警务非紧急咨询、求助、投诉、建议、调查类电话。9月25日,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接入话务量累计达到XX余次,话务人员利用知识库内容,直接答复群众问题XX余件,形成转办工单XX余件,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使服务对象办事更加便捷。四是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根据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审批项目量大面宽的市级部门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设立了“行政审批科”,实行专人专岗、集中审批。根据部门审批数量、与市场主体关联度、机构编制现状,在不增加内部机构数量、领导职数的前提下,按照“撤一建一”原则,在市发改委、市卫计局、市食药监局、市国土局XX个部门,单设“行政审批科”;对审批业务量较小、不经常或编制较少的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水务局等XX个部门,在相关业务科室加挂“行政审批科”牌子,设立专门岗位,固定专人审批,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各县区均参照市上做法,成立了行政审批股,并按照要求开展审批工作。五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依据省上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目录和部门“三定”规定,按照“市县同步、压茬推进”的原则,将XX项政务服务事项分类解析划转到全市党委、政府XX个部门。市级各部门按照要求,已经完善了行政职权来源、办公电话、经办人员、办公地址、监督电话等基本信息并提交“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管理平台”,待省上统一发布后组织实施。各县区也已全面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分类解析、基本信息完善和数据提交各项工作。

(二)大力减税清费,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

一是主动公布收费目录清单。由市财政局负责会同市物价局,按照中省规定编制了全市2018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并向社会予以公布。从2018年1月1日起停征了排污费、初次领用身份证工本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落实中省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规定,并重点对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清查。同时督促各相关执收单位主动公开收费项目依据、金额,接收群众监督。二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实现电子化收缴。从2018年1月起,我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已经全部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化缴库系统进行征缴,按照“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模式,实现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依据、征收标准、征收金额和票据管理进行全范围、全过程监管。三是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按照“依法监管”“权责一致”“凡进必受监管”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市场监管清单制度,对市发改委等34个市级部门(单位)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具有审批性质的其他事项等全部制定了市场监管清单。同时,继续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度,制定了《XX市“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规范(试行)》,为抽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遵循。深入开展整顿规范市场秩序1+9行动计划,依法严惩各类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三)创新投资渠道,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

一是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印发了《XX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成立了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委一办一中心”(XX市公共资源交易审查监督委员会、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机构。二是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进行了重新梳理,大幅简化了项目审批流程,对于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仅保留规划、用地、维稳等必要手续,节能和环保审批手续统一后置,对于备案项目仅审查是否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相关要求,对资金来源和产业发展前景不做审查,由企业自行承担市场风险。将审批类、核准类和备案类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均大幅度压缩。三是继续加强镇办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经济发达镇改革,制定并印发了《XX县XX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核心,以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完善基层政府功能为重点,力争通过三年的改革创新,使XX镇基本建成人口集聚、经济发达、生态良好、产业合理、结构优化、体制创新的现代新型城镇和区域性中心镇。同时,会同市食药监局、市工商质监局、市政府法制办印发了《关于委托镇办行使部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权的通知》,依法委托镇办行驶部分市场监管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行政执法权,加强了镇办政府服务能力。

(四)提升营商环境,为公平营商创条件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成立了市、县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配合市营商办制定出台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工作要点》、《考核办法》、《XX市损害营商环境责任追究办法》,建立了月度例会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方面,改革企业名称登记制度,简化涉税事项办理流程,企业设立和变更实现了“零跑路、零见面、零材料”,营业执照当场办结率达90%以上,企业开办涉税信息确认“零材料”,企业开办环节数、时间进一步缩短。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办理方面,按照“能合则合、能并则并”原则简化审批环节和流程,建立了并联审批制度,社会投资核准(备案)类项目审批环节。在方便企业获得水电气暖方面,在供水、供电、供气领域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率先出台了《XX市优化企业获得水电气行政许可实施意见》,明确前置审批事项办理时限,降低企业获得水电气的难度和办理时限。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方面,在全市推行不动产登记“1356”工作制度,设立了“一窗受理、集成办公”窗口,建立了不动产抵押登记与金融机构的联办机制,在金融机构开设不动产抵押登记窗口,取消了抵质押贷款强制评估要求,办理环节数由原来的8个压缩到3个,企业、群众完成权籍调查、登记资料齐全、符合登记要求的前提下,大幅度压缩登记时间。在优化企业纳税服务方面,XX项涉税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间平均缩短60%,等候时长缩短71%,基本实现了实名办税信息“一次采集”、涉税业务“一窗通办”,网上税务局“一网办理”、“12366”咨询“一键解答”。在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方面,对市融资担保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制定了《XX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积极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补偿机制,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率,成功引进西安银行入驻XX,超额完成不良贷款率下降年度目标。在提升跨境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方面,改革优化了外资外贸备案管理模式,强化外贸审批办理和单一窗口、报关报检业务、出口退税政策培训,“单一窗口”培训实现全覆盖,进出口单证实现“容缺办理”,当场办结;一二三类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办理时间大幅度压减。在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方面,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降费和收费清理力度,下调市区非居民天然气价格,不断扩大直供电交易规模,提高人才引进奖补力度,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落实稳岗补贴。

