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建议警惕信贷产品渗透年轻人的生活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支付方式正悄然走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出现了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但过度“超前消费”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亟需引起重视。基层通过梳理发现,影响青年群体“超前消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基层建议警惕信贷产品渗透年轻人的生活

一是跟风当前社会大环境。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中,各种刺激诱导无处不在,青年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据一项针对200位青年的消费调查显示,有57%的受访者表示“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称自己“不会因为负债消费担忧”,超前消费在青年群体中已形成热潮。社会大环境中,很多人都能接受超前消费的理念,更别说接受和适应能力都很强的青年人,这种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青睐。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职场打工人,都坦言自己一旦开通“花呗”等借贷产品后,面对消费的诱惑,多少都会存在一些不理智的超前消费行为,到了还款日却无力偿还,最后一团乱麻,出现了从各种消费贷款平台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

二是教育方式的影响。青年群体中,大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90、00后”,在家庭中,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消费需求家长基本上都予以满足,就算家庭贫困,家长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在外上学的孩子,这种溺爱行为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在学校中,教师群体普遍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大多缺少培养大学生理财的课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理财教育、消费观念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能够独立掌控指出的支配权,青年群体很难把控住自己的消费欲望。调查数据显示,53%的大学生选择贷款是由于购物需要,主要购买化妆品、衣服、电子产品等,多属于能力范围之外的超前消费。

三是银行和放贷平台监管的缺位。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大学生群体办理信用卡等具有资金透支功能的金融工具时把关偏松,让许多青年人在不具备资金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透支消费。加上一些放贷平台门槛较低,行业标准不严格,缺乏相应的监管,专门向青年群体放贷,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青年群体为了方便生活,有时盲目选择“超前消费”,有了平台的支撑,借贷渠道更加畅通,想刹车都刹不住。

对此,基层建议:

一方面,建议建立严格的消费审查机制。完善各项制度保障,尤其是针对青年群体,要严格审核消费者的信用记录、收入情况、货款用途等,规定消费金额上限,减少巨大债务的出现。

另一方面,注重教育引导。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教育子女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量力而行。在学校中,要增设勤俭和理财方面的课程,引导青年群体的消费观念,帮助他们支配好手中的钱财。提醒市民特别是学生等年轻群体,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综合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合理使用借呗、花呗等借贷产品,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如不慎产生了不良记录,及时向金融机构或中国人民银行咨询,任何声称能够有偿修复征信的行为均属诈骗,市民应保持警惕,切勿轻信。