(五)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一是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协调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按照“六个一律取消”的原则(即: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凡是能够通过网络自行核实或信息共享方式办理的,一律取消;凡是能够通过申请人现有证照、凭证证明的,一律取消;凡是能够通过申请人采取书面承诺、签字声明或提交相关协议办理的,一律取消;凡是开具证明的部门无权查证,无法开具的,一律取消;凡是能够通过公序良俗进行规范或者通过常识推断的,一律取消),对全市范围内实施的证明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其中,准予保留证明事项XX件,市政府XX个部门取消XX件,并以市政府文件对上述证明事项清理结果进行了公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了“减证便民”长效机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二是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严格按照陕西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整合的涉企登记备案事项清单,实现54证合一,实现企业进行登记备案信息时,窗口工作人员“一次采集、一档管理、共享共用”,为部门间数据的共享推送提供基础。同时向社会广泛宣传“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政策,目前,企业由多部门多证多号归集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系列制度、工作程序已基本建立,形成规范。三是继续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大力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工作,即采取“微信办照”和“网上办事大厅”两种设立登记模式。“微信办照”申请人无需提交任何纸质材料,通过手机微信关注“陕西工商”即可按提示操作步骤完成全部登记流程,即时生成电子《营业执照》;“网上办事大厅”由申请人在省工商局官方网站提交登记申请,经工作人员审核无误后,申请人直接打印自动生成的登记材料递交工商登记窗口,基本达到当场或1日内发放《营业执照》。四是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认真执行国务院调整、取消的前置和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登记窗口在企业设立时严格把关,确保涉及前置许可的企业具备相关资质后给予办理营业执照。对于后置许可事项,登记窗口在办理工商执照时严格执行“双告知”业务,即工商业务系统自动检索经营范围中的关键字、词后自动生成“双告知”信息推送至省公用信息平台,再将涉及后置审批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推送至相关职能审批部门,相关部门认领后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先照后证”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二、存在问题

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些制约改革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成为阻挡改革创新的“绊脚石”“拦路虎”,急需中省层面从顶层予以解决。

一是“信息孤岛”问题依然突出。XX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运行后,除使用自行研发办公系统外,还同时需要配合使用住建、环保、教育、卫计、文化等20余套中省通用的审批监管系统, “多套系统、多个流程、反复登录、重复录入”问题突出,“信息孤岛”制约了改革效能的释放。

二是承接落实还不够到位。一些审批事项下放时,受法律、法规对审批行使层级的约束,不能彻底放到位,企业群众还存在“来回跑、往返跑”的现象。县区承接中、省、市下放的行政许可任务较重,因法律授权限制,县区进一步取消和下放镇办的余地较少。此外,我市中介服务市场发育不够健全,中介机构提供的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检验、鉴定等服务不优、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放管服”改革在县区落实有不够到位的地方。

三是法治保障还有不衔接的地方。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后,《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仍未作修改,导致地方部门不能按新要求办理,仍用老办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法律效力尚未明确;“容缺受理”等试点存在法律障碍等。这些问题仍需要从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上进行研究,从市级层面上讲,我们还有一定难度。

三、2019年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在今年工作基础上,积极寻找差距,再添工作举措,继续推行改革任务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考核督查,全面做好各项工作,推进“放管服”改革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强监管。对已经公布的权责清单加强动态管理,督促各级、各部门管好清单、用好清单。持续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监管工作,切实整治行政审批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出现管理真空。依据法律法规,及时向社会公开服务事项,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简化流程。以优化提升营商化境工作为重点,围绕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的目标,在界定审批法定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不必要的层层把关和逐级审批,扩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实现集中审批、一审一核、即审即办。

三是健全机制。进一步完善操作性强、透明度高的审批操作规程,制定规范审批行为、创新审批方式、加强责任追究的具体措施。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畅通“放管服”改革投诉举报渠道,加强社会监督,促使行政效能提升。

四是注重调研。我们将重点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改革开展专项调研和问卷调查,深入查找改革存在的中梗阻问题、市场主体所想所盼和今后改革方向,摸清实际情况,掌握翔实资料,为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参考。

五是优化服务。在已建成的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上,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在市县区统一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审管分离”的集中审批模式,形成“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办业务,一套平台保运转”的行政审批机制。同时,借助报刊、电视、广播及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多渠道宣传推广,提升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关注度和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